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5908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学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慧眼识珠(本大题共31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共62分)

1.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的关键词是第一首资料;神话传说属于没有可靠的来源,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A;史书记载也是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C;学者推断,毕竟是一种推断而已,不能算是一手资料;考古发掘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属于第一手资料。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3.张明出生于1988年,他出生于多少世纪多少年代?

()

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19世纪80年代D.19世纪70年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世纪的算法是减一。

年代的算法是不变,所以1988年就是20世纪80年代。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4.“涿鹿,中华民族从这里文明启航!

涿鹿,中华民族灵魂的桑梓故乡!

涿鹿,中华民族朝拜三祖的殿堂!

”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三祖”的是(  )

①黄帝 ②炎帝 ③蚩尤 ④大禹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5.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

A.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 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

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 D.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

这里特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相传黄帝之后的尧、舜、禹时期,他们采用推举的办法选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种方法在历史上称作“禅让”。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6.“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

这位英明的君王是()

A.大禹B.商汤C.周武王D.周厉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商朝晚期,纣王暴政。

周部族逐渐强大,决定推翻商纣统治,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

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

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

历史上叫做西周。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7.“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的统治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8.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他们都爱民如子

【答案】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9.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特点的是(  )

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晋国称霸的时候,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

后击败晋国,被认定为五霸之一。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

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10.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  )

A.晋 B.齐 C.楚 D.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联系已学知识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

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

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

所以答案选A运用所学知识解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11.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小明:

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

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

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

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史实。

四个选中,A选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因为商鞅变法的其中一条内容明文规定按军功授予爵位,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12.“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这句诗称赞李冰领导人民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这一工程是()

A.都江堰B.长城C.千里黄河大堤D.灵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13.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爷爷慢吞吞地说: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

”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  )

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爷爷说“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这说明了矛盾的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这属于道家的主张。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14.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低,由“兼爱”“非攻”可知是墨家墨子的主张,所以答案选A。

韩非子是“法治”,庄子主张“清静无为”,孟子主张“仁政。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15.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

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基础知识。

秦统一六国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规定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16.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某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读书人可以进太学并阅读史书

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考查秦朝的相关史实。

根据题意要求选出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中符合史实的选项,选项中A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五铢钱是汉朝的钱币,错误;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写告示,因为秦朝统一的文字是小篆和隶书,所以错误;B.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记,秦朝始皇下令焚书,阅读列国史书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17.对秦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修建的目的是扩充秦朝的疆域

C.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性D.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元214年,秦始皇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打败匈奴后,为防止其再次南下,派人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我国古代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18.与秦朝由衰至亡有关的人物有①陈胜②刘邦③项羽④刘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汉室宗亲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

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所以应该排除。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两汉经济的发展。

19.经典史诗巨制《汉武大帝》讲述了汉武帝刘彻从幼年到老年,成为一代霸主而跌宕起伏的一生。

下列关于汉武帝治国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B.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州部内的官员

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把地方的铸币权收归中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这个选项的内容是秦始皇的功绩,不是汉武帝的,应该排除。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20.西汉时代的最高学府是(  )

A.太学B.大学C书院D.府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太学,王莽当政时又增至三十人.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

是西汉时代的最高学府。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21.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秦朝 B.新朝C.西汉 D.东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的信息,“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可以判断出是东汉的知识。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两汉经济的发展。

22.下列几位历史人物,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B.张骞C.蔡伦D.祖冲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关键信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23.三国时期魏国的都城是(  )

A.洛阳B.成都C.建康D.咸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在成都,魏国的都城在洛阳,吴国的都城在建业。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24.三国时的夷洲是指(  )

A.辽东半岛B.海南岛C.台湾D.湖北赤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国时期的夷州地区是指现在的台湾,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25.西晋完成统一的标志是()

A.西晋灭蜀B.西晋灭吴C.西晋代魏D.少数民族内迁完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魏文帝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军队灭到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26.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

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D.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准确理解,回顾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这是客观原因。

ABD都是主观原因。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

27.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后,你认为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社会安定与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经济繁荣与科技进步是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政权分立如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分立,南北朝并立;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南方民族交往,胡人汉食,汉人胡食。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28.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背景是()

A.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C.汉族大臣的支持D.各族人民的不断起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了解决由于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以及引发人民的反抗起义,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两次改革,第一次是484-486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第二次是在494年迁都洛阳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29.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郦道元B.贾思勰C.顾恺之D.祖冲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

30.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A.王羲之的字B.顾恺之的画C.石窟艺术D.青铜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关键词是要理解“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雕刻着大量的佛像,周围石壁上刻满着浮雕,辉煌的石窟艺术充分体现了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

C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

31.对下列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按图片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佛、儒、道 B.儒、道、佛C.佛、道、儒 D.道、儒、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球道教全真道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4小题,第32题10分,第33题8分,第34题8分,第35题12分,共38分。

32.(10分)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艺术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__________;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是晋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名称是__________(2分)。

【思想篇】

材料二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

(2)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

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3分)

【科学篇】

材料三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传统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3)东汉时期,一套模仿虎鹿等五种动物活动姿态的医学“体操”诞生,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

同时期医圣张仲景写成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这部著作是什么?

他为什么被称为医圣?

(3分)

【感悟篇】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分)

【答案】

(1)甲骨文;《兰亭集序》。

(2分)

(2)体现了孔子“仁”的主张即要“爱人”;(2分)对于当今“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开放性作答,意思相近即可,1分)

(3)五禽戏;(1分)《伤寒杂病论》。

(1分)因为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1分)

(4)自觉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保护它的发展;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国家强大就会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使其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推动力量。

(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甲骨文;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是晋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名称是《兰亭集序》。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体现了孔子“仁”的主张即要“爱人”;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的作用是:

对于当今“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体操的名称是:

五禽戏。

同时期医圣张仲景写成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这部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他被称为医圣的原因是:

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自觉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保护它的发展;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国家强大就会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使其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推动力量。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

33.(8分)他在父亲死后,继承父业,做了史官,阅读大量书籍。

由于触怒了汉武帝,被判处“腐刑”,获赦出狱后,仍旧发奋著书,经过十几年刻苦努力,终于完成《史记》,表明中国史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1)《史记》的作者是谁?

(2分)

(2)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和王莽建立新朝这两件事有可能记载于《史记》吗?

请说明理由。

(4分)

(3)作者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分)

【答案】

(1)司马迁(2分)

(2)《史记》记述内容到汉武帝时期,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有可能记载于《史记》(2分)。

王莽建立新朝发生于汉末,不可能记载于《史记》(2分)

(3)坚韧不拔,忍辱负重,吃苦耐劳。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