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592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遗传专题复习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类型及特点

名称

特点

典型病例

显性

致病基因

常染色体上

一般在家族中表现为代代相传,男女发病的概率相等

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X染色体上

代代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为患者

抗维生素D佝偻病

隐性

致病基因

常染色

体上

在家族中通常表现为隔代遗传,家族中男女发病的概率相等

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

X染色

体上

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均是患者

血友病、红绿色盲、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多基因遗传病

一般表现为家庭聚集现象;

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

染色

体异

常遗

传病

常染色体病

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甚至在胚胎时期就引起自然流产

猫叫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性染色体病

性腺发育不良

2、特殊遗传病

伴Y遗传特点:

例:

细胞质遗传:

基因存在于,特点:

3、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判定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找女患,父子都病是伴性。

显性遗传找男患,母女都病是伴性。

(六)萨顿假说

1、内容:

基因是由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

即基因在上。

2、研究方法:

3、依据:

与存在明显的关系。

具体体现如下:

基因

染色体

生殖过程中

存在

体细胞

配子

体细胞中来源

形成配子时

二、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

1、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

用纯合德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B.3/8C.1/16D.3/16

2、如下图表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

假设3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苯丙酮尿症(两种病独立遗传)的儿子,预测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

A.9/16B.2/3C.3/16D.1/3

3、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在纯种暗红眼♀×

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

在纯种朱红眼♀×

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正、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Aa

D.若正、反交的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

1:

1

4、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

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

如果褐色的雌兔(性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2/3与1:

1B.2/3与2:

1C.1/3与1:

2D.1/3与1:

5、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

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

(2)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3)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l,F1自由交配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

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理由是。

短肢

正常肢

F1

85

F2

79

245

(4)根据(3)中判断结果,可利用非单体的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让非单体的正常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②若,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5)若通过(4)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纯合)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正常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

(6)图示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若出现图示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突变、非正常生殖和环境因素);

若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请尝试解释最可能的原因

三、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一)两大遗传定律验证常用的两种方法:

1、自交法:

⑴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

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⑵双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

3:

1(9:

3:

1的变形),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测交法:

⑴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⑵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

1(1:

此外还有花粉鉴定法,另外,利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观察单倍体幼苗的一些性状,或用秋水仙素处理之后,观察正常植株的性状,也可以验证。

在不同的题目中,根据涉及的生物种类的不同,我们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寻找最佳的方法来进行分离定律的验证。

(二)跟踪练习

1、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棕色,现提供以下四种纯合亲本:

  

亲本

性状

非糯性抗病花粉粒长形

非糯性不抗病花粉粒圆形

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

糯性不抗病花粉粒长形

(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__________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____________。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株的亲本组合有_______  ,其中F2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___________,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

2、家蚕的黑色卵(B)对白色卵(b)为显性,绿茧(D)对黄茧(d)为显性,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B和b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现有纯合黑卵黄茧和白卵绿茧未交配过的雌雄蚕若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D和d是否也在第2号染色体上。

(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等)

(1)实验目的:

探究D和d是否在第2号染色体上。

(2)方法步骤:

第一步:

用上述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3)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和d不在第2号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和d在第2号染色体上。

四、遗传中9:

1的变式

两对相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纯合子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

1。

但如果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或相互影响的话,F1自交后代表现型和比例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5:

1,13:

3,或9:

7

2、三种表现型,比例为12:

1,9:

6:

1,或9:

4:

3

3、五种表现型,比例为1:

不论是9:

1,还是上面的七组数据,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

和为16。

也就是说,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满足AaBb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现象。

事实上上述7种比值也是9:

1的变式,做题时根据具体情况解答。

(一)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2的直接考查

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

F1自交,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得F2,F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4018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约有()株。

A、4018B、2009C、1339D、9036

(二)9:

1的变式归纳

变形为12(9+3):

3:

1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四种,9:

1B、两种,13:

3C、三种,12:

1D、三种,10:

3

变形为15(9+3+3):

某植物的花瓣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红色花瓣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花瓣植株杂交,F1全为红色花瓣,F1自交,F2中红色花瓣和白色花瓣的比例为15:

1,F2代的红色花瓣植株中纯合子占()

A、1/3B、1/4C、1/5D、1/16

变形为9:

6(3+3):

南瓜的果形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扁盘形;

A存在、B不存在或B存在、A不存在时,表现为圆球形;

A、B都不存在时,表现为细长形。

两种不同基因型的圆球形品种杂交,F1为扁盘形,F1自交得F2。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

鼠尾草的植株有三种颜色:

红色、白色、紫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植株呈紫色,只有C存在时植株呈现红色,只要有cc的存在,植株就表现为白色。

基因型为CCpp和ccPP的亲本杂交,F1全部表现为紫色,F1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变形为9:

7(3+3+1)

(2008宁夏卷29Ⅰ)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

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

请回答:

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

种,其中基因型是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

白花植株=9:

7。

基因型为和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

白花植株=3:

基因型为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变形为1:

4:

6: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

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

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配婚,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

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A、3种;

3:

1B、3种;

1:

2:

1C、9种;

9:

1D、9种;

(三)相关练习

1、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

7,9:

1和15:

1,那么F1与纯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

3,1:

1和3:

1B.3:

1,4:

1和1:

3C.1:

1D.3:

1,3:

1,和1:

4

2、(2010全国卷1)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

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

圆甲×

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

圆:

长=9:

实验2:

扁盘×

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

实验3:

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

长均等于1:

2: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

(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

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扁盘:

圆=1:

1,有___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一)判断方法

1、隐性纯合子:

表现为隐性性状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

2、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判定

自交法:

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亲本为纯合子。

此法适合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测交法:

待测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后代出现隐性性状个体,则待测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应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鉴定某生物个体纯合子和杂合子,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

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自交都可以,自交法简便且能鉴定和保留种子。

注意:

若不借助交配类型,还可以用花粉鉴定法和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鉴定

③花粉鉴定法(水稻糯性与非糯性)

待测个体的花粉→碘液→一半呈蓝色,一半呈红褐色→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全为蓝色或红褐色→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④花药离体培养法

待测个体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植物→若只有一种性状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有不同性状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二)相关练习

1.下列各项试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2.F1测交可以验证下面几个方那个面,其中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直接反映出()

A.F1配子种类及其比例B.F1的遗传因子组成

C.F1的遗传因子行为D.F1的表现型

3.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进行杂交试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试验结果。

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试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试验组是()

①♀甲×

♂乙→F1呈甲性状②♀甲×

♂乙→F1呈乙性状③♀乙×

♂甲→F1呈甲性状④♀乙×

♂甲→F1呈乙性状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六、显隐性状的判定

(一)判定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杂交法

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F1为显性杂合子。

举例高茎×

矮茎→高茎则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可用公式表示A×

B→A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

B→BB为显性性状A为隐性性状

但A×

B→既有A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自交法。

②自交法

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举例高茎×

高茎→高茎、矮茎则矮茎是隐性性状,双亲表现型为显性,基因型为Dd。

可用公式表示A×

A→既有A、又有BB为隐性性状

B→既有A、又有BA为隐性性状

但A×

A→A或B×

B→B则A、B为纯合子,但是判断不出显隐性关系,只能采用杂交法。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①具有一对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

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分离比为1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具有两对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

1→分离比为9的两个性状都为显性性状分离比为1的两个性状都为隐性性状。

3.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

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二)应用

1、已知亲本是纯合子,如何判断显隐性?

现有纯合的白花豌豆和红花豌豆,如何判断显隐性?

2、不知亲本是否纯合,如何判断显隐性?

植物:

现有高杆小麦和矮秆小麦,如何判断显隐性?

②动物:

现有多只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如何判断显隐性?

若只有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各一只,如何判断显隐性?

1.相关练习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

紫花→紫花②紫花×

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

白花→紫花④紫花×

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2.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籽粒,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相互混杂B.“非甜”是显性C.“甜”是显性D.“非甜”是隐性

3、在小家鼠中,有一突变基因使尾巴弯曲。

现有一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以A和a表示有关基因):

(1)可根据____________组杂交,判断控制小家鼠尾巴形状的基因最可能在X染色体上。

(2)可根据____________组杂交,判断控制小家鼠尾巴形状的突变基因是显性基因。

(3)请写出第2组亲代基因型:

♀__________;

♂___________。

(4)让第1组后代中的1只雌鼠和1只雄鼠交配,生下2只小鼠,这2只小鼠尾巴形状可能是(不考虑性别)_____________。

(5)如果让第6组的子代中尾巴弯曲的雌雄鼠互交,所产生的后代中弯曲和正常的理论比值是_____________。

七、基因位置的判断

(一)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1、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1)方法:

选取雌性隐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

若杂交后代雌雄中性状出现的比例一样,与性别没有联系,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杂交后代中雄性个体表现型全为隐性,雌性个体表现型全为显性,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

(2)例:

果蝇的红眼(W)和白眼(w)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

实验室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要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则交配亲本的表现型为。

实验预期和相应结论为:

2、未知性状的显隐性

设置正反交实验。

如果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样,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正交和反交结果不一样,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果蝇的紫眼和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雌雄果蝇均有紫眼和红眼。

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紫眼和纯种红眼的雌雄果蝇,若要用一代交配实验验证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则选择的杂交组合方式为:

,请推测相应的结果及结论。

(二)判断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1、方法:

隐性的纯合雌性×

显性的纯合雄性。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子代中的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

(♀XaXa×

♂XAYA→XAXa、XaYA)

若子代中雌性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XaXa×

♂XAY→XAXa、XaY)

2、例:

研究黑腹果蝇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

若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BYB、XBYb、XbYB;

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BY。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遗传图解,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三)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

1、方法

(1)雌性选隐性,雄性选显性杂合

若子代中雌性全表现为隐性性状,雄性全表现为显性性状,(♀XaXa×

♂XaYA→XaXa、XaYA)或若子代中雌性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全表现为隐性性状,(♀XaXa×

♂XAYa→XAXa、XaYA)则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

若子代中不论雌雄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aa×

♂Aa→Aa、aa)

(2)若亲本均为纯合体,让隐性的纯合雌性与显性的纯合雄性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P:

♀aa×

♂AA→F1:

AaF1:

♀Aa×

♂Aa→F2:

AA、Aa、aa)

.若F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且各占1/2,则该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

(P:

♀XaXa×

♂XAYA→F1:

XAXa、XaYAF1:

♀XAXa×

♂XaYA→F2:

XAXa、XaXa、XAYA、XaYA)

(四)相关练习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

请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