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603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docx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

结构施工图纸审核意见

共性问题:

1、结通-01:

1)、第四、2、(6)条中:

“留出300mm以上用人工挖掘修正”的提法不妥,建议改为“预留200mm采用人工挖掘”。

2)、第五、1条中:

建议将挡土墙与地下室外墙统一。

同时,对于表下注明的部位应明确抗渗等级。

3)、第五、4条中:

表中“钢材”一栏应注明Q235B。

4)、第六、1条中:

表中应给出“梁、楼板”二b环境下的保护层厚度为宜。

5)、第六、3条中:

应给出机械接头的等级和采用机械接头钢筋的最小直径要求。

6)、第六、5、1)条中:

“墙分布钢筋锚入暗柱La”的要求,应该为“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及“Lae”。

7)、第六、5、2)条中:

文字描述与图6内容不一致,建议取消其中以项。

8)、第六、5、3)条中:

建议明确图7做法到底是用于“直径大于300mm”还是“D=300~450mm”建议统一。

9)、图8中标注“40d”建议改为“Lae”。

10)、第六、5、5)条附图中:

洞口上下附加钢筋的图示长度应减小,并应单独标注“Lae”或补充文字(圆洞口的示意图遗漏)。

11)、第六、5、6)中:

对于本项目连梁,腰筋直径无需额外要求(同墙体分布钢筋即可)。

12)、第六、7、1)中:

取消所有后浇带中的附加钢筋做法。

底板、地梁应为“附加防水卷材”而不是图示的“双层防水层及垫层”。

具体做法参照北京院92版《结构专业技术措施》。

外墙后浇带处按照目前流行的施工做法,无需附加防水卷材。

所有后浇带示意中均缺少止水钢板、止水条或企口的示意。

13)、图10中b、c:

除二级次梁的高度有差异外,两者无区别。

建议增加主梁与次梁的示意。

14)、第七、5中:

构造柱尺寸建议改为墙厚X200或墙厚X250。

2、楼板上铁的尺寸标注,应注明是从轴线还是从梁(墙)外皮。

3、电梯门洞上口连梁尺寸,应按照层高减去建筑做法和洞口高度预留。

4、暗柱宽度等于300mm时无需设置拉接筋。

例如:

1#楼结施-09中GAZ1的沿墙肢长方向的拉接筋应取消。

5、暗柱与混凝土墙相连时,应采用折断线示意。

相应的独立的暗柱(不与混凝土墙相连),建议设置“*”号标注,对于这类标注的暗柱,说明其范围无需设置墙体分布钢筋。

6、图纸做法应该统一。

例如,地下室墙体墙顶压顶钢筋,到底是3Φ16还是2Φ16?

地下室墙体拉接筋到底是Φ6@600x600还是Φ6@450x450等等。

7、关于上下层门窗洞口宽度不同时,无需考虑上下洞口宽度一定要对齐。

结构总说明中已有上下洞口不对齐时的做法。

要考虑两种建筑材料不同造成的裂缝问题。

8、缺少结构外墙墙身剖面。

1#楼:

1、结施-01中:

1)、N~M轴范围上、下铁标注错误。

2)、1~2轴之间的字母轴上应有附加下铁。

3)、DL*及说明中第9条,应在平面注明或说明其伸过洞口的长度,以及箍筋的范围(箍筋应仅做至洞口范围)。

4)、应说明(图示或直接在平面上标注)附加下铁的图中长度是从那里算起。

5)、J~H轴之间X向(按照设计想法)钢筋与G~F轴之间X向钢筋重复。

说明中第4条似乎没有必要,建议取消。

6)、B~C轴之间折板“200”标注尺寸不妥,应为底板厚度。

7)、外挡土墙配筋大样中:

建议按照高度方向的单向板计算,相应的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建议采用Φ12@150。

(注:

建议参考2#楼一区结施03中挡土墙做法。

图纸应该统一。

建议核算4.9m高挡土墙的厚度。

大样中止水钢板的水平位置标注与墙厚不符。

大样中应补充对应于-4.55m地面标高的外墙做法(除非卫生间地面有硬化处理,否则不宜作为支座)。

L~M/3~4范围底板,应在3轴处示意变标高。

DL1尺寸为600x500,如果该梁位于底板变标高位置,梁的竖向位置应明确(梁应能照顾到底板的上下)。

此外,折板起坡位置到底是600宽的梁边还是墙边。

说明2中应直接标明抗渗等级。

8)、1-1剖面中墙体竖向钢筋示意截断位置错误。

2、结施-02中:

1)、L~M/3~4范围,建议增加混凝土板,避免沉降。

2)、图中楼板下铁采用“X、Y”向标注不妥,因本楼图纸绘制原因,容易引起误会,建议直接绘制或说明。

3)、楼板配筋计算建议采用塑性,β可取1.0~1.8。

本层楼板上下铁相差悬殊。

例如:

K轴上/3~4轴之间上铁为Φ12/10@100,而下铁仅为Φ10@200,(565+393)/393=2.44。

L轴上的上铁为Φ14/10@100就更大。

4)、字母轴上的附加上铁,⑥号与⑦号有何区别?

核算⑥号上铁对应位置是否配筋过大。

3、结施-03中:

1)、所有挑板缺少平面定位。

2)、1轴上/L~M轴上铁标注有误。

3)、部分楼板上下铁过于悬殊,建议核算。

例如:

K~J/3~4范围楼板。

4)、对于⑥号与⑤号上铁,也建议核算是否偏大。

5)、M轴上/3~3轴Φ16@150上铁不合理。

6)、对于首层,A~B轴范围楼板、1~3/N~M范围楼板的梁布置建议修改。

主要是考虑今后首层存在业主加层,按照目前布置方式,对加层后的净高影响较大。

具体布置要求见墙体连梁平面图。

7)、建筑设计有首层挑空层,建筑图上似乎卫生间在本层高处有盖板。

请与建筑核对。

建议单独绘制首层顶楼版配筋图。

4、结施-04中:

1)、屋面板下铁建议在满足计算的前提下适当增强(Φ8@200可否考虑改为Φ8@180),以解决温度收缩问题。

2)、其它问题参见结施-03意见。

5、结施-05中:

1)、L1上铁采用3Φ25单排不妥,建议将墙厚改为250mm(配合上层结构需要)。

如果认为不需要改墙厚则应将上铁改为双排。

2)、在满足整体计算的前提下,建议将楼梯间的一道轻墙改为混凝土墙。

3)、走道范围字母轴上,在满足设备管线和净高要求的前提下,可考虑均设LL2连梁。

LL2建议做成340mm。

4)、B轴上/1~2轴混凝土墙,似乎应为250mm厚,应补充平面尺寸定位。

5)、核对平面中标注GAZ2b的暗柱,是否都有必要做成GAZ2b。

例如,G/2处作为墙中暗柱,是否有必要?

6)、核对纵筋或箍筋较大的暗柱。

例如:

B/2、B/3分别为GAZ4a、GAZ4b,平面位置无区别,但两者相差悬殊。

7)、说明1中:

350mm厚混凝土墙是否需要墙体分布钢筋?

8)、G/3处设置GAZ8B不妥。

类似位置自查。

9)、请补充L6平面定位。

10)、核对L11箍筋。

11)、1轴上/M~N之间尺寸标注错误。

6、结施-06中:

1)、核对L18与L25。

为何前者无论是梁高、配筋都大于后者、跨度反而小于后者?

2)、将以将3轴下的一段混凝土墙肢厚度改为250mm或300mm,目前图纸上的L3梁改为挑梁,并增设垂直L3的普通梁。

取消A~B轴范围的L14、L15,在2.3轴处设梁,楼板按大板考虑。

上述两项修改,用于解决首层今后业主加建满足净高的需要。

3)、部分墙肢长度缺少平面定位标注。

例如:

1轴上/B~C轴之间,其它位置自查。

4)、1/C轴处标注有“500”尺寸处,建议按照建筑图纸留墙垛。

否则剩下的一点尺寸无法用轻墙填补。

5)、走道范围字母轴上,在满足设备管线和净高要求的前提下,可考虑均设LL2连梁。

6)、对应L8位置,建议先按照首层建筑平面布置成混凝土墙。

7、结施-07中:

1)、2、3轴上连梁和普通梁的高度有误(建筑图纸上门高为2200)。

2)、部分梁配筋不合理。

例如:

L11、L3等,其垂直混凝土墙的一端应按简支考虑(目前图纸是做的4根上贴)。

3)、核对L12为何与首层相同位置的梁配筋不同?

4)、补充L15的平面定位。

5)、楼电梯间L8位置,建议按照建筑图设置混凝土墙肢作为支座。

6)、其它问题参见结施-06意见。

8、结施-08中:

参见结施-06、07意见。

9、结施-09中:

1)、应根据整体计算结果核对纵筋直径大于Φ12或根数大于8根的暗柱。

2)、GAZ19中,到底是采用封闭箍筋还是拉接筋?

3)、GAZ4a应取消拉接筋。

GAZ4b纵筋如果趋势需要,建议改为8Φ14,同时取消拉接筋。

10、结施-10~12中:

1)、应根据整体计算结果核对纵筋直径大于Φ12或根数大于8根的暗柱。

部分暗柱甚至用到了10Φ25,明显不合理。

2)、关于箍筋,建议核对计算书及图纸。

采用Φ12@150是什么原因。

此外,本项目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暗柱箍筋(非底部加强部位)构造要求最小可以做到Φ6@200,目前图纸中为Φ8@150,建议修改。

11、结施-13~14中:

核算BT1、DT2下铁是否偏大?

特别是DT2,如果确实需要,则建议修改梯板厚度(比如改为150mm),以减小配筋。

12、结施-15中:

1)、本层层高较高,梁设计时可根据需要设定高度,无需取440mm、540mm。

建议按合理尺寸设计梁截面以减少量配筋。

2)、未见电梯安装吊钩定位及做法大样。

采用200mm厚顶板似乎是考虑了吊钩安装,但应该就吊钩的锚固做法给出大样(因为吊钩竖向锚固长度不够,因此需要特殊处理)。

3)、L5、L6均应按简支计算,目前L6上铁过大、L5上下铁过大。

4)、部分挑梁标注错误,未按照平法表示要求反映挑出段。

5)、GAZ2大样与标注纵筋不一致,且应取消拉接筋。

6)、GAZ4、GAZ7纵筋间距过密,建议核对后修改。

7)、箍筋直径过大,间距应修改。

13、首层层高5.6m,应考虑业主加层。

因此,在地基基础、整体抗震计算、主体结构等计算、配筋应充分考虑加层荷载。

此外,结构布置时尚应考虑对加层在静高等使用功能方面的合理性。

2#楼:

一区:

1、结施-02中:

1)、“窗井外挡土墙配筋”大样中,止水钢板定位尺寸错误。

2)、部分附加上铁标注是否有误?

例如:

16轴上/A~C;C轴上/14~16;C轴上/25~27等。

3)、4、9、15、20、26、31等轴上的附加上铁是否有必要做成Φ14@200?

如果确实计算需要,建议至少应在E~G轴范围改为Φ12@200。

4)、窗井附加下铁到底是Φ12@200还是Φ14@200?

4~9轴之间的窗井是否遗漏附加下铁?

5)、1-1、2-2剖面中墙体竖向钢筋示意截断位置错误。

6)、JL-2位于底板折板位置,其高度及竖向位置应仔细核对。

2、结施-03中:

1)、连梁表中,LL1~LL5的“侧面纵筋”均建议改为“墙体水平钢筋”。

2)、F/2~4轴之间墙垛尺寸建筑图纸是1400(结构是1600),其它类似部位自查。

3)、4/D~A轴之间LL9、LL6所在的门洞位置、尺寸均与建筑不符合。

注意此处地下室与首层建筑不同。

其它类似部位自查。

4)、13/D、24/D两处的门洞,建筑图纸没有。

无需对应首层门窗而设置。

5)、LL1、LL2高度、梁顶标高均同,但是建筑标注的窗高分别是1800和1500,请核对。

LL3高度为1550,对应建筑是2400的门连窗,层高3900,3900-2400-100(建筑做法)=1500,连梁表中为1550,是否上反50mm(LL1、LL2也存在同样情况)?

6)、墙体分布钢筋,是否可以考虑采用III级钢的Φ8@200或Φ8@150?

7)、LL10对应洞口是否为人为开设。

该墙肢仅6.0m长,可以不设置洞口。

及时要设置,其一侧洞边位置也应与卫生间隔墙对齐,便于施工。

8)、“挡土墙”大样中左侧标高与尺寸不符。

9)、窗井转角处采用GJZ7不妥。

一是其纵筋与窗井挡土墙不一致,二是只需直接在L型转角的300x300范围做个箍筋即可,纵筋同窗井的墙体分布钢筋。

3、结施-04中:

1)、对于剪力墙体系,原理上讲混凝土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应该一致。

不建议“剪力墙身表”中的分布筋做法,除非个别墙体可以这样处理。

如果Φ10@200为必须,建议考虑统一为III级钢的Φ8@200。

2)、F/2~4处的墙,4轴左侧为何不做650mm的墙垛?

其它类似情况自查。

3)、F/2~4处的墙,为何是1200的墙垛而不是建筑图纸中的1600?

其它类似情况自查。

4)、检查“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中首层地面标高。

5)、G轴上对应LL3处洞口尺寸、位置与建筑图纸不一致。

仔细核对LL3高度并应给出其标高。

4、结施-05、06中:

1)、结施-05图签中图名错误。

2)、与建筑核对洞口尺寸。

3)、顶层连梁高度错误。

4)、仔细核对LL3高度并应给出其标高。

5)、A/5处的GAZ1应取消。

其它类似情况自查。

5、结施-07中:

1)、GYZ1在400mm段应增设一道拉接筋。

2)、GJZ4在错开处,取消两根纵筋,保留箍筋的角筋。

3)、GAZ2a按照常规做,因为L2跨度较小,按照简支考虑,梁端下无需设置按柱。

4)、部分暗柱应完善墙肢折断线示意。

例如,GJZ7a应补充窗井墙示意。

6、结施-08中:

1)、GJZ1、GJZ2、GJZ4、GJZ5、GJZ9纵筋、过密。

请仔细核算。

2)、暗柱的箍筋是根据什么原则设置的?

为何有Φ8@200、Φ8@150、Φ10@150。

如果GJZ2的400段计算出的水平分布钢筋过大,应忽略不计。

3)、GAZ1、GAZ2应增设拉接筋。

4)、GJZ9大样中标注成了“GJZ7”。

7、结施-09、10中:

1)、意见参见结施-08。

2)、对不同楼层的暗柱应区别对待。

特别是上面几层的暗柱纵筋面积应当适当减少。

8、结施-11中:

1)、梁配筋不合理。

例如:

L1上铁不如设置成2Φ14,

KL5上铁3Φ12+2Φ25相差过于悬殊,完全可以改为4Φ20,另外一端改为2Φ14,通过跨中搭接解决。

KL5有空间加高,以减少上下铁配筋。

L2简支端可否改为2Φ12,

L3上铁改为2Φ14,

2)、核对说明第5条内容。

3)、F轴北侧挑空应注明尺寸。

4)、A轴南侧挑板应注明尺寸。

5)、核算32轴上附加④号钢筋是否偏大。

其它类似地方自查。

6)、B/30~32轴之间遗漏上铁。

7)、核算⑥号附加上铁是否偏大。

9、结施-12中:

1)、23、32轴上铁偏大,请核对。

2)、WB1、LB6、LB7的板厚应减薄。

3)、L2位置处上铁过大,应减小。

4)、(11)号上铁可以考虑减小。

5)、(14)号上铁建议适当加大。

6)、KL7下铁过大。

7)、核对XL1高度是否满足建筑要求。

综合考虑XL1与LL12上铁的关系。

8)、L2宽度是否满足建筑要求。

建议其宽度等于建筑外墙厚度。

高度是否多了40mm,还是上反40mm(应注明标高)。

梁端上铁与标注不一致,建议两端上铁也做成2Φ14。

9)、KL5意见参见结施-11。

10、结施-13中:

1)、XL1高度建议改为400。

2)、其它意见参考结施-12。

11、结施-14中:

1)、楼板通长上铁建议改为Φ8@200,相应附加上铁改为Φ10@200。

2)、类似L2的梁高,应考虑顶层顶板的结构标高与建筑标高一致的因素。

3)、(15)、(16)号钢筋不妥,无论贯通上铁是否伸出(建议注明伸出,相应的减少(15)、(16)号钢筋直径或增大间距)。

4)、局部出屋顶部分的顶板减为100mm。

12、结施-15、16中:

1)、TB5中右端标注Φ10@200,应改小。

2)、TB1~TB3下铁过大,尤其是TB1。

请核对。

3)、TB4右端板厚标注150,与斜板处140矛盾。

4)、各楼梯板大样中,应注意楼层休息板处由于建筑做法厚度不同导致的示意。

1-1剖面中是正确的。

13、结施-17中:

1)、楼梯板配筋不合理。

例如,N1#CT1无需Φ12@200,DT1为何不作成150mm(其配筋也偏大)。

2)、TZ*配筋过大。

采用4Φ16即可。

3)①号大样中墙体分布钢筋过大,采用Φ10@200即可。

二区:

1、结施-01中:

1)、1-1、2-2剖面中墙厚尺寸错误、-1.6~-2.0范围无需填材料。

2)、4-4剖面中标高与竖向尺寸不一致,折板处300mm尺寸不妥,至少应等于底板厚度。

3)、3-3剖面折板处应于地梁尺寸吻合(包括宽度、高度等)。

4)、5-5剖面中,顶板上铁应减小。

外墙水平分布钢筋应按照构造,竖向分布钢筋也偏大,请核对。

5)、暖沟剖面中,应注明沟盖板两侧砖墙顶的圈梁做法及大样。

6)、平面中缺少底板标高标注,缺少底板厚度及范围的标注。

7)、h~g/1轴凹槽处底板做法不妥,应作成8~12/m轴凹槽处做法。

8)、X~R轴范围内暖沟与基础底板、地梁的关系。

9)、应注明n轴处附加下铁的长度。

10)、k~g轴之间,附加下铁为何有Φ16@200和Φ14@200两种,且长度也分为1200和1800两种,而在相同位置的H~E轴处,对应1200尺寸又变成1700?

11)、核对f、u轴处是否需要附加下铁?

12)、核对所有1000挑板是否都设置了附加下铁。

13)、核对E~A/8~15范围的底板是否需要附加上铁。

2、结施-02中:

1)、核对梁顶标高。

2)、JL11配筋过大。

3)、JL2负弯矩钢筋,一端应注明伸入混凝土墙下的长度,一段下铁仅仅构造即可(应按照简支考虑)。

4)、附注中暗梁的要求应取消。

5)、JL6支座处附加下铁,为何JL7没有?

6)、跨度不同,却又两个JL6?

7)、JL5与JL7跨度相仿,为何钢筋不同?

8)、核对f轴与J轴地梁的配筋为何不同?

9)、除f轴处的JL1外,其它地方地梁采用JL1均过大。

10)、“基础主梁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配筋过大。

3、结施-03、08中:

1)、仔细核对建筑图纸。

部分门窗洞口尺寸与建筑图纸不符。

例如:

12~15/n轴位置建筑尺寸1000,结构标注2200。

其它自查。

2)、LB2为单向板,X向下铁应改为Φ8@200或Φ8@180为宜。

并核对Y向下铁。

3)、核对LB3Y向下铁是否偏小,Y向上铁是否偏大。

即使按照弹性计算,上下铁比列最多为2,目前已经达到2.7。

同样的问题很多,例如LB7等,请自查。

象LB6两端的上铁还不一样,至少应该一致。

4)、LB1或LB7的②号、⑥号上铁过大,尤其是⑥号上铁,请核对。

5)、LB4中X、Y向下铁应有所区别。

6)、核对悬挑板上铁。

静出挑940mm的板的上铁为Φ8@200,静出挑1000mm的板的上铁为Φ8@150,不合理。

7)、Q轴上(17)号上铁无需伸至S轴上板边,只需伸过Q轴1600即可,S轴上板边布置Φ8@200。

8)、部分挑板尺寸缺少平面定位。

例如C-C剖面示意的挑板就缺少X向尺寸。

9)、核对C-C剖面平面出挑尺寸为710,大样为673。

10)、LB6中Φ10@150上铁即X向下铁过大。

4、结施-04、05、09、10中:

1)、结施-04中E-E剖面130mm的板应改为120mm。

2)、其它意见参见首层。

5、结施-11中:

1)、WB*板的附加上铁建议由Φ10@120、Φ10@150改为Φ12@200为宜。

2)、7轴上为何又有(12)号筋,由有(14)号筋?

3)、LB2板为何与下层LB2、LB3配筋不同?

4)、核对LB3板下铁及⑥号上铁。

5)、LB1板②号钢筋为何大于下层LB1板②号钢筋?

6、结施-12中:

1)、电梯井顶板厚度150mm,应考虑吊钩锚固是否满足要求,至少要增加构造做法。

2)、建议核对WB2中的Y向下铁是否偏小。

7、结施-13、18中:

1)、部分梁的梁顶标高上反50mm,如L3,请核对是否有必要,此处梁高基本不受控制(当然越低越好)。

还应注意,此处是否有设备管线走在电梯前室,上反梁影响走管线。

其它上反梁或连梁自查。

2)、部分外轮廓连梁高度取800,与其他楼栋做法连梁采用结构板下至窗上皮之间高度不一致,一个设计单位的设计应该统一。

此外,同样是外轮廓,KL*的高度确又取了一个与上下窗间距离无关的数。

3)、连梁表中纵筋结合第2)条意见修改后,应减小。

相应的箍筋、腰筋也应减小。

4)、Q1建议代换为Φ8@150(III级钢)、其它墙体分布钢筋建议换为Φ8@200(III级钢),拉接钢筋无论如何应该为Φ6@600X600(I级钢)。

5)、XL1下铁偏大。

类似情况自查。

6)、M~N轴之间L2是怎么回事?

7)、暗柱配筋非常不合理。

纵筋直径用到Φ22、Φ20、Φ16、Φ14、Φ12,且数量很多。

钢筋摆放也不合理。

例如GAZ8。

8)、KZZ1配筋不合理。

建议核对纵筋面积是否满足;箍筋应采用封闭箍筋,无需增加拉接筋、一个小套子箍三根钢筋是没有问题的。

9)、250mm厚的墙体无需墙体分布钢筋。

修改说明。

8、结施-14~17、19中:

1)、应补充框支梁的定位。

2)、本项目框支梁属于托墙梁,应手工核算。

建议框支梁上铁应保证4Φ25拉通而不是目前做法。

KZL2的高度、配筋应大于KZL3。

KZL2、KZL6的下铁与KZL4相差过大。

3)、部分暗柱纵筋过大。

应核对。

特别是越高楼层,相应的暗柱纵筋应有所减小。

4)、其它意见参见首层。

9、结施-20中:

TL2下铁可减为2Φ16,单侧增加一根构造拉接筋。

地库:

1、结施-2、3、4中:

1)、将图中不必要的线删除。

2)、“地槽钢示意图”中缺少尺寸标注。

3)、ZJ*大样中,①号钢筋伸至底板上皮即可,无需弯折。

4)、说明第13条应指地库内混凝土墙。

其水平分布钢筋可改为Φ12@200,即与竖向分布钢筋不同。

5)、“-5.00外墙配筋”大样中,底板下铁锚入墙中La即可,底板上铁锚入墙中15d即可,墙体竖向分布钢筋锚入底板内La即可,图中其它要求一律取消。

6)、“独立柱基表”中的独立柱基尺寸错误。

7)、纯地下车库与3区相邻部分,由于3区外轮廓变化较大,采用大样中的Φ12@200是否满足,请核对。

8)、说明第14条,配筋偏大。

同样应采用附加短筋。

结合第7)条中的类似情况,建议考虑500mm厚板出挑一定尺寸,即可减少筏板上铁,又可满足250mm板采用Φ12@200构造钢筋。

9)、配Φ14@150、Φ16@150的底板:

出挑尺寸不统一,有三种数。

上下铁比例不合理。

长短向应取分。

10)、部分后浇带位置可适当移动,以避免穿越地库中心部分的500mm厚的筏板,方便施工。

11)、A-A剖面做法与筏板常规做法不妥。

且应给出150mm平面尺寸、配筋等。

12)、通道底板厚度为何又500、600两种。

2、结施-5、6、7中:

1)、柱帽大样中Φ14@150的构造配筋过大,采用Φ10@150即可。

2)、柱帽中500mm尺寸偏大,应减小。

3)、建议对于柱上板带,适当增加柱帽平面尺寸,相应的柱上板带上铁可以按照整个柱帽厚度计算,而非400mm板厚。

4)、跨中板带上铁过大,应减小。

5)、无论跨中板带、柱上板带,在按照计算结果的前提下,减少上铁拉通钢筋的直径,以节约钢筋。

6)、无论跨中板带、柱上板带,目前图纸中未区分端跨与中跨的区别。

根据理论应该区分端跨下铁与中间各跨下铁、第一内支座与中间挎支座上铁。

7)、消防车荷载应按照建筑确定的消防通道范围布置,其它位置无需考虑消防车荷载。

8)、连接各地库的通道的顶板,其短向配筋为何上铁小于下铁?

其长向上下铁应按分布钢筋考虑(适当减小)。

 

项目部图纸审核意见

结构设计说明:

1、六:

构造要求、绘图说明中7:

后浇带做法中底板后浇带、地梁、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未加设钢板止水带,建议在后浇带部位增设300×3mm钢板止水带。

2、砌体构造中,构造柱、墙体水平拉筋、圈梁、过梁钢筋均采取植筋方式,植入混凝土墙板内10d。

图纸问题:

1、4#-Ⅰ区

(1)结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