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96773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染病防治法及制度培训.ppt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台州市立医院陈美芸2018年7月,1,传染病是什么?

传染病(communicabie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导致人体感染且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的或广泛流行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9月1日起施行。

2004年8月28日人代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2004.12.1实施。

共9章79条,3,传染病防治法内容摘要,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4,第三条传染病的分类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

鼠疫(plague)、霍乱(cholera)。

5,2、乙类传染病(26种),3、乙类传染病是指(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6,传染病的分类,传染病的分类,丙类传染病(11种)是指: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7,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8,第七条,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9,第十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10,单位、公民责任义务,医务人员诊疗中保护患者隐私,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11,医院责任,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12,医院责任,第六十九条-法律责任,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第六十九条-法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

(二)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三)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14,单位及个人,小结:

医院及医务人员职责,疫情报告预防措施医疗救治传染病的监测消毒隔离预防院内感染,15,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16,制度内容,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传染病的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17,报告内容:

包括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例及疑似病例,以及按照国家、浙江省要求进行管理的其它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也应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18,19,20,注意备注栏填写:

梅毒、生殖器疱疹、生殖道衣原体等填写实验室结果,特别需说明的。

填报要求,传染病报告卡中须填报患者有效证件。

详细填写现住址和户口地址,填写项目准确、真实、完整、字迹清晰、诊断填写全名,报告者需签全名。

14岁以下患者需填写家长姓名;学生、幼托儿童填写所在学校/幼托机构全称及班级名称及联系电话(核实患者联系方式,以便追踪核实和随访)。

病人患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21,报告时限,临床医生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由院内网发送至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员收到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核实确认。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的病人及疑似病人,确认后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报告。

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22,发生甲类、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及少见传染病时,应立即电话报告医务部和预防保健科,同时立即组织院内专家会诊。

23,规定报告法定传染病病种(39种),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疾、恶性疟、未分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

24,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其它按传染病报告的病种:

指尖锐湿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水痘、AFP。

25,注意事项,以下传染病需要病例分型报告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疟疾分为:

间日疾、恶性疟和未分型。

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26,诊断与分类,责任报告人应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计生行业标准)及时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诊断。

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

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27,信息录入,医务人员发现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有变化或死亡时,应及时给予订正报告。

疫情专管员对收到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核实,并予以修正后进行计算机网络直报。

28,院内传染病报告自查,各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指定疫情管理专或兼职人员,负责本科室疫情报告工作。

每月1次对本科室疫情管理情况进行自查,检查内容包括:

门诊日志、检验科阳性结果报告情况、传染病报卡漏报情况。

病区医生对送到科室的所有化验或检查单结果进行分析,如有诊断传染病病例,则按传染病要求报告。

检验科、影像科如发现传染病信息,需进行登记,并报告首诊医生。

预防保健科进行核查,发现未报告的及时告知首诊医生进行补报,并记录相关人员名单,将结果反馈各科室和汇报分管领导,进行通报。

29,奖罚措施,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甲类传染病未在2小时内直报者,扣当事人500元;乙类传染病未在24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者,扣当事人50元;报告卡填写漏项发现1处扣10元,最高可扣20元。

传染病报告质量纳入医师晋升积分;对不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并屡教不改者,上报分管领导,全院通报。

30,其他需报卡,1、死亡报告卡:

接诊医生负责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24小时内完成。

死亡报告内容填写规范,字迹清楚。

2、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在2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

3、慢病报告卡:

新发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脑心脑卒中。

4、食源性疾病监测。

食源性急性腹泻均应转至肠道门诊就诊或采样,并报告。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

31,4、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疾病;发生3人以上食物中毒、职业病中毒;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必须在及时口头上报医务部,传染病及食物中毒需同时报告预防保健科。

(发生时间、地点、人数、事件分布)院分管领导、疾控、卫生局,32,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临床医生须知,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

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33,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34,小结:

各类传染病的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

疫情报告要做到“三无”,无迟报、无漏报、无错报。

遵守法规,及时报卡!

35,3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