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68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丽的城市长治Word格式.docx

  为了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完善了任务量化分解、定期督查通报、严格考核验收、年终奖惩兑现的工作推进机制。

市政府每年都与城区、郊区、高新区、市直各大口、驻市厂矿和部队签定年度创建目标责任书,年底各责任单位的负责人要向市委、市政府交账。

城区、郊区、高新区和市直各大口也分别与基层单位层层签定园林绿化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列出绿化工作进度时间表,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头上,做到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任务落实体系。

  市委、市政府还组织有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地深入责任单位和绿化现场,实地督查考核,及时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园林绿化任务进展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长治日报》上公布,接受社会方方面面的监督。

同时,加大了责任追究的力度,把完成城市园林绿化任务列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明确责任、奖优罚劣,通过月考核、季排队、年终评比等具体措施,对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保证了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和各项创建任务的按期完成。

同时,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不断强化管护工作,建立了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在专业绿化管护中,全面推行管护责任制,严格执行管护定额和管护标准;

二是推行了绿化门前三包责任制,有效地加强了社会义务植树、花草和绿带的管护工作;

三是从社会上招收310名下岗职工和150名协议工,充实和加强了绿化管护队伍,形成了覆盖整个市区的园林绿化管护网;

四是组建了城建园林监察中队,对市区所有绿地、游园实行全方位监督管理;

五是加强园林绿化科研队伍建设,建立了苗木科研基地,培养了一批苗木科研工作者;

六是全面加强了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七是采取在电视、报纸开辟曝光台,召开现场会,悬挂红、黄旗等办法,强化市民植绿、爱绿、护绿意识,杜绝了擅自侵占城市绿地和乱砍乱伐树木的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了“护绿光荣、毁绿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建特色:

以人为本凸显风貌

  长治城市规划和发展确定的理念是“低密度、高绿化、多功能”,把长治市建设成北方地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现代化城市。

在绿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入人文理念,运用现代园艺手法,建设了充分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园林和广场,紧密结合山水相依、城乡交错的自然风貌,塑造出一批具有特色的园林绿化精品,构建出“一片多园,珠落玉盘”的园林景观。

2001年以来,长治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公园绿地建设注重大中小相结合,点、线、面合理布局的思想,突出植物和小品雕塑造景,先后投入6.8亿元资金,高标准、高档次兴建和改造一大批公园、游园和广场绿地,老公园又有新变化,新游园彰显新特色。

目前,全市共建成公园绿地140余处,总面积37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5平方米。

其中,中心区公共绿地面积为103.49万平方米,人均5.07平方米。

创建举措:

突出重点精心建设

  绿色,是一座城市厚重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共鸣,是城市曼妙风景和人文灵性的交汇。

从2001年以来,长治市积极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拆墙透绿、“黄土不见天”绿化工程和创建园林化单位(庭院)等一系列园林绿化活动,采取全民植绿、专业建绿、租地造绿、依法护绿治绿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和综合整治工作,基本形成了以东山(老顶山)西水(漳泽湖)和外环路五条绿色防护屏障为标志的城市外围生态圈,以石子河、黑水河、南护城河、东防洪渠综合治理和河道绿化为标志的中间生态圈,以上党门、莲花池、英雄台等历史文化景点绿化为标志的内核生态圈,初步构建了一个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点、线、面、环相结合的生态型园林城市。

  ——实施城市绿化“黄土不见天”工程。

开展了大规模的四季绿化大会战,在市区内所有黄土裸露的地方植树种草,共绿化裸露黄土地面53万平方米,兴建花池、绿带25000延长米,共计23万平方米,种植大规格花果树2000余株、花灌木3万余株和山野草灌木50余万株,不仅为城市增加了绿量,而且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实施道路绿化工程。

近几年,长治市按照“九纵九横”的道路绿化规划,重点新建改建了解放东西街、太行东西街、英雄南路等10余条园林绿化示范街。

在市区18条主要大街上,大规模种植了以国槐、毛白杨、白腊、油松、合欢、丁香、苹果树等乡土树种为主的行道树,形成了一街一景的林荫道路系统,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浓荫蔽日的园林景观效果。

全市道路绿化总长156公里,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7%,达标率达到82%,道路绿地面积占到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9.8%。

  ——实施“拆墙透绿”工程。

长治市开展拆墙透绿活动。

为将深藏在高墙里的浓浓绿色释放出来,市区内组织实施了四批拆墙透绿工程,拆除实体围墙1.2万余米,拆除临街建筑和违章建筑一万余间,总计拆除面积40余万平方米,建成了40余个各具特色的游园、广场和街头绿地,新增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有效拓展了城市绿化空间。

有了绿色,城市就有了生机;

有了绿色,长治才有了魅力。

如今漫步长治街头,人们不仅会被满眼绿色所陶醉,而且还会被一街一景的美丽所吸引。

过去3年中,全市共兴建景观广场6个,游园32个,环岛绿地3块,绿化道路总长90余公里,真正使长治从细节处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园林城市”。

  ——实施“租地造绿”工程。

采取每年每亩地付租金500~1000元的办法,用原先征用一亩地的资金就可租用66亩地,先后租用了3000多亩土地,新建了太行公园东门和南门景区、紫坊植物园、关村园林苗圃等一批游园绿地,有效解决了市区绿化用地紧张的问题。

同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种植经济林,采取“谁种植,谁所有”的办法,在全长36公里的东、南、西、北外环路两侧基本建成了30~100米宽的防护林带,缓解了城郊结合部绿化用地不足和投资过大的矛盾。

长治古称上党,亦称“潞安”,是山西省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辖城区、郊区、潞城市、长子县、长治县、壶关县、平顺县、黎城县、屯留县、沁县、沁源县、武乡县、襄垣县等13县、市、区。

全市土地面积13896平方公里,总人口312.21万人,其中市区面积334平方公里,人口 

61.44万。

 

长治因“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故史称上党。

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尝百草兴稼穑,实现了华夏民族历史上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重大转折。

长治古城历史悠久。

秦时置上党郡,隋开皇时改为潞州,明嘉靖八年(公元1592年)改称潞安府,幷置长治县,意为“长治久安”,长治之名由此而始。

今天的城区从唐宋一直延续至今,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之一。

长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璀璨。

作为长治象征的上党门,钟鼓二楼左右对峙,风驰云动,蔚为壮观;

法兴寺的唐韵宋塑,大云禅院的五代壁画,观音堂殿内的明代悬塑,堪称东方艺术的瑰宝;

距今两亿五千年的树化石群为世界罕见;

境内4处国家森林公园景色宜人,3座大中型水库波光粼粼。

扑塑迷离的柴团山,壁立千仞的黄崖洞,群峰连绵的老顶山等12座名山风格迥异漳河、沁河犹如两条白色飘带蜿蜒其间,水回鱼转,美不胜收,展现了长治这块古老土地上璀璨的文化和神奇险峻的风光。

改革开放以来,长治市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多年来,全市经济总量实际增长了6倍,过去单一或二元经济结构已被打破,多元经济结构日趋形成。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搞活,全市财政收入2000年达到15亿元,比1978年增长19倍。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1992年到2000年,长治投入城建资金相当于前40年的总和,新增面积334平方公里。

旧城改造成效明显,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幅射能力大为增强。

工业生产突飞猛进。

1999年与1978年相比,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1.6倍。

到1999年非国有工业经济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29%上升到48.6%。

煤炭是长治市的支柱产业。

全国特大型企业潞安矿务局辖4个生产矿,目前年产煤炭1100万吨。

电子工业基础雄厚。

到1999年底,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18万千瓦,年发电量70亿千瓦小时,除满足全市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电外,还源源不断地输往华北电网。

家用洗衣机、健身器、锯条、医药等产品畅销不衰,许多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交通邮电方便快捷。

太(原)焦(作)和长(治)邯(郸)两条铁路构成了长治连通中原的两大动脉。

207、208国道纵贯南北,309线横穿东西。

空中信道直抵北京、郑州、武汉。

长(治)邯(郸)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长(治)晋(城)高速公路已经立项,长(治)太(原)高速公路正在规划中。

全市实现了镇镇通油路,乡乡通公路,行政村通机动车的目标。

铁路、公路、空港俱全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以程控化、光缆化、数字化为标志的邮电通信长足发展。

长途交换容量达到5千路端,电话用户突破20万个,一个覆盖全市、通达全省、连接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现代通信网路已经形成。

科教文卫全面发展。

认真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市取得科技成果3600多项,其中223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创建了长治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目前加入高新区的企业已达243家。

城乡居民生活提高。

1999年比197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3倍,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2.5倍。

面对新世纪,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长治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1984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长治市为对外开放城市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长治市先后出台了《长治市鼓励外商投资优惠办法》、《长治市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优惠办法》、《关于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办法》、《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鼓励外商、台商、港商投资的政策性文件。

为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进一步营造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氛围和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长治腾飞。

长治市将引导外资、台资、港资重点投资以下领域: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企业的嫁接改造、新材料、医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及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项目;

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外向型农业、煤炭深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能够提高产品档次,开拓新市场,增加出口的项目;

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加快旅游发展的项目;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鼓励的其它项目。

使长治市利用外资(台资)的规模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幷带动各项产业的迅猛发展,构建成开放型的经济格局。

(王绪珍史书清)

编者按:

改革开放30年来,长治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辛勤耕耘,上党古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结构调整成绩显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繁荣活跃,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新长治正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崛起。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长治市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550.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7.1倍,翻了4番多,相当于从经济总量上再造了4个长治市,年均递增10.5%,比改革开放前26年(1953-1978年)的年均增速加快6.7个百分点。

其间,1988年全市GDP比1980增长1.2倍,提前两年实现了GDP比1980年翻一番的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

1995年全市GDP比1980年增长3.4倍,又提前5年实现了GDP比1980年翻两番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正在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快步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1978年,全市GDP只有10.21亿元,1996年突破百亿关口,达到118.64亿元,用了18年时间;

2002年突破200亿关口,达到215亿元,用了6年时间;

2004年突破300亿关口,达到326.87亿元,2006年突破400亿关口,达到460.4亿元,都只用了两年时间;

2007年突破500亿大关,只用了1年时间。

2007年,全市人均GDP达到1688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3.1倍,年均递增9.5%,比改革开放前26年的年均增速加快7.6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显著,三次产业全面加快发展,推动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07年与1978年比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9倍,达到32.17亿元,年均递增3.7%,比改革开放前26年的年均增速加快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0.4倍,达到328.15亿元,年均递增11.1%,比改革开放前26年的年均增速加快4.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1.5倍,达到190.31亿元,年均递增11.3%,比改革开放前26年的年均增速加快5.7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26.7:

45.6:

27.7,演变为5.8:

59.6:

34.6。

(二)绿色农业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2007年与1978年相比,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倍,达到63.31亿元。

林牧渔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5.6%提高到37.5%。

农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

2007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1978年减少84.89千公顷的情况下,全市粮食总产量增长近1倍,达到141.35万吨;

每公顷粮食单产达到6176公斤,比1978年增长1.7倍。

2007年与1978年比较,油料总产量达6151吨,增长2.5倍;

蔬菜总产量达91.3万吨,增长4.7倍;

肉类总产量达9.95万吨,增长3.8倍;

禽蛋总产量达5.63万吨,增长7.6倍。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7年与1978年比较,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2.8倍,达到14.25亿瓦特;

水利化程度由13.4%提高到17.2%;

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增长2.1倍,达到320公斤;

每公顷耕地用电量增长7.9倍,达到1882千瓦小时。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2006年与2001年比较,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146个增加到280个;

国家认证的绿色农产品从99个增加到127个;

新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5个,长治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市。

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一是完善了农业产业化体系,培育发展了屯玉种业、世龙食品、沁州黄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公司4800多个,从业人员3.5万人,鸣源奶业、平顺大红袍花椒种植、长子生贵式蔬菜大棚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26个。

二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了一批稳定粮食,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建设工程和项目,启动实施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提高了全市325.33千公顷基本农田的质量等级和产出水平。

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重点抓了壶关县、长子县等10个高效节水园区建设,2006年6月农业部在长治召开的全国农田节水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广了长治市农田节水经验。

(三)能源基地建设结硕果,工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治立足于新型能源基地建设,先后实施了百强和新百强工程,重点扶持发展煤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10大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初见成效。

目前已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化工、装备制造、医药为支柱的门类较全的工业体系。

2007年末,长治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400个,其中,大中型企业114个,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发展到104个,利税上亿元的企业28个,长钢和潞矿跨入全国500强企业行列。

2007年,潞城市潞宝集团30万吨煤焦油加工、屯留县中天煤化工公司年产10万吨甲醇等13个煤化工项目,惠丰2000万套钻夹扩建等10个机械装备项目;

清华公司2.7万吨大口径PE管材、襄垣煤矿1.2亿块炉渣砖续建工程等25个新材料项目,郊区海森兽用生物疫苗等6个医药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全市工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实施品牌战略成效明显,全市共创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山西省著名商标53个,山西省名牌产品25个,长治被评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007年与1978年比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4倍,达到275.2亿元,年均递增14.1%。

在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增长7.4倍,达5768万吨;

发电量增长69.3倍,达283.9亿千瓦小时;

钢增长37.5倍,达412万吨;

生铁增长31.3倍,达501万吨;

成品钢材增长52.1倍,达319万吨;

焦炭增长34.2倍,达1223万吨;

水泥增长18.7倍,达304万吨;

化学肥料增长14.2倍,达38万吨。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5.5倍,达798亿元;

实现利税总额增长122倍多,达130.9亿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5倍多,达到人均工业增加值11.9万元。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3.6%提高到54.7%,占全市经济总量半壁以上的江山,成为全市经济的中流砥柱。

(四)交通运输快速发展,邮政通信突飞猛进

改革开放以来,长治市加大对交通运输和邮政通讯的投入,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网络建设成绩显著,已形成以铁路、公路、民航为主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和与世界通信科技同步的综合通讯网络。

境内的太焦复线电气化铁路、邯长铁路与国家大动脉京广、陇海两线相连。

境内有3条国道和13条省道干线公路,加上县乡村三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的2467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103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1公里。

在全省率先实施村村通水泥(油)路和村村通客车工程,2007年32个乡镇全部通了油路,行政村通公路率达99.94%,通油路率达96.7%。

2007年与1978年比较,公路货运量增长30.8倍,达7691万吨;

公路客运量增长12.8倍,达4674万人。

长治机场经过改扩建已具备起降大型客机的条件,2007年民航客运量达16万人次,货运量达631吨。

2007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到31.2亿元,比1978年增长591倍。

年末局内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3.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增长148倍,达到68.67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从无到有,发展到124.14万户;

互联网用户发展到15.84万户。

(五)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2007年与1978年比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9.7倍,达到161.88亿元。

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倍,达到103.28亿元;

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5倍,达到58.6亿元。

长治对外贸易起步于邓小平同志1992年"

南巡"

讲话之后,从委托出口发展到自营出口。

2007年与1992年相比,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2倍,达到15018万美元。

其中,出口增长16.6倍,达5196万美元;

进口增长8.4倍,达9822万美元。

经济外向度(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由1.3%提高到2.1%。

实际利用外资不断扩大。

由1990年的30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3635.7万美元,跨入了中国最佳投资城市行列。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效显著。

重点开发建设了太行山大峡谷、太行水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黄崖洞、灵空山等景点景区,太行山大峡谷跨入国家4A级景区行列。

2007年与1995年相比,全市接待海外游客增长924倍,达到4.81万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增长165倍,达到828万美元。

(六)基础设施日臻完美,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以来,长治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千方百计增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1979年至200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共达1312.65亿元,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竣工投产或交付使用,新增固定资产共达923.9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由1978年的64.4%提高到70.4%。

竣工各类房屋建筑面积共达3046万平方米,年平均105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2.7倍。

先后建成了桐景花园二期、紫坊物流园区、万博宜家苑建材超市、大昌丰田汽车4S店等一批服务业工程项目。

加大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力度,完成了市区道路、背街小巷、供水供气、集中供热、园林绿化、污水和垃圾处理、河道综合治理和大气环境治理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黑水河综合治理工程获得"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殊荣;

主城区东倚约50平方公里的老顶山森林公园,西濒45.9平方公里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长治湿地,形成城区两片吐故纳新的"

绿肺"

,使城市空气更加清新湿润,气候更加舒畅宜人,并成为人们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新增绿化覆盖面积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