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7315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docx

关于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

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

杨行中心幼儿园朱金瑶指导老师:

李萍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规则,顾名思义就是规定出来让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入厕、睡眠、离园等环节的活动。

它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保教结合,寓教于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的生活活动规则贯彻了幼儿的一日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立能力、有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有利于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有利于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翻阅大量资料发现,各国的教育家对于规则的养成非常注重。

在瑞士,老师对于规则的教育不是讲大道理,而是具体到怎么做,孩子们通过学习和模仿养成好习惯;在美国,老师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由,强调培养孩子的个性,孩子们虽然不必整齐划一地行动,但都须按照程序进行。

中西方幼儿园规则教育的差异在于对规则的认同、对孩子的尊重等都带有不同的文化特点。

但制定规则共同的目的都是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投入地学习,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大的自由,而不是限制孩子。

规则教育有利于孩子的独立自主和社会适应,也有利于教师日常工作的组织,因此,“研究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细致地深入研究。

对于新教师,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等方面受过一定的训练和教育,但是在生活活动方面很多新教师往往在带教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班级内的幼儿总是乱哄哄的。

怎样让孩子“听话”,怎样让一日活动开展地井然有序,这是新教师们刚刚接触工作时最想要“充电”的,也是我们一直想要努力的方向。

新教师没有老教师的工作经验,对于班级中的幼儿很难有效地把握和调控,有“心”无“力”。

而且关于针对新教师如何培养幼儿常规的一系列实际的操作几乎没有,所以希望通过实践研究,能总结出一些关于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策略和幼儿规则养成中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对新教师更好的做好班级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使幼儿从成人给予他们的规则或自我制定的规则中慢慢养成习惯,从他律到自律,这才是规则的真正意义。

相对于小班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说,中班的规则意识开始萌芽。

在集体生活中,4、5岁儿童不仅开始表现出自信,而且规则意识萌芽,懂得要排队洗手、依次玩玩具等。

刚好我带的也是中班的幼儿,对于我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以“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有效实践研究”为题进行相关研究。

2.研究目标、方法、对象

(一)研究目标

1.分析整理新教师带教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中的欠缺的影响因素。

2.探索和整理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养成的原则及有效策略。

(二)研究方法

1.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法:

运用表格符号记录法、观察法进行研究。

2.行动研究法:

用研究指导行动,用行动提升研究,在研究的同时重点写好相关文章,以便更好地指导行动。

3.个案追踪法:

选择个别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或典型案例进行长期的追踪调查研究,以便完整、准确地掌握幼儿转变过程的基本规律。

(三)研究过程概述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9\11---2009\12)

1.撰写课题方案。

2.广泛搜集资料,理论学习、参阅中西方幼儿规则意识方面的书籍。

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0\1---2010\4)

1.依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

2.搜集典型实例材料及课题论文专辑。

3.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整理研究数据、资料。

4.及时交流,调整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

课题总结评估阶段(2010\5---2010\6)

1.总结研究课题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前后期对幼儿各种生活活动习惯的测查、分析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有代表性的、普遍性的习惯筛选出来,设计成测量表格,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

我们对于中班幼儿的生活活动习惯的重点研究放在以下几方面内容:

排队(看能否知道自己排队的位置,不插队,能否在排队过程中保持安静,紧跟队伍);盥洗(饭前便后是否洗手,洗手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认识自己毛巾);进餐(能否安静进餐、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午餐吃完,不挑食、能否自己进餐,并将餐具收起,保持餐桌整洁,主动漱口、能否安静的进食点心、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自己将点心吃完,并保持餐桌整洁);如厕(是否会自理大小便,是否在大便后主动洗手);整洁(是否自己穿衣服,并塞好裤子、是否自己主动叠被子)等;饮水(看幼儿能否使用自己的杯子,能否自己喝水,能否将杯子放回原处);睡眠(能否自己脱衣裤,按时入睡,按时起床);课前准备(能否在课前保持安静,并保持良好坐姿)。

备注:

新教师执教的中班幼儿生活活动习惯前后测统计统计对比表如下,本调查表抽样37名幼儿。

前测时间为2009年11月、后测时间为2010年6月。

表1:

中班幼儿排队情况前后测对比表

程度

项目人数

能(是)

基本能

很少能

不能(不是)

前测

%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

能否知道自己排队的位置,不插队

31

83.78

34

91.89

3

8.10

3

8.10

3

8.1

0

0

0

0

0

0

能否在排队过程中保持安静,紧跟队伍

11

29.72

35

94.59

6

16.21

2

5.40

17

45.94

0

0

3

8.1

0

0

从以上材料不难看出,幼儿的排队纪律发展的非常好,在测查中,前测结果比较后测结果,其中很少能做到和不能做到的幼儿都减少为0。

由此可见,幼儿排队习惯的养成培养非常成功。

表2:

中班幼儿如厕、盥洗、饮水情况前后测对比表

程度

项目人数

能(是)

基本能

很少能

不能(不是)

前测

%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

如厕

是否会自理大小便

26

70.27

35

94.59

0

0

0

0

4

10.81

0

0

7

18.91

2

5.40

是否在大便后主动洗手

26

70.27

35

94.59

0

0

0

0

4

10.81

0

0

7

18.91

2

5.40

盥洗

能否用肥皂或洗手液,并及时清洗干净,洗手方法是否正确

18

48.64

16

43.24

11

29.72

11

29.72

2

5.4

0

0

6

16.21

10

27.02

饮水

能否使用自己的杯子,喝完后将杯子放回原处

25

67.56

33

89.18

0

0

0

0

4

10.81

4

10.81

8

21.62

0

0

从以上材料不难看出,幼儿的如厕和饮水活动规则发展的非常好,在测查中,前测结果比较后测结果,大多数幼儿都能自觉的如厕和饮水,少数人需要老师的提醒。

但表格中的盥洗的前测数据相比较于后测数据有明显的降低,特别是不能做到的幼儿有明显增多,而能做到的幼儿则相对的减少了,我针对这一现象作了几次观察,发现影响数据变化的原因在于:

天气开始热起来,孩子们对于洗手液挤出的泡泡和水的兴趣大大的提高,很多孩子在洗手的时候开始玩水,还带动了其他幼儿的参与,因此不能做到清洗干净,使得测试数据有所下降。

表3:

中班幼儿用餐情况前后测对比表

程度

项目人数

能(是)

基本能

很少能

不能(不是)

前测

%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

点心

能否安静的进食点心

12

32.43

32

86.48

7

18.91

2

5.40

6

16.21

0

0

12

32.43

3

8.10

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自己将点心吃完,并保持餐桌整洁

9

24.32

32

86.48

7

18.91

0

0

3

8.1

0

0

18

48.64

5

13.51

午餐

能否安静进餐

12

32.43

32

86.48

7

18.91

2

5.40

6

16.21

0

0

12

32.43

3

8.10

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午餐吃完,不挑食

9

24.32

28

75.67

7

18.91

0

0

3

8.1

3

8.10

18

48.64

6

16.21

能否自己进餐,并将餐具收起,保持餐桌整洁,主动漱口

8

21.62

30

81.08

6

16.21

0

0

4

10.81

3

8.10

19

51.35

4

10.81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幼儿的进餐习惯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表现为很少能做到和不能做到的幼儿比例大幅减少,而能做到的基本能做到的幼儿大幅提高,在测查中,前测结果比较后测结果,大多数幼儿都能安静的进餐,少数幼儿需要老师的提醒或不能做到。

测查结果的对比说明本班幼儿的进餐习惯养成良好。

表4:

中班幼儿午睡情况前后测对比表

程度

项目人数

能(是)

基本能

很少能

不能(不是)

前测

%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

是否自己穿衣服,并塞好裤子

8

21.62

35

94.59

6

16.21

0

0

3

8.10

2

5.40

20

54.05

0

0

是否自己主动叠被子

6

16.21

29

78.37

0

0

0

0

0

0

3

8.10

31

83.78

5

13.51

能否自己脱衣裤,并按时入睡,按时起床

20

54.05

30

81.08

4

10.81

0

0

5

13.51

5

13.51

8

21.62

2

5.40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幼儿的午睡习惯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表现为能自己穿脱衣裤并塞好裤子,叠好被子的幼儿比例大幅增加,而不能做到的幼儿明显减少,测查结果的对比说明本班幼儿的午睡习惯养成良好。

表5:

中班幼儿课前准备情况前后测对比表

程度

项目人数

能(是)

基本能

很少能

不能(不是)

前测

%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

是否在学习活动前保持安静,并保持良好坐姿

10

27.02

34

91.89

9

24.32

0

0

10

27.02

3

8.10

8

21.62

0

0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幼儿在学习活动前的自觉行为比第一次测查有明显提高,只有个别幼儿不能保持良好坐姿和保持安静。

测查的对比表明本班幼儿的学习活动前的自觉行为养成良好。

分析:

从前后测的对比情况可以看到,幼儿在排队方面的相对较好,但幼儿比较喜欢讲话;盥洗方面可以看出,本班幼儿可以较自觉地进行盥洗,只有少数幼儿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帮助;进餐方面,本班幼儿表现较差,从统计数据上看,只有少数一部份幼儿可以自觉吃完午餐和点心并保持餐桌整洁,其余大部分幼儿需要老师提醒和不断督促,还有一小部分幼儿需要老师和阿姨的帮助;饮水方面,本班幼儿基本能自觉排队,有序喝水,但有小部分幼儿喜欢随意的拿杯子,无形中影响了饮水的纪律和卫生;午睡部分,本班近半数幼儿能自觉入睡,但有小部分幼儿需要老师一直陪在旁边才能入睡,起床后塞裤子和叠被子这两件事情,只有少数幼儿能够做到,加上天气较冷,幼儿穿着的衣裤较多,塞起来还不是很方便。

(二)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规则的操作策略和具体做法

1.代币法

代币法:

即运用积极强化的方法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行为。

具体实施如下:

名称“积分换礼”。

这一活动灵感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的购物,有一天,盈盈带了一个别致的小玩具,兴奋的告诉我说:

“老师,我和妈妈礼拜天去屈臣氏买东西,妈妈用积分给我换的!

”看着她手里的小玩具,让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何不让孩子们自己用平时的好的行为习惯去换相应的积分,再用积分去换他们喜欢的东西,这样一来,他们对于生活活动常规的养成就有了推动力。

于是我利用一次谈话活动引出这个想法,让孩子们自己定一些喜欢的小玩具,并给小玩具标上相应的“价格”,而价格和玩具内容都由幼儿自主讨论决定,我则为幼儿规定好如何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并和我的搭班师傅形成教育统一,以奖券的形式进行收集兑换,将收集项目分为1、如厕,盥洗,喝水。

2、午睡,叠被子,塞裤子。

3、午餐,点心。

4、课堂纪律表现。

每次兑换时间为两周到四周,兑换物品每次都有所不同,如卡通粘纸,糖果,棒棒糖,儿童润唇膏,勺子,发夹,头绳,小零食等。

2.榜样示范法

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个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差异,我们一位或几位在某一项特别优秀的幼儿为其他幼儿作榜样和示范,请他做小老师,帮助或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完成规则所需达到的要求。

3.时间限定法

老师可以在生活活动进行前,先规定好时间和要求,再请幼儿去完成。

时间长短的选择关键点:

80%~90%的孩子只要认真去执行就一定能完成。

4.言语鼓励法

在幼儿执行规则时,不时地以鼓励的方式去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中班幼儿的生活活动规则有了明显的进步,幼儿开始从他律慢慢走向自律的阶段,这正是这一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

从这个科研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班级的常规好坏与否不仅仅关系这这个班级孩子的成长,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习的积极性,好的生活活动规则的养成,让孩子知道在学本领的时候也要遵守规则,这样在学习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更高,利用榜样作用和表扬奖励的方法,让好孩子带头,班级的整个学习氛围和班风更加的正面、向上、积极。

孩子们也开始习惯这种“潜规则”,不需要老师的提醒就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种自律行为也为幼儿日后在成长过成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有着推动和积极的作用。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通过观察和统计发现,幼儿对于新教师所提出的规则要求的执行力较

弱的现象由以下几点影响因素:

1.新教师不知道从何入手,在细节上不知道如何入手。

2.对于新教师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使幼儿往往出现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3.新教师没有和搭班老师之间统一规则,也会影响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

4.对于新教师所提出的规则的不熟悉或与之前教师的规则之间存在的差别

使幼儿产生“不知所措”的反应。

5.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把握还不够。

6.家长对新教师的不信任也会间接影响幼儿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的执行力。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认为运用以下的方式可以克服或有效地缓解幼儿对于新教师提出的规则要求的执行力弱的现象:

1.消除幼儿对于新教师的陌生感和距离感,通过亲一亲、抱一抱、多鼓励等方法,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喜欢”自己。

2.开展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规范幼儿的行为。

3.了解同班带教老师对于幼儿的规则要求,尽量做到统一。

4.在统一规则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属于自己的规则模式。

5.掌握幼儿的年龄特征,“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

6.在让孩子“喜欢”自己的同时,通过幼儿园生活的各方面细节让家长了解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和家长形成良好的互动,得到家长的支持和信任。

(二)新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生活活动时遵循的原则

1.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规则环境,有自由才会有纪律

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守纪律,就是听老师的话,很安静的坐在那里。

我认为纪律必须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人必须是自己的主人,当你自动遵循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那你就有自我控制能力了,人的这种自我控制能力称之为纪律。

因此在组织生活活动时,老师可以事先和幼儿一起讨论规则,由他们自己制定,自我实行。

1)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奖励对于规则的遵守具有推动作用。

“积分换礼”一直从11月底开始进行,幼儿兴趣很高,针对幼儿的发展和活动进行的情况,在过程中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如:

由于活动进行前期正是天气较冷的时候,中班下午还要进行学习活动,老师如果一个个帮幼儿塞好裤子,那么学习活动就来不及进行,因此,我首先要求幼儿自己塞裤子,并专门上了一节和三裤子有关的活动。

要求:

把衣服拉起来,压在自己的下巴下,或轻轻的咬在嘴里,只把最里面的棉毛衫塞进裤子里,自己摸摸有没有漏掉的地方。

塞好后给老师检查,合格的幼儿可以得到一张奖券放在自己学号相应的纸袋里,到活动后期,班级里本领比较大的幼儿,我会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做小老师去帮助一些能力比较差的幼儿。

并在这个时候,开始了难度加大的活动,就是需要做到被子叠好并裤子塞好后才能得到奖券,现在班中的每个幼儿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叠被子,然后上好厕所自己塞裤子,并自觉排好队给老师检查。

2)音乐的融合让规则更自然有序,富有艺术感。

关于班级幼儿的进餐情况,从另一位老师那里了解到,由于这个班级小班的时候,随班的阿姨比较宠爱他们,中午吃饭都是喂,另外,通过接触发现本班幼儿多由老人照顾,宠爱的比较多,在家也是喂饭的。

因此,很多孩子吃饭的时候双手自然的放在两边,等着老师去喂,经常会发生饭菜翻掉的情况,桌面和地上非常的脏乱。

针对这个问题,结合“积分兑换”,在午饭前和点心前,我会和幼儿先做简单的谈话交流,首先要求做到规定的三个净:

三个碗吃干净,桌子、地面和身上保持干净,吃饭过程保持安静。

为了让幼儿更有时间的观念,利用乐曲,根据幼儿当天吃饭的情况适时调乐曲播放的频率,让吃的慢的幼儿也有努力的积极性,还会适时调整奖券的数量来增加幼儿的积极性。

其次,老师明确午饭点心必须自己吃,老师不再帮忙,并运用鼓励的话语如:

本领大的小朋友一定能自己吃,你们是哥哥姐姐了,要给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

2.老师是最主要的环境

环境必须是有生命的,老师能否参与不断变化中的儿童生活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老师的不断变化也能带动幼儿的变化,这里就是一个榜样作用。

作为新教师则更需要注意这一点。

3.要注重规则与平等的关系

幼儿规则的养成要以幼儿为主体;幼儿规则的制定要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老师在制定和施行规则的时候要尊重幼儿;老师在实施规则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语言策略让幼儿更好的融入规则中。

以爱的情感唤醒幼儿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幼儿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以规则的内化形成幼儿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4.要符合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

在活动过程中,因为班级中有小年龄的幼儿,在理解力和执行力上相对比较弱,要让小班年龄的幼儿遵守和执行中班幼儿制定出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还达不到要求,但这也不是完全对他们没有好处,相对于同龄的幼儿,小年龄的孩子在这种混龄的班级中,受到更多的保护和照顾,并由中班大年龄的幼儿最为他们的学习榜样,在孩子中间出现了领导和鼓励者,使他们更好的能接受和遵守这些规则。

5.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幼儿对于新教师所提出的规则要求的执行力较弱的现象的影响因素,并找到了可以克服或有效地缓解幼儿对于新教师提出的规则要求的执行力弱的现象的方法。

归纳了新教师在帮助幼儿建立生活活动规则时需要坚持的几项原则。

通过实践研究,运用了代币法、榜样示范法、时间限定法、言语鼓励法,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活动规则。

这些在新教师带教的班级中都有明显的成效。

我们也将不断的更新和提炼,使新教师更有效地指导幼儿的生活活动规则的养成。

(二)建议

1.提高新教师对规则教育的重视及认识程度。

2.加强有关规则教育方面的学习:

(1)理论学习

(2)经验学习:

向身边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3)实践学习:

通过自身带教过程中总结的好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提升对幼

儿规则教育的认识。

3.积极与搭班老师合作、配合,在合作中反思各种规则教育方法的利弊,取

最适合自己的带教规则模式。

(三)后继研究设想

1.局限性:

经过一系列研究,我发现此项研究针对的是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所制定的一系列方法,还未在小班及大班中进行过,所以不知对小班和大班的新教师是否有用。

2.后继研究设想:

班级中的幼儿已经进行了将近两个学期的规则练习,在后阶段,我想取消奖券的活动,让幼儿真正的过渡到自律的阶段,并请幼儿制定一套适合大班的新规则

六.注释、参考文献、附录(问卷,访谈提纲等)

1.[中],陶保平: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中],芳草青青:

《幼儿规则意识新探索》    2006-

3.[中],《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4.[中],《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5.[中],陈鹤琴著《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6.[苏],A.C,马卡连柯著丽娃译《家庭和儿童教育》,上海人民出版,2005.8

7.[中],孙瑞雪著《爱和自由》,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7

8.中国儿童学习网()原文链接:

/youjiaolunwen/2008-06-07/730.ht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