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547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docx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中学八年级语文复习题11新人教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ɡ)晦(huì)暗嗔(shēn)视砭(biān)骨

B.逞(chénɡ)能娴(xián)熟脑髓(suí)吞噬(shì)

C.羁(jī)绊冗(rǒnɡ)长横亘(ɡèn)虐(nüè)待

D.伫(chù)立悲怆(chuànɡ)对峙(zhì)无垠(yínɡ)

2.下列各组词语无错别字

的一项是()

A.人声鼎沸来势汹汹妇孺皆知眼花瞭乱

B.相得益章锲而不舍

迥乎不同孜孜不倦

C.参差不齐尽态极妍毛骨耸然忧心冲冲

D.气冲斗牛慷慨淋漓叹为观止略胜一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梅里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B.她性格孤傲,常常妄自菲薄,同学们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老师几句点评让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   自己,从而才能   自己,   自己,直到最后  自己,  自己。

A.认识 成长 锤炼 升华 完成  B.锤炼 认识 成长 升华 完成

第1页(共8页)

C.认识 锤炼 成长 完成 升华  D.锤炼 成长 认识 完成 升华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是否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B.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6.下列关于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

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C.《繁星》和《春水》都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拜伦《飞鸟集》的影响下写的,其主要内容为:

母爱、童真、自然。

D.《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两千多年来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

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苍苍竹林寺,。

(2)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既暗含时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处境的诗句是:

(3)诗歌创作贵在创新,每个时代都应有属于自己的诗人,这可以用《论诗》中的两句诗来概括:

,。

(4)《滁州西涧》一诗中用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

(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修辞。

描写边塞环境恶劣,战争生活艰辛的诗句:

“,。

二、语文综合运用。

(本大题含8—9小题,共6分)

8.2011年1月6日《中国教育报》报道,梅子涵等十位不同行业的人物得到了网友的热烈支持,以超过300万的投票当选“201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是他们,让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加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他们,努力营造了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是他们,让好书浸润了孩子的心灵。

第2页(共8页)

读,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让我们越来越博学,让我们越来越快乐。

学校开展“推广阅读”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写一句激励大家读书的名言警句。

(2分)

(2)阅读是快乐而美好的享受,请说说阅读给你带来的快乐。

(2分)

9.仿照例句,请再写出两个字数相同,句式一致,内容相关的句子。

(2分)

例句:

书是明灯,能照亮道路;

书是,能;

书是,能。

三、阅读(本大题含10—27小题,共44分)

(一)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

(2)“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

谈谈你的看法。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林嗣环的《口技》,回答11—16题。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第3页(共8页)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2分)

(1)会宾客大宴(会: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

(3)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走:

)(4)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3.与例句“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妇拍而呜之。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久之,目似瞑。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为妙绝群响毕绝

B.众宾团坐满坐寂然

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恐前后受其敌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5.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

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2分)

16.文中首尾两次把口技表演者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1题。

(共11分)

神秘的人体“天网”

①常言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是说,在人类社会中,一些坏人在作恶以后,自以为能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被缉拿归案,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个天网,使得坏人终究得伏法认罪。

冥冥之中究竟有没有天网?

这暂且不论。

科学家发现,人类社会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天网,在人体里竟然真的存在!

第4页(共8页)

  ②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

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状体物质。

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

净导致的观察错觉。

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

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

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

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③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

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

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为了搞清楚人体免疫系统内部发生的这一神奇现象,德国科学家把目光锁定在了一种叫做中性粒细胞的身上,因为“天网”总是出现在它们周围。

中性粒细胞已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

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

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病菌的能力,是人

体内抵御病菌最出色的勇士。

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

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

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踪影。

  ⑤科学家通过细致

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

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

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

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

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

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⑥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感。

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

例如医学上有一种叫做先天性黏液稠厚症,它的特点是人体肺部的分泌物过于黏稠,很容易堵塞人的呼吸通道,使人断气而亡。

奇怪

的是,那些分泌物中总是有数量极大的DNA。

长久以来,医学专家只知道这种疾病肯定和基因有关,但其中的疾病制造内幕总是弄不清楚。

现在,他们才明白,这很可能是中性粒细胞

在肺部抛出的“天网”过密、过多导致的。

第5页(共8页)

⑦科学家认为,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研究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

天地,但现在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人体“天网”本身还有许多谜题待解,如究竟是什么信号会促使中性粒细胞抛出它们“天网”的;细胞内的DNA又是通过什么路径被释放出来的;当它们把细菌一网打尽之后,又是怎样神秘消失的……等等。

尽管如此,科学家坚信,这个惊人发现,定能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17.“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

‘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呢?

”这是一个过渡段,它是从选文中摘录的,请问应将它放回选文哪两段之间?

(2分)

应放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

18.阅读选文第⑤段,在A、B、C、、D四处填写恰当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概括出人体“天网”的形成过程。

(每空不超过6个字)(2分)

中性粒细胞:

   A     →与细菌拼杀→ B      →     C   →   D  →构成”

天网”

19.选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20.选文第⑥段“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一句中,加点词语“可能”有什么表达作用?

(3分)

答:

                                               

21.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选文开头引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成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人体天网”。

B.在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不见“天网”活动的踪影,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

C.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但到止前为止,有关人体“天网”的许多问题尚待科学去研究。

D.选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2-27题。

(共15分)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①她是一个自卑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许多小伙伴也对她敬而远之,更可悲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也差得一塌糊涂,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至少能错三遍。

第6页(共8页)

②她有自闭症,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许多同学开始排挤她,大家认为,她是一个闷葫芦,和她在一起,自己原本快乐的心情也会瞬间变得低落起来。

她也察觉了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一个人搬着课桌,挪到了教室的角落里。

从那天开始,她也觉得自己仿佛搬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事不关己的,她关心的只有窗外的世界,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鸟儿们在树间做了巢,每天啁啾地唱着,嬉戏着……她是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

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她是个烦恼的绝缘体。

③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许多候鸟已经南迁。

积攒了这么久,她第一次在一个课间痛哭流涕,她哭着说,都走吧,就连鸟儿也会抛弃她,曾经的一树新绿也变成了满眼枯黄,上帝为何非要给我一个黯淡的世界?

④不知道什么时候,班级里新来了一名语文老师,老师姓徐,长得特像徐静蕾,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暗地里叫她“静蕾老师”。

静蕾老师的第一堂课是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游戏,用黑板擦

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或者是写一篇作文。

⑤随着一声清脆的巴掌声响起,接力开始了,很快就传到了她。

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不知不觉中,黑板擦落在她的桌子上。

她先是一愣,继而听到同学们的欢呼声,那欢呼声带着一种刺耳的嘲弄。

她不会唱歌,按照“游戏规则”,她选择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交上去。

静蕾老师是个非常和蔼的人,对她说,没问题,即使第二天交不上来,只要用心了,写多少都可以。

⑥这一次,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老师看——她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家嫁到了外乡,父亲给她娶了一位后妈,尽管后妈对她很好,但是,她总觉得那是一种虚伪。

六岁那年,她的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她失去了最后一个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她选择了沉默。

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她是一棵孤单的小草,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⑦第二天,静蕾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不仅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静蕾老师却只字未提。

那天,静蕾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讲桌下的第一排的位置,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⑧从那天起,她仿佛蝉蜕一样换了一个人,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与她交往,学期结束,她还做了班长。

⑨后来,她考上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

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堂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会孤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

等待春天,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

⑩也许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静蕾教师在她的

作文里给她的评语……

22.标题《草是风的一面旗帜》的含义是什么?

(2分)

第7页(共8页)

23.说说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24.“从那天起,她仿佛蝉蜕一样换了一个人”,文中“她”前后有什么变化?

(2分)

25.文中画线处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3分)

26.“她”在师范大学毕业后,为什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

(2分)

27.读了本文,你想对文中的“她”(或“她”的同学)说些什么?

(3分)

四、作文(50分)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换一种眼光,你也许会有新的发现;换一种心情,你也许会有新的感悟;换一种思维,你也许会有新的收获……

请以“换一种”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第8页(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C2.D3.C4.C5.D6.C

7.

(1)杳杳钟声晚

(2)落花时节又逢君(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二、语文综合运用。

(本大题含8—9小题,共6分)

8.

(1)(2分)答案示例:

书籍(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知识就是力量。

……

(2)(2分)答案提示:

开放题。

要紧扣阅读及自己的体验答题,言之成理即可。

9.(2分)书是阳光,能温暖心灵;书是甘泉,能滋润情感。

三、阅读(本大题含10—27小题,共44分)

(一)10.阅读下面这首诗,解后回答问题。

(4分)

10.

(1)(2分)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

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2)(2分)不能。

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林嗣环的《口技》,回答11—16题。

11.(2分)

(1)适逢,正赶上。

(2)中间夹杂。

(3)跑,逃跑。

(4)说出。

12.(4分)

(1)客人们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2)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13.(2分)B

14.(2分)C

15.(2分)侧面描写,突出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16.(2分)文中首尾两次把口技表演者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有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方面,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第二方面,表演场地狭小,道具极其简单,这样的侧面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之高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1题。

(共11分)

17.(2分)第④段和第⑤段之间

18.(2分)A.发现细菌 B.自行解体 C.抛出丝状物 D.丝状物缠绕

19.(2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作用:

列举了5000~10000个,55%~70%这些数据,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白血球在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数量,以及中性细胞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

20.(3分)“可能”即不确定,意即医学家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谜案与“天网”有关仅只是一种猜测,未经证实,还不能完全确定。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

(2分)B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2-27题。

(共15分)

22.(2分)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会孤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

等待春天,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

23.(3分)①引出下文;②交待写作对象;③突出她的孤寂,与后文形成对比。

24.(2分)她原来成绩差、有自闭症、自卑(悲观、伤感),后来(由于徐老师的表扬、鼓励和关爱),她变得专心听课,成绩上去了,还做了班长。

25.(3分)景物描写。

作用:

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衬托了主人公黯淡(悲观、悲凉、忧伤)的心理。

26.(2分)因为是静蕾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这使她感受到老师的崇高,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向往热爱之情,所以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

27.(3分)示例一:

我想对她的同学们说:

我们不应该疏远“她”,排挤“她

”。

我们应该理解“她”,接近“她”,主动与“她”交流,让“她”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努力帮助“她”走出自卑自闭的阴影。

示例二:

我想对“她”说:

每一朵花都可以盛开,再渺小的小草也会有春天,你不应该自卑自闭,应当主动与同学们交流,融入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

答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8个小题,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

请按试题卷上的题号顺序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1)。

(2)。

(3),。

(4),。

(5),。

二、语文综合运用(共6分)

8、

(1)(2分)

(2)(2分)

9、(2分)书是,能;

书是,能。

三、阅读(共44分)

(一)(4分)

10、

(1)(2分)

(2)(2分)

(二)(14分)

11、(2分)

(1)()

(2)()

(3)()(4)()

12、(4分)

(1)

(2)

13、(2分)()

14、(2分)()

15、(2分)

16、(2分)

(三)(11分)

17、(2分)()()

18、(2分)ABCD

19、(2分)

20、(3分)

21、(2分)()

(四)(15分)

22、(2分)

23、(3分)

24、(2分)

25、(3分)

26、(2分)

27、(3分)

四、写作(50分)

28、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