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680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docx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讲诉

 

和泓·祺山

平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

和泓·祺山南坪项目土石方平基工程

 

工程地点:

重庆南岸区南坪青龙路

施工单位:

重庆红岩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重庆红岩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零一二年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范围

 

三、施工部署

 

四、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案

 

五、施工技术措施

 

六、施工进度计划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一、工程概况:

和泓·祺山南坪土石方项目,位于重庆南岸区区域。

该工程范围内有:

场平土石方及零星工程。

由我司项目部承接的场平土石方及零星工程,其工作内容包括:

按施工图中布置(平面位置和高程情况)进行土石方工程的爆破、破碎、开挖、场外运输、弃土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设计变更等。

2、施工范围:

拟建区域的范围内(见施工平面图)

三、施工部署:

和泓·祺山南坪项目部由下列人员组成:

1、人员需用计划:

序号

工种

人数

需用时间

备注

1、

测量

2

开始-完工

2、

电工

1

开始-完工

3、

机操工

12

开始-土石方完成

4、

维修工

2

开始-完工

土石方完

5、

炮工

18

开始-完工

土石方完

6、

平工

15

开始-完工

2、机械使用计划: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产地

年份

额定功率

生产能力

施工部位

备注

1、

挖掘机

神钢260

小松300

 

3

日本

30千瓦

平基土石方

2、

炮机

卡特320

1

平基土石方

3、

全站仪

1

4、

水准仪

1

5、

电脑

2

6、

打印机

1

7、

复印机

1

8、

空压机

2

9、

油罐

1

10

运渣车

红岩车

40

重庆

18M3

3.施工顺序的分配:

(1)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熟悉场地附近及场地内的现状,明确部署施工现场邻舍的布置及水电问题的解决。

(2)根据建设单位下发的设计施工图进行图纸会审与交底,明确施工内容及场地内各类地下管网的情况。

(3)组织测量人员及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原地貌进行测量,就测量成果形成资料,双方人员签字认可,作为开挖后的原始记录和竣工后的对比依据,为工程量结算提供现场数据保障。

(4)工作细部划分:

①打通施工区域内各段的道路、使施工现场有效的结合为一体。

②根据现场土方情况有效的组织土石方调配进行外运土方。

③土石方施工部位逐步完成并逐步进行部分场地的整平及移交以满足建设单位施工进度的要求。

④完成现场平基施工作业后组织相关人员对逐个工程项目工程进行检查与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工程竣工决算。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

1、对甲方下发的“场平标高定位平面图”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交底,并对现场的测量控制点位进行复查。

2、对场区内的市政、燃气、通讯等地下管网及障碍物进行广泛的调查、详细的勘察,必要时组织人工试探等相应工作,以确保施工安全。

3、场区内各平基“台阶”按由低及高用挖掘机实施,该区域土石方均为外运,采用红岩车外运(外运渣场为茶园,外运距离为:

约23km)。

4、边坡放坡系数为:

土方为1:

1,石方为1:

0.3,以保证施工边坡稳定为准。

五、施工技术措施:

(一)、石方爆破及挖方要求:

结合爆破区的地质情况及建设单位所提要求,拟采用分层、小孔径群炮方法进行爆破施工,而后用炮机、挖机修坡到位。

(1)爆破设计原则:

(a)爆破作业指数:

n≤0.75,为松动爆炸药包。

(b)岩石硬度系数:

F=2~3,标准爆破炸药单位消耗量K=0.4kg/m3,实际炸药单位消耗量K´值,先以本文案为依据,在施工中进行调整修正。

(c)要求在爆破全过程中,不得产生飞石。

(d)地震波、空气冲击波危害半径,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钻孔及爆破器材规格:

(a)手持电钻孔径Ф32mm,孔深2.0-2.5m。

(b)2号岩石硝铵炸药,含水量≤0.5%,出厂日期不超过6个月。

(c)8#电雷管,出厂日期不超过一年。

(2)爆破技术设计:

(a)浅孔台阶爆破

爆破参数的选择如下:

爆破梯段高:

Ht=0.7~2m

炮孔深度:

H=(1.1~1.2)Hc

最小抵抗线:

W=(0.5~1)H

炮孔间距:

a=(0.8~1)H

炮孔排距:

b=0.86a

单位炸药消耗量:

K´=0.33×e×c×k

=0.33×0.85×0.88k

=0.25k

式中:

e—松动爆破减弱系数。

c—炸药调整系数。

k—标准爆破炸药单耗量。

装药量计算公式:

Q=K´W3或Q=K´·a·b·W

炮孔堵塞长度P≥20~30倍孔径,材料用干燥松散沙土。

本工程炮孔法常用数据如下表:

采用Ф32cm风动钻机及电钻

序号

梯段高度

H(m)

孔深

L(m)

最小抵抗线

W(m)

炮孔间距

a(m)

炮孔排距

b(m)

装药量

Q(kg)

爆破方量

V(m3)

1

0.5

0.7

0.6

0.6

0.5

0.14

0.18

2

1.2

1.35

0.8

0.8

0.7

0.27

0.67

3

1.3

2.00

1.0

1.0

0.9

0.63

1.8

4

2.4

2.65

1.2

1.2

1.2

1.21

3.52

(b)深孔台阶爆破

1.基本参数

图中,孔深L=H+∆H

H-台阶高度

∆H-超钻,∆H=(0·1-0·15)H或∆H=(0·1-0·3)W

W-最小抵抗线。

2·设计程序

根据钻机情况、岩石条件及地形地貌条件,确定φ、H、L、H。

确定最小抵抗线W

W=

式中,ke——装药系数

Pe——装药密度

Qe--炸药单耗

M--炮孔密集系数

其中,ke满足ke≤L-W/W,并按下表取值:

H(m)

<10

10-15

15-20

>20

Ke

0·6

0·5

0·4

0·35

Qe按下表取值:

岩石类型

松岩

中硬

坚硬

Qe(㎏/m³)

0·25-0·35

0·35-0·45

0·45-0·60

表中以2#铵梯炸药为准,采用其他炸药时,尚需换算。

、孔网参数a×b

A=mb,b=W,一般第一排及最后取值m=1·1-1·4,中间可采用宽孔距技术(m=2·5~8·0),每排10个孔,共三排孔同时起爆,利用地形改善爆破效果,减少大块石。

、单孔装药量Q及封塞长度1s

Q=qeWaH装药时,后排的药量应比计算增加10%左右。

Ls>W

、起爆时差ΔT(ms)

ΔT=Kt·W

式中Kt为经验系数,坚硬岩石Kt≤3,松软岩石Kt=3~6

(3)起爆网络设计

群炮采用电力起爆或塑料导管网络,单孔采用火花起爆法。

1、电力起爆网络:

采用串联并联网络。

①起爆母线截面积为4mm2,电压为380V及煤矿专用起爆器。

②每组采用串联,最多串联20发雷管。

③组与组之间采用并联形式,每组电阻值要求均衡,相差不得大于10%。

④爆破电源线路应单独搭设,并设置专用闸刀上销,专人管理。

(4)最大起爆药量计算

(a)对地震波效应的验算:

根据一般安全公式:

V=KV(Q1∕3∕R)a进行计算。

式中:

R-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Q-允许最大段起爆药量

KV·a-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系数。

本工程根据岩性和地形,取KV=90、a=1·5。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V=5㎝∕S为安全限值。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

当爆破距离10m时,一次允许起爆药量为3·9㎏,20m时为31·25㎏,30m时为72㎏,为此在爆破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因应根据当时爆破点的情况进行炸药量的计算和控制。

(b)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的计算:

因该工程爆破作用指数n≤0·75,破坏限于在爆破漏斗抛掷界限内,故对建筑物等无影响,计算从略。

(C)个别飞石安全距离计算:

根据安全公式:

Rf=20·n2·W·Kf

式中:

Kf=20×0·752×1·2×1·2=15·29m

(5)二次爆破:

当岩石为2m3时,Q=0·2×0·83=0·12㎏

当岩石为3m3时,Q=0·2×13=0·2㎏

(6)爆破器材的贮存及运输:

爆破器材统一由公司储存及管理,现场需要时派专人领取和退还,现场只设置临时、少量存放点,所有器材必须严格管理,帐目要清,手续要全,严格领用制度。

(7)盲炮处理:

当现场出现盲炮时,应及时作如下处理:

1、将填塞物用竹木工具掏出少许,见炸药时,采用灌水法将炸药稀湿,轻轻取出雷管,或再装起爆体引爆未爆炸药。

2、距炮孔20㎝打一平行孔装药起爆处理。

在处理时,无关人员不得在现场逗留,并设置警戒范围,以确保安全。

3、安全技术措施

(1)爆破作业

(a)凡从事爆破作业必须持证上岗。

(b)禁止在大雨、雷雨、黄昏、黑夜晚进行爆破作业。

(c)装药由炮工班长负责,严格按设计药量进行装药,做到装药结构、雷管段别、连接方式不得有误。

(d)实行炮工班长、炮工、专职安全员三人放炮作业制。

(e)爆破检查:

起爆5分钟后,炮工方可进入爆区检查爆破效果,特别是检查有无瞎炮或拒爆。

(f)爆破施工作业的全过程,需经常检查爆破区有无杂散电流。

当杂散电流>30mA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g)在爆破施工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GBJ201-83《土方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本方案。

(h)在爆破施工中必须执行GB6722-86《爆破安全规程》验收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i)在爆破作业中,必须由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监护,并作好记录,严格控制装药量,杜绝冲炮现象发生。

(j)为了降低爆破地震效应对四周(构)建筑物的影响,爆破中采用《微差控制爆破技术》,采用塾料导爆微差雷管作为起爆管(1-10段),以确保四周建(构)筑物的安全和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k)为了防止个别飞石飞出施工现场以外,对炮位进行草垫、安全网、钢板覆盖,以防个别飞石伤人,确保爆破施工安全。

(L)在离建筑物基础较近或高坎、岩石破粹的边线地方采用跳槽开挖,在边坡开挖时采用光面爆破。

(m)安全警戒半径原则上按20m执行,安全警戒人员要定点、定人、服从指挥。

(n)放炮信号以口笛声为号,第一次为间断哨声,人员、设备开始疏散,撤离现场,第二次为紧急哨声即行起爆信号,起爆后,经检查无瞎炮,由指挥人员发出解除信号。

(o)爆破时间:

上午10:

00~12:

30;下午4:

00~7:

00分

(2)爆破现场的各项准备工作

(a)爆破开工前,请业主召开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将爆破事宜,放炮时间等事项通知有关单位、部门请他们转告职工、居民,并大力协助。

请电力部门检查一次现有电力设施的安全情况,施工单位对爆破作业区周围的建(构)物,各种设备、人员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录相取证。

(b)试爆作业:

爆破开始实施试爆作业3~5次,而后按规定参数进行调整,确保爆破质量和安全。

(c)发出安民告示,加强宣传解释工作。

解除人们对爆破的紧张心理作用。

(d)爆破开始后,经常派人员了解爆区周围建(构)物、人员情况,收集各方面的反映。

按实际情况修正一次起爆药量,保证安全。

(e)做好每次装药量、分段药量、雷管数量和覆盖情况等记录备查。

(3)爆破检测:

(a)爆破作业开始实施爆破时,将检测值与计算选取进行比较后,调整装药起爆量,确保安全。

(二)、开挖施工要求:

1.挖方要求:

按照施工图中的开挖边线进行开挖。

2.放坡要求:

开挖放坡系数:

(1)土层1:

1.00。

(2)基岩强风化带1:

0.3。

(3)基岩中等风化带可直壁开挖,以保证施工边坡稳定为准。

6、施工进度计划

和泓·祺山南坪项目部进度计划:

施工日期为60天。

(以开工令日期起)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运土至渣场:

场内将施工运渣车辆清洗干净,沿途应派专人进行清扫道路路面,人员须穿交通安全警示背心。

保证所运出渣车辆不污染城市路面和环境。

2、为考虑下雨给施工现场带来的大量积水,现场必须配备多台抽排水设备来满足现场的施工作业要求,如遇发生现场抽水台班时,应与现场甲方人员及监理人员联系,按实际发生抽水台班数量给予签证。

来确保工程进度和工期要求的完成。

3、考虑现场其它因素:

个别地块回填与开挖有可能发生车辆运输无法通行时,应采取现场换填土石的方法来解决车辆运输道路的强度问题。

如遇发生时,应与现场甲方人员及监理人员联系,按实际发生换填工程量给予签证。

4.预防粉尘污染空气的措施:

(1)设施专人负责场区的粉尘污染工作。

(2)针对现场道路起灰派防尘工人进行路面撒水,来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减少和控制粉尘的污染。

(3)现场配备足够的粉尘防治工具及材料:

胶水管、撒水壶、水桶、草垫等便于现场随时调运。

(4)必要时采取新换填其他路面材料来防治粉尘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