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说课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257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日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元日说课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元日说课稿.docx

《元日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日说课稿.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元日说课稿.docx

元日说课稿

篇一:

《元日》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元日》教学设计

修文镇褚西学校郝国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诗中“爆”“屠”“符”三个生字,知道“爆竹、屠苏、曈曈、桃符”等词语的意思,进而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所描述的画面和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感受祖国风俗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问:

这些画面一般是在什么节日里出现?

生答:

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节日了,大家回想一下:

我国在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

生自由述说。

师交流总结:

放鞭炮、贴窗花、挂灯笼等都是我国在过春节时的习俗,当然也是现代人过春节的习俗了,那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宋代,人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

大家想知道吗?

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古诗《元日》,就知道答案了。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想法?

对于王安石,你们了解什么?

2、学习古诗五步骤大家还记得吗?

这既是学习古诗的目标也学

习古诗的方法。

3、按照这个方法学习古诗大家有信心没有?

二、民主导学

(一)任务一:

明诗意、诵诗文

1、同学们,王安石在诗中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情景?

打开书,自由读诗,边读边圈难懂或不懂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2、生自主学习。

3、检查初读:

(1)出示诗,指生读,读准字音即可;

(2)诗中生字加红点,再指生读,问识记方法;

(3)诗读通了,也读顺了,但是诗是有节奏的,七言诗怎么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读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找出韵脚,读出韵味,指名读,齐读。

(5)释疑:

爆竹、岁、除、屠苏、曈曈、总、桃符

(6)尝试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7)再读诗。

(二)任务二:

赏诗画、悟诗情

1、再读古诗,发挥想象。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古人过春节的哪些画面?

分别出自哪句诗?

2、生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预设一:

放爆竹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

(1)读诗后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2)春节那天大家什么时候放鞭炮?

谁来说说为什么放

鞭炮?

(3)感受“热闹”,读诗。

(4)感受“快乐”再读诗。

预设二:

饮屠苏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

(1)读诗后想象:

人们在喝酒时会说什么?

(2)诗中哪个字写出了人们饮屠苏酒时的感觉?

(暖)

说说你的理解。

a:

品味身体之暖。

读诗。

b:

品味内心之暖:

年轻人想到……,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

老年人想到…….,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

孩子们想到……,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

(3)小结:

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温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

再读诗!

预设三:

瞳瞳日画面“千门万户曈曈日”

(1)读诗后仿佛看到了什么?

(2)哪个词语带给你这样的感觉?

(曈曈)

(3)古诗的词语追求精炼,这里却舍得笔墨,两个叠词

的使用,是为了强调什么?

(4)出示王安石的简介,想一想这句话的背后隐含了王

安石什么样的情感?

(5)是啊,新年的一轮暖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多么温暖!

一切都充满着希望,正如王安石的希望一样!

齐读这句。

预设四:

换桃符画面“总把新桃换旧符”

(1)出示插图的春联,师引导读,表达了哪方面的祝愿

呢?

(2)我们都知道春联的来历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今天

老师也带来了几幅春联,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适合送给谁?

(3)把旧的春联换下新的春联,把美好的祝愿进行表达,

让我们再看看王安石的简介。

“旧”指什么?

“新”指什么?

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内心的想法?

为什么?

读诗;

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

为什么?

读诗;

哪个词最能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

为什么?

读后两句诗。

哪些词最能代表诗人的希望?

为什么?

读完整的诗。

(4)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王安石?

三、检测导结

1、从古至今,写春节的诗数不胜数,咱们一起来积累。

课件出示。

我们发现诗中春节里人们都会()、()、()等

2、师生共同完成。

3、新年新气象,王安石用几个画面、几句诗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除旧布新的决心,不管成功与否这份心系百姓的情怀让我们感动!

直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王安石的《元日》

让我们一起背诵!

篇二:

《元日》说课稿

浓浓文化味悠悠诗人情

——《元日》说课稿

第一部分说教材解读和教学价值

《元日》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中的一首古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叙事与写景结合,表现了欢乐祥和、万象更新的新年气象,呈现了“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的春节传统行为文化。

同时,《元日》是王安石拜相实施变革、推进新法之初写的,是诗人借新年新气象来表达自己对变革充满喜悦和自信。

这首诗历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我想,人们传诵的是一种美好生活,春节过大年的欢乐祥和的美好生活;传诵的是一种民俗文化,中华民族过年的种种行为文化;传诵的是一种人生追求,王安石为国为民实施改革的人生追求。

根据王荣生先生的“定篇”概念,作为古诗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

因此,我把感受欢乐氛围,理解节日文化,体会诗人内心作为《元日》的核心教学价值。

第二部分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把课文等同于教学内容。

有了以上对教材的解读,我把本诗教学设定为“三个一”:

一首古诗,一种文化,一个诗人。

即,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节文化,体会诗人情感。

与“三个一”的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古诗,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能感情朗读、背诵古诗,能读出古诗的味儿。

2、读写互动,能感受春节文化。

3、适度拓展,体会诗人内心。

第三部分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坚持“读悟结合、读写互动”的教学理念。

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诗意,感悟文化,体会诗情,并朗读出古诗不同的味儿;以写为训练,把“写”挤进课堂,丰满文本,丰厚文化。

第四部分说教学特色和教学创新

教学模式的创新:

实施“三段式古诗教学模式”,即基础板块——核心板块——发展板块。

这是我的古诗教学课题研究的一大显著成果,也是教学的最大特色。

感情朗读的创新:

以读为线,三个板块的感情朗读的味道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不同,分别读出古诗的欢快味、文化味和诗人的自信味,并分别把这种味道读到脸上、头上和手上。

二次理解的创新:

在介绍诗人王安石及写作背景后,将王安石的变法改革融入到古诗理解之中,并创造性地说出古诗的意思。

第五部分说教学过程和教学意图

一、基础板块——解题导入,朗读背诵,理解诗句

(一)理解“元”字,导入解题

1、理解“元”字:

每年的1月1日叫元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元:

第一,开始。

旦:

字形告诉我们是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是早晨的意思。

元旦就是公历一月一日。

)你还能想到“元×”吗?

(元年、元月、元宵、元日)这里的“元”都是第一的意思。

2、导入解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就叫《元日》。

题目意思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我们现在的春节。

如果你用这个题目来写作文,你会写什么?

(写春节做什么,写出春节的快乐。

[教学意图:

导入要与生活相结合,要有语文味,要简洁明快。

]

(二)朗读背诵,理解诗句

1、背诵古诗:

预习过了,短短的4句28个字,能背下来吗?

2、理解字词:

预习过了,哪些字词的意思你懂了?

哪些字词的意思还不懂?

(“一岁除”、“入屠苏”、“瞳瞳日”可能要引导学生理解)

3、说说句意:

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只要学生理解,

说通就行,但要做到字字落实。

在爆竹声中,除去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

春风送了温暖,人们欢快地喝着屠苏酒。

旭日的光辉普照千门万户。

人们总是把新桃符换去旧桃符。

4、感情朗读:

(1)读出节奏味:

古诗朗读讲究节奏、重音,一般七言绝句朗读的停顿、重音有规律,停在第四字后,重音落在第五字上。

我们来试试,读出节奏和重音。

(2)读出欢快味:

这首诗的基调是欢快,要读出欢快味,把欢快味读到你的脸上。

[教学意图:

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加上古诗简短,古诗教学就不应该是零起点,教学完全可以从直接背诵开始。

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教师只要适当追问、指点,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

有了理解古诗的基础,让学生运用古诗节奏、重音规律,把握基调进行感情朗读。

]

二、核心板块——读写互动,感受文化,体会诗境

1、过渡圈画:

春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

从诗句中就能知道春节做些什么,请圈画出有关词语。

(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

2、感受文化:

能说说这样做的起源、目的,以及发展到现在的做法、意愿吗?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概括板书)

放爆竹:

开始古人燃放爆竹是用来驱除邪鬼,后来人们改用放鞭炮,现在还放烟花,由单纯的驱鬼求平安,变成了一种欢快。

喝屠苏:

正月初一这天,古人要饮屠苏酒,祈求健康。

现在亲人团圆、亲朋聚会都要喝些酒,是健康的需要,也是一种庆贺。

换桃符:

古人用桃木板写上神的名字,或者画上神的图像,悬挂在门上来驱赶邪鬼。

到现在改用了贴春联,是一种喜庆。

小结:

春节,是一个祈求平安的节日,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一个充满浓浓文化味的节日。

3、形象描述:

王安石用诗句呈现了一幅欢乐祥和的节日画面,读读诗句,看看插图,想想生活,用你的笔来具体描述其中一个画面。

(引导学生先说后写,灵动生成。

以下是学生交流写话情况

的预设)

画面一:

过年,放鞭炮可是孩子们的最爱。

你看,几个孩子在放“轰天雷”呢,小女孩们捂着耳朵围在那儿不敢上前,只有那个小男孩蹲着身子,伸长手臂,捏着引火,一点一点向前移。

“滋——”,引线着了,随即腾空而起,“碰——啪”炸开了花。

孩子们也乐开了花。

画面二:

亲朋相聚,喝酒是必不可少的。

大家纷纷端起酒杯敬酒祝贺,这个说祝你身体健康、合家欢乐,那个说祝你事业兴旺、恭喜发财。

真是人人妙语连珠,个个喜气洋洋。

画面三:

年还未到,家家户户就忙着贴春联。

这家写着“梅花春烂漫,竹报岁平安”,那家写着“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都是那么红火,都是那么喜庆。

(三段话都是训练总分结构,但又有所侧重,三个画面分别侧重于人物动作、人物语言和看到的对联内容。

4、感情朗读:

现在要读出文化味,应该读好哪些词语?

(爆竹、屠苏、新桃、旧符)读时可以摇头晃脑,把文化味读到你的头上。

[教学意图:

关注、理解、传承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对话交流、读写互动中,引领学生把握春节文化符号,感受民俗文化气息,丰厚春节文化生活。

]

三、发展板块——拓展探究,走进诗人,体会诗情

(一)简介诗人,体会感情

1、过渡激疑:

我们理解了古诗,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气氛,春节的万象更新,春节的文化传统。

难道王安石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吗?

这还要联系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来体会。

2、简介诗人: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改革家。

他两度出任宰相,为了国家富强,百姓富裕,他实施变革,推行新法。

3、体会诗情:

这首诗就是在王安石变法之初写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变法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1)诗句中处处都能看出来,我们先来关注一些重点词语。

(教师可以先示范,再由学生交流)

爆竹:

是在庆祝实施改革、推行新法的爆竹。

春风:

是改革的春风。

瞳瞳日:

是改革的阳光。

新桃:

是推行的新法。

(2)有了这些新的发现,我们可以把每句诗的意思用上“改革或新法”来说说。

在爆竹声中,废除了旧法,推行了新法。

改革的春风送了温暖,人们幸福地喝着屠苏酒。

改革的阳光普照千门万户。

人们改革总是要实施新法换去旧法。

(3)小结:

由此可见,王安石是借新年万象更新的气象来寄托自己实施变法的自信。

因此,这首诗不但表现了春节万象更新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实施改革的自信。

4、感情朗读:

现在我们应该读出诗人的自信味,要读好哪些词语?

(爆竹、春风、瞳瞳日、新桃)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把自信味读到你的手上。

三次感情朗读味道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也不同。

可见,感情朗读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

[教学意图:

诗人简介要儿童化,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古诗内涵,体会诗人感情。

让学生用上“改革或新法”来说说诗句意思,更是为了使体会诗情儿童化。

这样,品读这首诗,就是在品读王安石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

]

(二)课后拓展,表达文化

1、改写古诗:

课后,把课堂中交流的三部分合起来,加上头尾,就是一篇古诗的改写文。

2、拓展古诗:

我们熟知的王安石的诗还有《梅花》《泊船瓜洲》,都与王安石实施变革有关。

课后可以与人合作,查阅资料,学习探究这两首古诗,你会更加理解、敬佩王安石的。

[教学意图:

有了课内的片段说写基础,课后的改写古诗更丰厚了文化。

有了课内本诗的学习基础,课后的探究学习更丰厚了诗人。

这样,就将古诗教学的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

篇三:

元日说课

《元日》说课稿

李二庄小学王莉

一、说教材(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元日》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诗,作者王安石在诗中通过“爆竹

声”、“屠苏酒”“换桃符”以及开始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

在春节的欢快情景和万象更新的情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

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王安石既是诗人,又是政治家,他的不少描景

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这首诗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

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全诗文笔轻快、色

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

教材在出示古诗

的同时,还精心绘制了一幅人们欢快过年的图画。

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就会被

图画中的热闹场景所吸引。

四年级学生仍旧对显性的画面比较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在读诗

时会将诗中的画面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理解,从而能够感受到诗中洋溢

着的欢快气氛,也能够体会一系列春节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着人们对幸福美好未

来的期盼之情。

而对于王安石的执政理想,四年级的学生是无法理解的。

基于

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

美好情感的追求。

2、朗读课文,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在交流中学习古诗,并以读悟情。

3、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自学古诗的能力。

其中教学目标2是本课重点,教学目标1、3是难点。

本课的教学1课时完成,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准备课件及写有古诗的小黑板。

下面我就说一下本课的设计思路。

二、说设计理念

在新基础的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如何有效地让

学生走进诗的天地呢?

我尝试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

句讲析的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在教学中用多层次的吟诵、多层次的问、拎出

一条主线等方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

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入文本世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

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并收集其他诗句,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

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立足古诗文校本

课程的大背景,让学生课上品析、课后创作,从中提升学生的古诗文素养。

堂课以问为针,以读为线,力求创建语感共生的课堂,诗意的课堂。

在这样的设计思路下,我们将通过以下教学环节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聊”出“年景”

“未有曲调先有情”,要让学生走进诗的情境,就要调动他的生活体验,唤醒他的

情感积累。

为此,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将迎来

中国最热闹、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知道是什么节吗?

春节到啦,

过年啦!

哦,大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为什么这么开心呀?

”紧接着,学生就会

说到在春节里令自己开心的事情,而这些快乐的事是由过年时那丰富多彩的习

俗带来的。

老师在评价时也要运用多种方式营造快乐的氛围,令学生感受到春

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

如让学生模拟爆竹声、引导学生想象使用压岁钱的

情景等。

这里,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聊出春节的特色,春节的气氛,

既有利于激发学习情趣,又能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心理铺垫。

随后揭示课题,

这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初读有“韵”

古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转承合辙的韵律,遵循这一文体的特点,我首先让学生

带着字音、节奏两方面的要求——字正腔圆和有板有眼自由朗读古诗,接着在

反馈时注意运用激励性评价和划分节奏符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并落实这两个层

次的朗读要求,扎扎实实读好诗。

由“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的初读要求使学生

明白诗所特有的节奏魅力,并掌握了读出韵味的基本方法——划分停顿符号。

经过四年古诗文大环境的熏陶,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读诗仅字正腔圆板有眼是不

够的,还要读得有感情,这就向学生提出了朗读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接着就进

入了第三个环节。

(三)巧问促“悟”

首先让学生轻声地读这首诗,读的时候结合插图和有关注释,想想这首诗大概在

讲什么意思?

并试着说一说诗的意思。

在读和想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在看注释、

看插图,是对他们运用资料自学古诗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理解诗

意、感悟情境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一直是学生的弱项,有些学生甚至产生惧

怕心理。

因此,随后在交流古诗意思的过程中,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而是提出

了两个大问题,第一问:

“在这一岁之首的元日,有哪些换了?

”并要求学生用“在

一岁之首的元日,——换成了——”的句式说一说。

学生很自然地会说到旧符换

成了新桃、寒风换成了春风、旧岁换成了新年这些辞旧迎新的景象,接着引导学

生快说辞旧迎新的心情,进而让学生带着那样的心情齐读《元日》,通过这第一

问完成了感悟性朗读上的第一次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当学生交流到寒风

换成了春风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曈曈日”,可以这样问学生:

“春风吹拂在我们脸

上暖洋洋的,你从诗中的哪里还可以感受到这股暖意呢?

”学生接着便会提到“曈

曈日”的意思,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之一。

第二问:

“冬尽春来,万物更新,人

们心中都充满着辞旧迎新的喜悦,那么人们又是用什么方式来辞旧迎新的呢?

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他们很快就会说到燃爆竹、换桃符、喝屠苏酒这

些方式。

这时陡然一转,以一个追问“咦,人们怎么都选择这些方式来辞旧迎新

呢?

”激发学生再次运用注释、探索文本的热情。

学生便会发现燃爆竹、换桃符、

喝屠苏酒这些春节习俗中所传达出的人们期盼新的一年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紧接着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人们还会期盼些什么呢?

”在想象说话的环节中教师

要在引导学生说话注意完整性的同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亮点(如用得好的四字词

语)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的说话逐步有质量上的提升。

随后引导学生读出

企盼、读出祝愿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第二问又进行了朗读的第二次提升。

最后教

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想象,并结合整首诗说一说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

了什么?

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

通过这最后一问引导学生说一说整首诗的

意思,在前面两个问题的铺垫下,学生说的难度降低了。

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教

师要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带着感情说。

随后就分别从把祝福送

给诗中的人们,送给现在身边的每一个人及自己和送给全世界的人这三个角度朗

读《元日》。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通过有层次的问吸引学生注

意力,适当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让他们很自然地进入诗的情境中去探索,

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以问串起一条主线,打破了传统古诗教学模

式,增强了讨论交流的有效性;让学生依靠想象走进诗境,增强了体验的有效性。

一首《元日》,仅仅是学习春节诗篇的开始,这就进入了第四个环节。

(四)走向延伸

投影出示描绘春节场景的其他诗句(3句),要求学生按照初读《元日》的要求

先自由朗读这些诗句,读到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再交流从这些诗句中分别可以

看到怎样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

随后引导学生课后也试着写

一写关于过年的诗句或诗篇。

拓展阅读让学生触类旁通,感悟更深,课后让学生

尝试创作,使学生“我口写我心”,写出积累的情感体验,萌发一种我是“诗国人”

的自豪感!

2011-12-11

篇四:

古诗说课稿

诗歌的说课(古诗、现代诗、儿歌、歌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说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第二册的第七单元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元日》。

这首诗描绘了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的热闹气氛。

表现出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这一课是一首七言绝句,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这为本节课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我打算设计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一是使学生能够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内容

二是通过学习,领会作者通过本诗所要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会作者以新年的热烈为背景,抒发自己情感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的理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理解诗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2、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结合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积极投入,乐观自信的改革精神。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实现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打算选用讲授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达到深入理解和体会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的教学效果。

(说教学准备)

为了保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准备在课堂教学前做好以下一些准备工作:

一、做一个教学课件,其中包括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春节的热烈场面的图片、诗句内容的解析等内容。

二、课前设计一个预习:

让学生收集作者的资料和创作背景,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本内容的教学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实施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思想和《语文课程标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我打算按照以下六个环节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第一个教学环节:

通过预习检测导入教学

一上课,我就提问:

课前我们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和查考有关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元日是什么意思?

与我们今天什么日子相对应?

这时学生们会根据预习的知识积极回答:

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

这时我会给予积极评价,然后继续引导:

那么在我们今天的“元日”这一天你们会在做什么,想什么?

学生会各抒己见。

在大家对元日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就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下面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