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8489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9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docx

名优茶叶种植基地可研报告

 

2010年重庆市

××××县1500亩名优茶叶种植基地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1可研报告编写人员情况表

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1土建投资明细表

附表2-2设备投资估算表

附表2-3科技投资明细表

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流通设施和部分种养项目用)

附表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1每吨茶叶生产成本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7-1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9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附表10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附表11资产负债表

附图1项目区位图一

附图2项目区位图二

附图3项目现状图

附图4项目规划图

附图5盈亏平衡分析图

附图6敏感性分析图

附件1:

项目申请逐级联合上报文件

附件2合作社营业执照

附件3组织机构代码证

附件4合作社转登记证明

附件5合作社章程

附件6合作社管理制度

附件7合作社成员出资情况的说明

附件8合作社成员出资清单

附件9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2007、2008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附件10银行存款证明

附件11自筹资金承诺函

附件12信用证明

附件13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同意申报项目的决议

附件14租赁土地协议

附件15技术咨询协议书

附件16茶叶代理销售协议

附件17龙头企业证书

附件1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附件19总社“千社千品”证明文件

附件20商标注册证书

附件21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附件22环境保护预审意见

附件23重庆市工商联合会会员企业证书

附件24重庆市茶叶协会会员证书

附件25获奖证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云阳县歧阳茶叶专业合作社是2003年1月成立的云阳县第一家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于2008年3月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依法进行了转登记。

该社以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庆龙缸茶业有限公司(云阳县盘龙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为龙头,充分利用该公司资金、人才、场地及市场网络等优势,聘请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技术人员对茶叶生产、加工等技术进行全面指导。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

合作社现有入社农户118户,其中农民成员户116户,拥有茶叶基地2000亩。

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通过合作社的全力打造,其生产“龙缸云雾”系列名优绿茶产品多次获奖,被评为2003年重庆市第五届“三峡杯”优质名茶,2005年全国“华茗杯”优质名茶称号,被2007年重庆市西部农展会组委会评为“消费者满意产品”,2008年,荣获中国(重庆)茶业博览会银奖、第七届“三峡杯”名优茶评比“银奖”称号。

目前专业合作社已通过QS认证和ISO9001:

2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1.2财务状况

云阳县岐阳茶叶专业合作社2007年资产总额200.5万元,固定资产143.6万元,流动资产27.9万元,净资产200.4万元,负债总额0.1万元,所有者权益200.4万元,营业收入71.2万元,净利润2.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0%,投资报酬率1.0%,资产负债率0.1%。

2008年资产总额212.3万元,固定资产138.2万元,流动资产24.5万元,净资产201.6万元,负债总额10.7万元,所有者权益201.6万元,营业收入138.9万元,净利润6.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3.2%,投资报酬率3.1%,资产负债率5.03%。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杨江陵,男,云阳县双江镇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63年10月8日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营业员、保管员、业务员等工作,1997年11月至1998年10月担任云阳县沙沱供销社副主任,1998年10月至2001年7月担任云阳县龙角供销社主任、法定代表人,1999年3月至2001年7月兼任凤鸣供销社主任、法定代表人。

2002年1月至今连选连任云阳县盘龙供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重庆龙缸茶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云阳县歧阳茶叶专业合作社主任。

杨江陵同志被重庆市人事局、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评为2003、2008年度先进个人;云阳县委评为云阳县优秀人才;云阳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再就业标兵”。

当选为云阳县政协十一、十二届委员、云阳县盘龙镇党代表。

该同志个人诚信度高,无不良记录。

1.1.4技术支撑单位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52年,原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97年重庆直辖后更名为重庆市茶叶研究所,2005年与重庆市农科所等5个单位合并组建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该研究所已有50多年的科研历史,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基地、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的教学试验基地,下设茶叶工程、茶叶育种栽培、茶叶综合利用等多个专业研究室。

重庆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建所50年多来,围绕茶叶生产上的重大技术问题,先后开展了有机茶基地建设及产品研究、茶树害虫调查及性信息诱捕试验、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技术试验示范、山地茶园水士保持研究,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优质高抗茶树新品种选育,绿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颗粒茶新工艺技术及产品开发研究、风味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超微绿茶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茶叶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引进消化与创新研究、针形名茶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示范与推广等180余项课题研究,获得成果奖励86项,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育成国家级茶树良种8个、省级良种4个,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创制获奖名茶20余只。

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重庆市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进入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创新支撑计划。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3.1.1项目名称

2010年重庆市云阳县1500亩名优茶叶种植基地改扩建项目

1.2.1.2建设性质

改扩建

1.2.1.3建设地点

重庆市云阳县票草乡歧阳村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2.2.1建设规模

引进福鼎、南江2号、早白尖等优质茶树品种,改扩建名优茶叶种植基地1500亩,年新增鲜茶叶200吨。

带动农户种植茶叶10000亩。

1.2.2.2产品方案

年新增鲜茶叶200吨。

1.2.3技术、设备、建筑物

1.2.3.1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本项目根据绿茶的生产特性与种植特点,标准化、规范化建立无公害绿茶生产示范基地,技术可靠。

项目实施小组由重庆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从事茶叶种植研究的专家教授和专业合作社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2.3.2仪器设备

拟购买机动喷雾器10台,采茶机5台,单人修剪机10台,双人修剪机10台,共35台。

1.2.3.3土建工程

扩建业务用房200平方米,排水沟2500米,蓄水池100立方米,积肥池150立方米,生产便道4100米,土壤平整改良500亩,灌溉系统4000米。

1.2.3.4建设期限

一年,2010年1~12月。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总投资245.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52.5万元,设备购置安装18.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6.8万元,预备费7.5万元。

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6.0万元,业主自筹149.0万元。

1.4项目效益

1.4.1经济效益

项目达产年新增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年均新增净利润为40.1万元,投资收益率为19.8%,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2.7%,税后财务净现值为87.4万元,投资回收期为7.3年。

因此,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项目方案可行。

1.4.2生态效益

本项目通过大力推广无公害茶园标准化种植技术,可有效减少农药和化肥的用量,提高土地质量,这对于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环境较有利。

1.4.3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使项目区标准化无公害茶叶种植得到规模化发展,这对形成当地特色主导农产品,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效益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本项目将有力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本项目实施将直接提供15个固定就业机会,间接提供就业机会1000余个,直接带动500户农户种植茶叶,每户增收5410.5元。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5.1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申报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供销合作社项目的通知》渝供发[2009]93号;

1.5.2《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1.5.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2005年财政部第29号令);

1.5.4《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08]59号);

1.5.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1.5.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1.5.7《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1.5.8《重庆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1.5.9《重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1.5.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5.11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1.6综合评价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相关要求,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升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良性转移;有利于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进一步壮大云阳县岐阳茶叶专业合作社规模,增强合作社带动效益。

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选址恰当,技术成熟可靠,建设方案合理,实施风险较小,带动农户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经济效益良好。

可行性研究表明,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建议尽快立项实施。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提出的主要依据

2.1.1.1国家产业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要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支持优势产区积极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产业发展。

2.1.1.2地区产业政策

茶叶是重庆山区的主导及优势农产业。

重庆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全市40个区县中有37个区县种植、加工茶叶,其中1万亩以上连片茶园的区县有18个,1千亩以上连片茶园的乡镇近100个,有茶叶生产企业325个、专业公司20余个,相关从业人员在150万人以上。

茶业是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的特色产业,也是重庆市山区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

但目前重庆茶业发展不平衡,无性系良种比例小,种植不规范,单产低,茶叶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大力加强茶树种植基地建设。

本项目实施是提升云阳茶产业的重要措施。

茶叶是云阳县的支柱农产业,该县按照统一推广无性系良种、统一采摘标准、统一加工工艺流程、统一质量分级标准的“四统一”要求,着力打造标准化无公害茶叶示范区,从而促进全县茶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作为云阳县重点培育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岐阳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本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扩大自身规模,增强带动能力。

2.1.2项目提出理由

重庆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茶业是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的特色产业,也是重庆市山区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目前,重庆茶业发展不平衡,无性系良种比例小,加工设施陈旧,茶叶经营组织化程度低,重庆市长期外调市外茶叶的情况还将长期存在。

茶叶是云阳县的支柱产业,项目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云阳山地茶业在农业中的地位,更好的服务“三农”。

该县按照统一推广无性系良种、统一采摘标准、统一加工工艺流程、统一质量分级标准的“四统一”要求,着力打造标准化无公害茶叶示范区,从而促进全县茶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同时,作为云阳县重点培育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岐阳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本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扩大自身规模,增强带动能力。

本项目的提出正是以重庆市茶叶产业现状为背景,云阳县打造标准化无公害茶叶示范去为基础,岐阳茶叶专业合作社自身的需要为前提提出的。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提升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茶叶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茶叶进口国绿色壁垒的日益森严,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和消费者的重视。

为进一步提升当地茶叶产业市场竞争力,推广应用标准化无公害名优茶叶种植生产技术迫在眉睫。

通过本项目建设,推广标准化无公害茶叶种植技术,可提高当地茶叶的整体品质,增强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带动项目区区域经济发展。

2.2.2是实现劳动力良性转移,完善农业产业链条的需要

重庆茶区大多处于盆周山区及深丘地带,远离中心城市及交通要道,中、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交通不便,就业门路亦较狭窄。

茶业属于劳动力密集性产业,这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逐步落实,茶园将进入专业承包,规模经营,实现龙头企业带动的规模化、专业化、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实现茶树良种化及茶园耕作,采茶、制茶都需要大量农村劳动力,从而促使农村劳动力实现良性转移,缓解大、中城市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完善农业产业链条。

2.2.3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项目区周围的农民种植茶叶还是按照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种植,规模小、产量低,由于受缺乏规范的茶叶种植管理技术与正确的病虫防治知识及农民自由性种植等影响,种植的茶叶品质低下,产量低,市场竞争力弱。

目前,项目区农民迫切需要提高种植技术平,增加种植效益。

通过本项目建设,引导农户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茶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种植,为农民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同时,通过示范推广,带动农户科学种植,提高农民茶树种植技术水平,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实施适度规模种植,降低种植的市场风险,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4是优化经营模式,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提出:

重庆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把重庆确定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其目的就是解决城乡统筹问题。

项目采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通过示范种植、标准化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销售的方式,带动农户发展优质茶叶种植,不仅对实现茶叶种植的产业化发展有利,而且能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快项目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

2.2.5是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实现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当地生态安全是当地环境建设的任务之一。

当地坡度在25°以下需要改造的坡耕地中绝大多数属宜茶的弱酸性土壤。

由于茶树系多年生常绿植物,在退耕还林的生态建设中,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实行乔木—茶树—草类立体复合种植,是防风固土,减少冲刷的重要措施。

既有长期经济效益,又有短期经济效益的生态茶园建设的成功模式。

采用以上模式退耕还林,既可使坡耕地光能和土壤养分得到多层利用,又可保证良种茶树在较佳的生态环境中充分展现优良品种特性,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达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地点选择

3.1.1.1选址原则和依据

一是符合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茶叶产业规划布局要求;二是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三是坚持以近郊为主,集中成片;四是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土壤、空气、水质无污染,能够达到无公害茶叶产地环境标准;五是当地有种植茶叶的基础,积极性高;六是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较好;七是灌溉水源丰富,达到防洪、防涝、排涝的要求。

3.1.1.2地理位置

云阳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西距重庆主城区约300公里,东距湖北宜昌约260公里,相距万州五桥飞机场、万州火车站约50公里;票草乡位于县境东南距新县城45公里的歧耀山尾部,幅员面积100.8平方公里。

岐阳村位于票草乡南部,项目区北靠大茶园,南临陡梯子,西依水井垭口,东靠岐阳关。

3.1.1.3占地面积与土地权属

本项目所占1500亩土地均为合作社租赁的土地,租赁年限为50年,土地利用类型为山地。

3.1.2自然资源状况

项目区内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暖和,年降雨量1165.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497.3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15℃左右。

土壤肥沃,植被丰富,适宜茶树生长,林地面积达6万余亩,2000年至今,退耕还林1.3万余亩。

3.1.3社会经济现状

票草乡辖13个村151个组14个乡属单位,5923户、23178人。

截止2008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11元。

粮食产量年平均7000万吨,肉牛存栏5000余头,年出栏4000余头。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票草卫生院被评为全县唯一特色中医卫生院,票草小学建成全县网络示范学校,票草、歧阳两所小学毕业考试几年来连续位居片区前列。

乡域内民风纯朴,人民勤劳善良,社会紧然有序,多年来,全乡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3.1.4本行业发展现状

云阳县茶叶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之一。

近三年来,县农业局和质监局合作完成了“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改造低产茶园2000亩,兴建两个示范基地茶园。

2008年,云阳县龙缸茶业公司和相思茶叶公司按照食品生产加工各项要求,引进两套名优茶加工设备,新建两个茶叶加工厂,通过QS认证,通过规范茶叶加工,提高了茶叶产量和质量。

2008年,全县春茶产量146吨,产值380万元,其中名优茶60吨,产值240万元。

3.1.5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云阳作为一个山区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占当地县域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2008年云阳县粮食产量为43.5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28.3公斤;油料产量为1.6万吨;水果产量为74564吨;水产品产量为5180吨;生猪出栏达到915081头;肉类总产量达到89397吨。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优势条件

3.2.1.1政府大力支持

《重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提出加快无公害名优茶生产基地建设和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在该规划中将云阳县票草乡列入了优势农产品(茶叶)的优势产区。

因此项目建设将会得到重庆市政府的有力支持。

茶叶作为云阳县的特色产业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云阳县制定了多项政策确保茶叶这一优势特色产业能够持续高速发展,项目所在区域为云阳县标准化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因此本项目得到了有关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上的保障。

3.2.1.2生态资源条件

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暖和,多伏旱多秋雨,立体气候显著。

多年平均气温17.7~19.1℃,最低月一月均温7.8℃,最热月八月均温28.6℃。

全年无霜期为230~290天,年降雨量1165.8~1499.5mm。

项目区多云雾、寡日照,四周植被葱茏,环境优美,适宜茶叶种植

项目区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土壤类型主要以紫色土为主,占耕地88.3%,次为山地黄壤或准黄壤。

项目茶叶基地在歧耀山脉之中,海拔1000米左右,酸度4.0~6.5,硒含量高达0.37PPM,属国内少有的富硒优质茶产区,适宜发展绿色生态茶园。

3.2.1.3有强大的技术支撑

项目业主实力较为雄厚,拥有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工设备先进,研发能力强。

公司与重庆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为本项目茶树栽培、育种、茶树保护、茶叶加工、茶叶专利产品成果转让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该研究所有大量的土壤、肥料、茶叶技术方面的专家,有多套可供项目实施的成熟技术,技术支撑实力强。

3.2.1.4基础设施条件

3.2.1.4.1供水条件

项目区自然条件良好,水资源丰富,只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增加蓄水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能保证茶叶正常生长需要。

境内水源清洁无污染,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

3.2.1.4.2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

项目所在地农网改造已完成,用电有保障。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视、宽带、交通等基础设施健全,通讯条件较好。

项目区内交通发达,道路条件好。

3.2.1.4.3项目区为农村区域环境,周边无工矿企业等污染源,植被覆盖率较高,空气清新无污染。

3.2.1.4.4项目单位已经对1000亩茶园进行了土地平整和改良,已有各类仪器设备25台、套,以及各种配套设施设备。

3.2.2项目劣势分析

3.2.2.1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项目主要障碍因素是无公害茶树种植对技术要求高,项目涉及和带动的农户多,管理比较分散,收购的农产品数量较大,资金需要较大的规模。

3.2.2.2解决方案

1、根据无公害茶叶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对农药和肥料的类型和用量有严格的要求,合作社将加强种植人员技术培训,定期聘请种植技术人员到农户种植基地巡查指导,严格按规范化种植要求进行种植,以保证茶叶产量和品质,确保项目效益。

2、积极获取云阳县及基地所在村、镇政府的支持和合作,通过示范基地的良好效应带动农户种植,切实做好茶叶收购工作,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

3、积极争取有关政府部门在立项、政策、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加快建设进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4.1.1茶叶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4.1.1.1茶叶市场供求现状

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种茶,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茶叶,每天消费量达30亿杯,人均年消耗茶叶由上世纪初的0.2公斤提高到目前的0.5公斤,增加了2.5倍。

我国现有茶园约2300万亩,年生产茶叶100万吨以上、茶副产品4万余吨、茶树修剪及更新改造采摘枝叶5多万吨。

重庆作为3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既是茶叶生产区,又是茶叶消费区。

重庆市常年种植面积45万亩,总产量约3万吨以上,茶叶总产值3亿元以上。

重庆市一年茶叶的年消费额约4亿元,本地产茶叶占到了仅四成左右,数量约为4000吨至5000吨,以中档绿茶、花茶为主。

另外六成则被江浙、福建等地的名茶、花茶、沱茶等品种瓜分。

2002年绿茶的出口价格降至最低点,离岸价为每吨1191.35美元;之后一路上扬,2006年超过1995年的历史高点,2007年继续上涨,达到1899.67美元/吨,5年共上涨59.45%,平均年上涨142美元/吨。

国内绿茶价格受到自然灾害和供求关系的影响近年来持续上涨,2008年绿茶的价格平均在18元/公斤左右,高的甚至到达了1600元/公斤。

4.1.1.2茶叶市场前景分析

据分析,未来几年全国茶叶面积、产量、销价均会有所上涨,在各种茶叶产品中,绿茶生产特别是名优绿茶发展较快,乌龙茶和普洱茶也将持续发展,保持稳定的有红茶、花茶和其他茶类,边销茶比例将有所下降。

国内茶叶的消费热点是名茶、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茶叶,是今后世界茶叶市场的潮流和趋势。

目前“有机茶”在国际市场上销势甚好,价格普遍走高,预计到2012年后其消费量将会占到全球茶叶销售总量的35%以上。

我国茶叶生产将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茶饮料市场将进一步看好。

随着重庆城乡统筹建设工作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素养提高及人口交往增多,品名茶、优质茶和作为礼品馈赠的人将越来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