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8595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15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1页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1页
亲,该文档总共1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docx

造价工程师备考一次性通过考试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原创笔记

造价工程师通关经验分享+独家学习笔记

本人08年毕业于一所大专院校的市政工程专业。

毕业后进入一个政府部门做零时工。

我们单位比较特殊,整个单位40多个人,只有5,6个有编制,剩下的都是零时工。

全单位40多口子人,业务骨干就那么几个人,别的也都是混吃等死。

这么混了几年,觉得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每个月就那么2,3000的工资,将来娃的奶粉钱都不够,都说女人不需要赚太多钱,但是我并没有做家庭主妇的觉悟啊。

再看单位那些有本事的业务骨干们,人家不光拿着高工资,平时还有很多外面的人,主动找上门来,求着他们做预算。

想想,这人与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不能这么下去了,一定不能!

于是从14年7月份开始备考一建,由于时间关系,只过了3科公共课,15年5月份开始备考最后一科实务,通过。

16年3月份开始备考造价师,以管理:

71,计价86,计量63,案例102的成绩一次性通过4科。

现在每个月拿着5,6000的工资,每年还有几万块的证书费用,这都是用无数个空了的笔芯、无数张密密麻麻的A4纸换回来的,真的是有付出才有回报!

对于零基础的考友们来讲,造价真的很难考,我也是零基础(虽然大学学的市政工程,但大学里根本没好好学,天天都是吃(bu)喝(si)玩(jin)乐(qu))。

虽然有考一建的经验,但一建和造价完全是两个概念,一建就像文科,靠背,靠记忆。

而造价偏向于理科,注重于练,理解,尤其是案例,没有题海战术,速度根本上不去,到了考试的时候,4个小时连题都做不完,更别说通过了。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来我备战造价师,并一次性通过的经验:

一、整体规划

首先强调,不管是一建还是造价,共同点是要认真做笔记,不断丰富笔记。

有一套好的笔记,能使考试事半功倍。

造价考试总共4科,管理、计价、计量(分土建专业和安装专业)、案例。

前三科都是客观题,案例都是主观题。

和一建不一样,一建可以先复习三科公共课,最后再复习实务,但造价不一样,造价的复习,管理、计价、案例这三科要在一起复习,三者是融会贯通的,管理、计价里有不懂的地方,讲案例的老师会深入讲解,案例里没讲到的,讲管理、计价的老师便会讲到。

计量这一科,是需要大量记忆的,考试里会有很多数字题,各种技术规范,所以前期记不住没关系,平时留个大概印象即可,后面我会详细讲解我的每一科是怎样复习的。

很多人都是学完一科再学一科,我一建也是这样学习的,但是我觉得这种学习方法不适合我,往往都是等4科一轮都学完了,头一科都忘的差不多了。

所以备考造价的时候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法,4科穿插进行。

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吧。

我的复习顺序是:

管理、计价、案例,一起复习,计量平时也看,但不会刻意去记,只留大概印象。

3-6月:

我以每周为一个轮:

周一管理,周二计价,周三案例,周四计量,周五案例,周六案例、管理,周日案例、计价。

每天每科,至少看4个小时精讲的课件,周末更是全天候学习,1.5倍速度播放,这样4个月下来每科至少可以过4-6遍(计量稍微少一些),这个阶段,计量只要认真听精讲就好,记不住没有关系。

7-8月:

还是以每周为一个轮:

周一管理、计价,周二计量,周三管理、计价,周四计量,周五-周日案例。

经过4个月的精讲,这时候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了,这两个月着重开始做题,听冲刺课件,冲刺课件的课时比较少,这样有大把时间来做题,做历年真题,别的题没有必要看,现在市面上乱七八糟的习题很多,看那些都是浪费时间,而且,很多题很偏,咱们是及格分万岁,没必要去搞太多的偏题怪题。

这个阶段,对于计量这一科,有数字的地方,把它整理一下,到后期有大用。

9月:

大量做题(尤其是案例,一定要动手写,不能眼高手低,做书上的题和历年真题),看重点,根据自身的情况,查漏补缺,自己觉得哪一科差一点,就重点看哪一科。

这个阶段,咱们平时整理的计量数字部分,就派上用场了,时不时的拿出来过一遍增加印象。

10月:

还是大量做题,案例每天一套题,要模拟考试的4个小时,做完一套题。

计量也要多做题,尤其是数字题和规范题。

这个时候,大规模的押题,扑面而来,千万不要过分依赖押题,尤其是案例,押题只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重点还是平时下的功夫,这时候只要选择一两家的押题,用标记笔划一下重点,考前浏览一遍就好,凭着平时下的功夫,一般浏览一遍,到考试的时候,是不会忘记的。

这个月的黄金周对于咱们考造价的考友来讲,简直就是久干逢雨露啊,7天的黄金时间就不要想着去哪哪哪玩了,乖乖在家冲刺吧,有条件的考友,可以继黄金周之后继续请假(我是从9月份开始就请假了),直到考试结束那一天,想想自己通过考试的那一刻,什么苦都值得了。

二、各科的复习计划

1、管理。

管理是这四科里,最简单一科,我听的是达江和朱俊文的,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按照每天的计划听课件,划重点,把近3-5年真题搞透彻,包括他错误的选项,为什么错,错哪里,都搞懂。

在考试的前一天,把书上平时标记的内容过一遍,再过一遍押题划书的部分,就没问题了。

比较难搞的就是财务评价那一块,那一块最好学完案例的第一题和第二题之后,再返回头来看计价的这一块,你会觉得,你以前不懂的,现在突然一下就明白了,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2、计价

计价这一科,我听的是李娜和王英的。

计价跟案例关联度很大,计算题很多,尤其是16年的考题,计算量是历年来最大的,如果我今年的案例没有动手做过那么多题,基本功不扎实的话,我觉得我今年的计价很可能会挂的。

学习方法跟管理差不多,也是按照每天的计划听课件,划重点,把近3-5年真题搞透彻,包括他错误的选项,为什么错,错哪里,都搞懂。

在考试的前一天,把书上平时标记的内容过一遍,再过一遍押题划书的部分,就没问题了。

3、案例

案例这一科,我听的是左红军、朱俊文、王英的。

王英、朱俊文适合打基础,左红军要在有一定基础上再听,他的秒定法一定要学会,解网络的时候,快狠准,他的答题模板也很有用,考试的时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很多人推荐王双增的,个人不是很喜欢他,废话太多,总是传播什么民主思想,备考时间本来就紧张,哪里还有时间听他那么多废话。

从7月份开始,案例就要每天动手做1道题了,可以是真题,也可以是教材上的题,一定要动手写,案例考的不光是知识,还有速度、准确度,缺一不可,很多人案例过不了,不是因为知识掌握度不够,而是速度太慢,4个小时6道题,最后一道题还是算量计价,很费时间的,速度一定要上去,从7月份开始,做题就是练速度和准确度,还有按计算器的准确度,最好尽早买个好一些的计算器,尽早熟悉他的相关功能,一个好的计算器,在考试的时候能节省很多时间的。

计算器推荐卡西欧FX-911CNX中文版,120块左右,优点是键盘灵敏,功能强大些,可以解方程,对解盈亏平衡方程很有帮助,还方便检查,计算的式子会在屏幕上全部显示,不需要再重新输入。

识图算量部分,个人觉得不是干这行的0基础考友还是放弃吧,要想弄懂很费时,而且考试的时候时间很紧张,一不留神就会错,错一点就一分都没有了,性价比太低。

所以重点还是前五道题,和最后一题的计价部分。

到了9月份的时候,我感觉我不管怎么做题总是会这错一点,那错一点的,不知道哪里出现了问题,感觉遇到了有个叫瓶颈的家伙,于是上大家论坛想找个群,进去找考友交流一下,好家伙,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各种各样的群,都不知道该进哪个了,随便找了3,4个进去了,发现有个叫思敏的群里有老师带着做题的,又是小视频,又是语音的,感觉挺新鲜,寻思着就试试吧,试听了一次,那次正在讲网络索赔的一道题,这道题讲到了共同延误,和事件发生累计原则,让我彻底明白了,我为什么工期索赔总是搞错。

还有实际工期、可索赔工期与合同工期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前对这块总是晕乎乎,试听了这一次,也终于搞明白了。

于是就这么跟了下来,不得不说,有个老师手把手的教着,就是不一样,跟了几次下来,发现解题思路比原先清晰多了,答题也没那么啰嗦了。

就这么的跟到了考试前,对我的帮助还是挺大的。

最后重申,一定要动手!

一定要动手!

一定要动手!

重要的事说三遍!

4、计量

计量这一科,我主要听李毅佳的,别人的都没有听,从头到尾只听了她一个的。

这一科记忆量相当大,尤其是最后一章,建议最后一章最好全部背过,几十页的内容,就有30多分,性价比相当高。

前期不需要背,因为距离考试时间太长,背过也忘记了,平时就听课件做题,总结一些数字和规范的点,从7,8月份,就要开始重点对待了,大量做题增加印象,结合着背诵,到9月份,拿出平时总结的数字规范的点,开始记忆,尤其是最后一章!

尤其是最后一章!

尤其是最后一章!

三、总结

今年面临着教材大改版,建议新教材没有出来的时候,先看旧教材,不要等新教材出来才开始学习,那样就来不及了。

有人说他考试前看了一个月书,就全过了,个人认为那是不可能的,造价是含金量相当高的一本证书,没有平时的付出,靠搞突击一次性过4科的,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些说考试很简单,随便看一个月就过了的人,居心叵测,他们在人背后付出多少努力,不可能告诉你,只有他自己知道。

造价工程师考试,自己不努力,不付出时间,不付出精力,不牺牲一些该有的娱乐活动,是考不过的。

我整个备考过程,A4纸用了2包多,笔芯用干了无数,都是做案例题用的。

就这样考试的时候,还出现了失误,只考了102分,本以为可以考120分以上的,但是第一道财务题,由于失误,导致了一步错步步错。

四、结束语

本人作为一个工科女,文笔实在是令自己汗颜,只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介绍的也都是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并不适合所有人,还是那句话,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相信大家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就一定能通过!

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后面附上我整理的学习笔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第一章工程地质

第一节岩体的特征

1、岩体是岩石受节理、断层、层面及片理面等结构面切割的多裂隙综合体。

2、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

其特性用岩块来表示。

岩石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岩石组合,且在形成过程中,经受了构造

变动、风化作用、卸荷作用等各种外力的破坏个改造

3、建设工程通常将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石综合体称为工程围岩:

地基岩体、边坡岩体、地下工程围岩。

一、岩体的结构

1、岩体是由岩石或土受结构面切割的岩块构成,岩体的性质取决于岩石、土和结构面的性质

2、岩石的的物理性质:

1、颜色:

最明显和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2、光泽:

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风化后光泽降低

3、硬度:

10个等级,金刚石最硬。

指甲2-2.5度,小刀5-5.5度、玻璃5.5-6,钢刀6-7

3、岩石按成因分为:

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变质岩

4、

岩浆岩

喷出岩

侵入岩

呈原生孔隙和节理发育,产状不规则

比侵入岩强度低,如流纹岩、粗面岩

安山岩、玄武岩、火山碎屑岩。

流纹岩

深成岩(大于5KM)

浅成岩(小于5km)

岩性单一、中粗粒结构为主、透水性弱,抗水性强,孔隙率低,致密坚硬

多以岩床、岩墙、岩脉的形式存在,

颗粒小,强度高,不易风化,节理裂隙发育、透水性增大

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长岩

花岗斑岩、辉绿岩、闪长斑岩、脉岩

5、沉积岩:

根据沉积岩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形成条件分为;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泥岩、页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是层状岩石。

6、变质岩:

主要由变于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主要是块状构造,如大理石、石英岩(酸性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矿物

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

经变质作用产生的矿物

结构

结晶结构、斑状结构

碎屑、泥质、生物、晶粒

变于结构、变晶、碎裂结构

构造

块状、流纹状、气孔杏仁

层理结构

多具有片理结构

7、组成固体颗粒矿物可分为:

原生矿物、不溶于水的次生矿物、可溶盐类及易分解的矿物、有机质四种

8、土的结构分1、单粒结构:

碎石、砾石、沙土等无黏性土的基本结构,对工程性质的影响主要取决松密程度

2、集合体结构:

黏性土所特有,颗粒小、带电,粒间引力大于重力,单个颗粒水中不沉积。

9、土的构造:

是整个土层上构成上的不均匀性特征的总和:

包括:

层理、夹层、透镜体、结核、组成颗粒大小悬

殊、裂隙特征与发育程度。

是决定勘探、取样或原位测试不知方案的重要因素。

10、土的分类

根据有机质含量分

颗粒大小级配和塑性指数

根据地质成因

根据颗粒大小及含量

无机土、有机土、泥炭质土、泥炭

碎石大于2mm的颗粒超过50%

残、坡、洪、冲、淤、冰、风积土

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

砂土大于2m的小于50%,且大于0.075mm超50%

粉土是指粒径大于0.075不超过全重的50%,且塑性指数小于等于10的土。

黏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黏性土分为:

粉质黏土和黏土。

黏性土与颗粒无关,只与塑性指数有关。

11、结构面的特征是影响结构面强度及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节理的组数决定了岩石的块体大小及岩体结构类型。

12、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等级分类表(不叫发狠)

不发育

1-2组规则节理,延伸长度小于3m,多闭合,无填充

较发育

2-3组规则节理,延伸长度小于10m,多闭合、无填充或有方解石等细脉,少量由岩粉、碎屑填充

发育

规则节理多与3组,或有不规则裂隙,延伸长度大于10m,风化者多张开,夹泥

很发育

规则节理多与3组,并有很多不规则裂隙,杂乱无章

13、地质构造包括:

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14、单斜构造:

原来水平的岩层,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产状发生变动形成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

15、岩层在空间中的位置定义为岩层产状。

三要素:

走向:

岩层层面和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表示岩层的延伸方向。

倾向:

表示岩层的倾斜方向

倾角:

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锐角,锐角越大,越陡

16、褶皱构造是岩层受构造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连续性的构造,是岩层的塑性变形,

,绝大多数是在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形成的。

17、褶皱是最常见的构造形态之一,在层状岩石中最明显,块状岩石中很难看到。

18、褶曲是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褶曲构造组合构成褶皱构造,每一个褶曲都有核部、翼、轴、及枢纽等几个要素,褶曲的基本形态:

背斜和向斜

19、背斜:

当地面收到剥蚀时,较老大岩层出现在褶曲的轴部,从轴部向两侧,一次出现较新的的岩层

20、向斜:

当地面受到剥蚀时,轴部露出的是较新的岩层,向两翼一次露出较老的岩层

21、从工程上将,无论是背斜褶曲还是向斜褶曲,在褶曲的翼部遇到的基本是单斜构造,

22、倾斜岩层对建筑的地基,一般没有特殊不良的影响。

23、对于深路堑和高边坡来说:

路线垂直岩层走向,或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但岩层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仅就岩

岩层产状与路线走向而言,对路基边坡的稳定是最有利的

不利的情况是路线与岩层的走向平行,边坡与岩层的倾向一致,对路基边坡及路

基排水系统会造成经常性的危害.

最不利的情况:

路线与边坡走向平行,岩层倾向与路基边坡一致,而边坡的倾角大

岩层的倾角.此种情况容易引起大规模顺层滑动.

24、对于隧道工程:

褶曲构造轴部是岩层受力最集中部位,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是由于岩层破碎和向斜地轴部地下水问题,一般从褶曲的翼部通过是比较有利的。

25、断裂构造:

根据岩体断裂后两侧岩块相对位移的情况:

将其分为裂隙和断层。

26、裂隙也称为节理。

是存在与岩体中的裂缝。

是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数值上用裂隙率表示,即岩石裂

隙的面积与岩石面积比,裂隙率越大越发育。

裂隙发育等级如下

不发育

1-2组裂隙,规则,构造型,间距1m以上,多为密闭裂隙,巨块状

基础工程无影响,在不含水且无其他不良因素时,对岩体稳定性影响不大

叫发育

2-3组裂隙,呈X型,较规则,构造型为住,间距大于0.4m,密闭,稍有填充物,较大块状

对基础工程影响不大,对其他工程可能产生相当影响。

发育

3组以上裂隙,不规则,间距小于0.4m,大部分为张开裂隙,

对工程建筑物可能产生很大影响

很发育

3组以上杂乱,间距小于0.2m,张开裂隙为主,一般均有填充物

对工程建筑物产生严重影响。

张开裂隙3-5mm。

密闭列些小于1mm

27、构造裂隙:

受地应力作用产生的,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张性裂隙主要发生在轴部,缝宽断裂面粗,

裂隙间距较大且分布不均匀,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扭性裂缝:

发生在翼部和断层,平面闭合,分布密,

延伸远,有时两组裂隙呈X型,将岩体切割呈菱形块状。

28、非构造裂隙:

是受成岩作用,外动力、重力等非构造因素形成的,如原生裂隙、风华裂隙、卸荷裂隙。

29、具有普遍意义的是风化裂隙,主要发生在岩体靠近地面的部分,岩体的裂隙,在工程上除有利于开挖外,对

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都有不利影响。

当裂隙主要发育方向与路线走向平行时,倾向与边坡一致,无论岩体的产状如何,路堑边坡都容易发生崩塌

等不稳定现象。

30、断层面和破碎带:

断层一般不是延一个方向发生,而往往是沿着一个错动带发生,称之为断层破碎带,断层规

摸越大,破碎带越宽越复杂

断层线是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31、正断层:

上盘下降,下盘上升,多在垂直于张应力的方向上发生

逆断层:

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受挤压力而成,断层线的方向常和岩层的走向或轴的方向一致,和压应力垂

直,

平推断层:

是受水平扭应力作用,大多数与褶皱轴部斜交,与X型节理平行或延该节理形成。

这种破碎带一般

较窄,延断层面有近水平的擦痕。

32、岩体结构是指岩体中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组合方式

整体块状结构:

具有较好的工程地质性质,往往是较理想的建筑地基、边坡岩体及地下工程围岩

层状结构:

总体变形模量和承载力较高,作为工程地基时,其变形模量和承载力一般能满足要求,具有各向

异性特点。

延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明显比垂直层面的更低,特别是当有软弱夹层时更为明显,一般来说,当结构面倾向坡外时比倾向坡里时的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多。

碎裂结构4、散体结构:

属于碎石类土

二、岩体的力学特性

1、岩体的变形包括结构面的变形和结构体的变形,设计人员关心的主要是岩体的变形特性,

2、岩石的变形参数:

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来反应

3、不同的岩体具有不同流变特性,流变特性是岩体在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力或变形随时间变化的性质

4、流变特性有:

蠕变,是指在应力一定的条件下,变形随时间的持续而增加的现象

松弛:

是指在变形保持一致时,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的现像

5、岩体的强度既不等于岩块的强度,也不等于结构面的强度,而是二者共同影响的,当岩体中结构面不发育,呈

完整结构时,岩石的强度可视为岩体的强度,当岩体沿某一结构面发生滑动时,岩体的强度完全受结构面控制,

三、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1、

比重=岩石固体(不含孔隙)部分单位体积的重量数值=岩石固体颗粒重量/同体积40°水重量比

重量重度(容重),是岩石单位体积的重量,数值=岩石总重量(含水)/总体积(含孔隙)

相同条件下同一种岩石,重度大说明岩石结构致密,空隙性小,岩石强度和稳定性大

空隙性:

孔隙度=孔隙的总体积/岩石的总体积

吸水性:

吸水率=岩石的吸水重量/同体积干燥岩石的重量比,吸水率越大岩石强度和稳定性受水作用越大,

软化性:

软化系数=饱和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风干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软化系数越大越好,软化系

数小于0.75的是软化性较强的岩石

抗冻性:

用岩石抗冻实验前后的抗压强度降低率表示,抗压强度降低率小于25%的岩石是抗冻的

2、岩石的力学性质:

1、变形:

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用弹性模量和破桑比两个指标表示,弹性模量是应力与应变比,

弹性模量越大,变形越小,破桑比是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比,破桑比越大,横向变

变形越大。

2、强度:

抗压强度:

最基本最常用的力学指标。

抗剪强度:

在数值上等于岩石受剪切破坏的极限剪应力,

在一定压力下剪断时,剪切面上的最大剪应力,称为抗剪断强度(强调压力条件下)

抗剪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0%-40%,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2%--16%

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是评价岩石稳定性的指标,是对岩石稳定性定量分析依据

3、岩石分为:

松石、次坚石、普坚石、特坚石

土含水量:

土中水的重量与土粒的重量比,含水量增大,饱和度降低,

饱和度:

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孔隙总体积比,Sr小于50%稍湿状态50%-80%很湿。

大于80饱和

孔隙比:

孔隙体积/土粒体积比,小于0.6的是低压缩性土,大于1的是高压缩性土

物孔隙率:

孔隙体积/土的体积(三相)秃驴

缩限:

半固状态随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指导体积不再缩小时的界限含水量。

理塑限:

半固状态随含水量增大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液限:

有可塑状态转到流塑、流动状态的含水量

性塑性指数:

液限与塑限的差值,塑性指数越大,可塑性越大

液性指数:

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液性指数越大,土质越软

4、土的力学性质:

压缩性和抗剪强度。

5、软土:

泛指淤泥与淤泥质土,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且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

6、地基的自重湿陷性往往使建筑物,发生很大的裂缝或使砖墙倾斜。

而非自重湿陷性这类现象很少见

7、红黏土:

一般呈现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不具有湿陷性,由于塑性指数高,一般处于坚硬或硬可塑状态

8、填土:

素填土:

堆积超过10年的黏性土,超过5年的粉土,超过2年的沙土,均有一定的密实度,可以作为

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素填土具有不均匀性,防止建筑的不均匀性是填土地基的关键

杂填土:

生活垃圾,腐蚀性或易变性工业废料不易作为建筑物地基,以建筑物垃圾或一般工业废料组

的杂填土,采用适当的措施处理后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地基

冲填土

9、结构面与最大主应力之间的关系控制着岩体的强度与破坏的机理

10、结构面分为5级!

Ⅰ级:

控制工程建设地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

Ⅱ级:

区域性地质界面Ⅳ级主要控制着岩体的结构、完整性、物理力学性质Ⅴ级微结构包含在岩块内

ⅡⅢ级结构面是对岩体力学性质和对岩体破坏方式有控制意义的边界条件,他们的组合可能构成滑移岩体,

直接影响构成的安全稳定

11、软弱结构面在产状上多属于缓倾角结构面,主要包括:

原生软弱夹层、构造及挤压破碎带、泥化夹层级其他夹泥层

11、地震多数是由于岩层断裂错动产生,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地面上受震动破坏程度相同的外包线称为等震线.

12、我国震级分为五类:

微震、轻震、强震、烈震和大地震,国际通用李希特古登堡震级,

13、地震烈度是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破坏的程度,

14、基本烈度:

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

15、建筑场地烈度:

也称为小区域烈度,设计烈度是抗震设计中所采用的烈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级特征

1、根据埋藏条件分1、包气带水:

地表面以下,潜水以上的包气带岩层中,主要受气候控制,无压水,补给与分布一致,对工程意义不大

2、潜水:

第一次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承受大气压力,受气候条件影响,季节变化明显,无压水,补给与分布,两个特征:

1、潜水面上无稳定隔水层,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可以直接深入2、潜水自水位较高处向水位低处渗流。

3、承压水:

是地表下,两个稳定隔水层间的重力水,动态稳定,不受污染,适宜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

一是向斜构造盆地,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