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989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位论文格式及样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

(3)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4)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5)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

句子之间上下连贯,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

摘要不分段。

(6)用第三人称。

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7)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8)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不要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9)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10)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关键词(Key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

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短语或词汇。

引言(Intor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

其写作内容包括:

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

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正文(Mainbody)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是其核心部分,占据主要篇幅。

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

1.正文内容:

调查与研究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当然,其中的结论可以单独设一部分(或一节)展开叙述。

2.段落划分:

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要把段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章单位来看待,要善于疏通思路,以增强思维的条理性。

3.构段要求:

段意要明确,段意要统一,段意要完整,段的长度要适中。

4.实验结果和分析:

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关键部分,应当阐述主要的、关键的和非一般常用的内容,凡属通过的、标准的和常见的仪器设备,只需提供型号、规格及主要性能指标。

缺少论文写作经验与素养的人,容易将这一部分写成实验报告,将实验过程一一罗列无遗,易使那些必须让人知道的重要内容淹没在一大片令人生大厌的冗长文字中。

5.结果和分析:

全文的一切结论由此得出,一切议论由此引发,一切推理由此导出。

这部分需要列出实验数据和观察所得,并对实验误差加以分析和讨论。

要注意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必要的实验结果,扬弃不必要的部分。

实验数据或结果,通常用表格、图或照片等予以表达,而且尽量用图,不用表格或少用表格。

6.结果和讨论:

对于"

讨论"

(或"

分析"

)这一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则更难以确定所应写的内容,通常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分。

写得好的“讨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①要设法提出"

结果"

一节中证明的原理、相互关系以及归纳性的解释,但只对"

进行论述,而不应进行重述。

②要能指出你的结果和解释与以前发表的著作相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

③要论述你的研究工作的理论含义以及实际应用的各种可能性。

④要能指出任何的例外情况或相互关系中有问题的地方,并且应明确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向。

结论(Conclusion)

论文的结论部分,应反映论文中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并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到的学术见解。

结论应是该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

1.结论的写作特点:

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2.结论的写作内容:

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3.结论的写作要求:

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常象法律条文一样,按顺序1、2、3……列成条文,用语暂钉截铁,且只能作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文字上也不应夸大,对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内容注意留有余地。

致谢(Acknowledgment)

按照GB7713-87的规定,致谢语句放在正文后,体现对下列方面致谢:

国家科学基金、合同单位、资助和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人。

参考文献(Reference)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其目的有三:

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

②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

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另外,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

回答是否定的。

事实上,只需要将引用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那些文献资料列出即可。

样式一

“位育”之道———全球化中的华人教育路向

张诗亚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市400715)

摘 要:

华人的概念,不仅涵盖中国本土的各族国人,还涵盖海外华裔。

全体华人有共同的认同基础。

在全球化背景下,华人教育至少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

二是自己文化与他文化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文化。

“位育”不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用自己文化主体的确定性、特征、长处、特色与他文化相互交往,以达到华人教育的“安所遂生”。

关键词:

位育;

华人;

华人教育

一、华人与华人教育的概念

我们应该明确“华人”(theChinese)与“华人教育”(educationfortheChinese)的概念。

华人,既涵盖了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本土内的56个民族的中国人,又涵盖了居住于世界各地的华裔。

华人首先是一个文化概念。

能称为或被称为华人,意味着这些人有共同的文化素质,共同的文化要素。

这是海内外全体华人的认同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就无法采用华人这个概念。

海内华人与海外华人有同有异。

海内外的华人都有共同的中华文化底蕴和传统,这是“同”。

海外华人处于所居住的那个国家的文化氛围中,无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而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这是“异”。

一个“同”表明了华人共同的认同基础;

一个“异”表明了海外华人处在与“他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这样一个环境中。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用华人教育这个概念。

华人教育在此意味着至少两个方面的涵义:

1.华人对自己的中华文化还能不能认同?

假如不认同自己的文化,华人教育就无从谈起。

2.仅有文化认同,仍不是全面的华人教育。

对于海外华人来说,因为身处异国他乡,要与他文化相互交流,甚至碰撞,或者说是交融发展。

这个过程使海外华人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

当时当地的华人教育就意味着要向他文化学习,与他文化交流。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处在世界各地,处在各种不同文化中的华人教育都必须有的另外一个部分。

实际上,在全球化进程中,无论是海外华人,或是海内华人,包括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华人,其教育都面临着以上两种内容。

所以,这不仅是一个涉及到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海外华人的教育问题,即使对于海内华人也同样如此。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这两大内容都成了所有华人教育的要义。

严格意义上说,这不仅是华人的问题,其他国家的种族或民族,其教育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因此,这个问题,从文化上讲,从教育的本质上讲,是世界教育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无论如何,华人教育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

1.它所依托的文化所产生的特征。

简单地说,中华文化上溯五千年,延绵至今,从未间断。

这是极其重要的特征。

2.它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所产生的特征。

华人最具代表性的汉语言文字从甲骨文创始,尽管经历了多次演变,迄今变成了简体字,可是这个文字的根,并且这个文字所代表的华人的思维模式,几千年下来一以贯之。

当我们探讨华人教育时,自身文化的认同问题,自身文化与他文化的交往、平衡和彼此关系的把握等问题,就构成了华人教育的关键和核心问题。

二、适应与“中和位育”

在进化论的术语当中,有一个非常普遍使用的词,叫做“适应”。

“适应”这个术语来自英文单词“adaptation”。

那么这个英语单词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呢?

按照牛津双解辞典,它的英文解释是“makesomethingsuitableforanewneedorpurpose”,而将此译成汉语应当是“(通过某些动作)使得某物适于新的需要或目的”。

其中,承担或发起这个“make”动作的“主体”是存在的,但在字面上略而未提。

而“something”涵义不定,既可能是主体自身,也可能是外界客体。

汉语简略地将其翻译成“适应”。

适者,适合、适宜之谓也;

应者,对应、回应之谓也。

现代汉语词典的标准解释就成了“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由此看来,这个术语翻译得并不准确。

汉语“适应”强调的是适应者主体对客体被动地调适和顺应,它从根本上忽略了适应者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它没有认识到作为适应者主体的人在“适应”环境、在跟外界交往过程中,同时作用于自身、他者和环境。

同理,在华人文化与他文化交往中,如果说用到“适应”这个概念,我们也必须清楚认识到,从来就没有单向度的“适应”。

哪怕某时某地的华人文化看起来完全“西化”了,它也不会是全然被动形成的,更不会是百分之百的“西化”。

其间必然有一个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过程,只不过是各自文化的含量和权重差异大小而已。

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里有历代皇家赐予的多块匾额。

其中一块匾额上有四个大字,那就是“中和位育”。

已去世的老一辈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潘光旦先生十分欣赏这四个字“中和位育”出自《中庸》。

但进一步考究,其意义更为深远。

潘光旦教授认为,进化论中的汉译“适应”改为“位育”比较好。

确实,“位育”比“适应”更能体现主体与客体间的“adaptation”的关系,更适宜表述当代不同文化相互作用的本质,甚至对教育的目的也有深刻的表达。

早在20世纪30年代,潘光旦教授就指出:

“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以前的人叫做适应。

……我们更不妨进一步说,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

”[1]

中、和、位、育的意义何在呢?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天圆地方”。

地为方,则有东南西北。

在当中竖一杆旗,这便是甲骨文“中”字象形之本意,找到地的“中”才能让东南西北同时看到这个旗把天下四方的人都召集拢来其目的在当年不外乎一为祭祀,二为战争。

所谓“国之大事,唯祭与戎”。

天为圆,天上的“中”便是北斗七星。

北斗星的旋转是靠斗柄旋转,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如此旋转,决定了天下四季的变化。

天之“中”与地之“中”要相对,恰好契合,这便找到了处理天下万物的关系。

因此,“中”的本意不仅仅是个位置,更重要的是我们做什么事情要找“中”,要问“中”。

这个“中”是实事求是,以求做事无过不及,不偏不倚。

“和”的甲骨文象形本意是“很多嘴一起吹竽”。

“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我吹“哆”,你吹“咪”,其他人吹“唆”,同时吹出来,便是“和”。

虽然每个人都不同,但协调到一起就是“和”,就有了丰富与多彩。

所谓的“和”强调的不是“同”,故有“君子和而不同”之说。

“和”意味着保持自己的特色并参与到更为宏观的组合中,而“同”是丧失自己的特色。

“位”的甲骨文是

,它是由“立”(

)演变到“位”的。

底下一横表示“地”,上面像“人”形。

“立”是人站在地上的意思(假如在“人”的头顶上再加一横,那一横就表示“天”。

什么人可以顶天立地,唯我独尊?

在古人眼目中就是“王”了。

即,把“天、地、人”结合在一起,这便成了汉字的“王”。

自己要“立”,别人也要“立”,二人同立便是“竝”(

)即“並”,並行不悖的“並”,现在写为“并”了)。

位,就是“立”的地方,就是“安其所也”。

它是秩序,是定位。

这就是“位育”中关于“位”的解释,它强调的是当一个人立起来的时候,前后左右的关系自然浮现。

自身处在什么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跟他人相处。

这都是“位”的意义。

“育”者,“遂其生也”,是进步,是发展。

“育”字在甲骨文中为“

”。

它既有象形又有会意,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人类生育孩子的过程。

上面部分是倒着写的“♀”字,是儿子的“子”的意思。

这是个头冲下的“子”,倒立的小孩。

下面部分的是“肉”。

从“肉”里面,头冲下倒着出来一个小孩子,这不就是妇女生育孩子的“育”吗?

“育”在表示孩子生育过程中既生动形象又非常准确。

在新生儿的生产过程中,因为头是新生儿身体最大的部分,它在生育过程中起到了扩张产道的作用,如果孩子头朝下生,生产过程就很顺利,所以,这样的生育被称为顺产。

如果孩子脚朝下头朝上地出生,那么整个产道没有充分扩张,常常使产程延长,新生儿娩出困难,甚至导致母亲和新生儿的生命危险。

古代对此有称为“寤生”的,而当代就称为“难产”了。

倒着生才是“遂生”,即“遂其生也”。

三、位育与华人教育

“位”、“育”两个字,一是“安其所有”,二是“遂其生也”,或可如同潘光旦教授那样将“位育”的含义合并简释为“安所遂生”[1]。

对华人自己的教育首先是自身的文化认同。

或者说,在华人教育中的第一个要义便是“认同教育”。

没有这个认同,自己都不在了,怎么跟别人交往?

进而言之,在华人教育当中,华人处于什么国家,处在什么文化背景之下,自己所处的位置如何,这就是“位”,要“安其所有”。

其次,就是“育”,要“遂其生也”,而不能“逆其生”。

比如,当华人在美国的时候,就必须跟美国的社会融入,学美国的文化。

既不能仅强调自己,否定他文化,但也不能没有自己,屈从于他文化,而应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他文化。

无论华人身处何地,这都是全球华人教育共有的两部分。

“位育”不是简单的“适应”,不是强调单纯地、被动地适应他文化,而是要用自己文化主体的确定性、特征、长处、特色跟他文化相互交往。

哪些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长处,哪些方面的工作可以使自身文化的特色得到发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也可以说,在华人教育中,我们要研究自己所处的情况,找出最恰当的办法,解决我们的问题,认清自己的特点,发展自己的特色,既不盲目崇拜也不妄自菲薄。

这便是“中”。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征服别人,而是要跟别人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既要学别人的,也要把自己的贡献给别人。

当我们都这样做的时候,世界人类文明便具有了“和”,有了多样性,有了丰富性,有了发展性;

而不是简简单单地用一个文明取代另一个文明,用一个文明压倒另一个文明,用一种东西去单一地统治整个世界。

在此,费孝通先生已经体会到并指出了“中和”的观念在文化上表现出的文化宽容和文化共享的情怀[2]。

著名的法国人类学家列维·

施特劳斯(LewiStrauss)研究了很多不同的文明之后,深有感触地说:

“每个文化都是与其他文化交流以自养。

但它应当在交流中加以某种抵抗,如果没有这种抵抗,那么很快它就不再有任何属于它自己的东西可以交流。

”这段话曾被我国一位学者作为一篇论文的篇首题词而给予了高度重视[3]。

确实,施特劳斯这位西方人的观念与我们的“位育”观念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具体而言,对于华人教育,我们目前应该着手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要有一个华人文化上的自我认同,这个前提确立之后,我们才能谈“我有什么”,“我从哪里来”。

“位”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才是育”的问题,这个“育”便是“我往哪里去”,“我怎么跟人家融为一体”。

融为一体不是说我变成他,他变成我,而是我们在共同交往当中形成新的秩序。

进一步说,还有两个重要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1.怎么样完成我们的认同教育?

2.怎样完成我们的位育?

如此课题,艰巨而重大,亟待有志和有识之士深入探讨。

本文是作者在西南大学和美国伊利诺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合作举办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国际论坛”(重庆·

2006·

5)上的主题发言。

罗江华博士生、张新立博士参与录音整理。

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1

(1):

3-15.

[2]费孝通.“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J].读书,2001(4)3-9.

[3]河清.民族——“我出生”之地[J].读书,1999(4)139-144.

TheWayof“WeiYu”——AnOrientationofEducationoftheChinesePeopleintheGlobalizingWorld

ZHANGShi-ya

(TheResearchInstituteforEducationandPsychologyofSouthwesternEthnicGroups,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

TheconceptoftheChinesepeopleincludesnotonlythedifferentChineseethnicgroupsinhabitinginChina,butalsoChinesedescendantsoverseas.AlloftheChinesehaveacommonbasisofidentification.Intheglobalizingworld,educationoftheChinesepeoplehasatleasttwopoints.Oneistheiridentificationwiththeirownculture.TheotheristhecommunicationbetweenChinesecultureandotherculturesandprotectionanddevelopmentofChinesecultureinthecommunication.ByanalyzingandexpatiatingonChinesecharacters“ZhongHeWeiYu”,wecanunderstand“WeiYu”isnotasimpleadaptation,butistointeractandinterchangewithother’sculturebythecertainty,characteristics,strongpointsandspecialtiesofChineseculturalsubjectiveness.Bythis,wecanreachasituationof“enjoyingwhereweareandwhatwehave;

knowingwherewegoandmakingabetterlifeforusinwhateverenvironment”ineducationoftheChinesepeople.

Keywords:

WeiYu;

theChinesepeople;

educationoftheChinesepeople

 

样式二

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

叶澜

[摘要]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界,并依据教育学科呈现出的基本状态和主要特征,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和六个阶段。

对于百年中国教育学发展的研究,除了沿着原有的研究思路在资料的开发和阶段的梳理方面作更为详尽的研究和作“补缺”式的研究之外,还存在着第三种研究取向,即把研究角度放在教育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存在于每个阶段、以不同方式出现的共同问题上,这类问题可以称之为“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包括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的“中外”关系问题、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等。

这些问题是影响教育学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集中在对教育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上,其深层表现是教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

反思和探讨这些问题,是为了新世纪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原创性发展,为了教育学独特的学术品质的形成与提升。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

发展;

世纪问题;

研究

[作者简介]叶澜,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062)

作为一门近代学科的教育学①,是与20世纪同时降临到中国的。

说其是“降临”而不是“诞生”,只因为教育学由国外“引进”,并非国内自生。

一个世纪以来,教育学在中国经历了几度内含着中断的转换,至今终于初具了以人类的教育存在为共同研究领域的、且具有内在关联的教育学科群,形成了一支有活力和潜力的研究队伍,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

这为新世纪教育学科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世纪前无法比拟的基础。

然而,今日的教育学又面临着新的时代和社会的挑战。

为了应答这种挑战,我们不仅需要研究现实与未来,而且需要回顾与审视历史。

对20世纪教育学在中国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审视,是教育学继往开来,实现新的世纪发展的重要认识性条件。

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一致的两方面认识。

1.两个不争的事实认同

其一,中国近代教育学科各科目的发展,其起点都是由国外“引进”的,连最“中国”式的学科“中国教育史”在20世纪的第一本著作,也是译自日本学者撰写的《支那教育史》。

近代中国教育学以“引进”为发展的起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其二,这一“引进”的直接需要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师范教育的创办和发展。

教育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师范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不争的事实。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