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268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阿那克瑞翁体

阿那克瑞翁的诗主要歌颂生活的乐趣和欢乐的爱情,赞美贵族社会的游宴生活。

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形式完整,被称为“阿那克瑞翁体”。

2、《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

现在流传的是后人整理的,所收篇目三百余篇。

其中绝大部分是古希腊的民间口头创作,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非洲、亚洲等地。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

3、新喜剧

新喜剧是一种不同于古典时期旧喜剧的新型喜剧。

它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

又称世态喜剧。

剧中的主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农夫、鞋匠、医师、家奴等。

新喜剧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

最著名的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

他写过100多部喜剧,流传下来的只有《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两部。

其喜剧结构紧凑、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

他的创作对罗马的戏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通过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改编,对后世欧洲的喜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新约》

《新约》是《新约全书》的简称,它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基督教的正典。

《新约全书》用希腊文写成,共27卷,有“福音书”、“史传”、“书信”、“启示录”四种文体。

5、奥林波斯神系

希腊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起以宙斯为首的庞大家族,称为“奥林波斯神系”。

其中有十二位主神,宙斯是众神之主,他的兄弟姐妹中,赫拉是天后,波塞冬是海神,哈台斯是冥王,得墨忒耳是农神。

他的子女分管天上、人间,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瑞斯是战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阿尔忒弥斯是月亮神和狩猎女神,阿佛洛狄忒是美神和爱神,赫淮斯托斯是铁匠神,赫尔墨斯是神使。

其他重要的神还有酒神狄俄尼索斯,命运女神“三个摩伊拉”,文艺女神“九个缪斯”等。

6、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广阔的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家庭生活、商品交换、风俗礼仪等,都做了生动的描绘,被视为古希腊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7、《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

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亚里士多德认为《俄狄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剧中的悲剧冲突、悲剧性格和悲剧效果集中表现了希腊悲剧的特点。

这部剧作结构复杂,布局严密巧妙,一环扣一环。

作者从追查凶手这事入手,紧紧围绕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采用倒叙的手法,把事情的原委通过两条线索的发展与交叉交代清楚,并逐渐把剧情推向高潮,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名词解释

1、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

创作的目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主要功用是维护封建主阶级和教会势力的统治。

教会文学在艺术上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手法。

2、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

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最常见的形式有牧歌、破晓歌、夜歌、怨歌等。

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其中心在法国北部。

3、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依据其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一般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两种。

早起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史诗具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多神教成分和异教色彩。

其中著名的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日耳曼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的《卡列瓦拉》、冰岛的“埃达”和“萨迦”等。

后期英雄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

史诗的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

最著名的史诗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4、城市文学

市民文学也称城市文学,是从11世纪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市民阶级形成而产生的文学。

它大多是民间创作,直接取材于现实,反映市民的审美情趣,强调机智和乐观。

传统的道德范畴标准如崇高与渺小、忠诚与背叛、诚实和阴险在世俗文化中被颠覆,融讽刺、风趣、现实性于一体。

其主要题材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

名词解释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代希腊神话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2、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它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

针对教会的神主宰宇宙的思想,人文主义者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的思想。

其核心就在于对人的肯定。

3、“七星诗社”

“七星诗社”指16世纪出现在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它有七位诗人组成,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并从中受到教益为出发点,以革新法国诗歌形式,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为旨归。

1549年,七星诗社的成员推举杜伯莱执笔发表了题为《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的宣言,主张采用民族语言创作诗歌,废弃拉丁文写诗的传统,其代表诗人是龙沙。

4、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的新型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

他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

在布局谋篇上,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5、“大学才子”

“大学才子”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

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名词解释

1、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指17世纪一度普遍流行的具有巴洛克风格的文学创作。

巴洛克是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巴洛克文学创作在内容上偏重表现宗教狂热、对尘世的绝望,情绪为夸张的悲观和颓丧,用词华丽,堆叠辞藻,作品结构常常框架宏阔,叙述风格扑朔迷离。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巴洛克文学较为盛行,意大利著名的是马里诺诗派,代表人物是马里诺,西班牙巴洛克文学以贡哥拉诗派为代表,其中的主将就是贡哥拉。

巴洛克文学中成就较高的是西班牙剧作家卡尔德隆,其剧作《人生如梦》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巴洛克文学的特点。

2、三一律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重要的创作规则。

他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

三一律使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具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优点,但对戏剧创作也构成一种束缚,使得古典主义戏剧过分拘泥于形式,不够真实和自然,尤其与现实距离较远。

名词解释

1、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启蒙运动这场大潮里,涌现出了许多或大或小的思想家,他们都鼓励运用理性或者理智,让人民以及人类社会“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这是启蒙运动的实质。

而在理性的运用方面,启蒙运动也有别于此前。

它的重心,不是要通过理性为我们打开“通往心智世界、通往超感觉的绝对世界的大门,把真理像银币一样窖藏起来”,而是要运用理性去分析经验世界,要分解所有简单的经验材料,分解人们根据启示、传统和权威所相信的一切,以推动自身以及社会的进步。

2、感伤主义

感伤主义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的英国,得名自劳伦斯斯特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在创作上强调感性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怜悯和同情。

它曾流传到德国、法国和俄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为浪漫主义的兴起做了铺垫。

3、正剧

正剧是狄德罗建立的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冲破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剧、喜剧之间划下的界限,用散文的方式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私生子》和《一家之主》是他的两部正剧作品。

4、狂飙突进运动

德国启蒙文学的高潮是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的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一大批青年作家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想在落后的德国掀起一场风暴,要像狂飙一样重破社会的黑暗。

他们在领袖赫尔德的带领下,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主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在狂飙突进运动中诞生了两位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和席勒。

名词解释

1、耶拿派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被称为耶拿派,主要人物是一对理论家兄弟,即施莱格尔兄弟,代表使人有诺瓦利斯和蒂克。

他们的活动中心是耶拿,理论宣传阵地是1798年创办的《雅典娜神殿》,在这份杂志上他们提出了浪漫主义,他们对狂飙突进有所继承,比如要求创作自由,重视情感,寻求神秘感。

反封建的战斗精神相比狂飙精神减弱。

2、海德堡派

1805年左右,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了《隐士报》,形成了德国浪漫派的另一个中心海德堡派。

该派的中心人物有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

海德堡派的贡献主要在于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3、湖畔派

湖畔派是英国出现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

远离都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写了很多缅怀中世纪和赞美宗法制农村生活、赞美湖区风光的诗作,故被称为湖畔派。

4、《草叶集》

《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草叶是民主的象征,也是自由、生命力、发展的象征。

《草叶集》贯穿全诗集的主题是歌唱自我、民主、自由。

代表诗篇有《自我之歌》、《啊,我的船长》。

诗作大胆应用了自由体诗的新形式。

5、《东方叙事诗》

《东方叙事诗》是拜伦在1813-1816年创作的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组传奇诗。

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和《巴里西娜》等。

《东方叙事诗》大多情节离奇,情绪激烈,叙事和抒情相结合,背景一般是大海、原野、古堡等,充满异国情调,风格恣肆狂放,潇洒自如。

6、拜伦式英雄

拜伦在《东方叙事诗》里集中塑造了一系列“拜伦式英雄”的形象。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高傲、孤独、倔强,个性独特,蔑视文明,反抗现存社会制度,敢于和罪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

7、美丑对照原则

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根据现实社会中“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的实际,提出艺术上丑恶滑稽和典雅高尚相结合的美学原则,即美丑对照原则,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充分运用了这一原则。

名词解释

1、宪章派文学

宪章派文学是指在1838年至1848年英国爆发的宪章运动中出现的文学。

当时全国各地的工人组织创办了许多报刊,一批诗人以报刊为载体发表各种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反映了工人的呼声,推动运动向前发展。

这些诗歌政治倾向明确,语言晓畅,充满激情,流传广影响大。

代表诗人主要有琼斯和林顿。

2、小人物

小人物是19是俄国文学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欺凌被侮辱者的典型。

他们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而成为大人物统治下的牺牲品。

一批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作家,通过这类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怜悯,批判并鞭笞了沙皇专制制度。

3、新人

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4、废奴文学

废奴文学是指19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以反对美国南方的蓄奴制和反应黑人悲惨生活为主要内容。

理查希尔德列斯的《白奴》和哈利叶特比彻斯托夫人的《汤姆大伯的小屋》是废奴文学的代表。

5、意大利性格

意大利性格是对斯丹达尔作品中的部分人物性格的统称。

在斯丹达尔塑造的人物形象中,他们都具有追求纯洁爱情,不求虚荣,不受封建礼教束缚的特征。

6、人物再现法

即在《人间喜剧》不同的小说中人物反复出现,以表现他们的性格发展和不同生活阶段,最后形成人物的整体形象。

这种手法能使各种作品联结起来,也使《人间喜剧》形成一个艺术整体。

7、自然派

果戈理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四十年代形成了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俄国现实主义。

自然派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

8、复调小说

复调小说是一种小说结构样式,是由众多的似乎平等的声音的对话构成的。

名词解释

1、欧亨利法

“欧亨利法”是指美国作家欧亨利创作短篇小说时所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欧亨利的小说构思巧妙,情节在意料之中,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耐人寻味。

2、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是在龚古尔兄弟的首倡下诞生于法国文坛的。

它强调写真实,主张文学应完整的再现自然,强调客观性,突出科学性。

3、早期象征主义

早期象征主义是在19世纪末期登上欧洲文坛的。

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者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只有内心感受才是真实和美的。

诗歌应该摆脱描写外界事物的倾向,努力写出内心的真实,但内心的感受也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才能表达,因此诗人应当找出与之对应的象征的森林,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象征主义注重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通感手法。

代表诗人有保尔魏尔伦、阿尔多尔兰波、斯蒂芬马拉美等。

4、唯美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起源于法国、后兴盛于英国的文学流派。

唯美主义者为了标榜不与丑恶的现实为伍,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唯美主义作品多以爱情和欢乐为基本主题,以消遣度日的特权人物为主人公,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写,以造成视觉听觉的美感。

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英国的王尔德,代表作是《道林格雷的画像》。

5、巴黎公社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是19世纪30至40年代成就最大的欧洲无产阶级文学,包括公社诞生前后约20年间公社社员的大量文学创作。

它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产物,是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巴黎公社文学的代表有诗人欧仁•鲍狄埃《国际歌》、让•巴蒂斯特•克莱芒、路易丝•米歇尔、儒勒•瓦莱斯等。

(巴黎公社文学特征:

1.真实地纪录了巴黎人民英勇的事迹和反对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

2.表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权利而斗争的主题。

3.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4.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

6、威塞克斯小说

哈代主要成就是一套以故乡道赛特郡及其附近为背景的小说,称“性格与环境小说”。

其中所有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情节,几乎总是在同一个地方展开,这地方就是作家出生和生活的乡村。

在他的作品中,这个地方得到一个假定的名字——“威赛克斯”,因此哈代的小说被称为“威塞克斯小说”。

它们包括《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

《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等。

7、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出生贵族,但是他有自己的人生准则,他同情和接近人民,执着地寻求消除贫富差距的方法,认真地思考祖国和人类的命运问题。

他通过文学创作对现存的的制度和现实生活中一切虚伪、荒谬与不人道、不道德的东西进行了无情的毁灭性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

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8、“忏悔贵族”

忏悔贵族主要出现在19是俄国文学中。

一般是有理想象的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思想进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

但由于腐败堕落的贵族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有意无意的就会做下一些恶事,伤害别人。

当他们在特殊事件的触发下,认识到自己自私行为的恶果后,就会产生剧烈的心理变化,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转变立场,批判本阶级的罪恶本质。

9、心灵辩证法

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自传性小说的评价,他认为托尔斯泰最注意的是一种情感和思想怎样发展成别的情感和思想。

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

小说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变化和运动的过程,并力求达到对人物心理的多层次展示。

10、社会问题剧

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层层揭开,使矛盾突出,启发观众思考,从而引导人们起来改革社会弊端。

(一、易卜生创立的以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并在结尾没有直接结论,没有任何暗示的剧本。

叫社会问题剧。

二、它主要有两种表现手法。

1.追溯法。

在戏剧开幕之前,矛盾已经发展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已经接近总爆发的时刻。

作者通过追溯的办法把矛盾的原因交代出来。

使剧本结构十分集中、紧凑和精炼。

2.讨论的手法。

剧情的发展过程,也是讨论展开的过程。

1、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始于1890年。

这个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依然繁荣。

高尔基、蒲宁、库普林、安德烈耶夫等优秀作家为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稍后,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派等各种流派纷纷登场,并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作家,如巴尔蒙特、梅列日科夫斯基、勃洛克、别雷、阿赫玛托娃,他们为俄国文学打开了一派新的天地。

十月革命后至20年代,虽有大批作家流亡海外,但由于文艺政策比较宽松,国内文坛上依然涌动着各种文艺思潮,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谢拉皮翁兄弟”“列夫”“山隘”“拉普”等诸多的文学团体。

像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扎米亚京、布尔加科夫这样的现代派作家,以及左琴科、普拉东诺夫这样的讽刺作家,都还能够创作。

1920年代后期,白银时代的文化高潮逐渐风流云散。

2、解冻文学思潮

1953年,苏联政局发生巨大变化。

同样,文坛上的创作思想空前活跃。

“解冻”是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命名的。

小说通过描写伏尔加河沿岸一家工厂的厂长茹拉夫廖夫这个“官僚主义者”典型,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不正常现象。

小说以写冰雪消融、解冻时节到来结束。

于是“解冻”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界的象征,由此发端的干预生活、写阴暗面、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关注人物命运的创作倾向,被称为“解冻文学思潮”。

解冻思潮是对“无冲突论”的反拨,促进了文学对人物命运和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

3、战壕真实派

战壕真实派是50年代中期真实的描写战地生活的“前线一代”作家,代表作有邦达列夫的《营请求火力支援》和《最后的炮轰》,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贝科夫的《第三颗信号弹》等。

他们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描绘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们在战场上的遭遇和真实感受,挖掘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些小说大都描写范围较小,时间跨度不长,但对战地环境、战争气氛描写得非常逼真。

它克服了此前战争文学中弥漫着的粉饰现实的倾向,尽力突出战壕真实,渲染战争的残酷,突出普通人在战争中的不幸。

4、“全景小说”或称“全景文学”

全景小说是叙说战争的长篇巨著。

60~70年代,一些作家将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结合起来,对战争过程进行广阔的全景性描写,如西蒙诺夫的战争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堪称全景文学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既写前沿阵地浴血搏斗的士兵,也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级指挥员,力求反映战争或战役的全貌,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概括,表现出当代人对历史事件的规律性认识。

这类作品人物众多、背景开阔、多用复式结构,多层次、多线索、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

1、长河小说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马丁•杜•伽尔《蒂博一家》是长河小说的代表作。

这类作品都是百万字以上的鸿篇巨制,比一般的长篇小说容量更大,展现的社会社会画卷更广泛。

它们描写的往往是一代人或几代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再现的不仅是法国社会,而且是整个西欧社会的风貌和时代风云,因此作品具有史诗的壮阔性、历史的深刻性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宏观性。

6、陌生化手法

布莱希特德创造的一种称为“间离效果”的艺术方法,也称陌生化手法。

就是有意识地在角色、演员和观众之间制造感情上的距离。

首先是要求演员和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融进角色中,而是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其次,通过舞台布置和演员表演,在观众和剧情之间制造适当距离,使观众用探讨、批判的态度看剧情,激发他们改变现实的愿望。

7、“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代美国青年曾经抱着把民主的旗帜插遍全球的理想去参战,结果神圣的战争不过是列强间的肮脏交易而已。

他们觉得被国家欺骗了,信仰崩溃,本来和社会维系着的一切都被战争摧毁了,自我失去了生存基础,只能靠刺激和幻想来维护。

于是,他们沉浸在艺术领域里,修补、慰藉受损的自我。

这就是迷惘的一代。

代表作家有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海明威等。

8、音乐小说

有着相当规范的音乐结构的小说,如《约翰·克里斯朵夫》,具有鲜明的音乐性。

从诞生、发展、磨难、升华这四个生命的流程恰好构成了一部交响乐的四个乐章。

9、“硬汉子”形象

硬汉子形象是海明威小说中特有的人物形象,他们坚韧刚毅、勇敢正直,面对苦难和折磨毫不惧怕,面对痛苦和死亡面不改色,表现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肉体上可以被打败,但精神上绝不可以被击垮的崇高气概。

相信一种生存的法则“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代表人物有圣地亚哥等。

10、迷惘的一代

美国女作家斯泰因给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小说题词是“你们是迷惘的一代”。

即对战后西方的一代青年的概括。

他们消极沉闷、心灵空虚,毫无幸福感可言。

《太阳照常升起》也成为“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

11、冰山原则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艺术风格的体现,也是他关于“冰山原则”的巧妙运用。

在《死在午后》中,海明威曾把写作比作冰山,“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

海明威的创作充分体现了简约、含蓄、凝练的“冰山原则”。

1、(1、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他说: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

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2、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后期象征主义

后期象征主义出现在一战后。

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渐进尾声。

后期象征主义和前期象征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2、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至40年代初在英国形成并流行欧美各国的。

意识流作家把表现人的心里真实和意识的流动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主张“作家退出小说”、让小说人物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受客观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心理时间”表现人物的思想意识活动和主观感受。

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有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称的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以及沃尔夫等人。

3、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盛行于欧美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表现主义在创作上的特征是批判现实,否定传统,具有激烈的革命和反叛情绪;以表现主观为主导特征,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和表现性特色;常常采用象征、荒诞手法,以富有象征意义的故事、人物、环境或荒诞古怪的舞台形象,对社会人生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和表现。

表现主义在戏剧创作方面的代表是奥尼尔,小说创作上的代表是卡夫卡。

4、意象派

意象派是象征主义的变种,主要出现在20世纪初期的英美等国。

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他的著名短诗《地铁车站》是一首典型的意象派诗歌。

5、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