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概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5593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概论.docx

《教育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概论.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概论.docx

教育学概论

《教育学概论》第04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是:

A、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

B、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C、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D、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分离。

2、标志着中国实行的近代学校制度的开始的是:

A、壬戌制B、癸卯学制C、壬寅制D、癸寅制

3、“六三三”制指的是:

A、壬寅制B、癸卯学制C、壬戌制D、癸寅制

4、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是:

A、壬寅制B、癸卯学制C、壬戌制D、癸寅制

5、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是在:

A、2002年B、2003年C、2004年D、2005年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制约。

B、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

C、受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

D、受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制约。

2、关于西方文化的传统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重视个人。

B、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无不强调对社会和国家的义务和忠诚。

C、比较重视个人对于集体的义务感。

D、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往往突出个人的自由发展。

3、确定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B、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想。

C、借鉴和吸取全人类的思想成果。

D、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排除干扰,为达成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奋斗。

4、关于癸卯(guimao)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04年颁布。

B、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制度的开始。

C、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D、是我国首次制定的近代学制。

5、关于壬戌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22年颁布。

B、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C、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

D、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制度的开始。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通常由行政性法规和规章所规定的。

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令无关。

正确错误

2、癸卯(guimao)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正确错误

3、民办教育是指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正确错误

4、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是在2001年。

正确错误

5、“六三三”制指的是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

正确错误

教育学概论》第05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最先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

A、美国B、日本C、德国D、西班牙

2、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年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令。

A、1852B、1853C、1854D、1855

3、()年清政府颁布的《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案》和《强迫教育章程》被认为是我国由中央政府提出的第一个义务教育的法令。

A、1911B、1912C、1913D、1914

4、对于农村的义务教育,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补充规定实行“以()为主”的原则。

A、乡B、县C、市D、省

5、()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A、1986B、1987C、1988D、1989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义务教育制度的特点有:

A、义务教育的强迫和免费B、义务教育的普及、平等和基础性C、义务教育的民族性和公共性D、义务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性E、义务教育制度的时代性和历史性

2、义务教育的灵魂是:

A、民族性B、公共性C、政治性D、阶级性

3、实施义务教育法,一般要做的工作有:

A、调查清楚应受义务教育对象的数量和情况;B、建立稳定、可靠、数量足够而又能不断增加的经费来源;C、培养足够的师资;D、采取动员、督促和强制家长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的具体措施。

4、符合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时任湖北巡抚的端方颁布《鄂省普及学塾章程并示》24条的关键词是:

A、“普遍”B、“免费”C、“就近”D、“自愿”E、“普及义塾”

5、实施义务教育需要“系列的办学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是:

A、经费B、办公教具C、校舍D、师资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中等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的特点,使它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决定的影响。

正确错误

2、幼儿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承上启下地位,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基础。

正确错误

3、美国儿童10岁受满四年小学教育后即进行分流,大部分学生分流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少数进九年制完全中学。

正确错误

4、1619年,德意志魏玛公国颁布教育法令,以民间力量来推进和实现国民教育的普及。

正确错误

5、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是非政府行为。

正确错误

《教育学概论》第06章在线测试

1、关于显性课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

B、教学进度按照编制的日课表实施。

C、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D、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2、关于学科课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B、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

C、每一门学科都同一门科学相对应。

D、容易与实际相联系。

3、关于学科课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B、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

C、常把相关的知识分割在各学科,使固有联系被割裂。

D、较多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

4、关于广域课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又称分科课程。

B、它使教结学生的知识不至过于零碎,而且更加接近生活。

C、教科书难以把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

D、过去培养的师资,专业划分过细,不适应广域课程的教学。

5、关于活动课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

B、以成人的标准设计课程。

C、为改造儿童的经验而设计。

D、主要倡导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A、社会需求B、科学知识的进步C、教育行政部门的设置D、学生身心的发展

2、课程编制包括制定:

A、学校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用书D、音像教材

3、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编制任何一种课程,都必须回答以下问题:

A、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

B、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C、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D、课程评价。

4、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强调:

A、整体B、一贯C、连续性D、顺序性

5、课程标准一般包括;A、说明B、课程目标C、内容标准D、实施建议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设置的水平、性质和特征。

正确错误

2、融合课程将性质相关的学科合并,构成一种新学科。

正确错误

3、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

正确错误

4、活动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忽视学生的主动精神。

正确错误

5、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正确错误

《教育学概论》第07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教师的基本任务是:

A、教好学生B、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C、参与学校管理,关心学校工作D、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2、关于.“教师中心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B、主张教师对学生不应多加干涉。

C、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超出发来设计教学D、主张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它,而只能顺应它。

3、“教师中心说”代表人物是:

A、杜威B、赫尔巴特C、卢梭D、克伯屈

4、下列不属于获取教师资格基本条件的是:

A、具有教育教学能力B、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资格考试合格C、申请人国籍不限D、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5、关于教师资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资格考试每年进行两次B、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定C、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是依据法律规定的负责认定教师资格的行政机构或依法委托的教育机构,其他机构认定的教师资格同样有效。

D、教师资格证书有效期10年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教师的具体任务是:

A、教好功课B、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工作C、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D、参与学校管理,关心学校工作E、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和各种进修活动F、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2、属于.“学生中心说”代表人物的是:

A、杜威B、赫尔巴特C、卢梭D、凯洛夫

3、属于教师资格分类的是:

A、幼儿园教师资格B、小学教师资格C、初级中等学校教师资格D、高级中等学校教师资格E、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F、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4、教师考核的内容有:

A、政治思想B、业务水平C、工作态度。

D、身体素质E、工作成绩

5、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包括:

A、了解学生的能力B、教学设计的能力C、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D、组织能力E、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教师要具备高超的信息素养。

正确错误

2、赫尔巴特十分强调教师的权威。

正确错误

3、教师劳动具有简单性。

正确错误

4、按国家有关规定,中学一级教师为高级职务。

正确错误

5、教师聘任制度,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

正确错误

《教育学概论》第0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品德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A、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

B、是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的总称。

C、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性。

D、品德不等同于品行和德性。

2、不属于制定德育目标的原则的是:

A、方向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简宜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

A、多端性B、方向性C、全面性D、发展性

4、关于建构主义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知识是被动接受的B、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C、建构论以个体为立足点D、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5、不符合弗洛伊德观点的是:

A、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本我、自我和超我B、道德发展过程是从无意识的过程过渡到意识过程C、道德发展过程是从心理上的自制转向生理上的自制D、道德发展过程是从不自觉行为转向自觉的行为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有:

A、社会需要B、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C、家长建议D、法律政策依据E、现代教育理论

2、关于建构主义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B、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C、建构论以社会为立足点D、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E、建构是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的过程

3、德育过程的现代转换包括:

A、尊重与倾听B、接纳与同感C、理解与对话D、期望与等待

4、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发展的四个年龄阶段有:

A、自我中心主义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

5、德育研究新进展有:

A、德育以人为本B、德育回归生活C、德育要丰盈学生精神世界D、以上全是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德育过程并非是一种品德建构过程。

正确错误

2、品德是儿童与社会规范倡导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

正确错误

3、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判断遵循着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程序。

正确错误

4、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正确错误

5、德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社会。

正确错误

教育学概论》第09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进行系统的道德认知训练B、不利于对课程目标的把握,尤其是道德知识点的落实C、联系生活实际,具备足够的情感积淀D、将德育课程简化为道德认知课程

2、关于综合课程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照生活逻辑而不是学科逻辑,以归纳逻辑方式展开。

B、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情境感受、价值辨析、道德反思。

C、根据学生的年龄增长,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思维与价值判断能力。

D、容易使德育脱离生活和实际。

3、初中德育学科课程内容分()部分A、一B、二C、三D、四

4、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的组织说法错误的是:

A、完全可以脱离教师学生自行研究B、研究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收集或信息处理,形成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C、要注意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D、弥补了德育学科课程的局限

5、不属于发展性德育评价的理念的是:

A、强调评价的真实感B、追求评价的激励性C、回归评价的反思性D、广泛参与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综合课程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学科逻辑而不是生活逻辑,,以演绎逻辑方式展开。

B、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情境感受、价值辨析、道德反思。

C、根据学生的年龄增长,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思维与价值判断能力。

D、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2、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的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A、要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选择具有德育意义的研究课题,然后独立或组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设计。

B、研究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收集或信息处理,形成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C、该课程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组织D、要注意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3、德育评价的策略包括:

A、自我、同伴、班主任和认课教师评价B、家长评价C、多种方式整合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德育评价的方法有:

A、问卷调查法B、行为观察法C、情境测验法D、以上全是

5、属于发展性德育评价的操作的是:

A、利用现实情境,捕捉真实道德信息B、评价指标內隐化,排除动机干扰C、创设适应性情境,采用生态性评价D、以上全是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是进行系统的道德认知训练。

正确错误

2、2003年颁布的初中德育学科课程采用综合课程的方式编排。

正确错误

3、校本德育课程是依据学生的道德发展需要,以学校德育资源的整合为基点,以学校文化的凸显为核心而开发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

正确错误

4、德育与学科学习是分离的。

正确错误

5、道德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学习。

正确错误

《教育学概论》第1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

59:

54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掌握知识的过程不包括:

A、感知B、理解C、巩固D、谈话

2、属于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是:

A、动作映象的建立B、动作的初步掌握

C、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D、内部语言活动阶段

3、属于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的是:

A、活动的定向阶段B、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出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D、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4、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A、思考B、默读C、心算D、书写

5、属于智力技能的是:

A、弹琴B、心算C、绘画D、书写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智育的任务包括:

A、掌握知识B、形成技能C、发展智能D、强身健体

2、智力技能的形成包括:

A、活动的定向阶段B、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出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D、无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E、内部语言活动阶段

3、操作技能的形成包括:

A、动作映象的建立B、动作的初步掌握C、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D、内部语言活动阶段

4、属于智力技能的是:

A、思考B、默读C、心算D、书写

5、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A、弹琴B、跳舞C、绘画D、书写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智育是教育者指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错误

2、智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

正确错误

3、智能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

正确错误

4、意志力无助于智能的发展。

正确错误

5、演奏乐器属于操作技能。

正确

教育学概论》第1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

59:

53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审美体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审美感知是审美体验的发展。

B、审美联想是审美体验的开始。

C、审美想象是审美体验的开始。

D、审美评价是审美体验的理性升华。

2、美育的内容不包括:

A、自然美B、社会美C、艺术美D、神情美

3、属于自然美的是:

A、人的美B、瀑布美C、劳动产品的美D、生活环境的美

4、不属于艺术美特征的是:

A、典型性B、纯粹性C、统一性D、简易性

5、属于社会美的是:

A、树木美B、泰山美C、黄河美D、生活环境的美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美育的特征包括:

A、情感激励性B、认知形象性C、意志自由性D、以上全是

2、关于审美体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审美感知是审美体验的发展B、审美联想是审美体验的发展。

C、审美想象是审美体验的开始。

D、审美评价是审美体验的理性升华。

3、美育的内容包括:

A、自然美B、社会美C、艺术美D、衣服美

4、属于社会美的是:

A、人的美B、山川美C、劳动产品的美D、生活环境的美

5、艺术美的特征有:

A、典型性B、纯粹性C、统一性D、复杂性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表现美的能力是美育的任务之一。

正确错误

2、审美联想是审美体验的发展。

正确错误

3、审美想象是审美体验的开始。

正确错误

4、学科课程并非美育的实施途径。

正确错误

5、情境教育是从教育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模式。

正确错误

《教育学概论》第13章在线测试

1、不属于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的是:

A、实践性B、技术性C、教育性D、复杂性

2、不属于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原则的是:

A、教育性原则B、实际操作原则C、效益性原则D、商业化原则

3、不属于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原则的是:

A、教育性原则B、开拓创新原则C、积少成多原则D、效益性原则

4、不属于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的是:

A、自然学科的教学B、劳动技术课和职业技术课C、人文学科教学D、各种形式的劳动

5、不属于中学分流教育模式的有:

A、“2+1”模式B、“3+1”模式C、“4+1”模式D、渗透教育模式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有:

A、实践性B、技术性C、教育性D、发展性

2、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意义包括:

A、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经济建设和杜会发展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是学生走向牛活的必由之路D、是当前我国教育结构改革的重要措施E、创造经济价值,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包括:

A、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B、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一般的生产过程和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C、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D、初步树立学生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

4、职业定向指导的过程包括:

A、研究学生B、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C、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D、咨询E、推荐

5、职业定向指导的途径有:

A、各科教学B、职业指导课C、劳动技术课、职业技术垛和公益劳动D、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经济建设和杜会发展。

正确错误

2、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正确错误

3、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不是学生走向生活的必由之路。

正确错误

4、简便宜行原则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原则之一。

正确错误

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是职业定向指导的途径。

正确错误

教育学概论》第14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不属于教学中介的是:

A、教师B、教材C、教学环境D、家长

2、提出教学过程包括感知——记忆——理解——判断的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

3、提出教学过程包括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

4、提出教学过程包括情境、问题、假设、推理和验证的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

5、情感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罗杰斯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教学过程组成包括:

A、活动的主体B、活动的内容C、活动的条件D、活动的方式。

2、认知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鲁纳B、奥苏伯尔C、苏格拉底D、杜威

3、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包括:

A、定向B、自学C、讨论D、答疑E、自测

F、自结

4、关于教学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B、指导教师的教。

C、对学生的学并不具备指导作用。

D、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5、下列属于教学原则的是:

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最优化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教师和学生的生理活动有规律。

正确错误

2、孔子提出教学是学、思、行结合的过程。

正确错误

3、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即刺激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

正确错误

4、教学最优化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明确的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为导向,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实行优化组合、综合控制,以最低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正确错误

5、教学的巩固性原则,是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技能牢固地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