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6327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docx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片断与分析》专集

案例一、“观察物体”的案例片断——观察长方体(二年级上册)

【课堂写真】

最多看到三个面

这节课的观察对象——一个长方体的大纸箱醒目地摆在教室中央,学生们分组坐在教室的四周。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大大的长方体。

待会儿你们可以上来观察,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看看每个位置能看到几个面?

老师的话音刚落,二十几个学生都纷纷离座,围着长方体。

前面的学生靠长方体太近又挤,挡住了后面学生的视线。

有些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有观察到,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一会儿,老师请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

第一个学生走到长方体旁边,指着长方体的一个顶点说:

“我看到这个尖尖的地方。

”“你看到了几个面?

”老师问道。

“看到三个面。

”学生应答。

“很好。

谁和他看到不一样的?

“我看到两个面。

”一个学生上来指了指他看到的两个面。

“和他一样看到长方体两个面的同学,请举起手。

”有几个学生举了手。

“还有和他们观察的结果不一样的吗?

一个男生上来,演示了他所站的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

这时,老师又请“只看到一个面”的学生举手。

这一次,只有两个学生举手。

“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观察结果?

一个女生又上来,她站到不同于刚才三个同学所站的位置,说:

“从这里只能看到三个面。

“你也是看到了三个面。

”老师说。

女生又重复一句:

“只能看到三个面。

”可是老师对她的“只能”没有回应。

老师转向全班,问道:

“有没有看到的不是一个面、两个面或三个面的?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学生应答,于是老师接着总结道:

“今天我们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正面、上面和侧面

老师打开电子屏幕,边演示“课件”边解说:

“我们看到了长方体正对着我们的一个面;伸伸脖子,又看到长方体的上面;再歪一歪头,还能看到长方体的另一个面。

”接着,她依次向学生介绍看到的三个面的名称,特别说明长方体正对着我们的面是正面。

知道了长方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后,让每个学生在教室里找一个物体,来辨认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并分别贴上相应的卡片。

老师强调:

“先找到物体的正面,再确定它相应

的上面和侧面。

学生找的物体有铅笔盒、课桌、讲台等。

有一个女生找自己身体的三个面贴上卡片,老师特别展示了她的“作品”,让小组长给她插上一面小旗。

教室中央的长方体也被贴上了很多卡片。

在这个长方体的同一个面上,有贴“正面”的,也有贴“上面”的。

在交流时,一个女生指着长方体的上面说,“这是我贴的正面?

?

”老师也给予肯定。

(上述教学片断的视频大约9分。

【案例讨论】

1.这个教学案例把教材中“观察讲台”的情境图变成观察一个长方体的实践活动,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

观察讲台与观察长方体有什么区别呢?

2.案例中组织学生观察长方体的活动过程,对学生个体而言,进行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或空间想象?

这个过程对发展学生个体的空间观念有实效吗?

谈谈你的看法或建议?

3.学习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一课,需要以学生哪些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为基础?

这个案例把新知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了吗?

4.有个女生把“正面”的卡片贴到长方体上面的位置,从而在长方体的同一个面上有的贴“正面”有的贴“上面”,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情况?

发生了这些情况,临场你会怎么处理?

5.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怎样来设计这节课的数学活动?

谈谈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教学评析或建议】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是课程改革深入人心的一个重要的观念。

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要以深入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与内涵为前提。

一年级上册学过“位置与顺序”单元,学生已经知道铅笔盒(长方体)有前、后、上、下、左、右等六个面,并经历过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汇来描述身边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一年级下册学过“观察物体”单元,学生也获得了从不同的位置(或方向)去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体验。

这些都是二年级上册再学习“观察物体”的重要的认知基础。

选择观察教室里的讲台,而不选一个抽象的长方体来观察。

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熟悉的讲台比抽象的长方体更容易区别它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六个面,因此也就容易描

述如下的情境图中老师、笑笑、淘气与讲台的相对位置。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老师的参与,帮助所有学生都认识到:

笑笑站在面对讲台的左面,与讲台距离大约一步的地方观察讲台;淘气站在讲台前面靠右侧,与讲台距离大约两步的地方观察讲台。

接着,第二个学习任务是:

老师、笑笑和淘气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讲台,他们看到讲台的形状是不同的。

请“连一连,下面的图形是谁看到的?

允许一些无法独立做出判

断的学生,模仿书中的情境图,

站在老师、笑笑或淘气所站的

位置看讲台,获得直观的体验

后,再完成“连一连”的学习

任务。

第三个学习任务是:

想一想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想不来的学生,可以再去看一看。

这个学习活动可以引伸,让学生讨论:

为什么最多只能看到讲台的三个面?

所看到的这三个面有什么联系?

讨论这些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观察能力与合情推理的经验。

如果看到讲台的正面,就不可能同时看到它讲台后面;如果看到讲台的上面,就不可能同时看到讲台的下面;如果看到讲台的右面,就不可能同时看到讲台的左面。

当我们所站的位置能看到讲台的三个面时,就不可能同时看到与这三个面相对的另外三个面。

所以,不管站在什么位置,最多只能看到讲台的三个面。

而且这三个面不是讲台六个面中的任意三个面,而是具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个面。

也许二年级学生无法完整地表达上述思想,但让他们经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最后倾听老师的解说,促进他们进行反思性学习,对丰富他们的空间经验与发展他们的内部语言(思维)是有意义和帮助的。

第四个学习任务是:

辨认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这是名称学习,可以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新的名称与学生已有的长方体物体的前面、上面、左面或右面等概念联系起来。

案例二、“分一分与除法”的案例片断——分桃子(二年级上册)

【课堂写真】

认识平均分

“同学们见过拔河比赛吗?

“见过。

“我们班也要组织两队进行拔河比赛。

愿意参加‘多拉’队的站在这一边(指讲台右边),愿意参加‘蓝猫’队的站在这一边(指讲台左边)。

统计出‘蓝猫’队有11人,‘多拉’队有13人后,老师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

“就按这样组成两队来比赛,你们满意吗?

”老师问。

“不满意。

“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老师又问。

“不公平。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他们队(多拉队)要分给我们一人。

“两队各有12人,就是分得‘同样多’。

我们给每队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平均分’。

”老师边说边板书:

“同样多”、“平均分”。

接着,老师先后请两位学生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又通过实物投影仪先后展示如下两种分物操作的结果,由学生来判断它们是否平均分;并把不是平均分的改变成平均分。

图1图2

学生的应答和表现都得到了老师的赞赏:

“了不起,一下子你们就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

动手分一分

“你们想不想动手分一分东西呢?

”老师提出第一个分桃子的问题:

“8个桃子怎么平均分给猴大哥与猴小弟呢?

”每个同学可以利用8张桃子图片,动手分一分。

学生很快就分好了。

四个孩子先后上实物展台边演示边介绍他们不同的分法:

第一个孩子:

“先分4个给猴大哥,再分4个给猴小弟。

第二个孩子:

“第一次先分2个给猴大哥,分2个给猴小弟;第二次再分2个给猴大哥,分2个给猴小弟。

第三个孩子:

“我是一个一个地分,猴大哥1个,猴小弟1个,这样分4次把桃子分完,猴哥猴弟都分到4个桃子。

第四个孩子:

“第一次先分3个给猴大哥,分3个给猴小弟;剩下2个再分给猴哥猴弟各1个。

对上述每一种分法,老师都给予积极的肯定。

这时,一位学生提出自己的分法:

“猴大哥让猴小弟,所以猴大哥分3个,猴小弟分5个。

”老师也给予他鼓励,但提醒他要“平均分”。

老师又提出第二个分桃子的问题:

“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猴爸、猴妈、猴大哥与猴小弟,该怎么分呢?

交流的时候,有的学生是2个、2个分的,有的是1个、1个分的。

但有一个学生注意到了平均分给2人与平均分给4人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与众不同的分法:

“猴哥分到的4个桃子中拿出2个给猴爸,猴弟也拿出2个给猴妈。

老师提出第三个分桃子的问题:

“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要怎么分呢?

”一个学生说:

“先分给每个小朋友1个桃子;剩下的3个桃子,可以切开,每人分给半个桃子;最后把剩下的半个桃子切成5小块,每人再分给1小块。

”另一个学生说:

“剩下的3个桃子,每个都切成5小块,每个小朋友可以再分到3小块。

“行。

”老师在肯定他们分法的同时,反复强调:

“切桃子时,每一块要同样大。

”最后,老师问:

“每人先分1个,剩下的3个不分了。

这样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是。

”学生应答。

老师总结道:

“平均分有时刚好分完,叫没有剩余的平均分;有时有剩余,叫有剩余的平均分。

(上述教学片断的视频大约19分。

【案例讨论】

1.这个案例的设计意图很明显,把学生对“平均分”的认知与学生“分一分”的实际操作分开,从而把“平均分”这个知识点突出出来,体现出“先知识,后应用”的教学思路。

你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新世纪(版)“分桃子”这一节教材的编写特点与意图一致吗?

2.案例中,先后三次分桃子的活动,桃子的总数保持不变(8个),只改变平均分成的份数。

也许这种问题变式的设计能节省呈现问题情境所花费的时间,但却削弱了后续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性。

平均分的挑战性恰恰是在分的数目的不断增加上(教材中的问题

教材中“小狗分骨头”的问题情境,应该采取哪些与“小猫分鱼”不同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呢?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把图中骨头

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几根?

①用小棒代替骨头平均分成3堆。

每个学生必须学会小数目平均分的实际

操作。

②尝试怎样利用图形,用画圈或连线的方法,解决问题。

③讨论下面两种画法,分别是怎样图示平均分的结果的?

根据骨头被排成2行9列的特征,于是把每3列的骨头圈成一圈,全部骨头就被圈成3圈。

所以每只小狗都分到一个圈里的6根骨头(左上图所示)。

有3只小狗平均分骨头,因此把每3根骨头圈成一圈,这样可圈成6圈。

每只小狗在每一圈里都分到1根骨头,所以每只小狗都分到6根骨头(右上图所示)。

从“借小棒分”到“借图形分”,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更为重要的目的是发展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的从操作思维向表象思维发展。

表象思维是进一步发展分析思维(抽象思维)的必要的阶梯。

事实上,上述两图的内在联系就是一句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其中已经孕伏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原理。

教材是把“平均分”作为生活概念来处理,不作为科学概念来处理。

生活概念是由感受性的意义组成的,本节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感受到“一样多”、“同样多”、“平均分”是一回事,是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述,这就足够了。

教学的重点是平均分的实际操作的过程,获得平均分的实际经验,以及这个过程与实际经验将如何被逐步抽象化、数学化的。

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过程,才能深刻体会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的价值。

也可以说,教材编写的意图是通过经历“分一分”活动的数学化的过程去建构和体验除法的意义,而不是用定义等逻辑的方法去界定什么是除法的。

这一点,新旧教材有显著区别。

案例三、“统计与猜测”的案例片断——摸球游戏(小学二年级上册)

【课堂写真】

第一次摸球游戏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可能性”后,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盒子,说道:

“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盒子,盒子外面写着什么呀?

“三个白球,三个黄球。

”学生齐声答道。

“是的。

每个盒子里面都放着三个白球和三个黄球。

”老师继续说道,“如何摸球呢?

看,老师把手伸进盒子,搅一搅,摸到了一个球。

你们猜猜是什么颜色的球?

“白球。

”“黄球。

”学生猜着。

老师拿出一看,“是黄球。

“哇!

”猜中的学生兴高采烈。

“第一次摸到黄球,就在表格的‘黄球’栏目上打1个‘√’。

”老师一边展示表格一边强调对摸球结果进行统计的要求。

老师把摸出的黄球放回盒后,又做了一次摸球示范,摸出的是一个白球,她强调;“这一次要在表格的‘白球’栏目上打1个‘√’。

每人都有两次摸球的机会,组长要做好每一次摸球的记录。

学生分组玩起了摸球游戏,我摸你猜,你摸我猜,玩得很高兴,很开心。

“你们看,从摸球的结果能看到什么呢?

”老师在启发学生发言。

“第2小组与第3小组摸到黄球与白球的次数,刚好相反。

“每组都摸了8次。

显然,学生没有说出教师希望的结论。

老师进一步启发道:

“是不是摸到的都是白球?

是不是一定摸到黄球?

“不是。

“那该怎么说摸球的结果呢?

一个学生答道:

“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说得好。

”老师表扬了她,接着又问道:

“可能摸到黑球吗?

“不可能。

因为盒子外面没有写有黑球。

”一个女生说道。

“那可能摸到红球吗?

”老师追问。

“不可能。

因为盒子里也没有红球。

这时,一个男生提出质疑:

“如果有一个老板把盒子外面的字写错了,那怎么办?

”“你的意思是不能相信盒子外面写的字,要查看盒子里放的是什么颜色的球,是吗?

”老师帮助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

这时,一个女生站起来说道:

“刚才我看了盒子里面的球,真的没有红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红球。

老师在盒子里放入一个绿球,问道:

“现在可能摸到绿球吗?

“可能。

”学生异口同声。

“现在摸球的可能性有几种?

”老师追问。

“有三种。

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绿球。

”学生深信不疑。

“摸到不同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有几种,与盒子时放几种颜色的球有关;放入的球的颜色越多,摸到不同颜色的球的可能性也越多。

”老师对这次摸球游戏做了总结。

第二次摸球游戏

每小组都换了一个继续做摸球游戏的盒子。

盒子外面没有写盒子里放着什么颜色的球。

这一次是比赛。

每组摸十次,组员轮流摸,摸球时眼睛不能看盒子;小组长只要记录摸到黄球的次数。

最后,哪个组摸到黄球的次数最多,哪组就获胜。

第三和第四两小组摸了几次都没摸到黄球,学生开始怀疑盒子里可能没有放黄球,想揭开看看,但立即被老师阻止了。

各组汇报摸球结果:

第一小组摸到6个黄球,第二小组摸到3个黄球,第三和第四小组都没摸到黄球,第五和第六小组摸球十次全是黄球。

老师宣布:

这次比赛第五和第六两个小组同时获胜。

可是立即遭到反对:

“我们盒子里全是白球,当然摸不到黄球了。

“是不是这样,现在大家可以揭开盒子看一看。

的确,各组盒子里的球不一样:

第一和第二小组盒子里有黄球也有白球,第三和第四小组全是白球,第五和第六小组全是黄球。

“有的小组全部是黄球,所以摸到的都是黄球,当然我们会输了。

”第四小组的一位学生说。

“也就是说这次比赛输或赢不取决于同学们摸,而是取决于盒子里球的颜色,是吧。

”老师说,“那么各组能不能根据摸球的结果和看到盒子里白球、黄球的个数,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第二小组代表说:

“我们盒子里黄球个数比白球少,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

”“你们组可能摸到黄球吗?

”老师追问。

“可能。

第六小组的一位女生:

“我们盒子里有10个黄球,我们也摸到10次黄球。

“你们可能摸到白球吗?

“不可能。

“你们可能摸到黄球吗?

“一定可能。

“是一定?

还是可能?

”老师问。

“一定可能。

“一定的情况下还要不要说可能呢?

”老师又问。

有几个学生摇头。

但一个学生站起来,还是说“一定可能。

”教室泛起一阵笑声。

“谁来帮他。

第一个说“一定可能”的学生这回明白了,老师让他起来纠正,这一次他说对了:

“一定摸到黄球。

老师转向第三和第四小组,问道:

“没摸到黄球的小组,该怎么说?

“我们盒子里都是白球,所以不可能摸到黄球。

“说得很好。

那你们一定摸到白球吗?

“一定。

(上述教学片断的视频大约18分。

【案例讨论】

1.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感受不确定现象的教学案例。

这个案例,学生是否感受到在摸球游戏中有些摸球的结果可能发生,有些不可能发生,有些则一定发生?

案例中两次摸球游戏的目的有何不同,达到各自的目的了吗?

2.游戏是群体合作的活动。

为了提高游戏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案例中两个摸球游戏的教学设计,你认为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或者还有待改进的地方?

你会如何设计摸球游戏?

3.第二次摸球,盒子里放了10个球,但不知道是什么颜色的球。

如果摸了10次,每次都摸出1个黄球(摸出的球要重新放入盒子,才能再摸下一次),那么盒中的球一定都是黄球呢?

还是可能都是黄球?

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你认为有必要吗?

4.如果在盒子里放10个球,并且把它们从1到10编了号。

摸10次,每次摸出1个球(摸出的球要重新放入盒子,才能再摸下一次),那么下列哪些结果一定发生,哪些可能发生,哪些不可能发生?

⑴每一个号码的球都被摸到一次。

⑵每一次都摸到5号球。

⑶摸到的10个球中,至少有1个是5号球。

⑷5次摸到单号球,另外5次摸到双号球。

⑸摸到的10个球中,有1个是没编号的。

⑹摸到的10个球,它们的号码都不小于1,而且不大10。

把发生可能性很小的事情,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把发生可能性很大的事情,认为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这是中小学生对可能性认识上普遍存在的误区。

讨论上述问题,对克服学生这个认识误区有帮助吗?

如果你认为这些问题对二年级小学生来说要求太高了,那么,这样的问题放在哪个年级来讨论比较合适?

【教学评析或教学建议】

案例中“第一次摸球游戏”就是

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图设计的。

这个

案例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个值得

借鉴的特点:

小组合作进行游戏活动,人

人都是游戏的参与者、合作者和体验

者。

②游戏规则与要求,以老师直观

形象的示范方式来呈现。

③把游戏与

简单的统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④游

戏成为课程资源(摸球结果的统计

表)动态生成的途径。

⑤重视学生对摸球结果的语言描述,在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中“第二个摸球游戏”

是根据教材“连一连”的素材设

计的。

而且游戏以比赛的形式展

开,增加的趣味与悬念;同时也

创造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

作、互动的机会。

有的小组摸的全是黄球,有

的摸到的有黄有白,有的摸到的

一个黄球也没有,统统是白球。

为什么摸到黄球的个数如此悬

殊?

学生们很自然要追究盒子里究竟是什么颜色的球。

这样的情景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盒子揭开一看,他们就发现了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比赛的胜负是被盒子里放入的不同颜色的球所决定。

进而,老师要求各组针对各组摸球的结果与盒中球的颜色,发表看法。

我们看到,如果没有老师的问题启发,学生很难能够自发地用“可能摸到黄球”、“不可能摸到黄球”或“一定摸到黄球”等概括的语言来描述摸球结果。

所以,这个教学环节,可以回到教材,让每一个学生都独立去“连一连”,让学习又回到个体,促进个体对“可能”、“不可能”或“一定”进行反思和体验。

这个案例启发我们,教材提供的情境是需要老师进行教学论加工的。

把教材中静态的情境图,设计成创造性、操作性的活动的学习课题,是需要老师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案例四: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案例

【课堂写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1)师:

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中秋节)同学们喜欢吃月饼吗?

(喜欢)那如果老师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吃到几个月饼?

(每人两个)

(2)师:

为什么这么分的呢?

(他们每人2个)也就是他们分得一样多。

像这样每份分得一样多的叫作:

板书(平均分)把4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

(边说边媒体出示分饼过程)

(3)师:

如果把2个月饼,平均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

(1个)

师:

嗯,每人1个。

(边说边媒体出示分饼过程)

2、引出1/2及含义

(1)师:

如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每个小朋友得到多少呢?

(半个)

看老师把这个饼平均分了(边说边媒体出示分饼过程)。

这两份的大小应该是怎样的?

(一样大)

师:

这半个你可以怎么表示?

(学生随便说)我们可以用1/2来表示小朋友们注意看,(教师板书)中间短短的横线表示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把月饼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1份,这个数叫分数,读作二分之一,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分数。

师:

现在抬起手来我们一起来写写。

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写横线下面的2,然后写横线上面的1。

3、理解含义

(1)师:

谁来说说,2表示什么?

(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

1表示什么?

(表示其中的一份)

那1/2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说完整,最后概括出并板书: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1/2。

)叫3个同学说,再同桌互说。

(2)师:

(指着媒体说)这一块是整个月饼的1/2,(指另一部分)那这一块呢?

(也是1/2)

4.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分分月饼的1/2。

(生动手,师巡视指导。

取个别学生的1/2进行展示

师:

这1/2是怎么得来的?

(生答)

(2)师:

现在老师要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得多少?

(1/4;那我们就把手中的圆纸片当成是月饼,把它平均分成4人份,看看1/4有多大)(我们就把手中的圆纸片当做月饼,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看看有多大)(口头要求:

折出1/4,并用彩笔涂出1/4)

反馈:

请同学说出是怎么得到1/4的。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折法不同形状的纸,(展示正确的示范要求学生能说出:

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这个圆的1/4。

展示错误的示范,要求下面的同学能找出其错误的地方,比如没有平均分等)

【教学评析或教学建议】:

这是《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片断,因执教那天正好是中秋节的特殊怀,教师首先选择用最接近学生生活的月饼着手,再用最生活化地分月饼开始,一步步向分数挺进。

当一个月饼分给两个同学时,学生们自然而然想到“半个”,那么教师就要从这“半个”月饼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并使他们感受到分数的意义。

当学生理解“半个”月饼就是1/2个月饼后,教师就从实物转到圆纸片上,方便学生动手实践。

而学生的动手实践也正是使学生能更深入理解1/2的含义。

真正理解1/2后,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1/4,这时就能体现学生对于1/2的理解程度,也使学生巩固分数的含义。

这样,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学习分数,在动手中理解分数,由易到难,使学生的思维转化比较自然,这样学生也学得比较轻松些。

案例五:

《认识分数》教学片断——《分一分》(三年级下册)

【教学背景】:

《认识分数》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简单而寓意精深,立足生活而视野开阔,它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入手,渐变到理性的思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便于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

教学案例:

片断一:

分苹果,由“半个”引入分数。

学生独学完成以下2项任务。

1.分一分:

2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能分个。

1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能分个。

2.想一想:

“半个”或“一半”可怎么表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交流汇报:

师:

怎样分公平?

生:

平均分。

师:

“半个”怎么表示比较方便?

生:

用1/2来表示比较方便。

师:

1/2叫什么?

生:

叫分数。

师:

是的,它叫分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又一个新朋友——分数。

【片断分析】:

学生由整数认识过渡到分数的认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

通过分苹果的活动制造矛盾冲突,让学生体验“半个”无法用原来所认识的整数表示,从而产生一种心里渴求:

用什么来描述“半个”呢?

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让学生亲身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片断二:

动手操作,认识1/2

背景:

课前以小组为单位,1~6号各准备一个平面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