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7679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docx

余映潮观舞记课堂实录

 1、《观舞记》教学实录及听课点评与赏析(余映潮)

师生问好。

师介绍课型:

自读训练课  学习方法:

积累、品析

(导入简洁朴实明快,不像我们某些课为导而导,花时间未必有效果;课型与学习方法明确,不像我们有些课课型与方法都不大清楚。

一、积累

(一)生:

独立勾画

(1)比较难读的生字

(2)雅致的两字词语

(3)生动的四字短语

(4)能够概括全文的话语

(重视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

这一点有些公开课都是一带而过,而且学习方法也很单一,如课件出示,一读了之。

教学无重点,设计无新意,教学无效果。

余老师在这一块舍得给时间;第(4)点意在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全文,也是在训练学生找关键句的能力。

(二)师出示课件:

(1)比较难读的生字(略)

生读。

师:

观察一下,画一画。

师:

再读一遍。

(2)雅致的两字词语(略)

生读,师重点讲析。

(3)生动的四字短语

变幻多姿、叱咤风云、息息相通、高视阔步、尽态极妍、不可限量

师重点讲析。

(4)能够概括全文的话语

师生对话:

生1:

……

师:

请阐释。

生1:

……

生2:

……

师:

同样的要阐释。

生2:

……

生3:

我认为……

师:

嗯,谢谢你,非常好。

师阐释。

课件出示:

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怎么学习字词?

这也是一线教师的困惑。

看余老师的课,我的启迪有:

要有重点。

那就是学生容易读错、容易写错、不容易理解的字词;

要有方法。

比如让学生观察一下,画一画,读一读,再读一读,都是精心设计的,有目标的。

“观察”、“画一画”指向字形,“读一读,再读一读”指向字音。

二、品析

【主问题设计】

(一)课件出示:

一起来发现:

《观舞记》中的一篇微型的“观舞记”?

(二)生:

读文寻找。

(三)交流互动:

生4:

11——18段

师:

怎么阐释?

生4:

……

生5:

我认为11——18段。

师:

阅读阐释的能力很重要,……说出来。

生6:

……

师:

这就是更简洁、更明确的分析。

……语言标志非常明晰。

(四)课件出示本部分,生齐读。

(五)文段变形。

(余老师的课设计精妙,体现了他高超的文本解读和教材处理艺术。

这一点,我们从他的主问题设计就可以领略到。

当然这背后,是他超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和辛劳。

“文段变形”更是他反复阅读、反复揣摩后发现的一颗珍珠。

余老师的精当的教学评价语也可见一斑。

(六)讨论话题:

每一段都好。

【师提示】注意话题:

每一段都好。

(“都”读重音)这时候的学习方法是拿起笔,做旁批。

①交流互动:

生7:

……

生8:

……

师:

想为难你一下,你看出了这段中的关键词吗?

生8:

“共鸣”。

师:

请勾画,这就是关键词。

生9:

16段中……

师:

精美、精致的语言对人物进行了速写。

生10:

……

师:

你的分析非常准确,……这实际上写舞台的背景。

生11、12:

……

师:

非常重要的一段,……开始。

生13:

……

师:

这就叫“未成曲调先有情”啊!

生14:

……

师:

详写。

第16段简笔。

繁简得宜。

生15:

……

师:

“在一个难忘的夜晚”扣住题中的“记”字。

用呼告开头,富有激情。

生16:

……

师:

把“忽而”画下来。

详写。

分三个层次,有层次美。

②师点评、小结(课件):

从第11段开始:

诗意的开头(11)

庄重的背景(12)

人物光艳的出场(13)

人物特写(静)(14)

舞蹈开始,渲染氛围(动静结合)(15)

概写一笔(16)

详写一笔(17)

赞叹一笔(17段变形分开后)

微型“观舞记”的形式美:

缓笔之美(不着急写人物,写……,是一大技巧)

烘托之美(背景烘托、音乐烘托,美中更显美感)

详略之美

修辞之美(……生动,有情致,不只是修辞手法的运用)

结构之美(诗一般的结构,读起来好听,观察起来好看)

(再次佩服余老师设计问题的精妙。

“每一段都好”意在引导学生去赏析字词句段,去寻觅本部分的“语文”之美,把学生带入语文的殿堂。

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倾听、恰如其分的点拨、点评,教给方法、适时归纳总结,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实实在在的提升。

三、学习总结

我们发现的是一篇在层层的铺垫、烘托之后,用精彩的语言形式描写人物,赞叹人物的好范文。

本结课是自读训练课,我们完成了两个任务:

知识板块的积累、作文范文的撷取。

(回望整节课,结构简约完整,内容丰满充实,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品析课文的能力、读写结合思维训练等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我们感觉到,这是一节很常态的、很有借鉴价值的语文示范课。

            2、《观舞记》课堂实录以及点评  (注:

本文发表于《文学教育》2012年10月下期,执教:

翔宇教育集团湖北省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杨平;实录及点评:

荒漠)

 

 

一、课堂导入

师:

语文课本的扉页上有这么一句话: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老师也认为:

文章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和感悟,是作者对生活的发现。

请同学们一起把屏幕上的话读出来。

生(齐读):

文章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和感悟,是作者对生活的发现。

师:

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也需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今天,我们这堂课的发现之旅将要到达哪儿呢?

请同学们把屏幕上的课题包括副标题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师:

这是作家冰心在观看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表演之后,为她们舞蹈的美深深折服,饱含深情写下的文章。

今天,我们尝试着用发现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

【点评】从语文课本上的话语导入课文,“发现”一词让学生明确了学习本文的方法和思路。

课堂导入简洁而实在。

二、从作者感受的角度发现

师:

首先,我们从作者感受的角度去发现。

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几个问题:

1.作者无法说出自己感受的句子是      ;2.作者不得不说自己感受的句子是      ;3.作者努力说出自己感受的句子是      。

请同学们进入文本,大声地自由地读课文1——10自然段,探讨以上问题,探讨时请注意屏幕上的红色字体。

(红色字体为“无法说出”“不得不说”“努力说出”。

生大声读课文,师巡视。

师:

谁来说说第一个句子?

生1(读课文):

如同一个婴孩,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师:

红莲、孔雀在这里指什么?

生1:

指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师:

一个全新的生命,突然之间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到了造物主的神奇,他感到满心的欢喜和激动。

可是,他能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呢?

生(齐):

不能。

师:

对,他“无法说出”。

请同学们再找一找课文中直接表达“无法说出”的句子。

【点评】对于学生一开始错误的回答,教师并没有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

生2(读课文):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师:

这是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赞美。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

生2:

激动。

师:

请你试读一下这个句子。

生2读。

师:

读得还不够深情。

提示一下,把句子中的一个词重读。

哪一个词?

生(齐):

怎样。

师:

一起读一下,读出作者饱含深情对印度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赞美。

生齐读句子。

师:

读得很好。

请同学们继续说第二个句子。

生3:

作者不得不说自己感受的句子是:

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

师:

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3:

这是一个反问句。

师:

反问句一般起什么作用?

生3:

强调。

师:

对,加强语气。

你认为加强了什么语气?

生3:

加强了作者激动欢喜的语气。

师:

老师认为,要想把作者激动欢喜的语气读出来,也应该把句中的两个动词重读,是哪两个动词?

生(杂言):

忍,吐。

师:

既然作者是“不得不说”,为什么要用“吐”字?

生4:

“吐”更能表现作者激动的心情。

师:

作者想——

生4:

作者想一口气把激动的心情说出来。

师:

有一个成语是——

生(齐):

一吐为快。

师:

作者“忍”了很久的感情“不得不说”,只好“吐”出来。

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注意重读两个动词,读出作者积蓄已久不得不说的心情。

生齐读句子。

师:

看第三个句子。

作者在说出自己感受的时候加了一个词,怎样地“说”?

生(齐):

努力地说。

师:

“说”出了印度卡拉玛姐妹舞蹈怎样的美?

生(齐):

飞动的美。

师:

这个句子里哪几个词应该重读,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了。

我想请一个小组来读一下这个句子,哪个小组来读一读?

生(A小组齐读):

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地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生鼓掌。

师:

他们把“努力”“飞动”这两个词进行了重读,读出了作者的感情。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三个句子,后面分别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呢?

第一个句子是——

生(齐):

问号。

(屏幕上显示问号。

师:

第二个句子是——

生(齐):

问号。

(屏幕上显示问号。

师:

第三个句子是——

生(齐):

感叹号。

(屏幕上显示感叹号。

师:

作者观看了印度卡拉玛姐妹舞蹈后的感情在一步一步地加深,一步一步地增强,从“无法说出”到“不得不说”再到“努力地说”。

接下来,请男生读第一个句子,女生读第二个句子,全体同学读第三个句子。

同学们,让我们读出作者对印度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热情赞美吧!

生按要求齐读句子。

【点评】“从作者感受的角度发现”,是本节课的第一学习板块,也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教师精心选取了三个句子让学生去“发现”,从朗读的角度品味词语的作用,体会作者的感情。

这一环节,以“发现”开头,以“品”为突破口,以“读”为落脚点,教学环节简洁而有效。

三、从舞蹈者表演的角度发现

师:

这“飞动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如此震撼作者的心灵?

“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从舞蹈者表演的角度去发现。

(屏幕显示:

从舞蹈者表演的角度发现。

)老师想问一下,咱们班有没有会跳舞的同学?

生(杂言):

XX……

师:

同学们看过他们跳舞吗?

生(齐):

看过。

师:

那么,同学们用笔写过他们的跳舞吗?

生(齐):

没有。

师:

假如老师要你们描写XX同学跳舞,你们会从哪些方面来描写?

生5:

动作,外貌,神态。

生6:

还有服装和身姿。

师:

舞蹈是身体的艺术。

接下来,我们来看作者冰心从哪些方面描写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

【点评】从学生熟悉的同学舞蹈进入描写语言的品析,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表演舞蹈,只是籍此唤醒学生人物描写知识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

这个环节,老师想让同学们以合作小组的形式自由地“发现”,再以合作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

请看屏幕上老师给同学们提出的步骤和要求:

1.由一人确定角度——我们发现“飞动的美”表现在     美;2.用自己小组喜欢的方式读句子;3.由一人对所找句子进行简单地品析。

你们知道“品析”的意思吗?

生7:

“品析”就是对所找到的句子进行分析,并且说出句子表达的含意。

师:

对,就是要说出句子美在哪里。

下面,每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已经完成了的小组请用举手的方式告诉我。

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师巡视。

不一会,生纷纷举手。

【点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

教师把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交给了学生,学生就不会茫然无措浪费时间了。

师:

刚才同学们的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进行得非常热烈,下面有请同学们把你们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展示。

有请B小组展示。

生8(B小组成员):

我们小组认为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表现在神态美,我们找的句子是第17自然段第2句,我们采用的朗读方式是男女生交叉读。

B小组成员男女生交叉朗读。

师:

还有一个环节。

生9(B小组成员):

我们小组认为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卡拉玛姐妹的表情非常丰富,舞姿非常优美。

(生鼓掌。

师:

有没有哪个同学对B小组的回答提出疑问或者进行补充?

生10:

我进行补充。

这个句子还运用了大量的成语,这样使句子更美。

师:

应该说是大量的四字短语,是精美的修饰词。

谢谢你的发现。

还有吗?

生11:

这一段话不仅运用了排比和修饰词,而且从“笑颊粲然”“侧身垂睫”“张目瞠视”“点额抚臂”“画眼描眉”等词语可以看出卡拉玛姐妹在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师:

卡拉玛姐妹不仅在舞蹈,还在表现出诗歌里的内容。

说得真好。

有谁知道“颦蹙”是什么意思?

生12:

皱着眉头。

师:

“粲然”是什么意思?

生12:

笑容灿烂的样子。

师:

“皱着眉头”和“笑容灿烂”能不能读成一样的语气?

生12:

不能。

师:

不同的表情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读。

我给同学们把这段话读一遍。

教师范读。

生鼓掌。

师:

我知道,同学们的掌声是送给卡拉玛姐妹的。

她们用舞姿表达感情,我们用声音表达感情。

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注意刚才老师语气的变化。

生齐读。

师:

同学们把这段话读得很好了。

接下来继续展示,有请C小组。

【点评】“展示——点拨——范读——齐读”,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学习效果自然会好。

生13(C小组成员):

我们小组认为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表现在动作美,我们找的句子是第16自然段。

C小组成员接力朗读第16自然段。

生鼓掌。

生14(C小组成员):

我们小组认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卡拉玛姐妹用她们的舞姿表现出了诗歌里的离合悲欢。

师:

老师对他的品析进行一下品析。

他运用了非常规范的语言,准确地说出了这个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他的品析,前半句说出了句子的特点,后半句说出了这个句子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因此,进行句子品析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前面说句子的特点,后面说句子的作用。

【点评】教师及时小结句子品析的方法,既带领学生品析句子,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师:

刚才C小组的同学是从“动作美”来品析的。

卡拉玛姐妹舞蹈的动作是怎样的快,又是怎样的慢呢?

生15:

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

师:

这里运用了比喻,让我们知道了卡拉玛姐妹舞蹈动作的慢与快。

通过比喻,把抽象的“慢”与“快”变得具体了。

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点评】教师进一步地追问,通过分析两个比喻,将学生抽象空洞的品析变得具体实在,学生朗读起来才有情感。

师:

有没有从外貌这个角度来写的呢?

生16(D小组成员):

我们小组认为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还表现在外貌美,我们找的句子是第1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D小组成员齐读第13自然段最后一句。

生鼓掌。

生17(D小组成员):

我们小组认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卡拉玛姐妹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态的丰富。

师:

哪个同学对D小组的回答质疑或者补充?

生:

我不知道这句子哪个地方运用了比喻,我认为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句中说“她用那双能说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一对长眉一双眼睛”不可能“说万千种话”,很明显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

对,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一对长眉一双眼睛”本来就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不可能拟人,也没有比喻。

回答得非常好,掌声送给他!

(生鼓掌。

【点评】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并没有简单地纠正,而是让其他学生进行纠正。

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比教师包办要有用得多。

对于回答优秀的同学及时予以鼓励,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师:

还有要展示的吗?

有请E小组。

生18(E小组成员):

我们小组认为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表现在动作美,请同学们看到第18自然段写“蛇舞”的部分。

E小组成员齐读“蛇舞”部分。

生19(E小组成员):

从这一段中的“轻摇”“微颤”“蠕动”三个词可以看出卡拉玛姐妹舞蹈的形容尽致,尽态极妍,特别是后面引用白居易的诗歌,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优美和精彩,使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回答完毕,谢谢。

师:

应该谢谢你精彩的发言。

谢谢你!

【点评】“回答完毕,谢谢。

”学生精彩而礼貌的发言博得了听众的赞美,教师也及时地毫不吝惜地给予了表扬。

师:

这一部分描写的是“蛇舞”,他们说出了“轻摇”“微颤”“蠕动”三个动词,老师觉得还有一个动词。

生(齐):

传。

师:

这四个动词表现出了“蛇舞”什么样的特点?

生(杂言):

柔韧,轻柔,舒缓。

师:

“蛇舞”是轻柔曼妙的。

我想请女同学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遍,我认为女生更能够用声音表现“蛇舞”轻柔曼妙的感觉。

请男同学给予掌声。

男生鼓掌。

女生齐读“蛇舞”部分。

师:

真的有“蛇舞”轻柔曼妙的感觉。

虽然我们没有亲临现场观看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表演,但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发现”,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所说的“飞动的美”。

但是,同学们,舞蹈如果仅仅是“飞动”的,如果没有舞蹈者用心地表演,又怎能拔动人的心弦、震撼人的心灵呢?

文章中有一句话表明了舞蹈者是在用心地表演,忘情地舞蹈。

是哪句呢?

生20(读句子):

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师:

你能不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20:

说明卡拉玛姐妹跳舞的时候十分地投入,才能把舞蹈的细节表现出来。

师: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她们不仅在用身体舞蹈,而且在用心灵舞蹈。

只有用真心和真情表演的舞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舞蹈。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送给用真心和真情舞蹈的卡拉玛姐妹!

(生鼓掌。

【点评】“从舞蹈者表演的角度发现”,是本节课的第二学习板块,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所学内容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是课文的学习重点。

教者带领学生反复品析描写语言,欣赏着作者不同角度的描写方法。

“学语文就是学语言”,语言的学习就是语文学习的精髓与实质。

师:

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精彩的舞蹈视频。

师播放印度舞蹈视频。

生观看,师巡视。

师:

老师想听听同学们观看视频后的感受。

生21:

我从视频中看到了卡拉玛姐妹服装十分地鲜艳。

师:

打断一下,视频中表演的不是卡拉玛姐妹。

请继续说。

生21:

还有,动作十分地灵活,表情非常地丰富,从她的眼神可以看出她的内心世界。

师:

回答很好,同学们,掌声送给他。

(生鼓掌。

【点评】作者把舞蹈变成文字,教者又带领学生把作者的文字变成学生自己的品析语言,再用视频来证实作者的文字,又把视频变成学生自己的感受。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感受舞蹈和文字的魅力。

四、从舞蹈艺术的角度发现

师:

印度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该有多少可以演绎的故事!

作者是不是也看出了舞蹈者演绎的故事呢?

请同学们找出句子并读一下。

生22:

第17自然段: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师:

卡拉玛姐妹不仅在表现诗句里的离合悲欢,还在演绎着印度的文化艺术。

刚才同学们的“发现”就是从舞蹈艺术的角度来发现的。

(屏幕显示:

从舞蹈艺术的角度发现)同学们,我把刚才的“发现”打在了屏幕上,我们一起把这几句话读一遍。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精美的服饰、动人的眼神、妙曼的舞姿,还——

生(齐读):

舞蹈出诗歌里的离合悲欢,演绎出人生中的喜怒哀乐,讲述着优美的诗歌故事,传承着悠久的文化艺术。

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是什么孕育了如此优美绝伦的舞蹈?

生23:

是印度悠久恢宏的文化艺术。

生24:

我认为是印度人民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师:

劳动创造美,文化孕育美。

同学们,这个意思应该从哪个地方来找呢?

生(杂言):

第19自然段。

师:

印度人民真是太伟大了!

创造出了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

印度的文化艺术真是太神奇了!

孕育出了如此震撼人心的舞蹈艺术。

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一遍这个句子,读出我们对印度舞蹈、对印度人民的高声赞美吧!

生高声齐读第19自然段。

【点评】“从舞蹈艺术的角度发现”,是本节课的第三学习板块。

从舞蹈表演到文化艺术和劳动创造,文章主题得到了彰显。

高声朗读,更让学生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师:

刚才老师带领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了“发现”,同学们想不想尝尝自己发现的乐趣?

生(齐):

想!

师:

屏幕上有一首小诗,老师没有给出诗的标题。

(屏幕显示艾青诗歌《给乌兰诺娃》的内容。

)同学们可以从内容、语言、情感的角度自由地“发现”,可以在小组内自由交流。

生讨论,交流。

师:

谁来从内容上“发现”——这是一首写什么内容的小诗?

生25:

我发现第一小节是在写人跳舞,第二小节头两句是在写跳舞的人,后面是作者在赞美。

(生鼓掌。

师:

到底是不是在写跳舞呢?

(屏幕显示诗歌标题和作者)还真说对了,这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在观看了前苏联舞蹈家乌兰诺娃的芭蕾舞表演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小诗。

谁来从情感的角度“发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26:

赞美。

师: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赞美的感情?

生26:

“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

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

师:

作者赞美了舞蹈者。

作者还赞美了什么吗?

生26:

劳动。

“是劳动创造的结晶。

”作者还赞美了劳动。

(生鼓掌。

【点评】这是课堂的拓展延伸部分。

教师精心选用艾青的小诗,进一步印证了“发现”,检验了所学知识,耗时少而效益高。

六、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一堂课的“发现之旅”,让我们感受了印度舞蹈的优美绝伦,也体会了印度文化的博大精深。

只要我们拥有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并大胆地去尝试“发现”,那么,我们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享受到无穷的“发现”的乐趣。

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请同学们一起读。

生(齐读屏幕文字):

因为发现,所以创造;因为创造,所以快乐!

师:

谢谢同学们,下课!

 

【总评】这是荆州市初中语文第20届课堂教学艺术大赛获得第一名的一节课,也是一节处处体现大赛主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的一节课。

教学设计上,教者别具匠心,以“发现”一线贯穿,整节课从作者感受、舞蹈者表演、舞蹈艺术三个角度让学生进行“发现”,其中以第二个板块为整节课的学习重点,着重品析描写语言,进行朗读指导,品读互促,抓住了文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方法上,以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为主,辅以传统的问答讲解方式,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体”作用,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氛围上,整节课洋溢着浓郁的学习气氛,学生认真地思考,大胆地表达,深情地朗读,全班几乎每个同学都得到表现的机会,尝到了“发现”的快乐,课堂上精彩不断,掌声不断。

学习效果上,无论是品析语言还是朗读句子,无论是课文学习还是拓展延伸,学生们的表现都极为精彩。

总之,这是一节极为有效的课。

3、相关资料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印度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以此为背景的,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她们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舞蹈的“飞动的‘美’”:

光艳:

秀丽的面庞;能说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女性的妩媚不仅表现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间。

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

曼舞:

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

神韵:

印度舞蹈大多表现宗教故事,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欢”。

让人不必拘泥于故事情节,而为之喜为之悲,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舞蹈达到这种神韵,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是很困难的,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

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

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像,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