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289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6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

城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1.1建设背景

城市执法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即要使城市整治有序,又要使城市群众生活方便,需要管理对此进行统筹兼顾。

由于我国存在片面强调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以及优先增长的发展战略,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地扩大,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的现象,造成了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交通堵塞方面更为严重,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乱搭乱建现象,使城市市容,绿化等屡屡遭到破坏等问题,也增加了执法人员执法的难度。

而目前,相关法律规定执法人员只有罚款、暂扣物品等简单的手段,使执法队员可供执法的手段过于简单,但执法人员执法又为了依法办事,往往对违法行为采取“运动战”“大兵压镇”的方式进行,如此机械地适用法律,往往无法形成长效地得管理机制。

在当今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执法大队更应该灵活地采取执法措施。

正如“法律不是僵死的教条,法律是有灵魂的,法律的灵魂是法律的目的,原则,精神。

”另外为了增加执法的威慑力,各地执法局往往采取只罚款不纠正的方式,如此,只能短暂地解决城市问题,没有从源头上予以防治,犹如“拔草不拔根,春风吹又生”,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且群众对此意见较大。

1.2建设的必要性

1.2.1城市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市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整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行政执法手段却相对滞后,行政执法方式不够精细,导致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城市职能的发挥。

为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打造智慧某某,迫切需要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城市技术等,创建行政执法社会服务新模式,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实现行政执法的新突破,为城市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2.2减少重复建设、充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

事实证明,应用行政执法新模式的城市,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高了政府行政水平和管理效益;减少了专业部门巡查成本和人员、车辆等费用;减少了安全案件事故发生率;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和谐、优美、安全、整洁的城市环境,大大降低了行政执法成本。

1.2.3便于政府实施行政执法工作的管理和协调

某某市综合执法指挥系统项目建设后,通过交互共享平台实现了与多部门的行政许可、工商数据、人口数据、机动车数据、市政设施等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换,以及相配套的联动机制、协调机制;同时,也实现了行政执法局以及各委办局的三四级网络建设。

这就必然有助于多级行政管理部门整体运作、协调推进。

从而,理顺市政府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能,建立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从而达到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行政执法与服务的质量、效率,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1.3建设的可行性

1.3.1市管理信息化取得一定的基础

市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已完成建设多个系统并实行24小时不间断服务,目前服务范围已覆盖某某各部门之间。

视频监控方面,某某市目前已组织建设视频监控点位,初步实现了对市区六个主城区和开发区重点区域实时监控。

1.3.2实施信息化技术手段已经非常成熟

本项目建设主要采用以下关键技术:

网络技术,实现有线网、无线网的互联,构建基础设施平台;

数据存储与备份技术,构建SAN结构信息管理平台;

地理编码技术,实现城市执法对象在管理区域中的有序、精确定位;

GIS技术,实现城市基础地理数据的获取、存取、编辑、处理、分析和显示;

GPS技术,实现执法对象的准确定位;

RS技术,实现遥感影像实时查看;

数据仓库技术,实现海量地图数据的整合。

此外,某某市综合执法指挥系统项目建设中采用的无线智能终端执法通技术、移动视频监控技术、新一代呼叫中心技术、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引擎和基于工作流技术等技术,这些技术和方法均为当今世界信息应用领域使用的成熟技术,在国内外已有成功的案例,并且在行政执法建设领域,都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1.4总体框架设计

综合执法指挥平台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由硬件层、传输层、应用支撑层、业务支撑层、用户表示层、用户层等六个部分组成。

根据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的要求,以上各层次按照自下而上构筑,各层都以其下层提供的服务为基础。

所有用户采用单点登录的模式,经过系统身份认证和授权后进入系统。

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依托某某市综合执法指挥中心,通过系统整合、资源共享和拓展开发,构建全市统一的综合执法综合指挥系统。

根据系统的建设目标,数字执法系统建设包括视频监控子系统、车辆监控管理子系统、行政执法办案子系统、移动执法子系统(执法通)、统计分析子系统、OA子系统、短信互动子系统、数字执法系统升级改造包括采集员监督管理子系统、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字资源管理子系统、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执法通)组成。

系统总体体系架构图如下:

1)硬件层:

硬件层是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

系统涉及的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与存储备份系统、呼叫中心设备、大屏幕与视频流发布系统、机房及指挥中心系统等。

2)网络层:

通过电话网、有线宽带网、无线传输网等网络传输线路,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应用,主要涉及的网络有核心网络、某某政务外网、公众服务网、无线通信网、公众电话网、互联网等。

3)数据层:

数据层提供了GIS平台、数据库管理软件等中间件等应用支撑软件。

这些支撑软件为系统的开发、部署、应用提供了各项应用支撑,简化了系统实施的过程。

GIS平台提供了对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维护、操作、显示、分析和建模等一系列与空间位置相关的服务。

应用支撑层支持应用层相关系统的快速、灵活构建和部署,实现对应用数据的管理和支撑。

4)业务支撑层:

包括GIS服务中间件、业务服务中间件、安全中间件、消息中间件和数据交换平台,提供对应用系统的支撑。

5)业务应用层:

包括数字执法与数字执法过程中涉及应用的各系统。

6)接入层:

通过公众网站、WAP网站、短信、彩信、视频监控、GPS监控和其他专业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7)用户层:

用户层主要包括市局各级领导、监督员、执法人员、专业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用户层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在线帮助等功能。

标准规范体系: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参考各种国家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在技术上和管理上提供标准化依据,逐步形成行政执法系统的信息化标准。

标准规范体系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

数据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

数据标准化是指针对空间数据及相关业务数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管理标准化是指区域化管理,各个相关负责主体的工作规范、考核标准等以健全日常工作体系。

主要包括业务流程规范体系、业务对象范围规范体系、评价体系、SOA数据交换体系,规范系统的正常运转。

信息安全体系: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层次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手段,通过软硬件技术和安全管理手段以保证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

通过机房管理、CA认证、权限控制等安全机制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合法化访问。

主要设备有包括防火墙设备、防病毒软件、安全口令、CA认证系统、CA证书、备份机制、机房管理制度等。

1.5业务流程设计

综合指挥平台架构主要由指挥调度处、基层工作处、专项整治处、法制处组成。

其中指挥调度处主要负责对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绿化、市政、工商、环保、公安交通管理执法成效的考评以及处理举报案件、媒体曝光、市场摊区等动态违法违章案件;基层工作处主要负责对规划、建设、房产行业案件的处理;专项整治处主要负责对牌匾广告、乱贴乱画等列入专项整治的案件的处理;法制处负责对上级交办件、信访案件等案件的处理。

针对上述具体执法情况,指挥中心总体业务流程设计如下:

由于案件信息主要来自于以下来源:

上级批转、领导批示、有关部门移送、市民投诉、执法人员巡查发现、新闻媒体曝光。

案件信息进入本系统后,由受理员立案,通过案件受理、现场核实及向行政审批信息共享平台调查取证、案件信息汇总上报、领导审核并作出决定、发送执法告知书或接受听证、下达行政处罚书或行政复议、执行、结案并归档、处理反馈等环节,完成行政执法问题的处理,然后结案归档,并将结果反馈到指挥中心。

1.6系统的接口开发

系统包括了多个应用系统,并与外部系统协同工作。

因此,系统的接口设计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内部的接口设计,二是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接口设计。

系统内部接口是指行政执法系统内部的各类接口:

无线数据传输接口、视频监控接口、本地数据交换接口、执法通与业务系统接口、GIS地理信息系统接口、短信系统接口、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接口、以及后续扩展应用开发接口等。

1.7综合执法指挥平台系统应用系统设计

根据系统的建设目标,数字执法系统建设包括视频监控子系统、车辆监控管理子系统、行政执法办案子系统、移动执法子系统(执法通)、统计分析子系统、OA子系统、短信互动子系统、数字执法系统升级改造包括采集员监督管理子系统、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字资源管理子系统、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执法通)组成。

1.7.1地理信息子系统

1.7.1.1概述

地理信息共享及地理编码系统是某某综合执法指挥系统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实现对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城市网格数据、行政执法案件数据等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维护、显示、漫游、分析、建模和更新等功能。

地理信息共享及地理编码系统始终贯穿于整个某某市综合执法指挥系统之中,提供基础的地理数据调用、地理数据维护、地理数据变更的地图展现、业务数据的地理方式展现、业务数据的地理分布统计、报表等系统支撑。

1.7.1.2地图显示与管理

地图显示与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基础功能模块。

能够实现地图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显示等地图操作与管理功能。

系统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和R树索引技术,对海量空间数据具有较快的显示和处理能力。

1、地图显示策略

为了提高数据的显示效率,系统采用多级比例尺分级显示策略。

根据比例尺从小到大,依次叠置交通图、单元格网图、1:

1000基础地形图。

2、地图窗口管理

可方便地进行地图放大、缩小、开窗放大、开窗缩小、漫游、全图显示等基本操作。

3、鹰眼

用缩略窗口的方式显示当前地图的全屏内容,显示当前地图窗口在全图中的位置,并能通过在缩微图上拖动的方式改变当前地图窗口的视窗。

1.7.1.3GPS定位

执法车辆和执法通手机配置GPS接收模块,具有GPS定位功能,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将案件发生位置精确定位到地图上,并且可以显示或查询车辆和个人所在位置、路线轨迹、执法人员的实时路线追踪及周边执法车辆和执法人员位置信息等。

通过GPS通讯接口,向指挥中心发送坐标信息,提供定位的依据。

1.7.1.4视频监控点定位

通过地图可以标注出每个移动视频监控点的具体坐标位置,并可以根据查询条件选择性显示出来。

1.7.1.5查询定位

查询定位模块用于快速定位专题数据,并可查看属性信息。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图形查属性

2、属性查图形

3、条件查询

4、GPS定位查询

5、地名匹配查询

1.7.1.6空间统计

空间统计模块能够以城区、街道、社区、格网为统计单位,统计落入空间范围内的专题地物的数目。

系统也支持自定义区域统计,根据用户划定的范围,统计不同类型部件或事件的数目。

系统能将统计结果输出成HTML、XML、Excel、MDB等格式。

1.7.1.7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模块能够为管理人员从宏观上提供各项分析结果及统计数据。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地图量算

系统提供各种量算工具,能够测量长度(距离)、面积、角度等。

例如对执法人员巡查路线进行长度测量等。

2.缓冲区分析

用户可以选定缓冲区分析对象并输入缓冲半径,系统能查找缓冲区内发生的所有地物并在列表中显示。

例如选择商业噪音案件位置点,根据噪音的强度设定缓冲半径,构造缓冲区,查看其影响到的建筑群。

3.叠置分析

例如根据用户划定的空间区域,通过叠置分析,计算落入区域内的案件分布情况。

1.7.1.8指挥调度

指挥调度平台能整合所有的音视频资源,并按需要进行实时调度。

指挥中心人员可以将已有的图像信息有选择地发布到一些人员的无线执法终端设备上,让现场人员更好的了解整体态势,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的直观研判资料。

系统开启后,在桌面的右边出现快捷操作工具栏。

为半透明大图标模式,方便的进行各种指挥决策操作。

1.7.2视频监控子系统

1.7.2.1概述

视频监控是获取事发现场情况的最直接手段,通过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在处理问题时可以调用视频显示现场周边情况,及时准确的掌握所监视路口、路段周围的市政、交通、治安等情况,为指挥判断提供迅速直观的信息,从而对各类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

无线视频终端可安装在固定设施或车辆上移动使用。

本系统包含全市布控的移动点视频监控和建设的视频监控,并通过数据交换子系统,实现与其他部门的视频信息共享共用。

部署在每个视频监控点的设备采集视频信号,通过3G无线网络,传回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利用模拟矩阵的切换将前端的全部视频输出到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和监视器上进行监控管理。

1.7.2.2实时监测和控制

单台视频编码设备可提供2路音视频信号同步实时处理(采集、编码、压缩、远程浏览),每路25帧/秒,支持CIF至D1图像格式;

支持MPEG-4、H.264等多种压缩算法;采用H.264压缩技术,最大压缩比可达1:

500;支持变码率和变帧率;编码带宽从64K—2Mbps动态可调;

具有权限的用户可通过视频监控客户端监控并控制前端摄像机;可对其具有权限操作的摄像机、摄像机的云台、镜头进行控制;

视频画面可自动叠加摄像机名称、时间字符;

系统可以利用电子地图的形式将用户具有权限的摄像机显示出来,同时还可以树形结构排列出来,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鼠标进行访问;

可对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设置;

系统支持1、4、9、16等多种画面分隔形式,可随意进行画面切换,支持轮巡,组播的图像调度形式,轮巡编组和轮巡间隔可自由设置,支持全屏显示,可根据用户级别限定显示画面数量;

同时支持B/S和C/S方式访问;

可以将网络接收的数字信号解压并还原成模拟信号接监视器;

通道控制:

打开或断开视频,打开或断开音频,启动或停止通道录像。

云镜控制:

支持镜头的光圈、变焦、聚焦可控制;支持云台的全方位控制。

支持多种解码器协议。

灯光控制:

远程控制现场的灯光、雨刷或者其他继电器设备。

字符叠加:

可在每个每路图像上,叠加地点名称和时间。

预置位功能:

系统可控制高速球机预置位定义、存储和调用,实现快捷的实现多角度远程控制。

轮巡监视:

系统具备视频自动巡视功能,在可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对全部前端监控点进行图像巡查,参与巡查对象可以任意选定。

可通过鼠标滚轮方式控制摄像机变焦,通过鼠标点击实现画面的放大缩小,可通过键盘实现对云台的控制。

1.7.2.3图像存储和回放

视音频采集:

在保证实时性和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由于采用成熟的MPEG4/H.264图像解码技术能够传输高清晰的图像,图像可达到4/8/12/16路同步视音频采集、压缩、存储、网络传输、播放,标准分辨率352×288,传输速率可以在1-25帧/秒间根据网络情况自适应变化;每路每小时只需60~180M硬盘空间,网络传输所需带宽10K~2M可调。

可根据系统最大容量设定存储时间,超过存储时间资料按时间顺序自动循环覆盖。

提供服务器定时录制、服务器手工录制、本地录制等模式;

用户手动录像可将正在观看的图像存储下来;用户自动录像可按时间、摄像机设定将指定的图像存储下来。

所存储图像可转储到其他介质,包括本地PC、其它存储服务器,可刻写光盘等。

整个系统中包含的所有视音频数据和其它用户数据在服务器的数据库均记录有它们的索引信息,用户可以按时间,地点,摄像机编号等信息查询到所有对他授权的数据信息,并且服务器会自动将用户的请求重定向到物理存放数据文件设备进行流方式点播。

全方位满足各级管理人员对监控信息的观看需求。

录像策略:

系统提供定时录像、报警录像、手动录像三种录像策略。

录像存储:

提供本地存储及远程服务器存储,并可设定压缩率、帧速、文件保存时间和最小磁盘剩余空间,如保存时间到期或可用磁盘空间小于最小剩余空间则删除最久的视频文件。

录像检索:

录像记录可在所有监控终端上以具检索权限的用户名登录后进行检索,录像检索可根据不同查询条件如日期、监控地点和报警类型检索录像记录。

录像回放:

检索到的图像记录可以实际尺寸或全屏方式回放,播放速度可以按照正常、快速、慢速回放。

支持录像下载播放。

图像抓拍:

可对任意一路直播视频进行图像抓拍。

语音对讲:

系统可支持任意视频监控客户端与前端交互点的语音对讲功能。

可调节音量大小,设定监听和对讲功能的开启和停止。

电视墙:

系统提供解码服务器,可将前端视频压缩图像还原成模拟信号,输出到指挥中心的电视墙上。

1.7.2.4音频对讲和广播

用户通过移动视频监控客户端,可以和多个在线前端进行网上语音对讲,中心对不同的前端进行语音交互,下达统一命令,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7.2.5电视墙轮巡画面

由于监控画面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电视墙上监视器的数量,系统提供了电视墙画面轮巡的功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在电视墙上轮流显示所有的感兴趣的画面。

系统中的数字矩阵是该功能具体实现者,数字矩阵负责将数字视频网络管理服务器转发的数字压缩图像还原成模拟图像,分别显示在1—32台监视器或大屏幕上。

用户可根据时间段设置不同视频轮巡预案,最大可以设置8个时间段。

用户可设置某分屏上的视频轮巡预案。

用户可以设置画面轮巡的时间间隔。

1.7.2.6视频编组预案管理

系统支持预案管理,用户最多可以建立16组视频预案存储在系统中,每组预案支持1~16画面。

显示用户设置预案后,系统工具菜单中自动出现视频编组调阅的菜单项,这样当出现紧急情况时,用户可以直接调出原先设置好的视频预案。

1.7.2.7报表功能

对当前系统配置信息,设备故障信息、历史视频资料列表,报警信息列表,CUP及内存使用状况,用户操作日志等等相关业务相关数据均可产生详细制式报表,方便查询,导出和打印。

1.7.2.8系统多级管理

系统具备自上而下的信息自动收集功能,即上级服务器可以从下级服务器收集报警信息、巡检信息、事件信息和视频信息并更新数据库;底层服务器可以从视频编码器等数据设备收集相应信息并更新数据库。

系统具备自动触发报警事件并自动上报功能,前端发生的报警、设备故障等等信息会马上上传中心管理服务器,中心管理服务器在存储此信息入数据库的同时,自动转发给需要接收告警的视频监控客户端。

1.7.2.9图像识别对比

系统根据监控工地前后两个时间点的不同图像对比分析,排除人和车辆等元素,判断出工地是否有动工行为,并依据行政许可库里的审批证件对违法开工的工地进行报警。

1.7.2.10噪声监控管理

通过视频监控设备中的噪声监控模块,可以实时收集现场的噪声分贝数据值,系统提供对各个监控点的分贝值进行显示管理。

并通过分贝走势曲线图反应监控点的噪声走势情况。

系统提供分贝报警值设定,当噪声超过报警值时系统自动报警提示。

1.7.2.11微波移动视频整合

通过调试接口的方式,实现微波移动视频软件与数字执法平台软件的对接,点击相应按钮调取微波视频信号,主要的功能包括:

实时查看微波视频信号

通过点击工作界面按钮,可以实时查看相应微波车辆视频信号的功能;

微波移动视频信号全部显示

系统可以同时显示全部在岗微波车辆的视频信号,实现监督指挥中心;

巡查时段进行监控

通过微波视频车巡查时的视频画面,可以对相应车辆巡查时段进行监控;

视频上报功能

通过微波视频车巡查发现执法人员处理案件问题同时,并进行上报,接线员登记受理之后开始进入数字执法系统流程;

视频核查功能

通过微波视频车的巡查,可以进行巡查路段现有的案件进行核查、核实;

1.7.2.12综合指挥平台视频监控整合

视频播放

通过点击地图上的某视频图标,即可调阅现场视频监控图像。

视频播放软件选用RealPlayer或MediaPlayer等通用程序,来满足现有的视频数据压缩格式和将来压缩格式的需要。

视频能在监督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和PC终端上显示。

云台控制

提供对视频系统的的控制接口,实现对摄像头云台的控制,包括放大、缩小、抓图、录制等操作工具。

视频立案

在需要情况下,系统将抓拍现场图像,进行立案。

在视频监控设备的支持下,在立案的同时系统自动记录探头的拍摄位置,以便视频立案的问题处置完成后借助同角度的视频画面进行核实、核查。

查询统计

提供视频立案案件的上报数、立案数、按期结案率、超期结案率等指标的统计,生成周报表、月报表。

位置定位

操作人员可通过设置视频探头部件图层属性为“可见”,即可直观地查看视频探头在地图上的分布情况。

视频案件上报

通过视频监控人员对各视频图像的检查和分析,能由操作人员实时对视频图像进行录制、回放、截图等操作,从而生成媒体文件,直接作为执法问题案件进行上报。

1.7.3GPS车载监控管理子系统

1.7.3.1概述

GPS车载监控管理子系统用于对装有GPS车载终端的残土运输车辆等进行定位监控和管理,并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残土运输车辆的空间可视化管理,解决影响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残土车等问题。

系统采用基于GPRS、CDMA1X或3G(TD-CDMA,WCDMA、CDMA2000)移动通信平台的GPS车辆定位系统。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移动终端,其中装有GPS定位接收器、各种传感器、数据智能处理器和移动网络通信模块等;

(2)数字通信网络,建立连接指挥中心与移动通信网络中心的专网,实现车辆定位数据和调度信息的双向传输;(3)GIS指挥中心平台,由具有调度、管理、报警、监控、决策和大型电子地图的GIS功能的软件系统组成。

1.7.3.2业务流程

车载终端接收GPS定位信息,采集车辆状态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定时上传数据到GPS监控中心(简称为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设在监督中心内,可与呼叫中心共用一套设备和人员),GPS监控中心能随时掌握环卫车辆和巡查车辆的位置和运行轨迹。

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车辆的实时位置,查询车辆的属性,并重现车辆的运行路线轨迹等。

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业务流程图如下:

系统业务流程

1.7.3.3车辆定位显示

车辆定位显示是本系统的一个基本功能。

车载终端接收GPS定位信息和采集车辆状态信息,通过移动通信平台定时、定距、越区或点名上传数据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能随时掌握入网车辆的位置和运行轨迹。

指挥中心可对处于报警状态和非报警状态的车辆进行隐蔽的跟踪监控。

1.7.3.4车辆位置显示

对不同类型车辆使用不同的符号显示,使之能清楚地区分。

对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车辆也用不同颜色进行显示。

车辆与地物对象有明显区别,反应速度快。

不同类型车辆可用不同符号来显示。

对某一辆车操作员可自己设置显示。

可显示轨迹。

车辆实时跟踪中的车辆选择列表列出了当前所有在线车辆及其是否点名、是否显示两种状态,被选中的车辆为主跟踪车辆,主跟踪车辆在地图上用红色标识出来,其它非主跟踪车辆在地图上用灰色标识。

1.7.3.5车辆状态显示

用文字方式显示所在点经纬度、车辆的速度、定位时间、车辆运行或所处的状态等实时状态信息(执行任务或是待命等)。

1.7.3.6车辆参考位置显示

文字显示车辆所处位置的可参照物,如路名、重要单位及附近的建筑物名称等。

1.7.3.7多窗口显示

对用户数量众多的系统,需要在一台双屏工作站上能监控多个区域、多个车辆。

系统提供多窗口监控方式,即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