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9251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docx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唐诗三百首_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唐诗三百首_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五言绝句行宫唐代: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文曾经富丽堂皇的古行宫已是一片荒凉冷落,宫中艳丽的花儿在寂寞寥落中开放。

幸存的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只能谈论着玄宗轶事。

注释寥(liáo)落:

寂寞冷落。

行宫:

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宫花:

行宫里的花。

白头宫女:

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说:

谈论。

玄宗:

指唐玄宗。

登鹳雀楼

唐代: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注释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

太阳。

依:

依傍。

尽:

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

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

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

眼界宽阔。

更:

再。

新嫁娘词唐代: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

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注释三日:

古代风俗,新媳妇婚后三日须下厨房做饭菜。

羹:

泛指做成浓的菜肴。

“未谙”句:

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

谙:

熟悉。

姑食性:

婆婆的口味。

遣:

让。

小姑:

一作“小娘”。

丈夫的妹妹。

也称小姑子。

相思唐代: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释相思:

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

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

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

一作“劝君休采撷”。

采撷(xié):

采摘。

相思:

想念。

怨情唐代: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颦一作:

蹙)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译文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注释“深坐”句:

写失望时的表情。

深坐,久久呆坐。

蹙蛾眉:

皱眉。

静夜思唐代: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静夜思:

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床:

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

《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

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

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

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

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

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

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

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

”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

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

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疑:

好像。

举头:

抬头。

春晓唐代: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晓:

天刚亮的时候,

春晓:

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

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

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

不知有多少。

江雪唐代: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注释绝:

无,没有。

万径:

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

人的脚印。

孤:

孤零零。

蓑笠(suōlì):

蓑衣和斗笠 

笠:

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

独自。

春怨/伊州歌唐代: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

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注释辽西:

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

妾:

女子的自称。

莫:

不。

哥舒歌唐代: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译文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敢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注释哥舒:

指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将,突厥族哥舒部的后裔。

哥舒是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

《全唐诗》题下注:

“天宝中,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著威令,故西鄙人歌此。

”北斗七星:

大熊座的一部分。

窥:

窃伺。

牧马:

指吐蕃越境放牧,指侵扰活动。

临洮:

今甘肃省洮河边的岷县。

一说今甘肃省临潭县。

秦筑长城西起于此。

乐游原/登乐游原唐代: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但遗憾的是已经临近黄昏。

注释乐游原:

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

“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向晚:

傍晚。

不适:

不悦,不快。

古原:

指乐游原。

近:

快要。

渡汉江唐代: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注释汉江:

汉水。

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

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

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

书:

信。

来人:

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送灵澈上人唐代: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斜阳一作:

夕阳)

译文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

他带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注释灵澈上人:

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寺僧。

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苍苍:

深青色。

竹林寺:

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杳(yǎo)杳:

深远的样子。

荷(hè)笠:

背着斗笠。

荷:

背着。

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师诗唐代: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寻:

寻访。

隐者:

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

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

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

回答,说。

云深:

指山上的云雾。

处:

行踪,所在。

终南望余雪唐代: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注释终南:

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

余雪:

指未融化之雪。

《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

“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阴岭:

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林表:

林外,林梢。

霁(jì):

雨、雪后天气转晴。

七言绝句

夜雨寄北唐代: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寄北:

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

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

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

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

秋天的池塘。

何当:

什么时候。

共:

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

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

回头说,追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释九月九日:

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

想念。

山东:

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

他乡、外乡。

为异客:

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

美好的节日。

登高:

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

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

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偶书:

随便写的诗。

偶:

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

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

年纪大了。

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

家乡的口音。

无改:

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鬓毛:

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一作“面毛”。

衰(cui):

减少,疏落。

鬓毛衰:

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

即看见我;相:

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

即不认识我。

笑问:

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马嵬坡唐代: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译文玄宗返回长安杨贵妃早已死,旧时恩爱难忘国家开始振兴。

处死杨妃也是玄宗英明决策,不然就会步陈后主亡国后尘。

注释马嵬(wéi)坡:

即马嵬驿,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回马:

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云雨:

出自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引申为男女欢爱。

此句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景阳宫井:

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

南朝的昏昧陈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通:

惟)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注释黄鹤楼:

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

李白的朋友。

之:

往、到达。

广陵:

即扬州。

故人:

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

辞别。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

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

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

尽头,消失了。

碧空:

一作“碧山”。

唯见:

只看见。

天际流:

流向天边。

天际:

天边,天边的尽头。

江南逢李龟年唐代: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注释李龟年: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

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

经常。

崔九:

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

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

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

指李龟年。

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唐代: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译文二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发:

启程。

白帝城:

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

“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

“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

早晨。

辞:

告别。

彩云间:

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

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

归;返回。

猿:

猿猴。

啼:

鸣、叫。

住:

停息。

万重山:

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逢入京使唐代: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相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注释入京使:

进京的使者。

故园:

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

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

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

“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

托,烦,请。

传语:

捎口信。

枫桥夜泊唐代: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枫桥:

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

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

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

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

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

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

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

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

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

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

“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

”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桃花溪唐代: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山谷云烟缭绕,溪上飞架的高桥若隐若现;站在岩石西侧询问那捕鱼归来渔人。

这里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

你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注释桃花溪:

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

飞桥:

高桥。

石矶:

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

渔船:

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尽日:

整天,整日。

洞:

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乌衣巷唐代: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

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

平常。

王谢:

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

晋代

泊秦淮唐代: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英译Mistveilsthecoldstream,andmoonlightthesand,asImoorintheshadowofariver-tavern,Wheregirls,withnothoughtofaperishedKingdom,gailyechoasongofcourtyardflowers.

注释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泊:

停泊。

商女:

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后庭花:

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注释少府:

官名。

之:

到、往。

蜀州:

今四川崇州。

城阙(què)辅三秦:

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

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辅三秦:

一作“俯西秦”。

风烟望五津:

“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君:

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同:

一作“俱”。

宦(huàn)游:

出外做官。

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

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

并邻,近邻。

无为:

无须、不必。

歧(qí)路:

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

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山居秋暝唐代: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注释暝(míng):

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

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

刚刚。

清泉石上流:

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

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

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

洗衣服的姑娘。

浣:

洗涤衣物。

随意:

任凭。

春芳:

春天的花草。

歇:

消散,消失。

王孙:

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

居。

春望

唐代: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国:

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

陷落。

山河在:

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

长安城。

草木深:

指人烟稀少。

感时:

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

流泪。

恨别:

怅恨离别。

烽火: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

正月、二月、三月。

抵:

值,相当。

白头:

这里指白头发。

搔:

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

简直。

欲:

想,要,就要。

胜:

经受,承受。

簪:

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