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环保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9785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环保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环保教案.docx

《小学环保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环保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环保教案.docx

小学环保教案

1、白色污染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废旧塑料袋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废旧塑料袋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废旧塑料袋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大家来研究研究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

首先,老师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32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使用1平方米的塑料袋。

那么1天之内,我市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我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1日       320000平方米              0.32平方千米

1月       96000000平方米            96平方千米

1年       116800000平方米         116.8平方千米

3、“我们银川市的总面积是9579平方千米。

结合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该市一年之内家庭使用的废旧塑料袋总面积,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

(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我市大大小小的厂家,超市,商品零售场所。

总量将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如此之多的塑料袋足以铺满整个市的天空。

多么可怕的景象。

我们的城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旧垃圾袋,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使用塑料带的现状,贴上废旧塑料袋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关于废旧塑料袋的问题。

这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它?

二、观看录象:

(看一看)

“就从咱们银川市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旧塑料袋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们市是国家园林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废旧塑料袋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的形象吗?

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塑料袋垃圾?

可以吗?

三、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塑料购物袋的国家行动方案。

这个方案规定:

从今年六月一日起所有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国家开始限制白色污染物品的使用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连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塑料饭盒。

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

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

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也吃下肚

四、联系实际:

(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

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

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将你们的创意以书信的形式寄给环保局,看看能否为我们市的环保工作作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机动]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

俗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

”(宣传)

“你们想怎么宣传?

”(指名说)

“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六、活动小结

 

2、汽车尾气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汽车尾气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汽车尾气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汽车为期的危害。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光盘。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教学过程: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根据统计:

每1000辆汽车每天会产生3500千克的废气。

淮安市现有21万辆汽车,每天要排放废气多少千克?

每月多少?

每年多少?

各合多少吨?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   735000千克       735吨

月   22050000千克     22050吨

年   264600000千克    2646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市一年之内汽车产生的废气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

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气,那么全国呢?

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尾气排放现状。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汽车尾气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联系实际:

(做一做)

1、课本中的实验。

用白纸检测摩托车尾气的污染。

2、讨论:

马路上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都到哪儿去了呢?

3、了解危害:

(读一读)小资料

4、观看录象:

(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城市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气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市正在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能接受吗?

三、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a、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b、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四、活动拓展:

(说一说)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

俗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大家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的行动中去?

(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

(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七、课堂总结。

课后延伸:

根据课文提示,调查十字路口,司机在等待绿灯时关掉引擎了吗?

填好表格。

下节课交流、讨论。

 

3、争当环保小卫士

活动目的:

通过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从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

人人都做到环保小卫士,从保护身边的环境做起,从我做起。

活动准备:

1、录象片。

2、由废品加工成“工艺品”。

3、易拉罐、硬纸盒、塑料瓶等材料。

4、剪刀、尺、小刀等。

活动内容

(一)认识环保重要性

1、播放录象(画面使受到污染的“母亲河”)

2、师生谈话,认识环保重要性。

(二)争当环保小卫士

1、说一说。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2、做一做。

废物利用变成宝

(1)学生欣赏“工艺品”

(2)做一做。

废物利用变成宝

(3)教师表扬做得好的并小结。

3、画一画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画一张环保宣传画。

4、写一写。

写环境保护建议书,可对个人、也可以对家庭,学校社会发出的建议。

(写得好的,还可寄给有关单位)

(三)争创“雏鹰环保章”

(四)活动延伸

让学生谈谈:

你能为环保做一件什么事?

谈后落实检查、评比。

4、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2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由题入手、指导读题:

在课前1分钟问答时,同学们一连串说出了20多位世界名人,虽然我们与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而且生活的年代也不同,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且我们这样的家“只有一个。

”(板书课题)听要求读题:

1、强调题目中表示事物的词语。

怎么读?

2、强调表示事物数量的词语。

怎么读?

3、强调表示事物数量极其有限的词语,怎么读?

是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那么面对养育了千千万万人类子孙,而且养育了无数伟人,名人的母亲,你想向她说些什么呢?

(问候、感激、赞美)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找出中心句,由生质疑:

文中作者是怎样赞美地球的,宇航员目睹地球时又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默读、出声读、同桌读、找伙伴读……)把有关语句划一划。

作者: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时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指导读)宇航员:

“我们这个地球台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你能针对这句话提出什么问题吗?

看谁提得最有价值我们就带着你提的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1、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又为什么说它太容易破碎了?

2、课文是怎样说明地球的可爱及其太容易破碎了的呢?

好,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三、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参与指导。

师:

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

那么现在同学们就在小组内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和学习方法,共同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好不好?

生:

展开组内探究、学习,先将有关语句划出来,谈一谈、讲一讲,体会一下。

四、汇报展现,评议共进,点拨升华。

生:

我们小组讨论的是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了地球可爱。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出示投影)晶莹透亮:

是光亮透明的意思,一般都用来形容美玉宝石、珍珠。

纱衣:

本身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很美妙。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地球如同一位身披水蓝色纱衣的仙女,又如晶莹剔透的宝石一样光彩照人,美丽极了。

生: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句话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是拟人的写法,说明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就像儿女与母亲一般;又比喻成摇篮,摇篮是婴儿睡觉时最舒服的地方。

说明地球孕育了万物,可见她是多么和蔼可亲啊,就像是我们婴儿时睡过的摇篮,就像是生我们的母亲,所以这句话也体现了地球的可爱之处。

师:

引导:

事物之间有共同之处才可作比喻、比拟,想一想地球和摇篮,和母亲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个比喻恰当吗?

师:

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看一看读得是不是更好,谁来试试。

评议:

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我们就像他那样读一读。

不好在哪儿,能不能试着读一读。

师:

接着汇报。

生: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无私:

没有私心,一心为别人着想。

慷慨:

是毫不吝惜,非常大方的意思。

前文已经提到地球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甚至要经过几百万年,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的,但地球还毫不吝惜地向人类提供着资源。

这可以看出地球的可爱。

生: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生:

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的主要条件,给人类做贡献的,所以可爱。

师:

地球母亲如此美丽可爱。

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她的容颜,用心灵去感受她的和蔼可亲。

(放资料片)师:

容易破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

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像一叶扁舟。

是啊,我们的母亲在茫茫宇宙中就像一条小船,很弱小,资源有限,所以容易破碎。

生: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表面的面积占万分之一。

人口不断膨胀,地球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越来越小,所以容易遭到破坏。

生:

虽然地球无私,但是,如果不加节制的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枯竭:

就是用尽、没了。

不加节制:

没有计划,随意开采。

这句话也说明了地球容易破碎。

因为如果人们没有计划,随意开采有限的资源,总有一天资源会用尽、用光。

生: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摄影出示:

能不能根据你对这部分课文的理解,试着把空补充完整,形成一段通顺的话。

“我”是人类生活离不开的淡水,我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倾倒垃圾和排放工业废水,不但使我不能再生,还造成水的污染,鱼儿死亡,人类中毒等一系列生态灾难。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师:

放资料片,让学生感受一下什么是一系列生态灾难。

师:

同学们,当你了解到我们的母亲地球,遭受儿女的万般蹂躏践踏后,还如此慷慨无私,默默为我们奉献的时候,你是否更加感受到她的可爱和容易破碎呢?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师:

看到我们可爱的母亲如此容易遭到破坏,而且是我们人类中的一些不孝子孙造成的,怎能不叫人痛心,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

保护地球。

师板书:

精心保护。

(出示投影)文章最后一段话: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师:

快速浏览这段话,共几句,可以分为几层?

生:

4句话,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

是告诫人类。

第二层:

是呼吁人类。

师:

哪些同学愿意告诫?

起立。

让我们一起来告诫和呼吁。

哪些同学愿意呼吁?

五、延伸课外,感悟:

实践:

同学们喜欢(实话实说)节目吗?

好现在我就现场插播实话实说节目,我就是主持人崔永元派来的。

袁老师,同学们就是特邀嘉宾,学过《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可以是一幅对联,一句诗,一个格言、警句,或是一个感叹……六、作业设计1以个人名义给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写一封倡议书。

2利用你搜集到的资料,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建立一个研究性学习文件夹。

3搞一次“小行动保护大地球”的一分钟演讲。

七、板书设计:

太可爱了只有一个地球精心保护太易碎了

 

 

 

5、汽车尾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汽车尾气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汽车尾气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汽车为期的危害。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光盘。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四、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

(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根据统计:

每1000辆汽车每天会产生3500千克的废气。

淮安市现有21万辆汽车,每天要排放废气多少千克?

每月多少?

每年多少?

各合多少吨?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735000千克735吨月22050000千克22050吨年264600000千克264600吨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市一年之内汽车产生的废气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

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气,那么全国呢?

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尾气排放现状。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汽车尾气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2)、联系实际:

(做一做)1、课本中的实验。

用白纸检测摩托车尾气的污染。

2、讨论:

马路上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都到哪儿去了呢?

(3)、了解危害:

(读一读)小资料(4)、观看录象:

(看一看)“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城市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气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市正在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能接受吗?

(5)、研究方案:

(写一写)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a、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b、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6)、活动拓展:

(说一说)“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

俗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大家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的行动中去?

(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

(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7)、课堂总结。

五、课后延伸:

根据课文提示,调查十字路口,司机在等待绿灯时关掉引擎了吗?

填好表格。

下节课交流、讨论。

 

 

 

6、垃圾

一、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         活动准备:

1.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      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         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该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180000千克180吨月5400000千克5400吨年65700000千克65700吨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

(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某市大大小小的27000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某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观看录象:

(看一看)“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某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某市的形象吗?

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

能接受吗?

三.研究方案:

(写一写)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

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

包括:

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

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

包括:

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

又称危险废弃物。

包括:

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

这个方案规定:

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连碟子一起吃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纸杯、纸碟、饭盒。

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

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

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

四.联系实际:

(说一说)“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

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

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机动]“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

俗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

(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

(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六.活动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