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0394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docx

整理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

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中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篇的全部内容。

2010年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文言文阅读篇

1.(2010四川巴中)阅读下面这篇文段,完成22-27题。

(20分)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1)渔人甚异之()`

(2)悉如外人()

(3)阡陌交通()(4)便要还家()

2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B.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选文)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为武陵人捕鱼为业(选文)

不足为外人道也(选文)

D.虽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

24.翻译句子。

(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所选文段出自《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人。

B.文章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

C.桃源中人与渔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D.太守遣人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说明太守也想到桃源中去过桃花源中人的生活。

26.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4分)

 

27.请就文中所描绘的桃源生活,谈谈你的看法.(3分)

 

【巴中答案】

22.(共4分,每空1分)

(1)对……感到诧异

(2)都,全(3)交错相通(4)通“邀”,邀请

23.D(2分)

24.

(1)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两个朝代了。

(2分)(重点词“乃”、“无论",如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2)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一类的东西。

(2分,重点词“俨然”、“属",如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25.D(3分)

26.成语是:

世外桃源;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生活得幸福、愉快的社会理想。

(4分,每一文2分)

27.这个理想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它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3分,能言之有理即可)

2.(2010四川成都)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9分,每小题3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交通:

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

值得

D.处处志之志:

记住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忘路之远近B.见渔人,乃大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其如土石何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分)

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4分)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①,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

“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

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

”对曰:

“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②于薛乎?

"冯谖署曰:

“能!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

“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

“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

“责毕收乎?

来何疾也!

”曰:

“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

"冯谖曰:

“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官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

“市义奈何?

曰: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

“诺!

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释】

①孟尝君:

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

他以好养士而著名.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②责:

通“债”,债券。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使人属孟尝君属:

通“嘱”,告诉

B.以何市而反市:

C.孟尝君怪其疾也怪:

责怪

D.狗马实外厩实:

充满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3分)

译文: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3分)

译文:

5.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券市义”?

结合全文概括作答。

(4分)

答:

【成都答案】

(一)(共13分,4~6题每小题3分,7题4分)

4、D(志:

做标记)

5、B(都解释为“于是"“就";A项前句“之”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前句“为”解释为“向”,后句“为”解释为“为了";D项前句“其”解释为“他”,后句“其"不译,加强反问语气)

6、B(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

7、(4分)

(1)(2分)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异”“穷"的意思各计0.5分)

(2)(2分)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妻子”“绝境"的意思各计0.5分)

(二)(12分)

3、(2分)C(怪:

对……感到奇怪)

4、(6分)

(1)(3分)孟尝君派人供给冯谖母亲吃用(的东西),不使她感到缺失。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给"“乏”的意思各计1分)

5、(4分)

(1)感谢孟尝君的知遇之恩;

(2)替孟尝君树立形象,获得民心。

(每一点计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3.(2010四川达州)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18-22题。

(14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请广于君(广:

扩充)

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

道谢)

C.大王加惠(加惠:

给予恩惠)

D。

秦王怫然怒(怫然:

盛怒的样子)

19.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A。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B。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原文】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译文】

(2)【原文】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21。

阅读文章第一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实际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

简要分析。

(3分)

答:

22。

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填人名)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干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

唐雎在这次外交事件中的说话技巧给了你哪些启示?

(3分)

答:

【达州答案】(14分)

18。

(2分)B(B项谢:

道歉)

19.(2分)C(例句“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和B句中的“之"均为代词;D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的)

20。

(4分)

(1)(2分)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只要译准两个“使",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2)(2分)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只要译准“以……为长者”、“错意”,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21.(3分)秦王易地并非真心,意在吞并:

A.秦王“使人谓",并以“寡人"自称(只有对下,诸侯才可自称寡人),可见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

“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悦,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言之成理,语言简明通顺,即可视情况给分)

22。

(3分)

第一问(1分):

诸葛亮

第二问(2分):

(此题是开放题。

可自选角度,如可从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等方面去谈。

只要言之成理,语言简明通顺,即可视情况给分)

4.(2010四川乐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记与欧公语

   欧阳文忠公尝言:

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

“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

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

“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文忠因言:

“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

”予因谓公曰:

“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

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公遂大笑。

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选自《东坡志林》)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初似儿戏,然或有验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殆未易致诘也                   思而不学则殆 

C.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医以意用药多此比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D。

医问其得疾之由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B.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

C。

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

D.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

9。

文言翻译。

(3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译文:

                                                  

【乐山答案】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6.A   7.B   8.B

9。

翻译(3分)

  译文:

位高禄厚的人(1分)目光短浅(1分),不能作长远打算。

(1分)

(意思相近即给分)

5.(2010四川泸州)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9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7。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D.足肤皲裂而不知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3分)

翻译:

(2)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分)

翻译:

9。

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3分)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②足肤皲裂而不知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⑥

答:

()

【泸州答案】文言文阅读(16分)

6.走—跑卒—最终、终于俟—等待援-提出(1词1分,共4分)

7。

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3分)

8.(共6分)

(1)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3分.“德隆望尊”1分,“辞色”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

(3分.“被”1分,“腰”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9.C(3分)

6.(2010四川眉山)

(一)阅读下列课内文言文,回答7~9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

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王曰: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子墨子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

“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

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

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

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

入侵.

8.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

D.仓鹰击于殿上子墨之闻,起于鲁

9.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

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0.把下面课内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23、24题(5分)

晋献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宫之奇④谏曰:

“不可。

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⑤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

”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⑥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

②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

③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

⑤德,恩德。

⑥取,攻占。

23.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2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分)

【眉山答案】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7-9小题,每小题2分)

7.B8.A9.B

10.①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②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4分,采分点为“甚"、“以”,译为“过分"、“因为”,各1分;其它文从字顺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23.①晋献公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②晋国攻下虢国之后,军队在返回途中灭掉了虞国。

(采分点为“假”“伐”“反”,译为“借”“攻打"“返回",各1分;其它文从字顺得1分)

24.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与下列示例意思接近亦可。

(1分)

示例一唇亡齿寒。

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

示例二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示例

三假途灭虢。

指以借道为名行灭国之实的计谋。

7.(2010四川内江)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9题(8分)  

王曰: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云梯,必取宋。

”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语不言。

”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