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1040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23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docx

安全标准化学习资料1

一、安全标准化概要

1、安全标准化是指企业具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规定的标准。

(所有人员抽查提问)

2、关于安全标准化规范(所有人员抽查提问)

编制依据:

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目的:

规范从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活动,提升其整体安全水平,实现危化品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管理模式:

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持续改进,采用系统化的理念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核心:

安全承诺、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基础:

风险管理

理念:

任何生产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12月16日起开始下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实施安全标准化活动。

4、安全标准化规范要求是由10个A级要素和51个B级要素。

采用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动态循环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自主管理,政府部门监督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

(所有人员抽查提问)

5、安全标准化各级要素表:

(所有人员抽查提问)

A级要素

B级要素

A级要素

B级要素

1负责人与责任

1.1负责人

1.2方针目标

1.3机构设置

1.4职责

1.5安全生产投入

5生产设施

5.1生产设施建设

5.2生产设施管理

5.3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5.4检维修

5.5拆除和报废

2风险管理

2.1范围与评价方法

2.2风险评价

2.3控制措施

2.4风险控制

2.5风险信息更新

2.6重大危险源

6作业安全

6.1作业证

6.2警示标志

6.3直接作业环节

6.4承包商与供应商

6.5变更

7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

7.1化学品档案

7.2化学品鉴别与分类

7.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7.4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7.5危险化学品登记

7.6危害告知

3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3.1法律法规

3.2符合性评价

3.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4安全操作规程

3.5修订

8职业危害

8.1职业危害申报

8.2作业场所管理

8.3劳动防护用品

4培训教育

4.1管理人员培训教育

4.2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4.3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4.4其他人员培训教育

4.5日常安全教育

4.6培训教育管理

9事故与应急

9.1事故报告

9.2抢险与救护

9.3事故调查与处理

9.4应急指挥系统

9.5应急救援器材

9.6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

10检查与绩效考核

10.1安全检查

10.2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

10.3隐患整改

10.4绩效考核

6、实施安全标准化的意义:

(1)安全标准化管理是预防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

(2)安全标准化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手段。

(3)安全标准化是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强化源头管理的有力措施。

(4)安全标准化是安全专项整治、安全评估,实现企业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进一步要求。

(5)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种有效途径。

(6)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是企业自身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要。

(7)安全标准化工作有助于推动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所有人员抽查提问)

二、各考核要素的考核标准、检查形式、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

1、负责人与责任

1.1负责人

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明确其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及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

(1)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明确其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有落实“双基”工作的内容(查责任制文本)

(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知道自己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知道“双基”工作的内容(与主要负责人面谈)

(3)企业的安全生产应落实“双基”工作(查企业工作)

(4)说明:

a、主要负责人:

企业一把手。

b、安全生产“双基”工作:

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机构建设、法制建设、安全投入、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基层工作:

车间及以下班组安全工作。

2、主要负责人做出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变为必要的资源支持,安全承诺应向社会公开

(1)应有主要负责人签字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查安全承诺文本),承诺内容应基本符合以下要求:

1)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2)对企业的安全事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3)最大限度的不发生事故、不损害员工的健康;4)公开的安全生产表现;5)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支持;6)树立表率作用,不断强化和奖励正确的安全行为;7)以预防为主,开展风险管理、隐患治理;8)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持续改进;9)鼓励相关内外部人员积极参加到安全标准化不断改进的过程中。

(2)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有资源保障。

资源:

人、财、物、技术、方法(查安全管理机构设立、人员设备配置、办公经费支持、特别是标准化工作开展中资源支持)

(3)单位负责人的安全承诺书应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至少在厂门口设立公告牌予以公示(查公开形式)

3、企业应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

要求:

(1)安全标准化工作应涵盖所有的生产经营区域

(2)每项工作都有工作标准

(3)每个岗位都安全操作规程

(4)人人参与安全标准化工作

4、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

(此项着重强调要求全员参与,抽查员工对本岗位的安全工作的了解情况)

1.2方针目标

1、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

(1)需下发红头文件(查红头文件)

(2)安全生产方针要符合或严于法律法规的要求,要与企业的风险相符,与其他方针、目标(环保、质量)具有同等重要性。

(3)安全生产目标应有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合理适当的、可考核、有时限的。

2、方针目标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落实,公众易于获得

(1)所有从业人员应该都知道(抽查员工)

(2)应在厂内宣传栏、布告栏公布,应将文件下发到各岗位(抽查现场)(应和企业质量、生产发展、环保等方针、目标同等重要)

3、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查责任书文本)

各级组织:

高层、所有职能管理部门及所有车间

4、各级组织制定安全工作规划或计划,以保证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完成(查安全工作规划或计划文本和落实情况)

(1)各级组织:

高层、所有职能管理部门及所有车间

(2)工作计划及目标的制定频率为一年一次。

工作计划内容包括:

实施计划的职责、权限;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实现安全工作目标的方法、时间表和资源;有变化时应及时修订。

5、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1)应制定考核办法,规定考核内容、方式、频次、责任部门、奖励办法。

(2)应按时进行考核,频次为每季度一次。

(3)考核应有记录

1.3机构设置

1、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

(1)建立安委会应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查文件)

(2)应有会议记录。

每月、最少一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应有内容(查会议记录)

2、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健全安全管理网络。

(1)300人以上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数应按职工总人数5‰且最低不少于3人配备。

(查文件)

(2)企业应有安全管理网络:

厂(安全科、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车间(专职安全员)——班组(专、兼职安全员)且有效运转(查安全管理网络及运转情况)

(3)注意:

安全管理人员不包括安全员

3、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1)通过与上述人员面谈和接触判断

(2)与是否获得安全资格证书无关(获得安全资格证书也可能不具备相应知识和能力)

4、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查证书)

(1)主要负责人:

公司一把手;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分管安全生产副总、安全管理机构所有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3)注意证书的有效性。

1.4职责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企业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班组和广大的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安全工作。

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从主要负责人到一般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横向,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1)应制定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查责任制文本)

(2)所有人员应知道自己的安全职责。

(抽查人员)

2、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基础单位安全职责

(1)所有职能部门、所有车间应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查责任制文本)

(2)各单位应认真履行安全职责(抽查部门履行情况)

3、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1)应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制度(查文本)

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内容应包括:

考核职责、频次、方法、标准、奖惩方法

(2)应按考核制度规定频次定期进行考核(频次:

一年一次)(查考核记录)

(3)按考核制度规定进行奖惩(查奖惩记录及文件)

1.5安全生产投入

1、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确定提取标准

(1)应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制度内容应包括:

安全费用筹集(提取)、使用(范围)、管理(批准、审计)责任等

(2)制度中应有提取标准,提取标准应符合财政部财企[2006]478号文件有关规定。

2、建立安全费用台帐(应单独建立台帐,查台帐)

3、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查台帐)

注意:

安全投入使用范围应符合财政部478号文件有规定,注意一些费用的列支(如劳保费用,特种设备检测费用,特种作业、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体检费用,安全活动费用,安全设施费用等)

4、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查在册职工花名册,查缴费单据)

工伤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内、生产岗位上发生的与生产或工作相关的人身伤害事故,包括轻伤、重伤、死亡、急性中毒等。

(1)参加商业保险(意外保险)不能代替工伤保险

(2)应按在册职工人数依法如数缴纳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事先组织对分析目标进行危害识别、衡量、分析,并针对其制定出切实有效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从而达到事前预防,最大限度消减危害保障安全的科学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核心过程。

2.1范围与评价方法

(1)企业应制定风险评价指导书或风险评价程序(查制度文本)

(2)在风险评价指导书中应明确以下内容:

①建立评价组织的原则;

②风险评价的目的;

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管理关口前移,实现左侧管理,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③风险评价范围;

1、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各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④风险评价方法;

对生产车间的生产作业活动过程、检维修、特殊作业等工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对生产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⑤风险评价准则;

制定评价准则的依据:

1、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设计规范采用《化工工艺设计手册》;

3、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

4、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等级

(L)

标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信得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信得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二、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等级

(S)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财产损失/万元

停工

公司形象

5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50

部分装置(>2套)

国内影响

4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

>25

2套装置

地区影响

3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

1套装置

公司及周边范围

2

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10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

公司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受损

三、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度(R)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10~12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2年内治理

5~9

可接受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治理

≤4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

注:

风险度(R)=可能性(L)×严重性(S)

2.2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动态管理模式图

1、依据已确定的评价范围、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风险评价(查风险评价记录)

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火灾和爆炸;冲击和撞击;中毒、窒息和触电;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的腐蚀、缺陷;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1)应对全厂各生产装置、设施、重要设备、重要作业及危险作业用确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危害识别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6441)

(2)对上述各生产装置、岗位、重要设备及危险作业用确定的评价准则,确定是否是可接受风险。

(3)定期:

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常规活动是指在正常开车情况下进行的生产作业活动和相关设备设施的检维修活动,如流程各岗位作业活动、设备的切换及相关检维修活动。

非常规活动是指在非正常开车情况下设备设施的检维修作业活动、特殊作业活动,如大中小检修时设备设施的检维修、特殊作业等。

2、记录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查风险评价记录及重大风险清单)

(1)通过风险评价,确定的重大风险应记录入重大风险清单

(2)对于重大风险,应制定出风险控制措施(是在原有控制措施的基础上补充提出的控制措施)

(3)判断措施是否合理。

判断依据为:

a、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b、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c、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与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

d、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4)选择的措施应包括:

a、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b、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

c、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

d、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3、注意风险评价应实事求是。

2.3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济运行情况,企业有关部门确定优先控制顺序,采取控制措施(查风险控制措施计划或风险控制措施表)

1、风险评价中所有不可接受的风险提出的控制措施都在考核范围内,其中重大风险是考核重点。

2、企业对风险评价中提出的控制措施特别是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指在原有控制措施下仍是不可接受风险重新补充提出的控制措施),确定优先顺序并采取之,应下达执行计划。

确定优先顺序的依据是风险评价结果和经营运行情况。

(两者要结合起来)

评价结果:

风险度大的优先进行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经营运行情况:

结合公司各方面投入(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的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控制。

2.4风险控制

1、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企业有关部门和车间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查记录或现场)

(1)抽查几项不可接受风险,检查措施落实情况。

(2)重点是重大风险。

2、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查档案)

(1)重大隐患的确定条件依据省安监局[2006]84号文件进行排查。

(2)档案内容应符合要求:

a、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

b、评审意见。

c、治理方案包括资金预算。

d、治理时间表及责任人。

e、竣工验收报告。

3、将评价结果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查培训记录、抽查人员)

(1)培训形式:

培训班;班前班后会;班组安全活动

(2)岗位操作人员应了解本岗位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2.5风险信息更新

1、应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

(1)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2)厂区十大危险作业每次作业前都应先做风险评价。

(3)事故和变更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定期安全评价应按期进行。

2、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查评审或检查记录)

(1)所有不可接受风险的控制措施,都应评审控制结果。

(2)重大风险是重点。

2.6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我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有:

冶炼车间的氰化钠库、浸出工段、二氧化硫转化器;磷铵车间的液氨储罐区。

1、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确定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查制度文本,查重大危险源档案,查现场)

(1)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33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10、22、48条;《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17条

(2)重大危险源按GB18218《重大危险源辨识》确认。

2、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查档案、查现场)

(1)档案内容:

物质名称及数量、性质、地理位置、管理人员、安全规章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

(2)定期检测:

工艺参数、危险物质、主要设备、设施及安全附件。

定期评估:

对安全状况定期检查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表、检查情况报告、安全评估报告)。

定期监控:

泄露报警、火灾报警、电视监控、巡回检查等方式。

3、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查应急预案文本、抽查人员)

注意:

此预案不是全厂性预案,主要是紧急情况下报警、停车、抢险、抢救的应急措施。

4、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查备案记录)

备案方式:

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传达给有关部门并索要备案证明。

有关部门是指公安、消防、环保、质监、当地人民政府及周边企业、村庄等。

5、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新建企业与周边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

老企业与周边的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老企业不符合要求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整改期限内整改(查现场、查评估报告、查整改报告)

3、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3.1法律法规

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查文本)

(1)制度应包括本要素相关规定(2—5)

(2)“其他要求”:

规章,规范性文件,工作性文件

(3)需识别和获取的项有:

法律、法规、标准、规定、条例、规程、规范等。

2、明确责任部门及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查制度文本,抽查一个责任部门,查法律法规清单)

3、定期进行更新(查法规清单)

(1)涉及危化品生产的所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重要工作文件、主要标准都应列入法规清单。

(2)法规修订、标准修订后应及时进行更新。

(3)获取渠道:

各级政府、行业协会或团体、数据库和服务机构、媒体、网络等。

4、及时对从业人员宣传、培训(查培训记录)

(1)新法律颁布应立即培训。

(2)新入厂人员应立即培训。

(3)注意最近几年新颁布的法规(省条例、国务院493号令、国家安监局1号、3号、8号令)

5、及时传达给相关方(查传达记录)

(1)法规颁布应立即传达(供应商应注意各类标准的传达)

(2)相关方:

供应商、承包商

3.2符合性评价

1、定期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查评价记录)

(1)定期:

一年一次

(2)应对法规清单上所有的法规逐条逐款进行符合性评价,并如实记录违反法规现象和行为。

2、消除违法现象和行为(查整改记录及评价记录)

(1)对违规现象和行为应进行原因分析

(2)对违法现象和行为采取措施消除

3.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制定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查制度文本)

(1)制度目录应符合要求:

19+13[省安监局(2006)117号文件附件7]

即:

19项必须单独建立的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禁火、禁烟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3项可以单独建立也可合并到相关制度中的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程序或指导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承包商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生产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2)制度内容应符合要求

判断内容是否符合要求三原则:

a、以最新版本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为依据;b、以企业的实际为基础符合企业实际;c、坚持可操作性(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

2、发放到有关岗位(查发放记录、抽查工作岗位)

应发至所有的职能部门、车间、班组

3.4安全操作规程

1、编制安全操作规程(查操作规程文本)

(1)需编制的安全操作规程范围:

1)所有生产岗位都应编制安全操作规程;

2)所有通用工种都应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如管、钳、焊电工等。

3)各设备、装置安全检修规程。

4)其他需要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气瓶充装使用安全操作规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固、气)体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