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015391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月》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望月》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望月》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望月》教学反思.doc

《《望月》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月》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望月》教学反思.doc

《望月》教学反思

  我引导学生学习了《望月》一课,课后采访了一些学生的学习感受,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现状,作如下反思:

  一、文本与资料携手:

  月儿虽美,传递了人们的情感,但要让五年级的学生细细体会也非容易的事,所以我让学生观赏美丽的月色图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出示关于诗、散文的阅读理解方法,课外描写月的诗句和散文,难点句子的理解,也有学生关于月的平时作文,课上给学生十分钟时间阅读资料,让资料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帮助。

课堂上听到了学生朗读教材的声音和对图片的赞美声,也看到了学生在纸质教材上写写划划。

  二、阅读与表达相伴:

  《望月》是一篇清逸空灵的美文,学生一遍遍地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齐声读、表演读,反反复复地品味着,情之所至,拿起笔在文字旁边的空白处,录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

谁说月亮无情在小外甥的眼睛里,她是温情的母亲,轻抚着他的小脸,呼唤他从香甜的梦中醒来,去欣赏无边的月色。

月缺是诗,月圆是画,月圆像眼睛,仿佛月亮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有着顽皮的眼神和可爱的心思,喜欢偷看美丽的人间,喜欢和小外甥那样的小人儿,同游同戏同交心;月缺是牙齿不齐的老爷爷咬剩的缺口的月饼,是害羞的半遮掩的少女的脸月是画家的灵思,更是诗人的情怀!

小外甥的想象多么独特而富有童趣!

学生的朗读与表达更让我明白他们入情入境,和小外甥和月亮心心相印!

  三、预设与生成共存:

  在交流月色美这一部分时,原先的教学设计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再交流自读感受,最后再集体品读。

当第一个学生交流时,读到了第二小节第一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读得挺不错,却说不出好在哪里。

经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母亲、祖母的温柔慈祥,体会安详的意思。

再读这一句时,学生们读得很有味儿,并顺流而下,自然地一直读了下去,把这一段都读了。

读得也还不错。

这一读,把原定的逐句讲析的教路打断了。

这个突发的情况使我意识到,字斟句酌的品读方法,不合这群孩子的口味。

要整体读,有什么不好呢于是,我利用解决学生问题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是怎样的剪影为什么会伸展、起伏的机会,让学生再次欣赏月色图,再次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整体品读,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果然读得投入、动情。

在交流幻想美这一环节,教学设计是,先由师生朗读课文,找到描写小外甥的幻想的句子,读出他说话时的神态、语气,最后让学生放飞想象,表达自己对月亮的独特感受。

本以为学生需要引导才能体会,没想到学生一下子就说,我点击文字链接的图片,原来圆圆的月亮远看的确像眼睛,甚至还美美地读了小外甥的三处想象,真是意想不到的顺利啊。

在讨论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时,学生思索片刻后很快就说出了自己对月亮的幻想--有嫦娥吧,圆圆的月亮像大月饼,云层封锁月亮像被缺牙的老太太咬了一口

  可以这样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并没有产生对小外甥的崇拜,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比小外甥差,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了一篇与课文一样,有着优美月色、浩瀚古诗、鲜活幻想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望月》,解读文本,超越文本的境界,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