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17702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45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docx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

水土保持设施自验报告

 

建设单位:

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

自验协助单位:

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7年9月

附件:

1、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立项相关流程及批示文件(领导批示[2009]444号)

2、主体可研审查意见

3、《关于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函》(成铁总工函[2011]182号)

4、《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綦江县实施城市规划建设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复》(渝府地[2011]574号)

5、《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渝水许可[2010]151号);

6、《重庆市綦江区水务局关于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意见的函》(綦水函[2014]81号)

7、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单据

8、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9、自验核查照片

附图: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措施总体布置图

 

前言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位于綦江县与江津区交界区域,起于渝黔铁路綦江北站,止于铝厂主厂区东侧石夹口站清溪河旁,全长3.661km,是重庆铝业大板锭环保搬迁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实施不仅为重庆旗能铝业有限公司原料及产品的运输提供保障,扩大外部运输条件,节约企业运输成本,从而赢得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局面,而且对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控制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促进当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于2009年9月获得成都铁路局同意建设铁路专线的复函(成铁计统函[2009]856号),随即我公司立即委托相关单位开展本项目的可研、初步设计、涉河、防洪、环境等相关前期工作,并及时取得了工程相关支撑性文件。

2010年9月,我公司委托重庆渝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承担了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该公司接到委托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初步勘察和资料收集工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2010年10月编制完成了《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2010年10月21日,重庆市水利局主持召开了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评审会,评审通过后该公司按照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最终完成了《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并上报重庆市水利局。

2010年11月15日,重庆市水利局以“渝水许可[2010]151号”对《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以下简称《水保方案》)予以批复。

工程于2011年4月开工,于2013年6月完工,工程总工期29个月。

根据工程建设特点,我公司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遵循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配套以及“三同时”原则,在项目工程建设扰动区采取临时防护工程、工程措施、植被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防护措施,使各扰动区域达到规定治理目标。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是在项目建成后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的一次单项验收工作。

我公司组织水土保持相关专家及技术人员对项目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查勘,对工程建设扰动区内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现场检查。

在全面、系统地进行技术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就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存在问题向施工单位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施工单位对照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后,公司组织相关专家组成“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水土保持项目竣工验收组”,对项目工程水土保持设施进行了竣工验收自查。

自查认为水土保持设施全部完工,具备验收条件,拟向重庆市水利局提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申请,并据此编写完成《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竣工自验报告》。

 

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项目概况

1.1.1地理位置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建设地点位于綦江区与江津区交界处,行政地属于綦江区古南街道,线路起于渝黔铁路綦江北站右侧(重庆端),向西南方向行走,穿越G210国道后,修建万家咀大桥跨越綦江河,再修建菖蒲湾隧道、垴水岗隧道折向北进入工厂站,工厂站依大钣锭厂区东侧而建,按横列式布置,专用线尾端延伸至大钣锭厂区北侧,铁路线全长3.66km。

1.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主要由铁路专用线、綦江北站扩建工程及工厂站工程组成,并配套建设水电、通信、信号、房建等设施。

工程建设铁路专用线3.66km,主要包括桥梁258.39m/5座,隧道782.62m/2条,一般路基段2619.755m;站场工程主要由綦江北站扩建工程(主要包括接轨站综合楼1172m2、P50轨道线路2.40km,正线P60无缝轨0.17km,并配套建设水电、通信、信号等设施)及工厂站工程(主要包括工厂站综合楼2204m2、门卫室2栋、轨道衡控制室1栋,P50轨道单开道岔28组、交叉渡线1组、复交道岔1组,并配套建设水电、通信、信号等设施)组成。

工程总占地为32.03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31.12hm2,临时占地面积0.91hm2;总挖方量约74.05万m3,总填方量约129.51万m3,弃方7.67万m3,弃方运至主厂区回填利用,无永久弃方。

工程于2011年4月开始施工,2013年6月土建完成。

工程静态总投资55127.94万元。

表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建设规模特性表

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规模

建设铁路专用线3.66km,扩建綦江北站1座及新建工厂站1座。

2

工程占地面积

批复占地

hm2

32.23

水保计列

32.03

3

铁路等级

m

Ⅲ级

4

设计车速

km/h

60

5

一般路基长度

m

2620

6

桥梁

m/座

258.39/5

7

隧道

m/座

782.62/2

8

土石方量

挖方量

万m3

74.05

填方量

129.51

外借方

63.13

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主厂区

弃方量

7.67

主厂区回填利用

9

项目组成

专用线工程

包括路基挖方、填方区域、万家咀大桥、涵洞、菖蒲湾隧道及T型制梁场等区域,总占地面积为12.39hm2。

綦江北站扩建工程

包括綦江北站扩建部分、临时设施、铺轨基地和临时堆场。

工厂站工程

包括工厂站区域、混凝土搅拌站、施工道路。

取土场和弃土场

计入大钣锭项目主厂区中,不再列入本项目。

10

建设地点

重庆市綦江区

11

所在流域范围

长江流域

12

建设单位

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

13

设计单位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14

建设期

2011年4月开工,2013年6月土建完成,建设工期29个月

15

总投资

55127.94万元

1.1.3项目组成及布置

道路主体工程包括专用线工程和站场工程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专用线工程涵盖线路工程、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三个部分,站场工程包括綦江北站扩建工程和工厂站工程两个部分。

具体介绍如下:

1、专用线工程

路线工程

专线铁路起于川黔线綦江北站,自綦江北站右侧(重庆端)向西南方向行走,穿越G210国道后,修建万家咀大桥跨越綦江河,再建菖蒲湾隧道折向北进入工厂站(石夹口站),并延伸至大板锭厂区北侧,止于清溪河旁。

专用线线路全长3.66km(含桥梁及隧洞长度),设计车速60km/h,铁路等级为Ⅲ级,全线共设曲线3个,总长1.354km。

区间的两个曲线半径均为300m,最大纵坡6‰。

近期运量286万t/a,远期规划572万t/a。

路线工程总占地面积11.11hm2,全部为永久占地;土石方挖方量7.32万m3,(自然方,下同);填方量2.45万m3;剥离表土2.46万m3。

桥涵工程

专用线全线共设置大桥1座(万家咀大桥),小桥2座,涵洞2座。

其中万家咀大桥位于专用线里程K0+444.924处,横跨綦江河,桥长210.96m,采用2×32(预应力砼T梁)+1×128(钢桁梁)结构;在K0+289.884处设1×9.5框架桥一座;K1+637.22m设3×8m箱型桥一座;框架箱涵,涵孔径不小于4.0m;盖板涵(K1+146.117)排洪涵孔径不小于1.25m。

桥涵工程占地面积0.98hm2,全部为永久占地。

土石方开挖量0.30万m3。

隧道工程

全线设隧道2座(菖蒲湾隧道和垴水岗隧道),均为单线隧道,菖蒲湾隧道起于专用线K0+567.38处,止于K1+127.0,全长559.62m;垴水岗隧道隧道起于专用线K1+172.0处,止于K1+414.0,全长242.0m。

采用拱形断面,断面尺寸655×440cm,净空面积33.2m2。

隧道工程总占地面积0.30hm2,全部为永久占地;土石方开挖量6.24万m3。

2、站场工程

綦江北站扩建工程

綦江北站站房在川黔线左侧,车站中心里程为K54+960,距离重庆方向的广兴站6.705km,至贵阳方向的綦江站8.362km,该站为中间站,现已停办货运业务。

该车站为曲线车站。

目前车站共有站线5条,正线1条,到发线2条,货物线1条,牵出线1条;440×4×0.3m基本站台、155×19.5×1.1m货物站台和2×700m2仓库。

因专用线建设,须扩建綦江北站,扩建内容包括:

綦江北站在站房侧增加1股(2线)到发线,有效长954m(川黔线预留复线后有效长852m);

预留1股(1线)到发线,有效长850m;

原站1线(新3线)延长,线路有效长950m;

将原4道(新6线)改为到发线,线路有效长880m;

延长既有牵出线,有效长200m;

在专用线接轨道岔处增设安全线1条,有效长50m;

綦江北站改建信号楼,增设货运楼、单身职工宿舍等;

綦江北站扩建工程占地面积2.47hm2,全部为永久占地。

土石方开挖量3.95万m3;填方量0.07万m3。

图1-1綦江北站扩建工程平面图

工厂站

工厂站位于綦江县古南河坝村石夹口处,依铝厂主厂区东侧而建,按纵列式布置16条站线,主要用于运输石油焦、沥青、煤、铝锭、氧化铝等原料以及机车调车和检修。

石夹口站永久占地面积17.17hm2,涉及拆迁面积16000m2。

土石方开挖量56.25万m3;填方126.99万m3;地基换填弃方7.67万m3,运至主厂区回填利用,无永久弃方。

图1-2工厂站平面图

1.1.4施工组织及工期

1、施工布置

T型制梁场

本工程设T型制梁场一个,位于万家咀大桥起点附近的空地上,制梁场由砂石料堆放区、水泥材料库、砼搅拌站、钢筋加工区、制梁台座等组成;铺轨基地与制梁场合并设置,由轨料存放区、工具轨排生产区、轨排存放区、存碴场及上碴平台、办公与居住区组成;

经统计,T型制梁场和铺轨基地占地面积共计0.58hm2。

混凝土搅拌站

本项目混凝土主要用于桥梁、隧道以及站场防护工程等用量较大,设置混凝土搅拌场一个,位于綦四公路白渡收费站靠近工厂站一侧空地上。

据统计,混凝土搅拌场占地面积0.29hm2。

施工道路

主体工程设计1条施工便道,位于工厂站东侧,连接綦江北站与綦四路,水泥路面,路况较好,路宽4~5m,长度0.12km,临时道路占地面积0.04hm2。

施工工期

本工程于2011年4月开工,2013年6月土建完成,建设总工期为29个月。

1.1.5工程投资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55127.94万元,土建投资为44927.32万元。

水土保持工程实际总投资2345.11万元,其中工程措施651.75万元,植物措施1655.80万元,临时措施0.34万元,独立费用30.0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7.22万元。

1.1.6工程占地

本工程实际总占地为32.03hm2,其中永久占地为31.12hm2,临时占地0.91hm2。

工程永久占地主要包括铁路专用线工程、綦江北站扩建工程以及工厂站工程占地;临时占地主要包括T型制梁场、铺轨基地、混凝土搅拌、临时施工道路等。

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林草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

工程占地统计见表1-2。

表1-2工程实际占地统计表

序号

项目组成

占地面积

占地性质

占地类型

备注

永久

临时

林草地

耕地

城镇村级工矿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路线工程

12.39

12.25

0.14

 

 

 

 

 

 

1

路基工程

11.27

11.27

 

1.86

8.14

0.47

0.2

0.6

綦江区

2

桥梁工程

0.73

0.73

 

0.3

 

 

 

0.43

綦江区

3

隧洞工程

0.25

0.25

 

0.25

 

 

 

 

綦江区

4

T型制梁场

0.14

 

0.14

0.08

 

0.03

 

0.03

江津区

綦江北站扩建工程

2.47

2.03

0.44

 

 

 

 

 

 

1

扩建工程

2.03

2.03

 

0.74

0.58

0.22

 

 

江津区

0.35

 

0.14

 

 

綦江区

2

铺轨堆场及其临时工程

0.44

 

0.44

 

 

0.44

 

 

綦江区

工厂站工程

17.17

16.84

0.33

 

 

 

 

 

 

1

工厂站

16.84

16.84

 

2.13

13.65

0.52

0.46

0.08

綦江区

2

混凝土搅拌场

0.29

 

0.29

 

0.29

 

 

 

綦江区

3

施工道路

0.04

 

0.04

 

0.04

 

 

 

綦江区

合计

32.03

31.12

0.91

5.71

22.7

1.82

0.66

1.14

 

1.1.7土石方情况

本工程总挖方量约74.05万m3,总填方量约129.51万m3,挖方综合利用66.38万m3,外借63.13万m3,弃方7.67万m3。

本项目回填所需回填土料来源于开挖料,所缺借方来源于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主厂区工程,所有土石方在整个大钣锭项目内进行平衡,不在大钣锭项目外取土。

所需块石、碎石等砂石料利用符合使用条件的开挖料,不足部分采取外购的方式解决。

弃方也运至主厂区回填利用,土石方在大范围内平衡,无永久弃方,未涉及弃渣场。

1.1.8拆迁(移民)安置与专项设施改(迁)建

本工程涉及拆迁面积17710m2,其中綦江北站扩建工程拆迁160m2,专线铁路及工厂站拆迁17550m2,安置工程采取货币补偿安置,不额外修建安置工程。

本工程建设涉及綦四路改建,G210国道改建0.886km,新建大桥(新龙店子大桥)1座,长约357m。

綦四路改建5.075km,新建中桥(梓潼观中桥)1座,长94m;加宽加固小桥1座(北渡收费站小桥)。

改建工程作为其他工程单独立项建设,也另行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不属于本项目建设和验收内容。

1.2项目区概况

1.2.1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綦江北站扩建路段区为浅丘区,属构造剥蚀地貌。

路段区左侧为修建火车站形成的边坡,以挖方边坡为主。

原始地貌多属斜坡地形,斜坡总体坡向150°,一般坡角5°~15°,最大坡角25°(Q1K0+400附近)。

路段区右侧为现在的火车站铁路及站场,地形平缓。

路段区地面最高高程约255m(Q1K0+400左侧),最低高程227m(起点附近),高差约28m。

铁路专用线工程区属构造剥蚀河谷地貌,地面高程200~300m,最大高差约100m,坡面多为旱地;沟槽较为平坦开阔,大部分为水田。

线路穿越区丘脊,局部横跨狭窄的谷地。

地形沿山势分别向北西侧、北侧及北东侧倾斜,丘脊地形坡度变化较大,地形坡度一般为15~35°,局部地段大于50°。

丘谷中地形较为平缓,地形坡度一般为5~15°。

水文

本工程区域主要地表水体主要为綦江河和清溪河,属长江流域。

綦江河系綦江区第一大河流,为长江一级支流,全长231.3km,发源于贵州省桐梓县花坝火盆洞,自南向北于江津市江口注入长江。

綦江区赶水镇以上上游流域面积2943.4km2,赶水以下至綦江区城区中游流域面积1737.4km2。

中游河段长59.9km,宽60-100m,落差71m,坡降0.3‰,多年平均流量83.9m3/s,大小支流30多条。

清溪河发源于贵州习水,经贵州、江津四面山、綦江中峰、永新至清溪口汇入綦江河,在綦江县境内流域面积384.8km2,流域长为47.3km,多年平均流量8.61m3/s,最低流量不低于3m3/s。

气象

工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和内陆暖湿气团的共同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季无严寒,夏季闷热潮湿。

项目区多年平均年气温18.4℃,多年平均降水量1013.4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蒸发量1180.6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73.6小时,多年平均风速1.2m/s。

土壤条件

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以水稻土和紫色土为主。

綦江区属于我国的紫色土区,全区土壤分为7个土类、17个亚类、97个土种、124个变种;江津区土壤由9种母岩风化发育而成,共4个土类,8个亚类。

植被概况

江津区植被北部以散生马尾松、丝栗、杉木残次林为主,南部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其次有落叶阔叶林和暖叶针叶林,共三种植被类型七个群系,有维管束植物200科1500种以上。

2013年全区林草覆盖率为40.5%。

綦江区植被类型属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地带。

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杉木、柏木、枫香等,占林业总面积的70.4%。

海拔在500m以下的丘陵河谷地区,主要有喜树、洋槐、梨、桃等。

工程区植被主要为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等;清溪河沿岸有部分竹类分布。

1.2.2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水土保持分区

项目位于重庆市綦江区古南街道,根据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及其批复,工程所在区域属重庆市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水土流失类型及区域划分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和《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本项目建设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紫色土区,土壤侵蚀形态以面蚀为主,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

根据《重庆市水土保持公报(2012年)》数据,綦江区幅员面积2182.14km²,全区年均土壤侵蚀模数1994.52t/(km²·a),年均土壤流失总量为117.69万t。

 

2水土保持方案及设计情况

2.1主体工程设计

2009年初,我公司委托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地质勘查和初步设计工作。

2009年4月,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完成了该项目可研送审稿,重庆有色金属学会于2009年5月8日对该报告进行了评审并形成了审查意见。

设计单位与9月编制完成了《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版。

2009年5月,重庆市经济委员会收文,转发了渝经督办【2009】A-1号文,明确了市委领导的批示,确定开始正式启动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前期工作。

2010年8月,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完成了《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成都铁路局于2011年2月底以成铁总工函【2011】182号文对该初步设计出具了审查意见。

2.2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查及批复

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的关系,做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有序进行,2010年9月,我公司委托重庆渝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承担了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编制单位于2010年10月编制完成了《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2010年10月21日在重庆市水利局组织召开了该报告书的评审会。

根据会议纪要及专家评审意见,编制单位组织人员进行了补充修改,于2010年11月初完成了《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以下简称《方案报告书》)。

2010年11月15日,重庆市水利局以渝水许可【2010】151号《关于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对该方案报告书给予了批复。

2010年8月,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完成了《关于重庆铝业环保搬迁大板锭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其中包含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初设专章。

2.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批复的《方案报告书》,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34.15hm2,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项目建设区面积为32.23hm2,包括专用线工程、綦江北站扩建工程区、工厂站工程区、取土场区和弃土场区;直接影响区面积为1.92hm2。

2.4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工程因地制宜的采取各种类型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全面控制水土流失,使项目建设区土壤侵蚀量降低到允许侵蚀量以下,在保障主体工程安全运行的同时,防止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为理念,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根据《方案报告书》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规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见表2-1。

表2-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

防治指标

《方案报告书》批复的防治目标值

备注

扰动土地整治率(%)

95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87

土壤流失控制比

1.0

拦渣率(%)

90

林草植被恢复率(%)

97

林草覆盖率(%)

15

2.5《方案报告书》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和工程量

《方案报告书》根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特点及各自的水土流失特点,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定为5个区,即:

路线工程防治区、綦江北站扩建工程防治区、工厂站工程防治区、取土场防治区和弃土场防治区。

2.5.1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原则,方案针对工程建设中各分区的水土流失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防治措施。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见下图:

 

 

注:

△—已有措施:

▲—新增措施

2.5.2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专用线工程防治区

剥离表土主要集中于耕作区,首先清理地表覆盖物,剥离土层厚度一般30cm左右,剥离表土及时运送至表土堆场进行堆放。

对隧洞进出口下坡脚采取工程护坡,坡度应控制在1:

0.75~1:

1.0,坡脚设置护坡平台,采用M7.5浆砌片石修筑,平台尺寸4×1×1m。

坡面采取M7.5浆砌片石护坡,片石厚度20~30cm,连接处采取3~4cm的凸面勾缝;隧道进出口上方坡顶设置截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0.3m,深0.3m,坡度控制在1:

1左右,坡面采取M7.5浆砌片石修筑,砌体厚度20cm;截水沟与隧道排水沟连接处设急流槽采用C20素砼浇筑。

植物护坡坡度应控制在1:

1~1:

1.5,坡面采取喷播灌草形式,在喷播灌草前期对植物护坡坡面覆土,覆土厚度20~30cm,并适当整平。

T型制梁场周边设置临时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