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8689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8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马哲教学案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哲教学案例.docx

《马哲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教学案例.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哲教学案例.docx

马哲教学案例

第一节案例分析

专题1:

物质概念

[相关观点]

观点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灵魂在内,都是由原子这种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组成的。

原子是永恒的,由原子所组成的整个自然界、整个世界也是永恒的。

原子本身不变化,但能运动。

原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但它们之间没有性质的不同,仅有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的区别。

世界万物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性质。

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地方,是“非存在”。

原子在虚空中互相碰撞,形成旋涡运动,从而互相结合形成万物。

原子分离,事物就灭亡。

观点2霍布斯的“物体”

“物体”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霍布斯哲学体系的基本范畴。

霍布斯认为,世界上真实存在着的只有物质所构成的物体。

他说:

“哲学的对象,或者哲学所处理的材料,乃是每一个这样的物体:

这种物体我们可以设想它有产生,并且可以通过对它的思考,指导它同别的物体加以比较,或者是,这种物体是可以加以组合与分解的,也就是说,它的产生或特性我们是可以认识的”。

霍布斯给物体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他说:

“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

霍布斯认为物体具有如下特征:

它不依赖于我们思想而客观存在;占有一定的空间;能为人们所认识。

霍布斯所说的物体概念基本上接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霍布斯还认为,经院哲学所谓的“无形体的实体”,如同说“圆的方形”一样荒谬。

观点3“存在就是被感知”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在其《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著名论断。

他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知识的对象就是观念。

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

观念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反,外在事物是“一些观念的集合”,离开了感觉或经验的“纯客观存在”是不可理喻的。

他还认为,物体的广延、形状、运动完全是相对的,是随着感觉器官的结构或位置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因此,它们完全依赖于人心,而不是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任何地方。

观点4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德国哲学家、唯理论的代表人物莱布尼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提出了著名的单子论。

他认为,构成万物最后单元的实体不应具有广延或量的规定性,而应具有各自不同的质,并应具有“力”作为推动自身变化发展的内在原则。

这样的实体是与灵魂类似的某种东西,莱布尼茨起初称之为“实体的形式”或“实体的原子”等等,最后称之为“单子”。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因为没有广延,也没有“部分”,所以真正不可分,是真正“单纯”的实体。

单子没有部分,因而就不能由各部分的组合或分离而自然地产生或消灭,其产生或消灭只能出于上帝奇迹式的“创造”和“毁灭”。

同时,也没有事物能够进出单子内部,因此每一单子都“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是各自彻底独立的。

世界上没有两个单子在质上完全相同,也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

由于其知觉的清楚程度不同,单子有高低等级之分。

从构成无机物的、具有模糊的“微知觉”的单子,到动物的具有感觉的“灵魂”,再到具有清楚的自我意识或理性的“心灵”,以至比人的心灵更高的“天使”之类,最后达到全知、全能、全善,创造了其他一切单子的最高的单子,即上帝。

观点5:

古代哲学家对物质概念的认识

王充认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天地和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和气,子自生矣,……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矣。

[实际案例]

案例1:

无限小的粒子世界

从古至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希望能够找出物质甚至宇宙的基本组成。

古希腊时,自然哲学家们如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就提出了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

但人类真正理解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是从自然科学的出现开始的。

在自然科学的探索中,人们发现了分子,把分子当作最基本的物质。

应当说,科学家发现分子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随后,科学家发现分子其实还不是物质的最基本结构,因为分子还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一定是比分子更基本的结构重新组合,才会导致分子发生变化。

这样,人类又发现了原子的存在,并由门捷列夫整理出“周期表”这个规律性。

然而,在当时物质的基本元素有将近100种,所以原子也不是最基本的东西。

另外,当时对于电磁学的研究早已经发现原子并不是真正的不带电,而是处于正负电相等的平衡状态。

这样,科学家们就希望把原子分解得更彻底。

这个研究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

首先,科学家们发现原子中有带正电也有带负电的结构,带负电的部分质量很小,而且是单独一个一个地出现,这就是“电子”。

而带正电的部分,占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而且所有正电荷都集中在一处,即“原子核”。

于是,原子就被分成了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两个部分。

接着,科学家发现,虽然电子的质量跟电荷成一定比例,几个负电荷就是几倍质量,但带正电的原子核就不是这样。

原子核的电荷加倍的时候,它的质量通常不只增加一倍。

人们认为原子核一定还混杂了一些不带电的东西才会变得这么重,于是就提出了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的概念。

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物理学家才找到了中子。

这个发现直接推动了原子弹的研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苏积极发展核武器,双方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基础物理研究,特别是基本粒子的研究。

于是,新的粒子也不断被发现。

由于当时发现的“基本粒子”实在太多,有人就联想到这些“基本粒子”可能像当初的“基本元素”一样,其实是由更基本的粒子组合而成的。

于是,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就提出了“夸克模型”和“部分子模型”,用以解释质子、中子、其他粒子及更小结构的问题。

由于这些粒子的确在质量以及电荷等性质上有明显的规律性,因此夸克模型以及部分子模型的观念对这些粒子的特性预测得很成功,提出这些模型的科学家和宣称发现了夸克的实验室获得了诺贝尔奖。

夸克模型主宰了近30年来粒子物理发展主流。

早期研究中子、质子结构时所提出的夸克模型只提出两种夸克,但很快实验物理学家就发现有些粒子无法用这两个夸克的组合来解释。

因为有些新粒子的性质跟质子、中子很像,是一个质量大了非常多倍的未知夸克。

所以,他们就推测这是一个新夸克,这个夸克就被命名为“奇夸克”(s)。

之后,科学家们又发现了魅夸克(c)、底夸克(b)和顶夸克(t)。

著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博士就是因为证实了魅夸克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奖的。

除了夸克以外,还有一类被称为“轻子”的粒子,这一类粒子以很早就已经被发现的电子为代表。

后来,陆续又发现了比电子重大约207倍的“渺子”和3484倍的“淘子”。

一般说来,所有的粒子都可以分为传递各种作用力的“规范子”(gaugeboson)和构成物质的“粒子”,粒子这一类里面又分为“轻子”和“夸克”两类,而轻子和夸克又可以根据带电荷数各分成两类。

像轻子就可以分成中性的“微中子型轻子”和带-1个基本电荷的“电子型轻子”。

每一个家族中又有三个成员,称为有三“代”。

如电子型轻子依质量大小顺序就有“电子”、“渺子”和“淘子”三代,而微中子型轻子也有对应的“电子型微中子”、“渺子型微中子”和“淘子型微中子”三代,微中子的质量到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1998年5月,日本神冈山实验室曾宣称找到了微中子有质量的间接证据,不过确实情况如何还有待其他实验室的重复实验才能确定。

夸克则分成上型夸克和下型夸克两类。

上型夸克依照质量大小有“上”、“魅”和“顶”三代夸克,它们都带+1/3基本电荷,其中的顶夸克质量远超过其他粒子,一直到1994年才被实验室找到。

下型夸克则有“下”、“奇”和“底”三代夸克,它们都带有-1/3基本电荷。

目前粒子物理所能探索的最小结构只到夸克和轻子。

但是,根据以往数千年来的经验,很多人都不同意这些就是宇宙最终的基本结构,所以探索宇宙最终结构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

[专题1“物质概念”观点案例点评]

本专题列举了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世界本原的理解。

观点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中,古希腊原子论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把原子当做世界本原,对后世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观点2介绍了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的“物体观”。

霍布斯把存在于具体时空之中的物体当做世界本原,表明了唯物主义哲学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发展。

观点3中,贝克莱则把世界本原理解为我们所感知的东西,在注意到人的认识的主体性的同时,却否定了世界的客观性。

观点4中,莱布尼茨把世界本原理解为“单子”,既具有原子论的色彩,也具有柏拉图理念论的色彩。

通过了解这些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观点5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承认物质第一性,承认物质不依赖于神和人,把物质的本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或实物。

案例1“无限小的粒子世界”,介绍了自然科学对于基本粒子的探索过程,说明基本粒子不是人类想像的产物,而是世界客观存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符合物质世界的本来状况的。

专题2.物质与运动

[相关观点]

观点1机械论者的运动观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机械唯物主义的重要代表霍布斯认为,运动是一切事物的最一般的原因,一切变化都在于运动。

运动就是物体“不断地放弃一个位置,又取得另一个位置。

”霍布斯认为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他说:

“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即将永远静止。

”“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

”他还指出,运动是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时间是运动中先后的影像,空间则是心外之物的影像。

“设想某件东西可以离开时间而运动,就等于设想没有运动的运动,这是不可能的。

[实际案例]

案例1: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与飞矢不动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存在”,“存在”只能从一种存在变为另一种存在,存在不会变为不存在,因而“存在”是不变的。

巴门尼德的学生、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则进一步提出:

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

为了论证他的观点,芝诺提出了四个悖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他健步如飞,能日行千里。

然而芝诺却断言:

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跑得很慢的乌龟。

芝诺说:

如果乌龟在前,阿基里斯在后,同时起跑,阿基里斯要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起点处,但当他到达乌龟起点处时,乌龟却已向前跑到另一地点,而当阿基里斯到达这一地点时,乌龟又到达另一新地点。

如此类推下去,以至无穷。

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此外,芝诺还提出了“飞矢不动”的论断。

芝诺认为,既然任何事物在刹那时间都只能占有和自身相等的空间,那么,飞矢也是如此。

飞矢在飞行的过程中,这一刹那间在这一点,那一刹那间在另一点。

这样,飞矢实际上经过的只不过是无数个静止的点。

把无数静止的点加起来的总和,仍然是静止,而不会形成运动。

所以,飞矢实际上是不动的。

根据上述两个命题,芝诺得出结论说:

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甚至连位置移动都是不可能的。

案例2:

倒流的长江与喜马拉雅海

浩浩长江,奔腾汹涌,一泻千里,流向大海。

正如古人诗词所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长江从西向东流入大海,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然而,人们很少能够想到,长江并非从来就是由西向东流的,最早的长江是由东向西流的,万里长江有过倒流的历史?

地质学家的研究表明:

在1.5亿年以前,万里长江地带经历了从汪洋大海逐步演变为陆地的过程。

长江形成后,在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它发源于现在的三峡地区的山地,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向西流入地中海。

一直到5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撞,在地中海的东部隆起、形成了原始的青藏高原,从而使原来东高西低的地势演变成西高东低,长江也就由向西流入地中海变为向东流入太平洋。

由于青藏高原的高度逐渐增高,长江的源头也由三峡地区转移到唐古拉山主峰——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峰。

同样,举世闻名的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也并非自古就是如此。

地质资料表明,喜马拉雅山是由喜马拉雅海变化而来的。

一直到18亿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中生活着当时在水族中称霸的喜马拉雅鱼龙。

后来,由于地壳造山运动,喜马拉雅山升出海面,此后不断上升。

现在,珠穆朗玛峰仍在缓慢地增高。

最为明显的例证是,杜鹃花现在生长在峰区3400-3900米的高度,但在1万年前则生长在4300米的高度。

可见,珠穆朗玛峰在1万年间有过剧烈上升的运动。

[专题2“物质与运动”观点案例点评]

观点1把运动仅仅理解为空间位置的变化,并且否认运动与静止之间存在转化关系。

案例1阿基利斯追不上乌龟和飞矢不动是承认静止、否认运动的例子,其思想倾向是对感性认识的怀疑,导致诡辩论。

案例2“倒流的长江与喜马拉雅海”描述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说明人类所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界也是运动变化的产物,并且仍然在运动变化。

专题3:

实践

[相关观点链接]

观点1:

马克思论实践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本身的。

观点2弗朗西斯.培根的技术实践论

弗朗西斯?

培根认为有两种实践:

一种是在物理学之下的机械学,一种是在形而上学之下的所谓幻术。

在这两种实践中,显然,培根的价值取向与亚里士多德正好相反,他欣赏的是前一种实践,这是一种能够产生功用的实践,也是能够用结果来衡量的实践。

弗朗西斯?

培根十分关心对自然的研究,他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工具”,即归纳法。

归纳法是经验论在科学方法上的体现,它是从经验产生理论的方法。

他明确提出,功用是实践的根本属性,科学和技术的价值大于伦理学和道德学的价值。

观点3:

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1804—1872)认为,实践就是人的生活。

他指出: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不过,费尔巴哈把生活理解为吃喝、享用对象,等等。

观点4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他认为两者即是一体,不分彼此。

王阳明把心与物极端的统一起来,认为知行合一并非简单的先有知后有行,或者先有行后有知,然后让两者结合起来,而是承认知与行原本即是浑然一体,心与物的结合,然后演化诸般现象。

[实际案例]

案例1:

攻占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原本是巴黎一座非常坚固的要塞。

它建造于12世纪,当时是一座军事城堡,目的是防御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巴黎城前。

后来,随着巴黎市区的不断扩大,巴士底要塞成了巴黎市区东部的建筑,也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

18世纪末,巴士底要塞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法国国王在那里驻扎了大量的军队,专门关押政治犯。

这样,巴士底狱就成了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人们像痛恨封建制度一样痛恨巴士底狱。

18世纪后期,法国国王为了满足穷奢极欲的生活,拼命向人民搜刮钱财。

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为筹款召开了已经停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

结果,在开会过程中,第三等级的代表提出要限制国王的权力,把三级会议变成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后来又宣布由他们自己组织国民议会,代表全体法国人民讨论国家大事。

第三等级代表的叛逆行动引起了国王路易十六的震怒和恐慌,他马上出动军警,封闭会场,禁止国民议会开会。

国王的专制行为不仅没压住第三等级代表的反抗,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更大愤怒。

他们表示一定要制成一部代表全体法国人民利益的宪法,否则决不罢休。

1789年7月9日,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会议”,公开反抗国王,双方的冲突更加激烈。

国王路易十六暴跳如雷,偷偷向巴黎调集大量军队,准备逮捕第三等级代表,用武力解散国民议会。

消息传出以后,巴黎人民群情激愤。

7月12日,数万巴黎市民上街游行。

在游行过程中,巴黎市民与国王的军队发生冲突,遭到屠杀。

7月13日清早,巴黎全城的警钟一起敲响,市民们冲向军火库,夺得一些火枪,在市区内建起街垒。

14日早晨,巴黎市民夺取了整个巴黎,最后只剩下巴士底狱还在国王军队的手中。

“到巴士底去!

”愤怒的巴黎市民呐喊着成千上万地向巴士底狱奔去。

他们有的拿着火枪,有的握着长矛,有的手举斧头,涌向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高100英尺,围墙很厚,有八个塔楼。

巴士底狱上面架着大炮,里面有军火库,装有几百桶火药和无数炮弹。

它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巴黎。

守卫巴士底狱的士兵首先用塔楼上的大炮轰击,然后从房顶上、窗户里向人群开火。

猛烈的炮火使起义者无法接近巴士底狱,只能从四周的街垒中向里面射击,但因为距离太远,根本不能对里面的士兵构成威胁。

起义者用一些旧大炮轰击巴士底狱,但根本穿不透巴士底狱的厚墙。

巴士底狱守军的大炮凶猛无比,起义者的伤亡不断增加。

几个小时之后,起义者找到了一门威力巨大的火炮。

在大炮的怒吼声中,一颗颗炮弹猛烈射向巴士底狱,围墙被轰塌了。

守卫的士兵眼看大势已去,终于举起白旗投降。

起义者把巴士底狱完全拆毁,象征着封建罪恶的巴士底狱从此从地球上消失。

为了纪念巴黎人民英勇攻占巴士底狱的伟大功绩,法国把7月14日作为自己的国庆节。

案例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年,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长期流亡国外的俄国革命领袖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他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向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他还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通过了在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作为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口号。

临时政府得知起义即将爆发的消息后,下令逮捕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领导人,加强对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防守。

首都的气氛一时变得十分紧张。

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

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这次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和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其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大会还选举产生子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

案例3:

“大跃进”的教训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总路线提出后,党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

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

例如,提出钢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一番,由335万吨达到1070万吨,1959年要比1958年再翻番,由1070万吨达到3000万吨。

粮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由3900亿斤达到7000亿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产50%,由7000亿斤左右达到10500亿斤。

“大跃进”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

在这样的目标和口号下,基本建设投资急剧膨胀,三年间,基建投资总额高达1006亿元,比一五计划时期基本建设总投资几乎高出一倍。

积累率突然猛增,三年间平均每年积累率高达39.1%。

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努力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压低1959年的工农业生产指标。

八届八中全会错误地批判所谓彭德怀右倾反党集团,及随后全党展开“反右倾”斗争,使纠正错误的努力中断,而党内“左”倾错误更加发展。

1960年提出要长期保持大跃进,继续要求工农业生产达到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对1959年上半年压缩指标进行不公正的指责,一味强调反对右倾,要把干劲鼓足。

在各地粮食告急的情况下,还不断追加基建投资、追加基建项目,钢年产量指标一吨也不能少。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又再度全面地泛滥起来。

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历史的经验证明:

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和生产力发展程度,单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和盲干,是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

[专题3“实践”观点案例点评]

观点1.马克思强调实践是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

观点2.弗兰西斯?

培根的技术实践论的合理之处是看到了科学实验室重要的实践形式,但是它的缺陷是没有认识到生产实践的是最根本的实践,也贬低处理社会关系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观点3.是费尔巴哈的实践观,他的根本缺陷是没有把人放到社会关系中考察,只是从生物学意义谈论人的活动。

他不懂得社会生活是实践的,把人的活动等同于单纯的生物运动。

观点4是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论,把知和行混为一谈。

案例1.攻占巴士底狱,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推翻法国的封建专制王权,攻占了象征封建社会国家机器的巴士底狱,彻底推翻了封建政权,使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得以确立,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推动了法国社会的发展。

这是实践形式中处理社会关系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集中表现为阶级斗争的一个生动例子。

案例2.列举了十月革命期间的一系列法令和列宁的著作,旨在说明正确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案例3“‘大跃进’的教训”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加之当时的领导人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以至于在实践中惨遭失败,这一历史教训从反面说明了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不是人的意志,人类实践必须尊重现实条件、客观规律才能取得成功。

专题4:

世界的统一性

观点1: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

贝克莱认为:

“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观点2:

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

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

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观点3:

反对二元论,但有物活论倾向的观点

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惟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

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惟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有程度不同。

观点4:

折中论观点

杜林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

摘自《反杜林论》

观点5:

中国古代五行说

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后来“五行说”不断发展,并被进一步用于解释自然和社会的演变法则,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观点6:

“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

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生存意志,生存意志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叔本华指出,“物是我的表象”这个命题是无需论证的,人们随时都能清楚明白地感知到它。

他认为,我们抬头看到火红的、圆圆的太阳,它是我们的表象,即是我们的感觉的复合;我们俯身触摸大地,大地是大的、硬的、冷的,这也是我的表象,即是我的感觉的复合;天地间的万物都是我的表象,即是我的感觉的复合;这些都是无可怀疑的。

叔本华说:

“……一切存在物,即整个世界,只是观察者的观察物,简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