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0946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docx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

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

命题人:

尚福元

21.与朱元思书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一百许里()

(2)负势竞上()()

(3)急湍甚箭()(4)互相轩邈()

(5)风烟俱净()(6)窥谷忘反()()

2、文中总写富阳至桐庐之间山水之美的句子是;文中描写异水的句子是。

其中写水清的句子是,写水急的句子是。

写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

文中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又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思想的句子是。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直视无碍(ài)猛浪若奔(bèn)

B.互相轩邈(miǎo)经纶世务(lún)

C.急湍甚箭(chuǎn)窥谷忘反(kuī)

D.泠泠作响(lín)横柯上蔽(kě)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上①负势竞上()②横柯上蔽()

(2)无①直视无碍()②猿则百叫无绝()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D.疏条交映,有时见月

7、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水/皆缥碧,千丈/见底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请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意思大致相同的句子,请写下来。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从流飘荡()②鸢飞戾天()

③猛浪若奔()④横柯上蔽()

⑤望峰息心()

2.翻译“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3.结合文中句子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从写景来看第三自然段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奇”的?

5.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三、对比练习(甲文《三峡》、乙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良多趣味()②属引凄异()

③泠泠作响()④经纶世务者()

2.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层次井然。

写水是按顺序写的。

乙文则是按写的。

3.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4.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

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一带的山水特点是什么?

5.如果你是一位投资者,根据两文介绍的特点,你将如何开发这两个地方?

简要回答。

22.五柳先生传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不知何许人也()②因以为号焉()

③曾不吝情去留()④亲旧知其如此()

⑤忘怀得失,以此自终()⑥期在必醉()

2、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是。

②表现五柳先生生活的语句是。

③表现五柳先生志趣的语句是。

④“赞语”中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语句是。

⑤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下面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嗜酒(shì)吝情(lìng)辄(zhé)

B.短褐(hè)黔娄(qián)欤(yú)

C.宴如(yàn)汲汲(jí)萧然(xiāo)

D.俦(chóu)衔觞(shāng)戚戚(qī)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不慕荣利(羡慕)

B.便欣然忘食(高兴的样子)性嗜酒(喜欢)

C.亲旧知其如此(旧交,旧友)造引辄尽(一起)

D.期在必醉(希望,愿望)曾不吝情去留(竟)

6、下列各项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言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黔娄之妻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到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8、原文填空。

(1)闲静少言,。

好读书,。

(2),颇示己志。

(3)“五柳先生传”名号来历的原因是。

生活情况。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赞美了他精神。

2.“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3.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4.《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便欣然忘食()

(2)或置酒而招之()

(3)造饮辄尽()(4)以乐其志()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7.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8.翻译下列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中沿用至今的一个成语是。

10.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

本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11.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的作品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

23.马说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⑵策之不以其道()

⑶食之不能尽其材()⑷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的作用。

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能被发现,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才能积极主动的显露出来;而在位者识别、任用人才也应该。

3、韩愈的《马说》托物寓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不遇明主。

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⑴“千里马”寓为:

;“伯乐”寓为:

;“食马者”寓为:

⑵寓有才能之士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遇:

⑶寓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骈死(pián)槽枥(lì)B.粟(sǜ)外现(xiàn)

C.食马(sì)祗(zhǐ)D.一石(shǐ)辱(rǔ)

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千里称也称:

扬名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

有时

C.才美不外见见:

通“现”D.策之不以其道策:

鞭子

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

表并列,可不译。

B.虽有千里之能之:

结构助词“的”。

C.策之不以其道以:

介词,按照。

D.骈死于槽枥之间于:

介词,在。

7、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释义。

⑴食马者⑵才美不外现

⑶食之不能尽其材

8、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9、按要求填空。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⑶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⑷有一位名人曾说过:

“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

⑸表明千里马遭遇的语句是:

⑹表明食马者无知的语句是:

⑺表明食马者愚妄的语句是: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请写一句有关人才的名言。

2.翻译。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3.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

为什么?

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

5.按要求写对联。

有志;无才。

有,方显;无,岂有。

(根据《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写)

三、对比练习《马说》、《千金市骨》(内容自找)。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2)执策而临之()

(3)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下列句中“之”字的解释与其他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B.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C.死马且市之五百金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3.翻译。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4.比较阅读《马说》和《千金市骨》,分别说说他们是怎样对待千里马的?

5.两篇文章都将千里马比喻人才,但写作的目的不同,请分别说明。

6.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

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说明他的事迹。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一、基础知识

1、按要求原文填空。

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

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

⑴叩问之难:

,⑵旅途之远:

,⑶生活之苦:

2、请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⑴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写自己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嗜学(shì)既加冠(guàn)

B.硕师名人(shuò)叱咄(duō)

C.负箧曳屣(qiè)绮秀(qǐ)

D.弗之怠(fú)烨然(yè)

5、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援疑质理援:

B.色愈恭,礼愈至至:

到达

C.腰白玉之环腰:

腰佩

D.负篋曳屣负:

背着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走送之B.媵人持汤沃灌C.俟其欣悦D.主人日再食

7、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计日以还A.以裘拥覆B.以中有足乐者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D.俯身倾耳以请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俯身/倾耳/以听。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B.《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一种写在正文前面的文体。

C.《送东阳马生序》中的“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D.宋濂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

10、课文中是怎样将自己和“同舍生”进行对比的?

请用原文回答。

同舍生:

作者自己: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⑴俟其欣悦()⑵媵人持汤沃灌()

⑶同舍生皆被绮秀()⑷腰白玉之环()

2.翻译。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4.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的秘诀?

5.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

为什么?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致⑴无从致书以观⑵专心致志

B.益⑴益慕圣贤之道⑵精益求精

C.患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⑵患得患失

D.辞⑴未尝稍降辞色⑵义正辞严

7.翻译。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8.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9.从本文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什么?

25.诗词曲五首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的咏史诗,是晚唐诗坛的一大艺术成就。

除《赤壁》外,他还写过《过华清宫》。

B.《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唐诗,抒发了作者对朝代的更迭兴衰的感慨,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千古传诵。

D.《水调歌头》中作者以月抒怀,既表现了词人对社会的不满,也体现出其心胸旷达、毫不悲观的性格。

3、按要求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2)《赤壁》一诗中以人物的命运代表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的诗句是。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5)《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被后人赋予新意,表示任何腐朽势力都不能阻挡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千古名句是

(7)《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的生死关且为后人传诵的千古名句是

(8)《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9)《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对胞弟和天下人美好祝愿之情的句子是

(10)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的下片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

(11)古诗中有许多描写月亮和月光的诗句请举出两例。

(12)《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其中“兴,百姓苦”如何理解?

二、赏析。

(一)水调歌头

1.本词有一段词前小序,其作用是。

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

苏轼与其弟、其父共称文坛“三苏”。

2.全诗以问句开头,上阙问,下阙问,归根结底是在问。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几句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矛盾心情?

4.开头四句作者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过零丁洋

1.解释字词。

干戈---丹心---汗青---零丁---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是对前面“

”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诗人的

心情。

3.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4.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三)赤壁

1.我们学习过许多唐诗:

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这首诗属于哪一类?

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3.请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6.小石潭记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意。

(1)簧竹

(2)为坻,为屿,为堪

(3)参差(4)悄怆,幽邃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格外)B.卷石底以出(翻卷)

C.以其境过清(凄清)D.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

3、下列“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B.全石以为底

C.卷石底以出D.因以为号焉

4、直接写潭水的句子是;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

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5、下列加点字注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簧竹(huáng)清冽(liè)珮环(pèi)

B.为坻(chí)为堪(kān)为屿(yǔ)

C.参差(cēncī)佁然(yǐ)悄怆(chuàng)

D.俶尔(shū)翕忽(xī)寂寥(liáo)

6、填空。

(1)《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属于的范畴。

(2)《小石潭记》的作者,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写,本文是他的的第四篇。

(3)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发现小石潭、、、潭中的气氛。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水尤清冽B.如鸣珮环环堵萧然

B.日光下澈下见小潭D.凄神寒骨林寒涧肃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第二段主要写潭中游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什么?

2.“潭中鱼可百许头”能否改为“潭中鱼百头”?

请简述理由。

3.文章前三段从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

写水时,文中运用了何种描写手法?

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4.在写鱼时,写“皆若空游无所依”有何作用?

写鱼“似与游者相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修辞,摹形状貌,形象逼真。

6.文中描写小石潭的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情感。

7.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

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位?

依据是什么?

8.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

用的什么写法?

好处是什么?

9.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10.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的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1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7.岳阳楼记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百废具兴⑵予观夫巴陵胜状

⑶薄暮冥冥⑷静影沉璧

2、文中写景时,描写微波时水面的月光的句子是;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有一副对联中说“范希文两字关心”,“范希文”即,“两字”指二字。

3、请摘录几句描写洞庭湖或岳阳楼的诗。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

请举一例也具有这样抱负的人,并写出一句名言来。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谪守(zhé)淫雨(yín)朝晖夕阴(huī)

B.皓月(hào)霏霏(fēi)岸芷汀兰(zhǐ)

C.骚人(sāo)潜形(qiǎn)薄暮冥冥(mǐng)

D.怒号(háo)舟楫(jí)心旷神怡(yí)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前人之述备矣

(3)沙鸥翔集(4)予尝求古人仁之心

7、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用原文填空。

(1)文中表明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是,。

(2)从空间上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

,;时间上写尽湖光山色的句子,

(3)“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一句照应。

(4)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

(5)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6)作岳阳楼记的缘由。

(7)与“悲”相照应的八个字,。

与“喜”相照应的八个字,。

(8)动静结合写湖光月色的句子,。

(9)描写的景物中最能表现“悲、喜”二字的句子分别是,

(10)表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

(11)“进”指,“退”指。

(12)文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

借代的句子是。

对偶的句子是,。

反问的句子是

,。

(13)重修岳阳楼的盛况,,。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去()国怀乡

(3)把()酒临风(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百废具兴()(6)或异二者之为()

(7)而或()长烟一空

2.把“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成现代汉语。

3.第五段“二者之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两种心情)

4.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5.本文选自。

作者范仲淹,字(朝代)文学家和

家。

6.第五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7.文中滕子京被贬却积极治理政事,说明他是一位怎么样的人?

对你有何启示?

8.本文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邀为岳阳楼所作的记,但是作者为什么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

9.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重点写的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10.“谪”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1.“越明年-----兴”一句有什么作用?

12.把第一段分三层,并写出层意。

13.作者赞扬滕子京的句子是什么?

14.文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有何作用?

15.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二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6.“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二句写的什么内容?

17.“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有什么特点?

与上文的哪句话照应?

18.哪一句是推开一层,由景入情,领出下面两段文字?

19.“衔远山-----横无际涯”一句写了什么内容?

2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

21.“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代什么?

22.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23.“或异二者之为”的“者”指的是什么?

2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分别照应前文的哪些段落?

25.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

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6.“微斯人”中的“斯人”指的是什么人?

27.从第五段中找出四组反义词。

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29.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28.醉翁亭记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环滁皆山也环: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

(3)云归而岩穴暝暝:

(4)至于负者歌于途负:

2、文中具体写“四时”景色的句子是:

春:

;夏:

;秋:

;冬:

3、翻译下列句子。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者。

4、本文的“乐”归纳起来有三方面:

一是,二是

,三是。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林壑尤美(hè)觥筹交错(gōng)林霏(fēi)

B.树林阴翳(yì)泉香而酒洌(liè)岩穴暝(míng)

C.伛偻(lóu)蔚然而深秀(wèi)山肴野蔌(sù)

D.晦明变化(huì)颓然(tuí)酿泉为酒(niàng)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行者休于树。

(出家而未经剃度的佛教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