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211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docx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docx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提高学

  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

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3、情感态度:

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文章重点是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为了揭示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内涵,作者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突现悲剧的不同凡响的意义,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

教学过程中我想以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为重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文章对斯科特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坦然和勇敢进行了着力的描写,而在这方面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理论依据]教学过程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对话的过程,学生作为文本阅读的主体,因其阅读期待、阅读心境、阅读动机的不同,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也是独特的,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这种阅读主体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在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法学法]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这些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教学方法,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过程设计]教学步骤及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文章篇幅较长,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熟悉故事情节

  和人物。

)导入:

课件显示“南极版图”突出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

  蒙森———斯科特站”教师富有激情地介绍这个站名的来历,引出课文和人物。

  环节一:

你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个故事吗?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叙事特点理清故事情节:

1912年英国

  探险队斯科特一行5人,为实现“到达南极点第一人”这一目标,满怀信心地奔向目的地,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捷足先登,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他们不幸遇难。

  (设计意图:

遵循叙述类文体阅读规律,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

  环节二:

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

  板书学生说出的词语,比如:

震撼、钦佩、崇敬。

  环节三:

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

默读课文,圈划这些语句,并用一句话概括。

  学生应该会找到这些情节:

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

  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

  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

  4、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

  5、斯科特的绝笔。

如找不出教师引导和补充。

  环节四:

小组选择最打动你的情节,讨论“是什么打动了你?

  如果小组讨论时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提请班级交流解决。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讨论过程中要对重点的语段、句子,像

  “奥茨英雄似的死去”、“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等情节中的语句要组织学生朗读,对关键词语要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共同解决。

在谈到“斯科特的绝笔”这一情节时引导学生想象斯科特给国家、民众、朋友、妻子、孩子可能写一些什么。

  在对以上情节的感受和讨论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伟大的悲剧”课题的深刻含义。

  环节五:

斯科特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赢得了胜利者都没有的尊重和赞誉。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我们该怎样面对呢?

  最后送给学生三句话结束本课: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以此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

)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以学生阅读心理为切口,激活阅读思维。

  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事件中的人物对话,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挖掘细节中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素养,通过品读、朗读发展学生语言能力,通过对情节内容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学习精神。

  我们常说“读书是为了明理。

”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这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也是语文素质能力形成的内涵。

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

  教学后记:

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久久回荡,我们的课堂应该帮助学生架起通往那些闪烁着人类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桥梁,和学生一起去享受那精神的盛宴,去与那伟大的灵魂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帮他们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

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过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