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650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docx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

古代诗歌阅读之比较鉴赏

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从近几年高考考题来看,考查这种题型的省市很多,2013年的安徽卷,2015年的湖南卷,而2014年是考此类题最多的一年,有五个省市考到此题型,分别是全国新课标2卷、山东卷、江苏卷、浙江卷、天津卷。

这种题型与一般诗歌鉴赏题相比,学生需要阅读的篇数增多,又多了比较异同点这一程序,试题难度增加,而且分值上有递加之势,2014年全国新课标2卷和江苏卷该题分值达到11分之多。

因此,诗歌比较鉴赏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考点解读】

一、比较原则

诗歌比较鉴赏在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

二、选材类型

1、不同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出现频率最高)

2、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例如:

2005年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对比问题: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3、同一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

房兵曹胡马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激昂向上)

病马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抑郁低沉)

三、设题角度

1、内容、情感比较。

2、意象、意境比较。

3、语言赏析比较。

4、手法、技巧比较。

【解题方法】

一、内容、情感比较

【方法指津】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③抓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感情。

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⑤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典型例题】(2007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1分)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1分)

2、意象、意境比较

【方法指津】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与全篇对应。

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

故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

比较时要做到:

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人物形象与意象的设题形式表现为判断人物的言行、心情、品质、追求,判断人物身份,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与语言特点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评析,意象的特点,意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评价等。

 

解答要领:

①要把握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诸如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比兴手法、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情等)。

②就意象来说,既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如秋风多写离愁,蝉多喻高洁之士等,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

③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

④注意诗歌的不同类别

【典型例题】(2006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

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

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及社会的感慨。

3、语言赏析比较

【方法指津】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

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

弄清要求对比的字词的字面义。

分析字词在表情达意及表达效果方面的作用,从而品评出优劣。

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典型例题】

2005年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对比问题: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试题解析:

这道题属开放性比较题目。

古诗在流传过程中同一首诗,不同的版本有时有不同的用语,。

不同用语在该诗中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理解鉴赏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会有所不同。

这首诗的第三句有的版本作“别秋江”,两种用语都表达了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但“引愁心”用拟人化手法更富感情色彩,与 “别秋江”相比更胜一筹。

解答要领:

仅回答哪一句“好”是不能得分的,关键是要分析出“为什么”来。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一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从修辞手法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

2、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实际。

3、从表达思想感情上比较,看哪种用语更能准确表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4、手法、技巧比较

【方法指津】①熟知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及内涵。

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

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方法。

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②把握题干中要考查的表达技巧的角度。

③结合诗句比较分析各自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

 

【典型例题】(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对比的角度不同,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

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

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两首诗表达的感情不同:

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四、总结

(1)紧扣要求。

要看清比较鉴赏的内容及要求,依照要求作答,不可节外生枝,答案尽量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2)搜寻信息。

诗歌文字量不大,阅读时要看诗题、读注释、研提示,在有限的文字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找准关键词。

(3)要点齐全。

高考阅卷一般采点给分,关注分值分配,要点要齐全,不能遗漏,注意表达文字的切入点。

(4)推敲用语。

答案力求表达流畅,用语(特别是常用鉴赏术语)要准确、简明、规范。

 

五、拓展训练(作业答案)

1、(2006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秋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

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

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

“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

诗人含蓄的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

“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2、2005年上海卷:

望庐山瀑布李白庐山瀑布徐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

“仆初人庐山,山谷奇秀。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

旋人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

‘帝遣银河一派垂,故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

注]谪仙:

李白。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分)

答案:

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鉴赏中揣摩体味语言的能力。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

“壮哉造化功”!

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

___________________千古长如白练飞: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夸张的手法,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千古长如白练飞“用比喻手法,“白练”写出了瀑布的形状、色彩,“飞”字写出动态之美,“千古”在肘间上拓展和延伸,有较强的表现力。

(3)对比问题:

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试题解析:

苏轼的观点非常明显:

扬李贬徐,说徐凝的诗是“恶诗”,写瀑布“惟有谪仙辞”。

其实两诗各有其妙。

两首诗都是写景的,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那么评价它们的优劣就要看描写是否真切,形象是否鲜明,写得是否突出而不一般化,是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徐凝用“白练”来比喻瀑布,李白用“银河” 来比喻瀑布,李白用的比喻就超过了徐凝。

白练取其白,银河也取其白,用“银”比用“白”显得更光采。

银河在天上,“银河落九天”,正写出了瀑布从高山上落下,像从天上落下,更显得生动而有气势。

瀑布是飞流,银河的河也具有流水的含义,比起白练来更显得真切;再加上“直下三千尺”比“一条”更有气势。

这样一比,徐凝的诗就显得平凡,不生动。

但说徐凝的诗是“恶诗”,也有些过分。

徐凝诗中“千刃直”的形象, “雷奔人江”的声势,“白练飞”的比喻,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明它不是“恶诗”。

 

参考答案:

同意;要点:

李诗更为雄奇瑰丽,想像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不同意。

要点:

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人,气势显得壮阔。

 

解答要领:

1、读懂诗评、诗论,明确诗评、诗论对两诗评价的观点。

2、从整体上把握两首诗,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

3、抓具体诗句,从描写是否真切、形象是否鲜明、写得是否突出而不一般化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3、(2007年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①,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①崇光:

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

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傍晚  .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5、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①、②两题。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江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①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②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6、(2008年广东卷)木芙蓉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解析:

首先是审准题意,分析比较对象的异同点。

从比较对象来看,对象相同,都是木芙蓉;作者不同,一是吕本中,一是范成大。

从设置问题来看,前一题主要是求同,后一题是求异。

从比较内容来看,形象与修辞。

其次是找准切入点,抓关键句,对照相关问题涉及的内容思考。

第三是精心组织答案;第四是形成文字。

参考答案:

 

(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

课堂训练

1、(2007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2、(2006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

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

请作简要说明。

3、2005年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对比问题: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4、(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拓展训练(作业)

1、(2006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秋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

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

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

“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

诗人含蓄的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5年上海卷:

望庐山瀑布李白庐山瀑布徐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

“仆初人庐山,山谷奇秀。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

旋人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

‘帝遣银河一派垂,故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

注]谪仙:

李白。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古长如白练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问题:

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7年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①,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①崇光:

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①、②两题。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江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