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311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案例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docx

《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案例分析.docx

案例分析

案列分析的思路:

首先指出材料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实质,其次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第三提出解决的办法。

案例分析题以下汇总

1.小学某班,有一伙小捣蛋,爱玩足球。

为了玩球和看球赛,常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旷课,甚至几次为了抢球和争夺场地,与别的班的学生发生冲突。

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组织这些小捣蛋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制定了队规。

此后每天组织练球,在活动中练出了纪律、团结、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

试用德育原则分析以上案例。

【答案要点】

(1)该案例中班主任遵循了德育原则中的疏导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讲明道德,疏导思想。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人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小学生活泼爱动兴趣广泛,喜欢参加自己爱好的活动,因此做好德育工作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

③以表扬奖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对他们表现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要及时肯定。

多加赞许,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

2.小李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老师,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

小李对同事说:

“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氛围,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

上周公开课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

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

(1)你是否在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结合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分析。

(2)案例中的老师在专业成长中碰到了一些问题,请为他提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答案要点】

(1)我不赞成小李的教学观。

小李出发点是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却忽略了两点:

一是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上好一堂课仅注重气氛热烈是不够的。

①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小李仅仅关注学生,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缺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刻性。

②上好一堂课除了气氛热烈,还应做到口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任务和重难点,使学生巩固每节课学到的知识。

(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进行反思性教学。

3.传统的课堂里,知识传授占很大比例,“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

因此,新一轮基拙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启发式教学,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用“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把启发式教学错误地理解为“是非”问答,追求课堂的“虚假繁荣”。

请你结合这种现象谈谈如何理解和运用“启发式教学”。

【答案要点】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

提问启发,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

“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质是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口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人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再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

因此我们在进行启发教学时要注意:

(1)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运用好直观的启发式教学;

(2)要运用好设疑式的启发式教学;

(3)要运用好讨论式的启发性教学,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4)要运用对比式的启发式教学。

4.某学校组织公开课,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向学生提问。

去听课的家长发现,老师每次提问时,自己的孩子都把手举起,但老师每次都是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不会叫自己的孩子。

阅读以上材料,说说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

【答案要点】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现象由来已久,这种现象违背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口的,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切实关注并解决好关注不均衡的问题。

(1)改变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是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同时也要看到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潜力,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后进生的发展。

(3)我国实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

素质教育强调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发展,这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

所以,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社会以及相关教育部门,都不能只把关注的眼光放在少数优等生身上,要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式。

不能把学习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改变将学生学业成绩当作评定教师业绩唯一标准的方式。

(5)教师对于后进生,要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而不是对后进生采取忽视的态度。

总之,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既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又需要社会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

1.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

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

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都是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

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

这种差异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

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的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受益?

  【参考答案】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的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要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某

(1)班(冠军):

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

(2)班(第三名):

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

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之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的!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

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

  问题:

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举行比赛,肯定有一个班是冠军,至于是哪个班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纯粹是一次机遇。

从动员比赛到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获胜后怎么教育。

失败后怎么教育。

  3.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

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摆弄试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

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

”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说:

“我不想听!

”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

”我故作轻松地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

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

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

学生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迫他去听。

  4.一位学生档案袋中的老师评语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

“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

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

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

”亲切的语言像和煦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问题:

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

  【参考答案】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充分发挥了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5.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

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

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纸屑杂物乱丢的现象时常发生。

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

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

“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第二是言教不服。

“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

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是不行的,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第三是心教不诚。

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惩罚学生的理由。

否则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

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

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6.请善待学生的评价

  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项栏目。

成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地对学生一顿痛骂。

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

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

“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

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一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骂。

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请原谅我们吧!

”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

  问题:

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

我们在埋怨学生不通人情时,是否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不通人情,我们在埋怨学生素质低时,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素质。

再说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远不是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所能比拟的。

  7.成功解决学生冲突事件

  一天中午,六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Z和学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

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

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刚才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

“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都吃了!

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

”两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

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

“打球时发生碰撞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

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

”他们互相看了看,说:

“自己处理。

”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

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

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

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成功之处。

  【参考答案】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

解决问题的速度快:

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以往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辩出个谁对谁错来,孰不知这样一来,教师自身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进了冲突的漩涡,学生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不从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去考虑,因此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往往还会越搞越复杂,既影响教师的教育威望又牵扯了教师很多的精力。

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教师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发生。

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面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8.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任着某班的班主任,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

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

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

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

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参考答案】

(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信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坚持导向性,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2)赵老师应提升自己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9.70%的学生恐惧开家长会

  据北京汇文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谢海涛介绍,从调查结果看,至少有70%的学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提心吊胆,剩下的30%是那些被公认的好学生。

谢海涛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家长揭孩子的短儿,甚至有些家长会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以至于家长都不愿意开家长会,怕丢面子,而学生也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师找爸爸”的想法。

另一方面,即使教师在家长会上以表扬学生为主,但多数家长回家后只表扬孩子几句,剩下的又是一顿“臭批”。

在学校进行的一次测试中,教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全班学生,第二天教师问学生,谁在家长会后得到了家长的表扬,举手的只有两名学生。

  问题:

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家长会?

如何让家长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新契机?

如果你是学生家长,会后如何做好与孩子的沟通?

  【参考答案】举行家长会一般在学期开始,期中或期末举行,主要内容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计划,征求家长意见,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等。

家长会的方式有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三种,一般是把三者结合起来,先开全校的,接着分班座谈。

要让家长会成为教育孩子的契机,举办家长会就必须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向家长传授抚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交流推广成功的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素质。

我以为新型家长会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以往当家长的一个人口干舌燥却常常徒劳无功地唱“独角戏”到教师、家长坐台下,而且围成一圈,相邻而坐,学生也不再被一概排斥在家长会之列,成为永远的“缺席审判者”,有些家长会让学生参加,有些家长会的内容请学生讨论决定。

可通过以下模式:

交流式,对话讨论式,展开式,家长报告会,联谊式,参观游览式等进行沟通。

如果我是学生家长,我一定要和孩子沟通,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孩子,想办法和孩子交朋友,为他们创造和谐宽松的空间。

  10.在一次小学语文课上,陈老师正和同学们尽情地“畅游”在《颐和园》这幅清新、美丽的“画卷”中,突然一双小手高高举起:

“老师,课文第四自然段第四句话中的‘滑’字,应改成‘划船’的‘划’。

这位同学突如其来的提问,似乎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他同学也似有所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是啊,应该是‘划船’而不是‘滑船’。

”“是不是印错了?

”有位同学提议:

“老师,我们写封信去问问《颐和园》的作者吧!

  问题:

(1)请运用已经学过的教育理论,提出自己处理教学过程中意外问题的看法。

(2)如果你是陈老师,你会怎样做?

  【参考答案】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积累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在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一定要善于培养自己的“教育机智”,灵活处理各种“教学事故”,做到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2)如果我是陈老师,第一,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让同学们安静下来思考这一问题;第二,针对同学的质疑,提出三个思考题:

一是昆明湖静得怎样?

绿得怎样?

二是昆明湖美吗?

美在哪里?

三是让同学们思考用“滑”还是用“划”字好?

经过教师启发和同学们的思考,同学们认识到此处用“滑”字更好,更能描述昆明湖的“静、绿、美”。

11.一年级的语文课上,有位老师在教拼音gua和hua,让学生寻找生活中这样发音的词。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

冬瓜、西瓜、南瓜、甜瓜、地瓜……忽然,一个调皮的孩子站起来大声说道:

“傻瓜”。

全班学生都望着老师,看看老师会有什么反应。

老师一笑:

“同学们,这个傻瓜不能吃。

可老师还就欣赏这个不一样的傻瓜”孩子们都笑了。

有了这个“傻瓜”的出现,孩子们更大胆了,他们在为hua组词的时候,一口气说出了桃花、梅花、菊花、玫瑰花、百合花、牡丹花等很多花。

老师笑着问:

“你们还能想到什么特别的花吗?

”“烟花、火花、天上飘的雪花。

”一个女孩子笑着说:

“还有我们班王泽宇想妈妈时脸上挂着的泪花……”

  问题:

请分析该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同时,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身的超越。

  该老师没有当众批评说出“傻瓜”的同学,充分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并给予学生们正确的引导,极大了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和想象力。

  12.生:

白求恩大夫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

他为什么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

  师:

是啊,这是怎么回事?

  生甲:

白求恩大夫当然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是加拿大人,是来帮助我们抗日的。

  生已:

他不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不是我们请来的,而是自愿来的。

  生丙:

不是请来的也是客人。

昨天晚上,我们正在吃饭,小王叔叔来了,爸爸说,客人来了,倒茶!

我们没请小王叔叔,爸爸照样称他是客人。

  生丁:

我觉得他是客人,又不是客人。

  师:

好。

能讲具体些吗?

  生丁:

他刚来时是客人,来久了,参加八路军了,就不是客人了。

  师:

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

  生甲:

自己人。

  生已:

一家人。

  师:

对。

他跟谁是一家人?

  生甲:

他跟八路军是一家人。

  生已:

他跟中国人民是一家人。

  师:

讲得真好!

他是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生:

当作他自己的事业。

  问题:

试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课堂上师生双方信息交流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一旦发生则应灵活处置,当场设计一些调控课堂的提问来调整教学活动。

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迅速准确地判断学生出错的根源,灵活地提出一些针对性强的问题,从而化解疑难。

比如有时反客为主,欲答还问,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思辨中求得正确的理解,则比直接灌输答案更有价值。

  13.为了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教师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比赛用筷子往细颈瓶里夹黄豆,看哪一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往瓶里夹的黄豆最多。

由于小朋友们求胜心切,加上筷子不容易夹黄豆和瓶子口较小,许多小组都出现了意外情况。

只有一组小朋友在组长的分工下,一人负责夹黄豆,一人负责扶住细瓶颈,一人负责统计数量,整个操作程序井井有条。

在集体交流整理数据阶段,大部分小组夹了7、8粒黄豆,只有这组出奇地多,共夹了15粒黄豆。

教师在简单地整理了一下数据后,很快进入下一个环节。

令人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对那一小组黄豆多的原因深究,甚至都没有进行表扬。

  问题:

请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教师的做法欠妥。

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分工协作能力都是学生良好素质的体现。

在上面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整理数据的情况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同时向好的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

但是上面这位教师让这么好的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的资源白白流失了。

  14.一次,我在上四年级的一节活动课“鸡兔同笼”问题时,当我讲到“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时,我就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得认真的时候,突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嘀咕着:

“这样想太繁琐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砍掉一只脚不就得了。

”我听了开始一愣,但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

“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脚。

这22只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只,假设是鸡的数,另一部分就是兔子的数:

22-16=6只”。

  问题:

请用有关知识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生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

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思路,教师应当积极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特想法,有价值的思想可以全班分享,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