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385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docx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细则及应知应会内容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

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1(1.2)、我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有哪些?

大力引进中医药人才,引进中药颗粒,开展治未病服务、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中医临床路径工作,逐步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指标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定期对中医药特色优势进行评价。

2(1.2.2)、本年度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药疗效的具体措施?

(1)出台医疗质量管理综合考核考评细则,鼓励使用中药饮片,开展中医临床路径和推行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加大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疗效的考核力度;

(2)加大对能够体现和发挥中医药特色的科室设备的投入力度;(3)各科室中医综合治疗室逐步开展多病种的诊疗服务,提升中医药非药物治疗人次。

3(1.2.6)、医院如何对中医药特色优势指标进行考核:

中药饮片处方占比,中医临床路径开展、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等指标纳入医疗质量综合目标考核细则,每月评价考核。

中医药科研、中医护理、辩辨证施治、非药物治疗等指标每年度考核,与科室评优评先挂钩。

4(1.4.4)、我院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有哪些?

每周二下午2.30全院医护人员定期参加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平台的听课。

先后为乡村医师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为我县乡镇培养一批中医人才,加强了基层医院的中医力量。

推广针灸推拿、拔罐、三伏(三九)贴、中药灌肠,中医治疗脾胃病,中药治疗痔疮等适宜技术10余项。

第二章队伍建设

5(2.2.2)、我院加强中医药人才建设的具体措施是:

(1)招聘与引进人才以中医药人才为主;

(2)通过师承教育、外出进修学习、与中医药院校(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立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进行中医药人才培养;(3)建立激励机制。

6(2.2.3)、我院如何选拔学科带头人和继承人?

(1)带头人由所在科室推荐,医务科审核及签署意见并上报。

继承人由科室及专科带头人推荐上报;

(2)医务科将组织有关专家及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专家评议,医院最后审定、公示、正式发文。

7(2.2.3)、我院对学科带头人和继承人的激励机制是:

带头人及继承人优先享有外出进修、学习、深造的机会,同时在职称晋升等方面享有加分政策。

同时根据医院中长期规划的相关规定执行。

8(2.2.4)、我院开展师承教育的具体措施有:

制定师承教育计划,签署师承关系合同,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

进行考核,考核分为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和结业考核。

3年期满进行结业考核,结业考核合格后给予带教老师和继承人一定的奖励。

9(2.3.2)、我院住院医师培训的方法是:

(1)医务科制定住院医师培训方案;

(2)住院医师进行轮转;(3)每年完成二类学分20分;(4)接受医务科组织的理论和技能培训。

10(2.3.3)、我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如何进行三基培训?

(1)医务科制定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计划;

(2)定期对人员进行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考核,建立人员培训档案;(3)护理部制定每年护理人员三基培训计划;(4)护理部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考核,建立人员培训档案。

11(2.3.4)、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如何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并获得学分?

(1)医院制定了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

(2)初级职称人员通过三基培训,西学中培训、参加继教班培训自学笔记等获得Ⅱ类20学分/每年;(3)中级职称人员通过三基培训、西学中培训、参加继教班培训、自学笔记、发表论文、参加继教班等获得Ⅱ类学分15-20分/每年,Ⅰ类学分﹙省级﹚5-10分/每年;(4)高级职称人员通过西学中培训、参加继教班培训、自学笔记、发表论文、参加国家级继教班等获得Ⅱ类学分15-20分/每年,Ⅰ类学分每年5-10分,其中﹙国家级﹚5-10分/每三年。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

12(3.1.1)、我院设置的门诊科室是:

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口腔科、皮肤科、治未病科、口腔科、肝病科、肛肠科。

13(3.1.1)、我院开设的病区是:

急诊科、内儿科、外骨科、妇产科、肝病科、针康科、治未病科。

14(3.1.1)、我院开设的医技科室是:

放射科、功能科、药剂科、检验科。

15(3.2.3)、各科开展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是:

科室

分类

设备名称

备注

妇产科

针疗

电针治疗

低频脉冲

微波治疗

灸疗

灸疗设备

立体旋转温和灸

磁疗

磁热疗法

神灯

耳疗

耳穴压豆

中药外治

熏洗设备

足浴盆

刮痧

刮痧板

牛角刮痧板

罐疗

真空拔罐器具

玻璃管

外骨科

灸疗

灸疗设备

温和灸

针疗

电针治疗

中频脉冲治疗仪

毫针

磁疗

耳疗

耳穴压豆

磁热疗法

神灯

中药外治

熏洗设备

足浴盆

内儿科

灸疗

灸疗设备

温和灸治疗仪

艾条

艾盒

针疗

电针

电针治疗仪

普通针具

毫针

梅花针

罐疗

真空拔罐器具

玻璃火罐

中药外治

熏洗设备

足浴盆

磁疗

磁热疗法

神灯

耳疗

耳穴压豆

刮痧

刮痧板

牛角刮痧板

肝病科

针疗

电针

肝病治疗仪

磁疗

耳疗

耳穴压豆

急诊科

针疗

普通针具

毫针

电针

中频脉冲治疗仪

电针治疗仪

罐疗

真空拔罐器具

玻璃火罐

磁疗

磁热疗法

神灯

耳疗

耳穴压豆

灸疗

灸疗设备

温和灸

艾条

艾盒

中药外治

熏洗设备

足浴盆

针康科

灸疗

灸疗设备

温和灸

艾条

艾盒

磁疗

磁热疗法

神灯

耳疗

耳穴压豆

针疗

普通针具

毫针

电针

内热针

小针刀

刮痧

刮痧板

牛角刮痧板

罐疗

真空拔罐器具

气罐

中医电疗

中频

中频脉冲治疗仪

低频

前列腺治疗仪

骨质疏松治疗仪

骨质增生治疗仪

离子导入治疗仪

中药外治

熏洗设备

足浴盆

全身熏蒸治疗仪

牵引

多功能牵引设备

三维多功能牵引床

多功能牵引床

颈腰椎牵引机

其他

康复训练设备

电脑瘫痪治疗仪

16(3.4.1)、我院制定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是:

(1)内儿科:

胃腕痛、急性咳嗽

(2)肝病科:

肝着、鼓胀病、积聚

(3)针康科:

腰痛、颈椎病、膝痹

(4)外骨科:

肠痈、

(5)妇产科:

盆腔炎、胎动不安

17(3.4.1)、我院手术科室制定的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是:

(1)外骨科:

肠痈

(2)妇产科:

异位妊娠

18(3.7.1)、我院开展临床路径试点科室及病种是:

(1)针康科:

腰痛、项弊

(2)肝病科:

肝着、积聚

(3)内儿科:

咳嗽、胃脘痛、中风

(4)外骨科:

肠庸、肛裂、混合痔

(5)妇产科:

胎动不安、盆腔炎

19(3.9.1)、我院的中医诊疗设备有哪几类,每类分别是:

(1)推拿类:

推拿治疗床

(2)牵引类:

颈椎牵引床(YHZ-2型)、颈腰椎治疗牵引床(DYJ-Z型)及腰椎治疗牵引床(XIANG-YU型)

(3)脑卒中三维治疗仪(TREAT型)

(4)针刀类:

普通针具:

①毫针、梅花针、三棱针②芒针、火针、耳针、针刀。

电针:

①华谊治疗仪(SD-Ⅱ型)②耳针治疗设备

(5)灸疗类:

温和灸、直接灸

(6)罐疗类:

普通火罐、真空拔罐器具。

(7)刮痧类:

刮痧板

(8)中药外治类:

中药熏蒸:

熏蒸床HYZ/I型、其他:

①中药离子导入设备:

骨质增生治疗仪NPD-4AS型、肝病治疗仪②中药雾化治疗设备③木质足浴盆。

(9)诊断类:

四诊:

中医体质辨识系统:

中医舌诊图像分析、体质辨识系统经络

20(3.9.1)、我院开展的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有哪些?

,共多少种:

我院开展的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有

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22种)

1.毫针技术;2.头针技术;3.耳针技术;4.腹针技术;5.眼针技术;6.手针技术;7.腕踝针技术;8.三棱针技术;9.皮内针技术;10.火针技术;11.皮肤针(梅花针);12.芒针技术;13.鍉针技术;14.穴位注射疗法;15.埋线疗法;16.平衡针技术;17.醒脑开窍技术;18.子午流注技术;19.电针技术;20.鼻针技术21.口唇针技术;22.浮针技术。

二、灸类疗法技术目录(5种)

1.直接灸技术;2.隔物灸技术;3.悬灸技术;4.天灸技术;5.温针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目录(3种)

1.刮痧技术;2.撮痧技术;3.放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目录(5种)

1.留罐技术;2.闪罐技术;3.走罐技术;4.刺络拔罐技术;5.刮痧拔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目录(3种)

1.小针刀技术;2.内热针技术;3.埋线技术。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目录(7种)

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关节运动推拿技术;3.关节调整推拿技术;4.经穴推拿技术;5.小儿推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目录(5种)

1.穴位敷贴技术;2.中药熨敷技术;3.湿敷技术;4.熏蒸技术;5.足浴技术。

八、其他类技术目录(4种)

1.立体旋转综合温灸技术;2.三位一体脑卒中治疗技术;3.磁热疗法;4.中频脉冲电治疗技术。

共53种

21(3.9.3)、我院开设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有:

急诊科、内儿科、外骨科、妇产科、肝病科、针康科。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

22(4.1.2)、我院的重点专科(专病)是,床位分别有多少张:

肝病科10张,针康科12张、妇产科20张。

22(4.1.3)、重点专科的中医诊疗设备分别是:

(1)肝病科:

红外肝病治疗仪(DSG-III型)

(2)针康科:

颈椎牵引床(YHZ-2型)、颈腰椎治疗牵引床(DYJ-Z型)及腰椎治疗牵引床(XIANG-YU型)脑卒中三维治疗仪(TREAT型)针刀类:

普通针具:

①毫针、梅花针、三棱针②芒针、火针、耳针、针刀。

电针:

①华谊治疗仪(SD-Ⅱ型)②耳针治疗设备,灸疗类:

温和灸、直接灸,罐疗类:

普通火罐、真空拔罐器具。

刮痧类:

刮痧板,中药外治类:

中药熏蒸:

熏蒸床HYZ/I型、其他:

①中药离子导入设备:

骨质增生治疗仪NPD-4AS型②中药雾化治疗设备③木质足浴盆。

(3)妇产科:

产后康复治疗仪(SRL800型)

(4)肛肠科:

肛肠电脑综合治疗仪(LC-100A)

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

第一章基本要求与医院服务

23(1.2.1.1)、我院保护患者隐私的设施和管理措施:

医院有专门的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制度,规定为异性患者诊疗时必须有第三人陪伴;各诊疗场所设有屏风或隔帘;在诊疗场所都张贴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警示。

24(1.2.1.2)、我院支持医务人员从事晚间和节假日门诊的措施:

出台专门的制度鼓励医务人员从事晚间和节假日门诊,并对节假日不休息的医务人员按国家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

25(1.2.1.2)、病人入院服务制度与标准:

(1)患者住院,须持本院门诊或急诊医师签发的住院证,办理入院手续无需交费(先住院后付费)。

(2)危重患者、急诊手术病人或即将分娩者由急诊科或接诊医师直接送入病房或手术室。

(3)护送危重患者前,通知病房做好抢救准备。

护送人员根据病情需要携带必要的抢救器材保证安全。

(4)接通知后病房护士应准备床位及用物。

对危重患者,须立即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5)患者进入病房,医护人员应做好交接工作,

并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环境,分管医生和护士,并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及时执行医嘱。

(6)护士评估病人后做好记录。

26(1.2.1.2)、病人转科服务制度与标准:

(1)护士根据医生开出转科医嘱通知患者及家属要转入的科室和转科理由。

(2)评估病人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完成转科护理记录。

(3)协助病人整理物品。

(4)通知转入科室护士做好准备

(5)根据病情选用转运工具,准备好随带抢救用物。

(6)危重病人由护士和(或)医生护送,随带病人病历、未用液体至转入病房,做好床边交接班。

(7)撤销病人所有标识卡,做好转科登记。

(8)如有未返回的检查,化验报告,及时送至转入科室。

27(1.2.1.2)、病人出院服务制度与标准:

(1)护理人员根据医嘱通知病人或家属病人的出院日期,以便患者出院时间做好准备。

(2)医生病情需要开出出院医嘱,写好出院小结交病人或家属,做好出院前的健康教育,指导出院后的治疗用药及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定期复诊等事宜。

(3)仔细检查有无多收或漏收费用。

通知患者或家属持预交款收据在一楼住院结账处办理出院手续。

(4)清点医院用物,护理人员向患者交代出院带药的使用方法。

(5)整理病床用物,进行病床终末消毒处理。

(6)整理病历,注销病人的各项治疗和标识。

28(1.2.2.1)、首诊负责制的主要内容:

(1)首诊医师对病人应认真诊治,不得推诿;

(2)首诊医师认为不属于本科病员时,应书写病历,做好有关检查和必要的处理后再请有关科室会诊;(3)跨科疾病,会诊医师无特别处理时,应由首诊医师处理。

29(1.2.2.2)、绿色通道执行流程:

(开放人群包括:

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中毒;“三无人员”无姓名、无家属、无经费患者。

医生对病人进行初步评估——护士登记患者信

息——电话报告业务院长或总值班——业务院长或总值班现场确认开通縁色通道——检查单及处方上签字——抢救结束后一站式收费。

30(1.2.2.3)、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服务流程:

病人到达门诊或急诊→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心电图、采取血液标本(查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后,紧急评估病情,(考虑心绞痛)→给予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含服,硝酸甘油静脉泵入(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给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无低血压时予硝酸甘油泵入,疼痛剧烈予吗啡肌注。

31(1.2.2.3)、多发伤的服务流程:

(1)病人到达门诊或急诊→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血常规,输血安检,交叉配血)。

(2)首诊医生紧急评估病情,报告上级医生,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就地复苏抗休克治疗,确诊内脏破裂的通知相关科室急诊手术,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在医生陪同下进行相关检查。

32(1.2.2.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服务流程:

(1)病人到达门诊或急诊后,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查血常规、生化、胆碱酯酶)、

留取呕吐物标本。

(2)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后,紧急评估病情,保持气道通畅,呼吸异常的行气管插管,心跳停止的予心肺复苏,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后予洗胃。

同时予阿托品或长托宁、解磷定等解毒药。

(3)病情稳定后在医师护士的监护下转运到病

房。

33(1.2.2.3)、上消化大出血的服务流程:

(1)病人到达急诊后,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给予吸氧、生规、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查血常输血前安检、交叉配血)。

(2)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后,紧急评估病情,快速输注晶体液(生理盐水和林格液)和胶体液(羟乙基淀粉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补充血容量,紧急配血备血,根据病因给予止血药物。

请相关科室急会诊。

(3)病情稳定后在医师护士的监护下转运到病房。

34(1.2.2.3)、急性呼衰的服务流程:

(1)病人到达急诊后,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抽血查血常规血气电解质。

(2)首诊医师对病情评估后,立即通畅呼吸道,

气管插管,气囊辅助呼吸或机械通气。

应用平喘及抗感染药物。

(3.)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转运到监护室。

35(1.2.2.3)、体克的服务流程:

(1)病人到达门诊或急诊后,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置病人仰卧或腿抬高仰卧位,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

(2)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后,紧急评估病情。

补充血容量是关键,按先晶体后胶体原则补液。

休克早期不宜用血管收缩药物,只有血容量已基本补足,又无继续出血以及酸中毒与心功能不全时,可选用多巴胺等。

(3)过敏性休克紧急使用肾上腺素,继而使用激素和异丙嗪,保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切开。

(4)病情稳定后在医护的监护下转运或留观。

36(1.2.2.3)、昏迷病人的服务流程:

(1)病人到达门诊或急诊后,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查快速血糖。

(2)首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后,根据伴随症状做出初步诊断。

(3)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进

行相关检查或住院。

(71—77条所列病人抢救过程中如为住院医师值班,应请上级医师会诊。

37(1.2.2.3)、我院急会诊的到达时间要求是:

院内十分钟之内。

38(1.2.3.2)、知情同意制度要点是:

(1)病人在住院、接受手术、检查等处理以前,

经治医师必须以通俗的语言向病人或直系家属充分说明各种处理的必要性、可能后果等,请病人或亲属签名表示理解并同意接受处理。

在病程录中同时应做出记录。

(2)一般情况下应由病人本人或直系亲属签名同意,必要时可由病人亲属或单位负责人签字。

在急救抢救中无法获得本人或直系亲属签名同意的,可请院长或院长授权人签字。

(3)需要转科或转院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将病情告知病人或其授权人,危重病人转运需要签署危重患者转运知情同意书。

(4)如需对病人施行外科手术,术前必须由病人或其直系亲属签署手术同意书,特殊情况可由病人的亲属或单位负责人代为签字,经治医师应在病程录内作出记录。

(5)如病人拒绝接受医嘱或处理(包括要求提早出院等),经治医师应在病程录中做出详细记录(内

容应包括经治医师的处理意见,不接受处理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将上述情况向病人充分说明后病人仍拒绝接受处理等情况,请病人签名。

39(1.3.1)、专门负责传染病管理的部门是:

医务科、院感科

40(1.3.2.2)、科室负责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

临床科室负责人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制定本部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各类预案演练,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无条件服从应急领导小组调度,积极参与突发应急事件处置,充分调动科室人员参与应急救治。

41(1.4.3)、保障卫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制度要点:

(1)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学分登记制度;

(2)积极参加网络及其它继续教育的培训(3)继教合格做为评优、医师定期考核、注册、晋升的必备条件。

第二章患者安全

42(2.1.1)、门诊病人身份的唯一标识是:

门诊号

43(2.1.1)、住院病人身份的唯一标识是:

住院号

44(2.1.2)、在诊疗活动中门诊患者两种识别身份的方式是:

姓名加性别,或姓名加就诊卡号。

45(2.1.4)、在诊疗活动中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的方式是:

姓名、床号、腕带

46(2.1.3)、急诊与病房间病人交接流程:

(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主班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急诊室,以备核查。

47(2.1.3)、急诊与手术室间病人交接流程:

(1)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医生联系好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准备好手术间及器械等。

(2)急诊护士为患者戴好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

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血型、手术名称,整理好患者病历资料及药物。

(3)急诊护士或医生(病情危重者必须有医生陪同)护送患者到手术室。

(4)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体征、诊断、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内容、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

(5)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放在急诊室,以备核查。

48(2.1.3)、病房与病房间病人交接流程:

(1)病人转科时,责任护士遵医嘱通知患者转科,协助整理物品,做好宣教。

(2)按照医嘱准备相关药品、急救物品、仪器以备转运途中应用。

(3)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完善病历,护士进行微机结算、转病区,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做好准备。

(4)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在病人转运交接单上记录生命体征、皮肤、管道、使用药物等信息,由医生、护士专人护送。

(5)协助转入科室安置患者,取合适卧位,与新病区护士双人核对病人姓名和腕带,交接生命体征、皮肤、管道、用药、病情变化等,清点病历及护理记录单,由转入科室填写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中的

转入时生命体征和转入时间,并进行双签字。

(6)如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采取就地、就近原则,积极抢救。

并将情况记录在“转科交接记录单”中,重点交接双签字。

(7)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不入病历,科室单独建册存放,备查。

49(2.1.3)、手术室与病房间病人交接流程:

(1)根据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室的护士持接送患

者核对单到病房接手术患者,提前30分钟将患者接到指定手术间。

(2)认真核对手术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并与病房护士共同核对确认。

(3)检查术前准备是否完善,如:

禁食禁水、灌肠导尿、插胃管、皮肤准备情况,并注意不带贵重物品入手术室。

(4)与病房值班护士认真交接手术所需物品,如病历、X线片、特殊用药等并在核对单上签字后带入手术室。

(5)若病房术前准备不完善,手术室可拒绝接患者,待完善术前准备后由手术室护士接入至手术室。

(6)接台手术,提前30分钟电话通知有关病房作准备。

待患者接入手术室后,医师随即进入手术室。

(7)患者接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8)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师、手术医师共同将患者送回病房。

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的衣物、病历、X线片、皮肤情况等,核对后在接送患者核对单上签名,在全麻患者未清醒前,麻醉师不得离开病房。

(9)接送患者时,注意患者安全。

尤其是特殊患者,如:

神志不清、严重外伤、休克等随时有病情变

化的患者应有一名医师陪同护送至手术室,以保证患者安全。

50(2.1.4)、腕带使用对象与方法:

腕带使用的对象:

所有住院的患者

腕带使用的程序

(1)护士在给患者佩戴或更换“腕带”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过敏史等。

佩戴后应同时注意观察佩戴部位有无擦伤,末稍血运情况。

(2)成人患者使用蓝色“腕带”。

(3)妇产科新生儿用粉红色“腕带”。

(4)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腕带”信息一致。

(6)“腕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左手”。

51(2.3.1)、手术安全核查流程:

(一)麻醉实施前:

由手术医师主持、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