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522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docx

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舞蹈当中的体现

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三道弯”在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当中是一种特有的舞姿,它是指在舞蹈动作中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逆反方向呈S型的形态。

胶州秧歌的特点是“拧、碾、抻、韧、扭”,动作要连续不断,要有激情,舞蹈时要给人一种“快发力、慢延伸”的感觉,在体态上追求“三道弯”。

东北秧歌注重的是扭得活,扭得浪,扭出味道来。

在安徽花鼓灯中,“三道弯”则是它的亮相招式,不管是“风摆柳”、“三点头”,还是“单背巾”、“凤凰单展翅”,这些动作都呈现出了挺拔向上的造型。

云南花灯中,“崴”是它的基本动律,崴中出现的“三道弯”舞姿是将腰和胯扭到最大限度扭出来的感觉比较灵活。

傣族舞的特点是下肢保持半蹲状态,手臂与身体都有弯曲,从而形成了优美的“三道弯”造型。

关键词:

“三道弯”;舞姿;动律;体态

 

Abstract

"Threebends"inthecountry'snationalfolkdancewhichisauniquedance,whichisinthedancemovementsintheheadandchest,waistandbuttocks,hipsandlegstoactagainstthedirectionwasS-shape.JiaozhouYanggefeatureisthe"twist,grind,stretch,tough,twisted",actionshouldbecontinuous,havepassion,dancingtogivea"quickforce,andslowextensionof"feeling,thebodyonthepursuitofthe"threeRoadbends."NortheastYoungerfocusistwisted,live;torsionwaswave,Niuchuflavors.AnhuiFlowerDrumLantern,the"threebends"isthedebutofitsmoves,regardlessofthe"FengBaiLiu","Threenod"or"singlebacktowel","PhoenixSingle-wings,"thesemovementshademergedtallandstraight-upstyle.Yunnanlantern,the"Wei"isitsfundamentaldynamiclaw,Weiappear"threebends,"danceisthewaistandhiptwisttotwistoutofthemaximumfeelingmoreflexible.DanceischaracterizedbyDailegsquattokeepstate,thebodyhasabentarm,creatingabeautiful"threecurved"shape.

 

Keywords:

“Threebends”;dance;rhythmic;posture

 

引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国在这块土地上更是创造出了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舞蹈则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舞蹈,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

而“三道弯”舞姿则是中国民间舞蹈最典型的舞蹈姿态之一。

要掌握这种独特的舞姿,必须先掌握“三道弯”体态的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

在中国的各个民族民间舞蹈中,都有其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这些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从视觉上给人们呈现出不同的“三道弯”的舞姿造型。

一、“三道弯”的含义

(一)“三道弯”的概念

“三道弯”在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当中是一种特有的舞姿,它是指在舞蹈动作中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逆反方向呈S型的形态。

“三道弯”涉及的民族民间舞蹈的种类也较多,“北方的秧歌,南方的灯”就包括了数种民间舞,如胶州秧歌、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都是众所周知的舞蹈形式,其中的“三道弯”舞姿比比皆是。

还有我们最常见的傣族舞蹈,要看傣族舞跳得好不好,首先要看“三道弯”舞姿摆的是否到位。

“三道弯”在这几种民族民间舞蹈中又形成了流动中的“三道弯”和静止中的“三道弯”。

“三道弯”舞姿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最具典型的舞姿之一,要掌握这种独特的舞姿,必须先掌握这几大类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动律。

秧歌是我们汉族舞蹈中最常见的,自娱性极强的歌舞形式。

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扭,所以被人们称为“扭秧歌”。

秧歌是扭出来的,虽然同是一个扭字,但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文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扭法,扭出来的感觉自然也是不相同的。

胶州秧歌的特点是“拧、碾、抻、韧、扭”,动作要连续不断,要有激情,舞蹈时要给人一种“快发力、慢延伸”的感觉,在体态上追求“三道弯”。

东北秧歌注重的是扭得活,扭得浪,扭出味道来。

在安徽花鼓灯中,“三道弯”则是它的亮相招式,不管是“风摆柳”、“三点头”,还是“单背巾”、“凤凰单展翅”,这些动作都呈现出了挺拔向上的造型。

云南花灯中,“崴”是它的基本动律,崴中出现的“三道弯”舞姿是将腰和胯扭到最大限度扭出来的感觉比较灵活。

傣族舞的特点是下肢保持半蹲状态,手臂与身体都有弯曲,从而形成了优美的“三道弯”造型。

[1]

(二)“三道弯”的分类

作为舞蹈术语,“三道弯”较为广泛地应用在舞蹈表演和舞蹈教学中,并具有不相同的含义:

一,专指某种民族民间舞蹈以S状曲线造型的基本体态,在舞蹈动作过程中,始终或经常保持相对静止的体态造型;二,泛指东方民族舞蹈中身体的不同部位以逆反方向呈S状的曲线造型,包括通过动作过程中出现的“三道弯”动律和相对静止的“三道弯”体态;三,泛指舞蹈中凸显女性体态特征的S状动作造型。

从舞蹈的运动过程来看,动作连续不断形成的S状曲线动态,称之为“动律三道弯”;在动作过程中相对静止的S状曲线姿态,称之为“体态三道弯”。

“动律三道弯”是指身体的不同部位连续动作时形成的三道弯动态。

动律三道弯强调的是动作过程中的曲线,它突出的是三道弯的动态过程和间歇性的三道弯“定型”。

“体态三道弯”表现在以S状造型作为基本体态特征的舞种中,它具有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点,在舞蹈过程中身体保持相对静止的三道弯舞姿。

从运动力学来看,它是左右的三道弯,还是前后的三道弯;是静止中的三道弯,还是流动中的三道弯;是全身的三道弯,还是身体局部的三道弯。

由于不同的舞种中三道弯部位的高低、发力点、动律和风格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同样都是“三道弯”体态,但是给人们呈现出的感觉却大有不同。

二、“三道弯”的审美特征

“三道弯”舞姿在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中具有代表性,它是舞者动态舞姿和静态舞姿的统一体。

这种独特的舞姿较好的表现了女性的曲线美。

(一)不同民族“三道弯”审美特征的表现

“三道弯”具有民族性,是不同民族人民审美的产物。

胶州秧歌的“三道弯”中始终带着舒展的感觉,体现出了女性婀娜多姿,优美流畅的曲线。

东北秧歌的艮劲儿、浪劲儿、美劲儿则是东北人民的性格、精神、情趣的集中体现,它的“三道弯”给人以“绕肠三回”的感觉。

云南花灯的动律特征是“歪”,它与秧歌的“扭”有着相同的特点。

云南花灯舞蹈是以优美、轻盈、潇洒、活泼的特点表现出来的。

安徽花鼓灯舞蹈给人一种“溜得起,刹得住”的感觉,收放鲜明,张弛有度,既有速度、力度的对比,又有拧倾、刚柔、动静的结合。

动作小巧玲珑,优美大方。

傣族舞蹈,它的体态婀娜多姿,节奏平稳而缓慢,但是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

傣族舞蹈中特有的屈伸动律,手、脚、身体都是“三道弯”的动作造型特点,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表演,正是傣族人民柔和温情的表现。

(二)构成舞蹈美的基础和材料

在舞蹈艺术中,构成舞蹈美的基础和创造舞蹈的形式的材科都是人体。

这是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最重要的区别之所在。

舞蹈的动态美是人体在动作过程中动静结合而体现的,无论是在动作的起点或是终点的三道弯造型,还是在动态过程中以三道弯作为基本体态,或是以动作过程中形成的三道弯动律,与其他艺术相比较,舞蹈中的人体曲线美更为生动、更富有情感、更具艺术魅力。

“三道弯”的体态就是来自于婀娜多姿的女性体态的本身。

三、不同民族民间舞蹈中“三道弯”的体现

(一)不同民间舞三道弯的体现

1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是流传于山东鲁南胶县的一种广场民间歌舞。

以胶县县城附近的村子最为盛行,它与一般的秧歌形式基本相同。

胶州秧歌流传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民间有这样的俗语:

“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先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着老命愁一愁”。

胶州秧歌的动律比较复杂,表现手法也比较独特,它是以舒展、明快、富于韧劲的舞姿和细腻、泼辣的情感以及流动中特有的“三道弯”体态形成的,胶州秧歌主要突出一个“扭”字,当地的人们把这种体态称之为“扭断腰”,“三道弯”,让人感受到了女子舞蹈时的柔美、娇艳和细腻。

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概括为“拧、碾、抻、韧、扭”这五种,这五种动律特点在所有动作中都有集中统一的体现。

[2]每个动作都连续不断,充满了活力,富有内在的的激情和动作的力度,是胶州秧歌的神韵之所在,也是舞蹈动感特点的来源。

“拧”是指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

脚下的“拧”作为动作的发力点,从而使胶州秧歌的形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

“碾”是指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力上。

“碾”的动律特点在舞蹈动作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脚部。

如丁字碾步、丁字拧步、丁字三步等。

这些脚步在动作时,由于先内后外侧的碾转同时膝部则以先开后关、或先合后开的转动及脚步一关一开的快速变化,又由于舞者大腿与膝盖内侧拧动抬起时,支撑着主力腿的脚跟提起,而动力腿下踩时,主力腿又有控制地向外侧拧动落脚跟,再落脚的边缘,从而使其动作呈现了“碾”的动律特征,同时呈现出了另一种重抬轻落的力度美感。

“拧”和“碾”在胶州秧歌中是紧密相连的,这两个字是形成“三道弯”体态特征的关键之所在。

“三道弯”是由舞者在动作过程中以动力腿的脚掌或脚跟的碾动时而形成的。

“抻”是指起动或者到达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的延伸感。

用我们的通俗语来讲就是在某一个动作已经做到位的情况下再继续向前或向上延伸。

如丁字拧步向上推扇,身旁转扇;丁字拧步后退,胯旁转扇,遮羞横拉扇,都表现了丁字拧步的“抻”。

因为换脚拧步过程快,姿态形成过程慢,因此在推扇时,把韧劲推向身体各个部位,从脚到膝、腰、肩、头、双臂、指尖,直到神经末梢,展现给观众的是肢体上的伸展,给人一种神韵丰厚饱满的感觉。

“韧”是在流动的动作变化中,表现出一种力的特点,是通过小臂的绕八字,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训练了身体上下的协调性和内在控制身体的能力,给人以不间断的力的延伸美感。

“抻”和“韧”是胶州秧歌脚步动作中呈现出的一种力的延伸美感。

“扭”是胶州秧歌动律的核心,胶州秧歌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体现在一个“扭”字上,所谓“扭”是动力脚脚掌和脚跟的碾转做运动的支点,从而波及到腰部和上身各个部位的扭动而形成的。

在此同时,运用各种步子的时候,要把握内在的力度,我们所说的“扭断腰”就是胶州秧歌中“扭”的典型特征。

它主要是由脚、膝、腰的拧碾扭动而形成的,每一拍的流动部分形成“三道弯”的体态,再配合着双臂的交替横八字,便形成了全身性的“扭”的感觉。

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舞蹈编导都采用了胶州秧歌的一些动态元素来进行编排,无论是舞蹈内容还是舞蹈形式都形成了一种惟妙惟肖的美。

如王玫编导的女子群舞《春天》就充分运用了典型的丁字拧步,倒丁字碾步,丁字三步“小蔓妞”等动作作为舞蹈编排素材,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热情向上的感觉。

[3]作品《一片绿叶》的编导采用了胶州秧歌的一些元素,编导主要是抓住了胶州秧歌的“拧”和“扭”这两个动作特点,将舞蹈清晰的刻画了像绿叶一样娇嫩和柔弱的女子。

又如作品《扇妞》中运用了“脚拧、扭腰”的动态,持续的拧、碾、抻、韧、扭的动作变化,展现出了扇妞舞姿的花样叠出,动作灵活,韵味十足。

[4]

胶州秧歌中的“拧、碾、抻、韧、扭”这些基本的动态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由身体的各个部位按一定的次序,依次向不同方位同时进行的,从而形成了流动中的“三道弯”。

体现了收与伸、强与弱、快与慢极其鲜明的对比的动态,这使舞蹈生动细腻,更具有魅力。

2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流传于我国的东北三省,是广大地区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

它火爆、热烈、逗趣、诙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它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从艺术上反映了东北人民的审美习惯,而这些特点则是东北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他们豪放而不拘小节的灵性和风情,将泼辣、幽默、文静、稳重融为一体,把东北人民热情纯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东北秧歌的主体风格特点概括为“扭、稳、浪、艮”,这种风格特点也是东北秧歌的“精髓”。

所谓“精髓”,是因为它贯穿于东北秧歌表演的全过程,“扭、稳、浪、艮”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扭”有“扭腰”的意思,即扭在腰上,扭最能反应东北人民豪放、泼辣、乐观、率直的性格特征。

在东北秧歌的具体扭法上,李瑞林、战肃荣两位教授以总结出上身的“扭、摆、圆”等极具共性的秧歌扭法,现在被北京舞蹈学院东北秧歌教学所引申为“上下、前后、划圆”动律。

“稳”是一种动态的稳,即流动中的动作突然静止,但它并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这一动作的延伸和下一动作的起法。

是流动中的动作的停顿,但又不是绝对的停顿,它是这一动态中的情感延续和下一动态的情感转换。

“浪”是“稳中浪”。

是指一种身体动态和情感高度融合为一体所达到的“浪”的境界。

无论是动中求稳还是稳中显“浪”,都体现出了东北人民特有的动态风韵。

“艮”是“艮劲”。

在高跷中,脚部落地面积较小,易于活动,在膝部形成规律性的“顿劲”和手部舞动翻转时的“利索劲”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动律,并把它称为“艮劲”,这种艮劲和东北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

艮情态表现为“逗艮”是动态中情感部分之一,它与动作完美合一,逗艮能传情达意,还能自成“别”趣,也有“丑态”和“傻态”之意,是东北人特有的情趣。

逗艮不仅是男女舞伴的情感传递,还是舞者与观众的相互交流。

在逗艮这一东北秧歌独有的情感特征中,通常在动静、收放、大小、高低、缓急的情感和动态对比中显现出来的。

东北秧歌的发力点来自于脚下,表现为“艮劲”的“步”子带动上身随重心移动的“扭”,波及到手腕的“花”,腰部随脚下“提踢”的重心变化而扭动,形成东北秧歌流动中的“三道弯”体态。

3云南花灯

云南花灯是云南地区广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它流传于云南玉溪、嵩明、弥渡、罗平、建水等地,它以优美轻盈著称。

云南花灯的基本动律是“崴”,俗话说“不崴不成灯”,这句话不仅说出了云南花灯的风格特点,也可以看出“崴”是云南花灯韵律的核心。

“崴”也就是扭动,是指舞者不管做什么样的动作,身体都要保持S形状的左右摆动。

但这种“扭”不同于胶州秧歌中的“拧”,它是在行走中胯部自然地左右摆动,腰和胯扭得幅度较大,但又非常的灵活,这是云南花灯“崴”中出现“三道弯”的动态特征。

“威步”的动律特征来源于生活,据说是劳动人民挑担行走田间、坡坎或泥泞道路上时,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利用两胯的扭动来稳定重心而提取出来的。

在舞蹈动作过程中,“威”按动作的幅度、方位、形态等不同的特征,可分为“小崴”、“正崴”、“反崴”。

[5]

“小崴”是崴中最基本的动律,它是在双膝自然弯屈的基础上,一膝向另一膝靠近并移动重心,是胯向上划一个小的上弧线而形成的一种动态。

它的特点与崴步相比较,胯扭动的幅度要更大一些,这样显的轻巧活泼。

小崴的动作有:

小崴团扇、小崴别扇和小崴放扇等,这些小崴舞步在云南花灯中,多用于流动中的动作和走场。

“正崴”在动律上与小崴相反,它是经过一条下弧线,有明显向上的特点,给人以优雅而大方的美感。

正崴多用于舞蹈的中板,正崴的动作有:

扣扇耳旁绕花和扣飘扇等。

“反崴”强调的是横移的上身及上下肢动作时要做到尽头,从而形成了流动中的“三道弯”体态,给人们一种抒情的感觉。

4安徽花鼓灯

安徽花鼓灯来源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两岸,是中国汉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

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点是在安徽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以挺拔、欢快、秀丽、热烈的风格特点博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安徽花鼓灯的基本体态:

具有拧、倾的特点。

兰花是以拧、倾中的“三道弯”为特色;安徽花鼓灯动律的基本特征:

“梗”,体现在脚步上的梗着走;“摆”,体现在上身的风摆柳,“旋”,拐弯靠着旋;“弯”,亮相三道弯。

“脚下梗着走”,表现在舞蹈步法中,膝部不能松弛,要控制住脚板,重心略偏后,走起来不能飘,要走出“梗”劲儿。

“上身风摆柳”,舞蹈动作时梗的步法引起上身的摆动,同时带动两臂在体旁划圈前后摆动。

“拐弯靠着旋”,表现在兰花表演的连接动作中,各种拐弯要做到脚下“溜得起,刹得住”。

[6]“亮相三道弯”是安徽花鼓灯的基本动律之一,兰花的这种亮相舞姿是舞蹈动作时的间歇性“定型”,舞者动作时左脚在前交叉点地,身体向右斜后方靠,腰部放松顺时单出胯,形成“三道弯”体态。

安徽花鼓灯舞蹈动作中的“三道弯”是它亮相的特点,从而形成了静止的“三道弯”体态。

它是腰与胯横移,重心在半脚掌上,整个造型呈现出挺拔向上的曲线美,体现了小兰花的小巧玲珑、婀娜多姿;大兰花的端庄优美、风流洒脱的特点。

(二)民族舞三道弯的体现

1傣族舞

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湿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活动,所以舞蹈动作时都较为平和缓慢,跳跃动作也比较少。

傣族舞蹈的造型来源于傣族地区的亚热带植物和动物。

在傣族舞蹈中,模仿鸟兽的舞蹈比较多,例如“孔雀舞”、“鱼舞”、“蝴蝶舞”、“大象舞”和“鸡舞”等。

[7]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就是“孔雀舞”,它的基本体态就是“三道弯”,它是运用腰部和胸部的前后三道弯及胯部的左右三道弯来表现孔雀垂尾而立的自然形态。

这使傣族舞蹈的造型具有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征,也体现了人体姿态的曲线美。

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最能体现体态三道弯的就是我国的傣族舞蹈。

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突出,它所表现的情感内在而含蓄,舞姿富有雕塑性。

“三道弯”是傣族舞蹈的基本体态,第一道弯是从立起的脚掌到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是从弯曲的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

它表现在舞蹈中为,舞者保持半蹲的姿态,重拍向下,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的颠动和左右的摆动,舞步的踏或跺,看似很用力,但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的着地,是动律的基本特征。

[8]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有着舞者柔美的舞姿,更有舞者的生活感受和创造。

这种静态的雕塑感和柔中带刚的动态舞蹈韵律,使傣族舞蹈既有静态的造型美,又有动态的韵律美。

结论

“三道弯”有着广泛的内涵,所以我们要加深对“三道弯”的理解。

其一,要正确运用“三道弯”的动律体态,这样可以加深对不同民族审美情趣的理解;其二,要正确掌握不同民族舞蹈中女性动作的心理和韵律;其三,要从“三道弯”的体态入手,追求形似、神似的艺术表演境界。

“三道弯”作为舞蹈艺术特有的体态特征,它值得我们去深刻的挖掘和探索其中的奥秘。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2]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3]于平.编导基础理论[M].北京舞蹈学院,1998年

[4]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

[5]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材[M].高教出版社,2001年

[6]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民间舞系编.论中国民间艺术[M].山东友谊出版社

[7]张大鸣.傣族生态环境与傣族舞蹈[M].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

[8]张志萍.傣族舞蹈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谢辞

经过长时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董雪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

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董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除了敬佩董老师的专业水平外,她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在此谨向董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母校—咸阳师范学院四年来对我的栽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