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662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x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试题<一>

一、填空

1、在食物链中,处于最前端的叫,最末端的叫;一般来说最前端的是,最末端的是。

2、在观察绿豆发芽实验中,两组相同条件是,不同的条件是。

3、太阳光在没有碰到物体之前是沿着传播的。

4、将一束阳光投射到三棱镜上,光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形成美丽的。

5、镜面能够反光,镜面的这一性质叫。

6、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和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被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了。

7、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

8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管都是色的。

9由于受、、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10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

11土壤微粒根据大小可分为四种。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的主要因素有:

13弹簧秤是用来测量的仪器。

它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14自行车的轮胎上有花纹是为了:

而轴承里装有滚珠,是为了:

二、判断

1、用一面镜子把阳光投射到纸上,比用两面镜子时更明亮。

()

2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

3、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煤、石油和天然气。

()

4、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

5、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

6、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的物体吸收光的能力强。

()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会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

8、太阳能是一种没有污染的洁净能源。

9、太阳光以每秒约300000米的速度传播,没有任何东西比光的传播速度快了。

()

10、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

()

11、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则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   )

12、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干燥的泥土里。

(   )

13、物体在阳光下的温度与吸收太阳热量的多少没有关系。

()

14、阳光的传播路线是不能改变的。

()

15、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太阳。

三、选择

1、红色物体反射的是颜色的光。

A绿色B红色C紫色

2、下面物体中反射光的本领最强。

A白纸B红布C锡纸

3、一天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

A不变B大于5米C小于5米

4、"把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相同的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给其中一组种子受光照,给另一组种子用硬纸盒遮住。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

A光  B温度 C水

5、炎热的夏天我们常选择(  )的衣服。

A深黑色B浅色 C 咖啡色

6、强光与弱光携带的热量(   )

A一样多B强光携带的多C弱光携带的多

7、下列四种色纸按反射本领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

A白色,黄色,红色,黑色

B红色,白色,黄色,黑色

C黑色,红色,黄色,白色

8、把白色、红色、黑色三个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快的是()。

A白色纸筒B红色纸筒C黑色纸筒

9、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A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低。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10、深色物体反光能力与吸收热的能力为()。

A反光能力强,吸热能力弱。

B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强。

C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弱。

11、把水倒在大小相同的()里凉得快。

A玻璃杯B铁杯C塑料杯

12、先把外形相同的木棒、铝棒、铜棒竖放在同一个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倒热水,用手摸三种小棒的另一端。

我认为,最先感受到热的是()。

A木棒B铝棒C铜棒

13、把红色、白色、黑色的三个相同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慢的是()

A白色的B、红色的C、黑色的D、一样快的

14/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15、下列四种色纸按反射本领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

A白色,黄色,红色,黑色B红色,白色,黄色,黑色C黑色,红色,黄色,白色

16、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

A、形状相同B、方向相同C、长短相同

17、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A、黑暗干燥B、明亮潮湿C、阴暗潮湿

18、不同时间,同一物体的影子()。

A、长度和方向都不同B、长度和方向都相同C、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

19、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A、太阳B、煤C、石油D、电

20、上午某一时刻测量得到一个2米长的竹竿的影子是0.5米,那么4米高的树木的影子应是()米。

A、2米B、1.5米C、1米

21、世纪初,科学家()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A、爱因斯坦B、爱迪生C、牛顿D、哥白尼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测试卷<二>

一、填空:

(54分)

1.植物的茎叶总是朝()生长的。

2.动物和植物一样,他们的生存也会受到()的影响。

3.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

4.人体的消化器官有()、()、()、()、()、()。

5.聚集在一起()叫做矿产。

6.人类的活动在不断改变着()形态。

7.举高的(),收缩的(),压缩的()都具有能量。

8.焦耳用实验证明了()和()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9.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

10.()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

二、判断:

(15分)

1.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

2.树林内和树林外的温度一样。

()

3.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盐类,维生素,水等。

()

4.边吃饭边看书有利于健康。

()

5.地震来了可以跳窗逃生。

()

三、简答题(31分)

1.身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是谁提供的?

2.谈一谈月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湘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2、(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4、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如:

(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

5、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6、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

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7、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8、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9、植物适应环境,一般表现为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二、判断题。

1、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 v )

2、小华画了一条食物链:

虎→羊→草。

              ( x )

3、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  v)

4、根总是向下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

        ( v )

5、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 v )

6、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 v )

7、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 v )

8、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v )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  v)

10、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不会受到影响(   x  )

11、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v)

1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x   )

三、单项选择题。

1、仙人掌的根会朝着(A、)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无水

2、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 B )。

      A制养者                      B生产者                      C消费者

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 B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 A )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 )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

6、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B )。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7、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A  )。

      A栖息地                      B居住地                      C生活区

8、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称为( C )。

      A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

四、连线题:

 香 蕉                针叶               山地

 仙人掌                阔叶               沙漠

 松 树                叶刺               雨林

五、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三条食物链

 

2、你所写的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

3、如果捕杀鸟,会产生什么后果?

并请说明你的依据。

 

湘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单元营养和健康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2、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1---12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阶段,(盲目地减肥或无节制进食)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合理和均衡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发育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3、比尔蒙特发现,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4.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水)等

5、平衡饮食我们应该多吃(米饭、水果、蔬菜),少吃(油脂类食品)

6、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7、饮食中长期养素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多种元素、维生素缺乏,影响儿童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能力及劳动、工作、学习能力下降。

8、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二、判断题。

1、把猪肉放在酒精灯上烧,闻到难闻气味,说明猪肉里面含有蛋白质。

…( v )

2、早餐不吃不要紧,中餐、晚餐可以弥补其营养。

……( x)

3、平时注意合理和均衡的饮食习惯,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

……( v)

4、人的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新鲜空气。

………( v)

5、在口腔里反复咀嚼食物,只能将食物破碎,再也没有其它作用。

………( x)

6、变质食品即使再进行杀菌处理,也不能食用。

……………( v)

7、只有肉食才是营养丰富的食物。

……………( x )

8、食物在人体内要通过所有的消化器官才能被人体消化……………( v)

9为了获得全面的营养,我们不要偏食。

………(v )

10、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

………(  v )

三、选择题

1、在下列食品中,我们应该多吃的食品是( B)。

A、方便面               B、蔬菜           C、颜色特别鲜艳的食品

2、馒头上滴一滴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说明馒头里含有( A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3、用白纸包裹一块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 B  )。

A水分                       B脂肪                    C蛋白质

4、下列食物中,含有糖类较多的是(  C )。

A鱼虾                       B青菜                    C面包

5、下列的食物营养成分中,( A  )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A糖类                       B维生素                   C矿物质

6、小明想买个面包吃,他发现商店里有三种当天生产的面包,比较科学的选择是( B )。

A、选择保持期长、食品添加剂多的面包食用

B、选择保质期短、食品添加剂少的面包食用

C、选择保质期很短、基本无食品添加剂的面包食用

7、(  A )可以增强体质,保持旺盛精力,磨炼意志,延缓衰老,增强竞争意识。

A加强运动               B补充营养            C经常休息

8、下面关于合理饮食的话中,(C  )是错误的。

A、要注意荤素搭配          

B、每天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C、喜欢吃的菜尽量多吃,不喜欢吃的菜尽量少吃

 

 

湘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三单元----地表变化的奥秘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2、(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

3、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震级为(8)级。

4、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5、(温度)、(水)、(植物)等都会对岩石的变化产生作用。

6、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地壳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时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

7、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

(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8、(火山)是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但火山活动也有有益的一面,能把地下的铁、铜、硫、铝等矿产搬上来。

9、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煤)做燃料冶炼钢铁,利用(天然气)做燃料煮盐。

10、常见的矿物有(煤)(石油)(金矿石)(任填3种)等

二、判断题。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

(v)

2、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根据岩石的特征,可以鉴别岩石的种类。

(v)

3、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条痕以及软硬,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

(v)

4、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合理利用它们。

(v)

5、煤是由于地壳的变动,古代的树林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并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v)

6、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气源、打开出口。

(v)

7、震级的数字越大,表示地震强度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

(v)

8、各种矿物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教做矿产。

(v)

9.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想到了用煅烧并浇水的方法来破除河道中的岩石。

(v)

10、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v)

三、选择题

1、煤层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变动,有的接近地面,可进行(B)开采。

A露天B地下C钻井

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c)。

A铅B石英C石墨

3、将烧热的岩石放在冷水中,反复几次后,岩石破碎了。

这个模拟实验告诉我们(B)对岩石的变化是有影响的。

A地表变动B温度变化C植物生长

4、(C)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

A砂岩B花岗岩C石灰岩

5、(B)由远古时代生物遗体在地层中经过几亿年变化而形成的液体状物质。

A煤B石油C天然气

6、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C)。

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

7、科学家在(B)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鱼龙、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8、(A)是贮存于地球内部的一种巨大的能源。

A、地热B、风 C、水

9、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是(A)

A、植树造林B、修建水库 C、开挖河道

10、我国水土流失必较严重的地区是(A)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四、问答题

1.地震发生前有什么异常现象?

地震发生时应怎样做?

2.河中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3.煤和石油能再生吗?

我们应怎样开发新的能源?

湘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单元----能量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

所有的生物能源也是来源于(太阳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太阳)。

2、(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

3、(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

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熔炉里的钢储存了(热能)、燃料、食物储存着(化学能)。

4、电的计量单位是(“度”),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比如:

10个100瓦的灯泡亮1个小时,就用了(1度电)。

5、我家里最耗电能的电器是();我家里最常用的电器有()()。

6、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7、(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

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8环保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

9、能量有不同的形式。

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电能可使电动机转动,热能可使水温升高,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淀粉。

10、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二、判断题。

(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

1、风,流水,电,汽油,食物都具有能量.(∨)

2、瓦数相同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一样,瓦数大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

(∨)

3、水力发电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位差产生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

( ∨ )

4、光是电磁波的一种,不是能量的一种表现。

(×)

5、太阳能是太阳内部高温核聚反映所释放的辐射能。

(∨)

6、潮汐能是一种利用高低所产生的位能及水流所产生的动能而获得的一种能量。

(×)

7、潮汐能是因波浪上下波动所引起的水中压力变化而产生的能量。

(∨)

8、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

(∨)

9、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

 10、 使用电灯照明时,输入的能量是热能,输出的是电能。

( × )    

      

三、选择题

1、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

A、煤B、石油C、太阳能

2、下列方法中不能给我们带来热的是()

A多穿衣服B晒太阳C吃饭

3、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电,大多是来自()。

A手摇发电机B发电站C干电池

4、()能把电能转换成热能。

A日光灯B洗衣机C电饭锅

5、电能通过电风扇可以转换成()。

A声音B动力C光

6、下面哪一种属于可再生能源(C)

A、核能B、天然气C、风能

7、下面哪一种属于二次可以利用的能源(B)

A、煤B、水能C、火电

8、下列能源里,(   )是不可再生资源。

A、海洋能源  B、煤   C、生物能源

四、联线题

煤炭肉类

木材可再生资源水能

石油风能

太阳能不可再生资源沼气

天然气草类

五、问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但用多少电,是可以控制的。

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节约用电?

 

湘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五单元----月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月球是个球体,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2.由于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3.月球不会(发光发热),但能反射(太阳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光

4、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5、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带回了月球上的(岩石)和(土)的标本,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6、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这以后人们对月球的观察不断深入,但只是停留在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

7、我知道的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有()()

8、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9、月球上最显著的特征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二、判断题。

1、月球表面上有高山也有平原,还有许多环形山。

(v)

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v)

3、月球的引力相当于地球引力的6倍。

(x)

4、由于没有大气,月球的天空是黑色的,即使在白天也可以见到星星;由于没有大气,月球上没有晨昏蒙影的现象,白昼和夜晚都是突然降临的。

(v)

5、由于没有大气,就无法保住水分。

即使在月面岩石中,也没有发现水分。

没有大气和水分,月球上空就没有云雾,更无雨雪。

(v)

6、由于没有大气和水分,月球上温度变化剧烈。

(v)

7、由于没有大气和水,也就没有生命,月球上一片荒凉,死气沉沉。

(v)

三、选择题

1、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  C  )

A、月晕   B、月食   C、月相

2、月球有圆缺变化,两次月圆之间相隔的时间是(A)

A.农历一个月。

C。

农历两个月。

D。

农历半个月。

3、2003年10月15日,我国宇航员(A)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14圈;

A.杨利伟  B、费俊龙   C、聂海胜

4、2008年9月24日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执行航天员出舱活动任务的宇航员是(B)

A.杨利伟  B、翟志刚   C、聂海胜

5.月球围绕地球(A)公转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四,在空格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