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9531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x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黔江南互通跨线桥现浇连续箱梁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黔江南互通上部结构设计中1号,4号桥为满堂支架现浇箱梁。

黔江南互通1号桥:

黔江南互通1号桥为黔江南互通主线跨越老319国道,为分离式主线桥,计荷载为公路Ⅰ级,设计速度:

80km/h。

左幅桥交叉桩号为ZK28+751.1,交叉角为a=144°,右幅交叉桩号YK28+741.42,交叉角为a=144°;左幅桥平面位于A-700的左偏缓和曲线和R-1900m左偏圆曲线上,纵面位于i=2.085%直线段上;右幅桥平面位于R-1920m左偏圆曲线上,纵面位于i=2.085%直线段上。

上部构造:

左右幅桥均采用(16+22+16)m一联钢筋砼现浇连续箱梁;其中左幅为等截面单箱双室箱梁,箱高1.4m,箱梁底宽11.132m,顶宽17.371m。

右幅为等截面单箱三室箱梁,箱高1.4m,箱梁底宽17.415m,顶宽23.656m。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配桩基础,桥台为肋板台配桩基础。

本桥桥台处设置D-80型伸缩缝,桥墩处设置GPZ(Ⅱ)3GD盆式支座,桥台处设置GPZ(Ⅱ)2DX盆式支座。

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支架进行预压。

预压重量为箱梁自重的100%;预压卸载后需测量、调整支架顶面标高。

黔江南互通4号桥:

黔江南互通4号桥位于黔江南互通内是上跨主线的分离式立交桥,为分离式匝道桥,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设计速度:

40km/h。

本桥与主线交叉桩号AK1+500=YK28+380,AK1+502.128=ZK28+379.311,交角分别为:

110°00'00"和109°59'22";同时本桥跨越一处天坑;本桥平面位于直线段上,纵面位于i=3%直线、R-2000m的凸曲线和i=-2.5%直线坡段上。

上部构造:

左右幅桥均采用(2×18+28+18)+(18+28+18)m共两联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截面为单箱单室,箱高1.6m,箱梁底宽3.6m,顶宽7.74m。

下部构造桥墩采用独柱墩配桩基础,桥台采用U台配扩大基础。

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重量为箱梁自重的100%;预压卸载后需测量、调整支架顶面标高。

本桥1~3、5、6号桥墩处设置GPZ(Ⅱ)1.0DX盆式支座,桥台和4号桥墩处设置GYZF4^500*8滑板支座;桥台处设置D-80型伸缩缝,4号桥墩处设置D80型伸缩缝。

设计采用后张法预应力体系,为单向预应力体系,采用φs15.24钢绞线,其技术标准为ASTMA416-97a的270级,公称直径为15.24mm2,公称面积为140mm2,f=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为0.75fpk=1395MPa。

钢束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

钢束锚固面必须与钢束相垂直。

预应力钢束须在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90%以上并且龄期在7天以上时方可张拉,并须在梁一端(第二联)或两端(第一联)进行张拉。

张拉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

二、现浇箱梁施工总体方案

(一)地基处理

针对不同的地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控制标准是压实度,压实度达到支架检算的要求。

(二)现浇支架

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采用ф48×3.5的钢管作为支架横杆和立杆。

搭设支架时逐联搭设,张拉结束后方可拆架。

(三)支架预压和沉降观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标准重量为50kg的砂袋逐跨预压,预压前、预压中和预压后选取于代表性的点进行沉降观测,以便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确定支架的弹性变性,作为调整底模标高的依据。

(四)模板

由于桥梁部分处于曲线段,为保证现浇箱梁的外观质量光洁度、表面平整度和线形,加快施工进度,本工程箱梁底模、侧模和内模均采用1.0m×2.0m×0.008m规格的塑料模板。

(五)混凝土施工

连续箱梁现浇混凝土设计标号有C40和C50,自设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和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由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

(六)钢筋及预应力施工

施工现场设置钢筋、模板加工场,钢筋及预应力筋在现场加工绑扎。

预应力孔道使用波纹管预留管道,预应力钢筋采用φs15.24mm钢绞线。

每个施工段箱梁混凝土浇注完成,尽快进行预应力钢束的穿束,当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时进行预应力张拉、压浆,最后浇注封锚混凝土。

(七)施工顺序

现浇箱梁共分为六联,施工顺序为

4号桥左幅第一联左幅→4号桥右幅第一联→4号桥左幅第二联→4号桥右幅第二联→1号桥左幅第一联→1号桥右幅第一联。

混凝土整体浇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注底板、腹板,待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拆除内侧模板,安装顶板模板、绑扎顶板钢筋、浇注顶板混凝土,预应力筋必须每联为一张拉段。

桥台背墙必须等箱梁施工完成后才能施工。

(八)混凝土养护

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和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养护。

(九)支架拆除

待压浆强度达到80%以上后即可按全孔多点、对称、缓慢、均匀的原则,先中跨后边跨、从跨中逐步向两端支点对称的拆除支架。

最后施工桥面系及耳背墙等附属工程。

(十)工期安排

根据招标文件及本合同段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我经理部的人力、设备等资源的配备,将箱梁现浇工程总工期定为个8个月。

开工日期:

2007年6月1日,完工日期:

2008年1月31日。

以确保总工期为原则,紧紧围绕关键线路组织施工,根据工程特点及工序间相互衔接要求,在保证重点工程施工的同时,恰当安排平行作业、流水作业和交叉作业,保证工程按期完工。

充分考虑雨季、冬季等不利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质量,重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强调安全生产,做到万无一失。

为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工程进度,根据施工需要配备成套的设备,并对施工机械设备按需求量的20%做好设备储备,以防止因部分机械设备故障而影响施工生产。

三、施工人员及组织管理

(一)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由项目部成立一个现浇箱梁施工队,由有施工经验的骨干人员组成:

队长、副队长各一人、技术负责人1人、技术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4人及其他操作人员,主要负责现浇连续箱梁的施工。

现浇箱梁施工队下设五个班组:

支架班、模板班、预应力班、钢筋班、混凝土班、对人员进行分班组管理,每班组设组长一名,各班组严格按工序进行流水作业,责任到人。

(二)现浇箱梁施工计划

现浇箱梁计划开工时间为2007年6月1日,完成时间为2008年1月30日

现浇箱梁施工时间计划表

工段

开工时间

完工时间

日历天数

4号桥左幅第一联箱梁

2007.6.1

2007.8.15

75

4号桥左幅第二联箱梁

2007.7.15

2006.9.30

75

4号桥右幅第一联箱梁

2007.8.31

2007.10.31

60

4号桥右幅第二联箱梁

2007.9.30

2007.11.30

60

1号桥左幅第一联箱梁

2007.10.30

2007.12.30

60

1号桥右幅第一联箱梁

2007.11.30

2008.1.30

60

(三)施工计划横道图

 

施工计划横道图

序号

施工段

总天数

2007年

2008年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1

4号桥左幅第一联箱梁

75

2

4号桥左幅第二联箱梁

75

3

4号桥右幅第一联箱梁

60

4

4号桥右幅第二联箱梁

60

5

1号桥左幅第一联箱梁

60

6

1号桥右幅第一联箱梁

60

(四)劳动力用量计划

木工、架子工、钢筋工、电焊工、混凝土工等各种工种配备齐全,详见“各工种劳动力用量分月计划表”

 

各工种劳动力用量分月计划表

月份

人数

2007年

2008年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技术员

2

2

2

2

2

2

2

2

质检员

1

1

1

1

1

1

1

1

试验员

2

2

2

2

2

2

2

2

施工员

2

2

2

2

2

2

2

2

测量技工

3

3

3

3

3

3

3

3

模板(支架)工

38

38

38

38

38

38

38

钢筋工

10

20

20

20

20

20

20

20

预应力张拉操作工

8

8

8

8

8

8

8

砼工

20

20

20

20

20

20

20

电焊工

5

5

5

5

5

5

5

电工

1

1

1

1

1

1

1

1

机械操作工

2

2

2

2

2

2

2

机械修理工

2

2

2

2

2

2

2

拌和机操作工

2

2

2

2

2

2

2

混凝土运输车驾驶员

5

5

5

5

5

5

5

泵车驾驶员

2

2

2

2

2

2

2

普工

6

10

10

10

10

10

10

6

合计

65

124

124

124

124

124

124

83

(五)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主要使用的施工设备有: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车,汽车吊,钢筋、模板加工设备等。

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PC2101m3斗

1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2

压路机

YZ18JC

1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3

推土机

SD13

1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4

装载机

ZLC5003m3斗

1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5

混凝土搅拌机

JS750

1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6

混凝土搅拌机

JS500

1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7

混凝土配料机

HPD1200

1

备注

8

钢筋电焊机

BX1-315F-3

5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9

钢筋弯曲机

GW40

2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10

钢筋切割机

GQ40

2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11

钢筋剥肋直螺纹滚丝机床

HGS-40

1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12

钢筋对焊机

UN-000

1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13

千斤顶

YCW350B

2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14

油压表

配套

4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15

高压油泵

50MPa

2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16

插入式振捣棒

10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17

平板振捣器

2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18

混凝土运输车

3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19

水泵

3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20

混凝土输送泵

2

一台自备,一台租用

21

木工圆锯机

3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22

木工刨床

2

已经进场,运转良好

23

方木

m3

购买,已进场

24

碗扣钢管支架

各种标准规格

t

200

租用,已进场

25

发电机组

250KW

1

自备

 

(六)材料使用计划

本工程使用主要材料有水泥、钢筋、砂、碎石等。

其中水泥、钢筋等材料,项目经理部设专门材料仓库,根据施工进度及时制定下一个月的材料计划,报业主供应;其它砂、石等地材主要由施工现场进度决定,每月30日前,各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根据进度安排,预计下个月使用材料情况,上报总工程师审批,再转交物资部门,由物资部门统一安排,根据施工的轻重缓急合理进料。

主要材料使用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泥

P.O42.5

kg

420020

C40砼1050.05m3

C50砼为1468.1m3

2

P.O52.5R

kg

645964

3

中砂

m3

1044.43

4

小碎石

5-31.5

m3

1681.04

6

减水剂

普通型

kg

3780.18

7

缓凝型

kg

6459.64

8

Ⅱ级钢筋

Φ32

kg

50057.17

合计:

601509.94kg

9

Φ28

kg

149482.91

10

Φ22

kg

220.32

11

Φ20

kg

618.68

12

Φ16

kg

169319.45

13

Φ12

kg

191318.81

14

Ⅰ级钢筋

φ10

kg

23693.8

15

钢绞线

φj15.24

kg

53211.96

16

锚具

OVM、P

96

17

波纹管

φ100、97

m

3449.84

18

钢板

A3

kg

3673.8

四、原材料检验

(一)技术要求

1、钢绞线、钢筋、钢板

钢铰线:

采用业主批准的厂家供应产品。

用于工程的每批钢材均必须有厂家的试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质量证明,并经我部试验室复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钢绞线技术要求:

采用ASTMA416-97a标准级钢绞线,公称直径15.24mm2,公称截面积140mm2,Rjb=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为0.75fpk=1395MPa。

普通钢筋、钢板:

按施工图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

普通钢筋技术要求:

应符合(GB13013-91)和(GB1499-98)的规定,直径≥12mm者,采用II级20MnSi热轧螺纹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I级(A3)热轧园钢筋。

钢板:

采用符合(GB700-88)规定的普通碳素结构钢(A3)。

2、锚具、钢波纹管

箱梁锚具采用OVM型和P锚具,波纹管外径按施工图要求。

3、细集料

采用中砂,含泥量、细度模数应符合规范要求。

4、粗集料

采用级配良好的优质机制碎石,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级配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5、水泥

采用业主批准的厂家供应水泥,经我部试验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

(二)检验程序

1、进场前的材料检查

材料订货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拟购材料名称、规范、型号、产地、数量及使用工程部位等有关资料及性能试验报告,征求监理工程师意见,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订货、购料。

2、进场材料质量控制

按合同及规范规定的项目和频率严格进行材料的试验工作,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签证,并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复核检验。

材料质量检查结果,作为有关工程审批开工报告的依据。

3、施工中材料质量控制

每次使用前,提前—天向监理工程师申请,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察看,根据进场材料数量、规格及变化,在监理工程师指令下,按规定及指示的试验项目和测试频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外购成品及半成品构件

(1)派人员赴现场考察供料方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情况。

(2)测试有关项目及指标。

(3)签订合同前,向驻地监理工程师书面报告外购件计划,详列拟购件的名称、规格、数量及应用工程部位,并附构件生产厂名、地址、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检验证书及抽样测试技术报告等资料。

5、材料及构件进场、储存及搬运

(1)依据工程需要安排进场材料数量和规格。

(2)储存材料时注意水泥防潮、钢筋防锈,砂石料应分类堆放,并处理地基以防混杂和污染;各类材料要设标识牌。

(3)成品构件运输、堆放应符合规范规定的受力要求,避免产生不合理的附加应力,使构件弯形、受损、开裂。

6、不合格材料处理

不合格材料应加上标识牌,若经过处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否则必须清理出场。

五、现浇箱梁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工艺

(一)施工顺序

现浇箱梁共分为六联,从一个桥台向另一桥台逐联施工,每联为一个施工段,混凝土浇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注底板、腹板,待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拆除内侧模板安装顶板模板、绑扎顶板钢筋、浇注顶板混凝土,预应力筋必须每联为一张拉段。

桥台背墙必须等箱梁施工完成后才能施工。

(二)地基处理

1、对天坑处,先对天坑进行回填,对坑底采用编制袋装碎石回填,回填高度不小于3m。

然后采用路基爆破的石渣进行回填,每层松铺0.5m,用压路机碾压至少8编,回填至墩柱底标高,最后两层加强碾压,并用碎石找平。

在天坑四周分别设置一条30×50cm的碎石盲沟排水。

2、对裸露岩石,先用风动凿岩机按原地形将表层风化层揭除,然后按照立杆的布置间距放置钢板支垫,支垫要放置在表面水平的岩石上。

3、对主线路基、原319国道和石堑路段直接将支架置于上面。

4、对一般路段,先对地表进行进行清理,然后用路基爆破的石渣整平碾压,符合填石路基的压实度要求后方可进行支架搭设。

(三)现浇箱梁支架

1、支架设计

在桥台,桥墩端部各3m长度范围按60×60cm布置立杆,在底板其它长度范围内按照90×90cm布置立杆,在翼缘板宽度1m范围内按照120×90cm(纵向×横向)布置立杆;水平横杆均采用1.2m步距布置。

确定好钢管布置间距后测量放线画出支架的搭设范围及布置类型的分界线,在处理好的基础上按照钢管的布置间距在地基上放置20cm×15cm的枕木,钢管立于枕木之上,钢管底放置10×10cm厚8mm的钢板作为立杆的支垫。

立杆顶端安装可调上顶托,在顶托凹槽内搁置纵向布置的大横梁,大横梁采用15cm×10cm的方木,间距为立杆的纵向间距,大横梁上横向布置10cm×10cm的方木作为小横梁,间距为0.3m,小横梁上纵向布置1.22m×2.44m×0.015m规格的竹胶板作为底模

支架设计计算详见附件《黔江南互通跨线桥现浇连续箱梁满堂支架计算书》。

支架布置详见附件《黔江南互通跨线桥现浇连续箱梁满堂支架布置示意图》。

2、支架跨319国道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设置3.6m(宽)×箱梁底标高(高)×桥面宽度的门洞(长)门洞。

(1)防撞带设置

为避免支架遭受意外碰撞,在碗扣脚手架两侧堆放砂袋,砂袋沿国道横向堆放,宽度为一个砂袋的长度,堆放高度为1.2m,与支架保持0.2m的间距,为了给过往司机以提前警示,砂在从门洞两个端口向外延伸5m。

(2)支架基础处理

由于旧319国道纵坡较大,所以将基础做成阶梯形,每一阶梯沿国道方向长度为1.5m,宽度为1.5m。

(3)支架安装

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钢管间距30cm×30cm,顺桥向设置5排,可调底托设置在台阶基础上,在可调顶托上沿横桥并排放置两根钢管,钢管上放置长度8m的32号工字钢,间距50cm,在工字钢上放置15cm×10cm的方木,间距30cm,然后在方木上放置122cm×244cm×1.5cm规格的竹胶板作为底模。

支架纵横向每排钢管均用扣件式钢管设置剪刀撑以增加支架的承载力及稳定性。

门洞支架设计图见附图。

3、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1)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根据箱梁断面设计情况以及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标准重量为50kg的砂袋逐跨预压。

(2)支架预压施工流程

在底模和支架基础上设置观测点→调整底模标高至设计标高→堆载预压重量至底板混凝土荷载→标高观测→堆载预压重量至底板和腹板混凝土荷载→标高观测→堆载预压重量至底板、腹板、顶板、翼板混凝土荷载→标高观测→数据整理,判断是否终止预压→预压结束,标高观测→卸载,标高观测→根据取得的数据,设置预拱度

(3)各工序主要施工方法

1)在底模和支架基础上设置观测点

由于箱梁断面为单箱单室斜腹板,先用全站仪在箱梁底模上测量出箱梁中心线,利用设置在钢管上的可调顶托将底模标高调整至设计标高Hs。

然后设置观测点,设置方法如下:

18m跨度在每跨的L/2,L/4处及墩(台)顶设点,28m跨度在每跨的L/2,3L/8,L/4,L/8处及墩(台)顶设点,每组(断面)设Y1、F1、D、F2、Y2五个点,分别设在底板中心、两翼板中心和两斜腹板中心处,并在支架基础上按照投影的方法再设置同样数量的点。

测点布置如如下:

观测点布置断面图单位(mm)

18m跨度观测点布置平面图单位(mm)

28m跨度观测点布置平面图单位(mm)

在观测点处固定观测杆,以便于沉降。

观测杆的固定方法如下:

观测点堆放砂袋后会被覆盖,因此采用预埋观测杆进行沉降观测。

先做一个钢架,再将端头打磨平整的Φ25螺纹钢焊接于钢架上,然后将钢架用砂浆浇筑在观测点上,等砂浆凝固后,先堆载观测杆周围的砂袋,要特别注意保持观测杆位置的正确性。

2)堆载预压

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是先浇筑底板,再浇筑腹板,后浇筑顶板和翼板,为了充分验证支架的稳定性,预压时模拟整个施工过程的荷载情况,分三级预压:

第一级:

在底板上堆放底板荷载所需要的砂袋高度h1;

第二级:

在腹板位置上对称堆载腹板荷载所需要的砂袋高度h2;

第三级:

在底板已堆好的沙袋上堆载顶板荷载所需要的砂袋高度h3,再在翼板位置上堆载荷载所需要的砂袋高度h3’。

堆载分级及高度见下图:

堆载分级及高度图单位(mm)

每次加载后,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3mm,且沉降量为零时,进行下一次加载,按此步骤,直至第三次加载完毕。

每次加载后要根据沉降观测结果,以确定支架是否变形异常,如果发现异常要停止预压,采取措施后才重新开始预压。

3)满载后沉降观测

堆载至箱梁荷载后,对设置的点进行观测,按照工地作息时间每日7点、11点、15点、19点对所有点进行沉降观测,并且作好记录

当同时满足下面3个条件后方可判定试压结束:

(1)预压时间不得少于2天;

(2)24小时沉降误差为±1mm;

(3)对各点绘制沉降(mm)─时间(h)变化曲线,根据曲线是否收敛进行判断。

曲线图示例如下:

X点沉降(mm)─时间(h)变化曲线

最后一次测量数据结果记为Hy,据此可计算出整个系统的弹性变形Ft:

Ft=(Hs总-Hy总)/N

其中:

Hs总─预压前标高之和;

Hy总─卸载前标高之和;

N─总测量点数。

预压结束后,对砂袋进行对称卸载,卸载完毕,再对设置的点进行标高观测,测量结果为Hx,据此可计算出整个系统的非弹性变形Fft:

Fft=(Hs总-Hx总)/N

其中:

Hs总─预压前标高之和;

Hx总─卸载后标高之和;

N─总测量点数。

4)预拱度设置

(1)底模预拱度主要考虑以下6个方面:

1)结构自重+1/2汽车荷载在梁跨中产生的挠度Y1,

2)支架弹性压缩量Y2;

3)模板与方木、方木与支架、支架与枕木之间非弹性压缩量Y3;

4)支架基础地基的弹性压缩量Y4;

5)支架基础地基的非弹性压缩量Y5;

6)由于预应力张拉产生的反拱度Y6。

通过预压,可以消除Y3,Y5的影响,有Y6的部分抵消,Y1亦可忽略不计。

所以预拱度即为整个支撑系统的弹性变形量,计算公式为:

Y=Y2+Y4=Ft

(2)最大预拱度的确定

最大预拱度在跨中,依据沉降观测及整理的测量数据计算出跨中的最大预拱度f

f=Hs中-Hy中

(3)预拱度的分配

预拱度的分配按照二次线形分配,如下图

y=4fx(l-x)/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