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9853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整组备课 

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英雄赞歌”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长征组歌》两首表现了红军四渡赤水和过草地时的英雄气概。

《话说长江》介绍了山城重庆。

《雷锋之歌》是一首歌颂雷锋的诗。

《向五星红旗敬礼》是一篇升旗仪式的献辞。

古诗《石灰吟》表达了作者高尚的节操。

语文乐园让学生体会词语搭配和比喻句,积累语言,学习朗读方法。

习作以《那一次,我流泪了》为题,请学生把流泪的原因和心理活动写出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学习这组课文,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4、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揣摩那些写得生动、形象、优美的句子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感受到革命先烈浴血奋斗和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单元课时安排:

 

4   《长征组歌》两首    2课时

  5   话说长江            2课时

 6   雷锋之歌                  1课时

 7   向五星红旗敬礼      2课时

 古诗诵读                   1课时

 语文乐园

(二)        4课时  

4、《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次,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入手,以读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

 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歌词中心句。

 

2、难点:

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四渡赤水出奇兵 

一、导入 

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

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

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

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作者萧华,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亲身经历长征。

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

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词,全班交流

 三、学习课文 

㈠思考问题:

 

1、歌词主要讲了哪两个内容?

哪句话最能概括全诗的含义?

 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㈡品味语言 

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品读交流体会。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 

师点拨:

红军拥有广大百姓的支持,得民心,这也是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段谁愿意读?

 

师注意点拨第二层的含义:

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你能将你对毛主席、对红军的赞叹读出来吗?

 四、布置作业 

写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

 板书设计:

    

四渡赤水出奇兵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出奇兵          重飞渡          逼昆明          袭金沙 

   

第二课时

  过雪山草地 

一、交流导入:

 

师:

同学们,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路上最艰险的一段,经历过长征的将士曾写道:

 《过雪山草地》 

万苦艰辛出重围,又入雪山荒原地;饥腹奇寒旦可忍,难捱高原气体稀。

 三军肝胆硬如铁,经得狂风暴雨侵;饥寒交迫不挂齿,全靠主义照征程。

 神兵飞夺腊子口,会师陕甘挫追敌;日寇深入民族危,为求解放战到底。

 《悼战友》 

三过草地苦难熬,雨夜栖身牛粪房; 篝边战友长辞去,别前鞠躬泪含眸。

 

听了这两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

是啊,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岷山等若干大雪山。

这些雪山海拔高,山顶终年白雪覆盖,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草地主要指四川松潘的毛尔盖草地,上面泥潭、沼泽遍布,且被草蔓遮盖,极具隐蔽性,一不小心,人畜就可能遭灭顶之灾。

红军长征途中前有杀敌,后有追兵,空中有敌机盘旋,红军指战员连续行军作战,缺少衣食,药品奇缺,许多战士尤其是伤病员都倒在了雪山草地。

雪山草地,是长征途中最难走的一段道路。

 二、品读歌词 

师:

哪写句子最能体现环境的艰险?

 

“雪皑皑„„炊断粮”谁能把你脑海中感受到的情景读出来?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 

(雪山真的会低下头吗?

为什么这样写?

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

)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 

(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师点拨:

假如你就是长征路上的一名战士,在雪山上艰难跋涉着,你清楚地知道:

前有杀敌,后有追兵,空中有敌机盘旋,你连续行军作战好几个昼夜,缺少衣食,无比困乏,你的许多战友已经倒在了雪山草地上,你会有什么感受?

你能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几句吗?

 三、小结 

《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四、布置作业 

写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

 板书设计: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   硬

  高于天

高原寒、炊断粮    坚                     

教学反思:

 

5、话说长江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当之无愧、扑朔迷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 

3、体会解说词语言准确、优美的特点,了解解说词这种常用说明文的特点,并了解其基本的说明方法。

4、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了解重庆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知识,认识山多、雾多等城市特点,感受祖国山川的壮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及其来由。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把事物特点介绍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同学们,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你们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吗?

这就是《长江之歌》,上世纪80年代,以它为主题曲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下了中国纪录片的高峰。

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个人都可和着《长江之歌》,循着《话说长江》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话说长江》的解说词节选。

板书课题。

读题。

(“话说”两个字提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轻松、舒缓一些。

) 

2、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段节选向我们介绍了长江上游一个十分重要的港口——重庆市,你们预习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对重庆有了怎样的了解呢?

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地图,了解重庆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容易读错的字词:

隋朝、渝州、恭州、赵惇、舢板、颠簸、扑朔迷离、湿漉漉。

 3、前面四个词语虽然不好读,但对于我们了解重庆的历史特别有帮助。

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勾画下来,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

 4、学生交流重要词语,老师在黑板上相机添加词语,调整板书如下:

 

3000年前    隋朝    北宋   公元1190年 南宋 赵惇

巴——渝州——恭州——————重庆 

5、指名朗读第一段,朗读时注意以上词语。

 

6、不看课本,对照板书说说重庆的历史和名称由来。

 7、齐读第1自然段。

  

三、看图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重庆地形图,指名读第2自然段,师引导其他学生看地图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齐读第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了解“山城”特点。

 

1、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看看这部分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 称做“山城” 

(1) 势不高,但相对高度大:

 

最高280米,最低160米,相差120米。

(注意作者用数字说明的方法,朗读时

要强调这些数据。

) 

这在我国以至于世界都是不多见的。

(学习“以至于”的用法。

) 

(2)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

(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意思,想象“山城”景象。

) 

(3)重庆被称为山城是当之无愧的。

 

       结合以上两点理解“当之无愧”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3、4自然段。

 B、 山城特点 

(1)街道弯曲 :

想象街道在山的脊背上弯曲是什么样子; 理解“人骑车”和“车骑人”。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2)台阶特多 

       读比喻句,说说句中的“钢琴、琴键、交响乐”各是比喻什么,你能体会到这句

话中蕴涵的意思吗?

(山城居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辛勤劳作,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今天这样繁华的都市和幸福的生活。

 (3)人力胜天 

a、缆车:

“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说话间就到。

 

B、索道:

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腾云驾雾似的飘过去,飞过去。

(想象这两种不

同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过渡导入。

 

百里青山是重庆的骨架,显示出不畏艰险的勇气与毅力;嘉陵江水的环绕依回,倾诉着重庆无尽的婉约和灵性。

而最值得称道的是重庆的雾,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雾的飘渺和温柔。

  

二、学习课文8——13自然段,了解“雾城”特点。

 

1、默读课文8——13自然段,说说你对“雾城”有了哪些了解?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雾城”雅称 

(1) 雾美:

 

a、轻纱似的薄雾;(体会比喻句) b、扑朔迷离之感(理解“扑朔迷离”); c、浓厚的艺术气氛。

 

(2) 雾多:

 

a、除8月外,一年到头都雾气腾腾; b、平均两天就有一次雾; 

c、冬季大部分时间在雾中来,雾中去; 

“雾气腾腾”和“雾中来,雾中去”让你想到了什么?

(如仙境般的神秘、缥缈)       多美呀,让我们把这种美感读出来。

 B、多雾原因 

(1) 三面是水,空气湿度大; 

(2) 重庆在四川盆地中所处的位置。

 C、 雾对重庆的影响 

(1) 交通不便,造成危险;

(2) 适合柑橘生长。

 

 三、学习课文14——16自然段,欣赏重庆夜色。

 

1、自由读课文14、1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生交流,师出示重庆夜景图片,描述图中景象:

 

       入夜的山城,以繁华市区的灯群为中心,街道和桥梁华灯为纽带,万家灯火为背景,

构成一片高下井然、错落有致、远近互衬的灯海。

那车辆舟船溢彩流光,不停穿梭其间,且依稀飞起喇叭、汽笛喧嚣之声,给夜山城平添无限动感与生机。

此刻,分不清满天繁星似人间灯火,还是遍地华灯如天河群星,上下浑然一体,五彩交相辉映,真的是如梦如幻,人间天上。

 

3、 有感情的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注意体会三个“这是”中所传达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

 

1、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2、想一想,如果课文先介绍重庆“雾城”一称的由来,再介绍“山城”一称的来历,你认为合适吗?

为什么?

 

(借此理清课文条理,将两种写作顺序进行比较,了解并列介绍的方法和详写在前,略写在后的书写习惯。

)  

五、作业设计。

 

1、课外观看《话说长江》的记录片。

 2、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

  

板书设计:

 

5、话说长江(节选) 

 山  城 

重庆      雾  城 

                               夜景美  

 教学反思:

             

 

6、雷锋之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体会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朗读的方法。

 

3、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体会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形象生动的特点。

4、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意境,感受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精神,体会作者对雷锋精神的热情赞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激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

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4~6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读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这节课里,我们要一起来歌颂一个人,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一个生命短暂而又永生的人,他曾经写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他是谁呢?

他就是“雷锋”!

(相机板书:

雷锋)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出这个名字吧!

  (全班齐——“雷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颂雷锋的诗——《雷锋之歌》(相机板书:

之歌)出示课件①(6、雷锋之歌)

  引导学生读题。

  二、预习反馈,整体感悟

  1、师真情范读课文

  诗人是怎样歌颂雷锋吗?

他为什么要歌颂雷锋?

听老师阅读本诗,注意老师朗读时的情感、节奏和语气。

  2、激发学生朗读热情,自由地有感情地反复练读全诗,注意读准生字读音。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感悟,整体把握诗意。

  本诗赞美和歌颂了雷锋年轻、短暂而光辉、伟大的一生,颂扬了雷锋忠于党,一心为人民的精神。

  三、品读诗歌,体悟感情

  1、学习1、2节

  

(1)指名朗读1、2节,其他同学思考;“唱”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

  引导学生体会:

“唱”表达的是诗人心中的歌颂,赞美之意。

  

(2)通过教师的简要讲解使学生明白“无数功勋”指的是雷锋所做的不计其数的好事,贡献之大,可比将军;“不朽诗文”指他所写的《雷锋日记》流传广泛,里面所表现出的精神永存;“一滴小小的春雨”喻示雷锋的平凡,“渗透”表现其精神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

  (3)此时此刻,你的心中升腾起一种怎样的感情?

  相机指导朗读,读出赞颂和崇敬之情。

  2、学习3——6节

  

(1)指名朗读第3节。

  引导学生谈体会,相机抓住“亿万”“二十二岁”之间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体会雷锋生命短暂而影响巨大,感悟这个问句的语气不仅是疑问的,还包含感叹和崇敬。

  齐读本节。

  

(2)教师范读第3节过渡,“答案就在后面的诗句中。

”,直指本诗的重点节。

  (3)自由读第4节,边读边想,找找答案。

  ①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读着读着,你发现雷锋成了(一滴水),成了(刚展翅的鸟),成了(才点亮的的灯),成了(刚敲响的鼓)。

  思考:

作者把雷锋比作“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让你感受到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雷锋的一生是年轻而短暂的,特别能从“刚”“才”“刚”体会到。

  ②过渡:

作者把雷锋比作了这么多的事物,哪个比喻最能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受到雷锋的精神?

 引导学生交流:

先读读诗句,再结合自己搜集的雷锋故事来谈谈体会,教师相机提炼出雷锋忠于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

  相机出示课件②,帮助学生感受雷锋的精神品质。

  ③教师小结:

作者精心选用一组相关联的美好事物,赞扬了雷锋忠于党,一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比喻生动传神,让我们阅读更有味道,这就是诗歌语言的美妙。

诗歌的美还表现在节奏上,请同学们练习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美,情感美。

  ④练习朗读第4节,指名读(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评读。

  师提议师生配合读。

  出示课件③

  ⑤引导仿写句子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就是这样一段短暂的人生,却将自己所有的光和热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

诗人用“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来赞美他,我们用什么来赞美他呢?

  出示课件④学生仿写交流,有感情地读读。

  (4)学习5、6节

  ①“啊,雷锋!

”此时,作者才点明歌颂的对象,“啊,雷锋”是情不自禁的热情宣泄,同学们,让我们想象雷锋此时就站在我们面前,谁来向他读出自己的赞美。

  指名读第5节,引导学生从4个“你不为自己”体会雷锋一心为人民,一心为公,不争名利,不谋私利。

  ②“啊,雷锋!

”作者再一次发出心底的呐喊,情感喷涌而出,谁来读读第6节?

  指名读第6节,引导学生注意此节诗与上节诗表达形式上的变化,4个“你”后面都加了逗号,停顿时积蓄感情,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心中更加浓烈的感情。

  指导朗读。

  3、学习第7节

  过渡:

雷锋一生虽然短暂,精神却永存;雷锋无私奉献,有着壮丽人生,雷锋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可他的精神却能够永垂不朽,永放光芒!

谁来读读第7节?

  指名读,齐读。

  教师小结:

在这里,普通的职务与高尚的人格再次形成反差,高度地赞扬了雷锋精神将穿越时空,永垂不朽,永放光芒!

  四、拓展,总结课文

  1、出示课件⑤《雷锋日记》中的精彩片段,生读后谈感受。

  2、总结:

任何社会都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雷锋精神包含着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信念。

他的生命价值就在于把自己的火热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

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相机出示课件⑥:

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号召我们学习他忠于党,为人民服务,一心为公的精神。

让我们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五、课外作业

  出示课件⑦

  1、仿写本诗的5——6小节,表现雷锋的一心为公和平凡人生里的伟大精神.

  2、摘抄<<雷锋日记>>中的精彩句段,并加以品析。

  板书设计:

 6、雷锋之歌

他是:

一滴水          

刚展翅的鸟为人民服务  

才点亮的灯一心为公

刚敲响的鼓 

   

 

   教学反思:

                

7、向五星红旗敬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联系具体语境体会文中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一边读一边展开联想,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课文。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激发学生将爱国之情化作报国之志、强国之能。

 教学重点:

带着热爱与崇敬的感情朗读献辞,注意读好排比句与长句子。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说说: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

”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你们一般会在哪些地方看到五星红旗?

知道什么时候会升旗?

 

2、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时代的印证;一面旗帜,就是一段永垂不朽的历史。

 

3、每到周一的时候,我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去操场举行升旗仪式,听到庄严的国歌奏响,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你的心中有怎样的感受?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要带着热爱和尊敬的感情。

2、把你印象深的段落多读几遍。

 三、学习课文。

 

学习方式:

小组朗读竞赛。

 1、师指导。

 

(1)引导读第2节。

 

(2)师生配合朗读,体会排比句的运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

 (3)男、女生感情练读。

 

2、重点反馈以下段落,引导学生朗读出充沛的情感。

 

(1)、您在广阔的蓝天之上,蜿蜒的长城为您作画,奔腾的长江为您谱曲„„ 

①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尽览祖国大好河山:

长城的壮丽,长江的雄浑,还有黄河的奔腾不息,黄山的气象万千„„ 

当我们想到黄山、黄河、长江、长城就不能不想到五星红旗在我们心中无以替代的神圣地位和崇高信仰!

 

②师生共同朗读,读出语气连贯和激情 

(2)在珠穆朗玛„„壮志凌云的豪气 

在奥运会„„崛起 

在茫茫的太空„„广阔的生命力 

①启发想象:

A、登顶成功时,科学工作者对着亘古不变的雪山大声呼唤——(我们来了,我们成功了) 

B、奥运会上勇夺金牌,运动员眼里能动着喜悦的泪花,他们在说(   ) C、神州六号发射成功,他们无比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

(    ) ②朗读体会:

 

③启发:

还有哪些情景令人欣喜和激动呢?

 

(3)升起„„希望之旗,升起„„强盛之旗,升起„„灵魂之旗,升起„„兴旺发达之旗。

 

  第二课时 

一、情景再现,激情导入 

1.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一起了解了五星红旗的诞生历史——师:

一颗星,生:

在嘉兴南湖上闪烁;师:

五颗星,生:

携手托起一个新天地。

知道了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师:

一面旗帜,生:

就是一个国家;师:

一面旗帜,生:

就是一个时代;师:

一面旗帜,生:

就是 一个民族的历史;师:

一面旗帜,生:

就是一片土地的记忆。

 同学们把排比句读得真有气势啊!

 

2.在新的时代,又是哪些人,通过怎样的方式向五星红旗敬礼呢?

这节课让我们怀着崇敬 和热爱的感情继续诵读这篇演讲词。

 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请同学们根据37页的提示自由诵读课文9——12节。

 

2.指名读9——11节,思考:

课文具体描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

指名说,板书。

 

3.“攀登者”“获胜者”向五星红旗敬礼,人造卫星将五星红旗载入宇宙太空的场景一定让同学们很有感触吧?

请你们自由诵读课文9——11节,读后把你联想到的动人场景和同座位的同学交流。

 4.组织集体交流,品读句子,适时出示相关内容。

 谁来把自己联想到的动人场景跟大家交流一下?

 品读句子一 

“在珠穆朗玛峰之巅,攀登者向您敬礼,向您抒发壮志凌云的豪气。

1)引导学生描绘想象的场景(我仿佛看到了„„)。

相机诵读。

2) 2)引导学生补充“中国登山队员把五星红旗插上了世界最高峰”的相关资料,谈感受,指导诵读。

 

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总指挥韩复东,队长史占春),在突击组长王富洲的率领下,首次从北坡中国境内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顶峰的三名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