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2754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docx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

Thefollowingtextisamendedon12November2020.

 

酒与诗词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

毕业论文

题目:

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姓名:

汪孝娣

学号:

2015年3月10日

酒与诗词

——浅谈酒文化在诗词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

唐宋是诗词发展的高潮时期,经济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诞生了许多着名的诗人和词人,而在众多的作品中,有一类是与酒有关,酒文化促进着文学的发展,诗词又反过来表现酒文化,诗人和词人们也在创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酒文化的内涵。

本文将通过意象分析法和文本研究法以及性别研究法来研究酒文化在唐宋诗词中体现出的品质。

关键词:

诗酒文化诗歌唐诗宋词

引言: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总称。

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

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文学作品里显现的尤为突出,在诗词中,酒成为一种表达感情的媒介,诗人和词人们喜欢通过饮酒后的醉酒状态来抒发自己内心感受。

本文将通过对唐代诗人的诗歌分析以及宋代男女诗人涉酒诗词的对比呈现诗人词人品酒后所形成的精神内涵。

正文:

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

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我们从中闻到浓冽的酒香。

饮酒是乐事,但由于受到生产力的制约,酿造一点酒并不容易。

所以有了一点酒,往往想到我们的祖先,用作祭祀之用,与神灵共享。

清酒既载,驿牡既备。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大雅旱麓》

祭祀者并不是白白地请吃请喝,而是对神都抱有希望。

水旱风雷,常常威胁着人们的生存。

在无法主宰自然的情况下,只能向神灵祈祷风调雨顺,禾稼丰收,免于饥馑。

“自今以始,岁其有。

君子有谷,诒孙子。

于胥乐兮。

”(《鲁颂有马必》)从春而复,由夏而冬,人们一面披风雪,冒寒暑,不停耕耘,也一面向神灵膜拜,暗暗祝祝寿,然而真正让人们眉开眼笑,饮得安乐,饮得热闹的,当是在禾稼登场的时候。

  

一边饮酒,一边做游戏,这是宫廷宴会最为常见的。

他们投壶发矢,以决胜负。

《行苇》中对此类多有描写:

“敦弓既坚,四金候既钧。

舍矢既均,序宾以贤。

”胜负既定,欢呼声起,于是以大斗酌酒,互相碰杯,祈祷福禄。

即使祭祀,也只是徒具仪式,实际上是让美酒灌满自己的皮囊。

酒是美妙的东西,有了它,不仅要与神灵“共享”,而且用以招待客人。

中华民族是个好客的民族。

有亲朋来访,都要以美酒待客,一者是主人体面,二者是增加欢趣。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九歌东皇太一》

操余弧兮反沦降,授北吉兮酌桂浆。

——《九歌东君》

二、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从屈原的诗句中,已经看到加入“桂”、“椒”这些香料,说明酒的品种变得丰富,具有地方的特色。

屈原的诗篇,影响深远。

宋玉步其后尘。

“《招魂》者,宁玉之所以作也。

”这篇作品数次见酒,更富有楚地风情。

(米巨)(米女)密饵,有(饣长)(饣皇)些。

瑶桨蜜勺,实羽觞些。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华酌既陈,有琼桨些......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娱酒不废,沉日夜些......酌饮尽欢,乐先故些。

丰富的食品,精美的饮料,兰膏明烛,华灯璀璨,鼓动瑟摇钟,美人共醉。

虽是娱神敬鬼的幻想,但无异也反映人间的豪奢。

到了汉末,天下动乱,连年争战,“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人们的生命,朝不保夕,故感慨良多。

把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孟德,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他希望平定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河山,使天下出现大治,就可无忧无虑痛饮两杯。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对酒》)人们讲究文明,讲究礼节。

互敬互让,尊老爱幼,路不拾遗,无所争讼。

国家的法度,公正无私,判刑合理,官吏爱民如子。

老天爷体察善良的百姓,风调雨顺。

他一边饮酒一边驰骋想像,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人间乐园,可说是开了“桃花源”理想世界的先河。

然而理想终归是理想,醉意过后,回眸人间,一片混乱。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遥遥无期的目标,其难无异登天。

于是深感力不从心,悲从中来,这一杯酒,味道可就完全不同了!

公子爱敬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

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路清波,好鸟鸣高枝。

飘飘放志意,千秋长者斯。

——《公宴》

他九高八斗,又是王弟,不少文士多仰慕他,追随他。

所以他日夜开宴,赏柳看花。

秦筝齐瑟,美女娇娃。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反正是“公款”,尽量花销就是。

只要不过问政治,一天吃三头肥牛,曹丕大概也不会来过问。

除了“置酒高殿上”,还纵马出猎: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这《名都篇》有论者以为是曹植本人游猎生活的写照。

平乐观为汉明帝所造,在洛阳西门外。

能在那设宴,且饮每斗“十千”的美酒,恐百一般人所能为。

尽管有丰厚的物质享受和斗鸡走马的乐趣,但并不能解除心灵的痛苦。

不知是“遗传基因”,或是现世的实感,他也慨叹:

“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箜篌引》)人终究不免一死。

“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当然,大概也只有“杜康”可以排解了:

三、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竹林七贤魏晋之际,政局不稳,文士动辄得咎。

为逃避祸患,他们沉湎曲蘖。

如果说饮酒是乐事,那么他们这一杯酒则是饮得很痛苦的。

当时文人“结社集会”,少谈政治,而是以酒解愁。

魏末“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时人号为“竹林七贤”(《三国志》)。

他们一个个都是大酒徒,蔑视礼法,放浪形骸。

这是有历史背景的。

而这七人之中,嵇康与阮籍,在文学史上齐名。

嵇康是个憎恨虚伪,反对俗礼,不满黑暗统治的名士。

他颇知言论不慎会招灾惹祸,但生性耿直,而酒后尤甚,故不免遇害。

他的诗作虽然不多,但我们都看到他饮酒时欢乐的赞颂。

王禹,北宋文学家,性嗜酒,大有一日不可无此君之慨。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

他在宋太祖开宝年间中进士,在汴州作官司,生活比较稳定,后因得罪宋太宗,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大概收入不多,需靠“稿费”打酒。

他的《寒食》诗云: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硖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由唐入宋,虽然社会趋于安定,生产比五代时期有所发展,但创造仍没完全愈合,边患时起,民生多艰。

王禹在风雪寒天一斟酌之中,心绪难平,品出许多苦味。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

薪未缺供,酒肴亦能备。

”(《对雪》)自己虽然生活无忧,而河朔之民此时却“输挽供边鄙。

车重数十斛,路遥数百里。

”其中冻死的该有多少戌边将士,身披铠甲,寒气透骨,远离乡井,备受苦辛,有谁能解除他们的痛苦他这种关怀民生、杯酒不忘国事的思想,是深受杜甫与白居易思想的影响的。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

他那篇着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

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乐。

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其实,鸟是知人之乐,旦与人共乐的。

四、诗中酒、酒中诗

在诗歌中,借酒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中的情绪,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一借酒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曾经这样写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后,古人常常借酒浇愁,希望在酒的酣醉中麻醉自己,升华到酒醉的状态,独享暂时远离现实的超然。

这方面一李白为最。

李白爱酒,这是人尽皆知的,尤其是那首《将进酒》,更是千古绝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是何等的豪迈,虽然宣讲的都是及时行乐,消极的情感,但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不难看出李白把心中积郁的苦闷付诸于酒中,发泄于诗中,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实则是诗人心中挥散不去的怀才不遇的感伤。

杜甫关于酒的诗句最有名的莫过于《登高》里“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

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

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

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

众所周知杜甫嗜酒如命但是为何本应该饮酒的日子却不愿意喝酒呢,因为当时杜甫已经白发日多,护病断饮,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时世艰难自己潦倒不堪。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我自己认为不是杜甫真的嗜酒如命,而是当时国破家亡,自己又穷困潦倒不能济世扶困,空有一番报国热情却无处抒发,从而只能借酒消愁但是愁上加愁,悲从中来只能提笔挥毫把自己的壮志和现实的悲凉强烈的对比记录下来,让我们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借酒表达友情

古人喜欢喝酒,喜欢和朋友约在一起畅饮阔谈,一起游览亭台楼阁,“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这句话出自《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是伟大诗人于公元745年写给伟大诗人的一首,全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了深情厚谊与诗情画意。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

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可见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杜甫和李白一样,也是一名饮酒诗人,杜甫现存诗文1400多首,与酒有关的约有300首,占总数的21%,可以说,杜甫和李白不仅在诗歌创作上交相辉映,在饮酒上也是不相伯仲。

杜甫和李白这两位诗中泰斗曾经快乐地在一起豪饮,而且喝醉后同盖一床被子,这记在杜甫的诗中: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白和杜甫两人骑马去拜望一位隐士范十。

范十,是挚友朋友之间一种亲热的称呼,就如同李白称呼杜甫为杜二,杜甫称呼李白为李十二一样,在秋日无风之时,约上三两好友相聚喝酒,李白在酒桌上和杜甫、范十豪饮的时候,讲述路上的趣事,满是轻松和惬意,酒中蕴含着他们的浓浓情谊,诗里有杜甫对真挚友情的珍惜,有心志共鸣的融洽,有对生命志向茫茫无归的惆怅。

三借酒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梦中了了醉中醒。

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

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他以自己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自比于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斜川之游,这首词虽然充满恬静闲适的田园趣味,却又不失苏轼以往的豪放气。

该词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说只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表达了愤世嫉情怀。

此句与苏轼提到的自比陶渊明形成呼应,体现了苏轼不仅能理解陶渊明饮酒的心情,更

是如同知己般深知自己如同陶渊明一样,在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

苏轼在赤壁怀古中最后感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多少风流人物和惊天骇事如今都随风浪滔滔而去,今天站在这里回想那些往事,用什么来表达那些逝去的感情,只有默默奉上一杯酒,一切尽在杯酒之中。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写到: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华,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浓睡和残酒的意象愁肠难解,作者沉睡中却又知道一夜风雨,可见作者当时心情的低落忧郁,以至难以入眠。

宿醉醒来后忙问到海棠花可好虽然沉郁却仍惦记庭院里的海棠,可见词人并未失去年少时对自然春色的热爱。

不幸的是,作者却不再象当年那样无忧无虑,生活的阅历和打击,失去亲人的变故让她对人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在词中便化成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含蓄和悲伤。

从爱春到伤春,作者李清照的生命光因为酒的陪伴而更加浓郁。

四借酒表达爱情及相思

“纤纤新月挂黄昏,人在幽闺欲断魂。

笺素拆封还又改,酒杯慵举却重温。

灯花占断烧心事,罗袖长供挹泪痕。

益悔风流多不足,须知恩爱是愁根。

”(《秋夜牵情》)在深闺之中,痴情的女人思念着心上人,因相思而寂寞,因寂寞而愁肠郁结,只能借助于酒来摆脱愁怨。

再如“殢滞酒杯消旧恨,禁持诗句遣新愁。

”(《诉春》);“如今独坐无人说,拨闷惟凭酒力宽。

”(《围炉》);“凉生还又撩幽恨,留取孤樽对月开”(《夏雨生凉三首》其三)总之,婚后的他不再是少女时的开朗,不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白昼黑夜,总是带着泪珠,难怪魏仲恭将其集命名为《断肠集》。

鲁迅在谈到中国古代正统文学中的爱情描写时曾经说过:

“倘其嗫嚅之中,偶涉眷爱,而儒服之士,即交口非之。

”但朱淑真冲破流俗,大胆闯入了一般男子都讳莫如深的言情

禁地,不仅在被称为“诗余”的词中,而且在被尊为正统的诗中大量而集中地描写自己独特的爱情经历和婚姻生活,可见她的叛逆与不俗。

结论

因此,“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的心境,为诗人营造了“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境界。

而对酒的迷恋,使诗人超然于尘世之外。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道出了一个诗者和饮者对人生的感悟。

诗人的悲壮诗篇,正是酒与现实人生的沉醉结出的丰硕之果,构成了其诗歌交响乐中的精彩篇章。

诗与酒在他们的笔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人、酒、诗三者得到完美的结合,在诗酒中呈现出一种纯艺术的内在美。

诗也呈现给我们一个酒文化全景,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酒文化的传承,更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诗酒生涯。

后人也正是从诗人沉醉的艺术创造心态中品味到饱含人生丰富内涵的沉醉悲壮的审美意识。

诗与酒都是诗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是滋养他一生的源泉。

酒是灵,诗是魂,诗与酒共同注释了诗人的一生。

对于诗人,酒是诗化了的酒,诗是酒化了的诗,诗酒一体,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注释:

1、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中华书局出版(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1993年8月出版第186页

2、王仁湘,《珍馐玉馔—古代饮食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市中央路165号),2002年4月出版第217页

3、吴澎,《中国饮食文化》,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2009年7月出版第页

4、李波《口腔里的中国人》东方出版社(上海市仙霞路345号),2007年2月第187-188页

5、《中国酒文化趣谈》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建国门内大街甲9号),2008年1月出版第页

6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朝内大街166号),1997.第12-13页

7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出版(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1982.第47页

8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市汉口路22号),2004.

9《鲁迅全集》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