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184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5页的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

2、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万位在第()位。

千位在第()位。

2)6个千,5个百,3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它的最高位是()位,是()位数。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草稿纸上读数、写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前准备,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6。

1、教师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4305、3003。

1)学生看着计数器,分别写出这两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写、读这两个数的。

(分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结果。

1)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中间有1个或者2个0)

2)你读了几个0?

又写了几个0?

(都只读了1个零。

但“4305”写了1个0;“3003”写了两个0)

3)小组再次讨论,为什么这两个数都只读了1个零,而写数的时候0的个数就不一样呢?

(“4305”的十位上一个就没有;而“3003”的百位和十位两个数位上都没有。

教师补充:

0在这里占据了不同的数位,对吧。

3、你知道了万以内的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了吧。

(万以内的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

写的时候,不管那一位上一个数就没有,用0补足)

[评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既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读数写数互相促进;又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拓展思维训练——p76做一做第1题

1)学生试做,小组讨论。

2)汇报情况。

这3个数与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前面两个数不仅中间有0,而且末尾也有0,最后的一个数末尾有4个0)

你读数的时候,读了0吗?

(学生小声读,慢慢体会,在试着举例读。

结论:

没有读)

也就是说末尾的0不读。

写数呢?

[设计意图]在学生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善万以内数的读写。

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印象,进一步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巩固练习

1、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7504800795003207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五千零四七千零六十八千零五十四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

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要弄清0所占的数位。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

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

2.教材编写特点:

本单元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

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有关认数的教学内容,小学生是不能一次学完的。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自然数的认识要由小到大,逐步扩大认数的范围。

按照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编排顺序,将自然数的认数教学分以下几个阶段:

10以内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万(包括千)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

本单元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

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的认识知识线索:

纵线:

10以内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百以内的认识-------万以内的认识------多位数的认识每个数的认识单元总是围绕这样几个内容展开的:

横线:

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比较3.核心的数学思想本单元核心的数学思想就是:

十进位值制计数法为什么在数的认识教学中一般都夹杂着数的读写、数的比较大小、数的计算等等知识点。

难道仅仅是要完成教学任务吗?

是什么贯穿在这样一些零散的知识点之中呢?

我想就是核心的数学思想。

数的认识教学核心的数学思想就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而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理解首先就是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对计数单位的理解需要用单位化的思想去指导我们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用这种思想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以达到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理解数。

支持学生进行认数学习的核心概念是“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这一概念贯穿了学生认数学习的始终。

通过认数教学,对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由上面可以看出如果想把握本单元核心的数学思想,必须要对计数单位有一个具体的、系统的认识。

二、学生调研及分析:

关于万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基础是什么?

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学习的困难点是什么?

二年级第二学期认识“万以内的数”之前,我们对本年级学生均进行了调研。

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对数的组成的认识还停留在模仿阶段,二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千以内的数,学生缺乏计数大数的经验,对于同一个数,用不同的单位计数有困难。

而用不同的计数单位对同一个数的计数过程,恰恰是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以及计数单位、计数单位间关系的过程。

计数单位概念的形成,既是认数学习的需要,也对学生度量思想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但计数单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不容易接受的,学生在前面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已经到达了产生按群计数的需要。

而本节课要完成学生将前面学习过的计数单位进行联系和梳理,以及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面对计数单位这样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润物无声、浸润心田呢?

由此我认为如何将抽象的计数单位具体化,是本节课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计数单位的抽象性、特殊性,这就需要一些模型来作为支撑。

在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节课中几次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模型支撑,以完成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理解的过渡。

针对调研情况我们认为要完成学生对数的认识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⒈在教学中要将度量单位与计数单位联系起来;⒉学生理解计数单位需要用模型来做为支撑;⒊使学生感受到计数单位的产生是源于数数的需要;⒋要在估计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⒈认识计数单位“万”,能够说出对一万的感受。

⒉能够感知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并能够独立制作数位顺序表,能够说出万以内数的组成。

⒊经历数数到记数的过程,感受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简洁与方便。

⒋发展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中的变与不变。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感受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简洁与方便。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⒈数出在这个大正方体里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⒉你打算怎样数?

带领学生一起数小正方体的个数。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数数,逐步产生新的计数单位,体会新的计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指导按照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从而使学生在不同的数的过程中感受10个单位就是一个相邻的较大的计数单位,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二、新课㈠多种方法表征万以内的数,感受位值。

⒈按单位数数,感受按单位计数的简洁。

⑴刚才我们从一一直数到一千,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么数的?

⑵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我们把这些数数用的单位叫做计数单位,下面我们就用这些计数单位来数一些数好吗?

⑶老师为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这样的一些模型你能数出你的模型里面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

教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下面一个学具袋,学具袋里面装有以下物品(零乱摆放):

⑷学生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你为什么把相同的计数单位放在一起去数?

【学生在利用模型计数的过程中,感受按照不同计数单位计数的方便与简捷。

同时在梳理、摆一摆、拼一拼的过程中理解数的组成。

】⒉自己制作计数器表征数。

⑴这么多的小正方体,我们同学通过把相同的计数单位放在一起数,很快就数出了小正方体的个数。

今天老师还带了一些珠子,但肯定不够2342个,你们能试着用这些小珠子也表示出2342吗?

⑵看我们自己制作出了一个简易的计数器。

⑶看来同样的珠子放在不同的位置所表示的数就不同,我们用很少的珠子放在不同位置就能示出一个很大的数。

【在用很少的珠子表示很大的数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计数器的方便与快捷,感受位值】⒊用十进位制值计数法表征数。

⑴你们能用数记出这个二千三百四十二吗?

⑵2千就在千位上写2,3百就在百位上写3,4十就在十位上写4,2个就在个位上写2,我们把这些数字写在不同的位置上就可以表示出这么大的数,你觉得用数来表示物体的数量怎么样?

⑶这里的2、3、4、2分别表示什么?

⑷这两个2所表示的意义是否一样?

【在写数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计数方法,进一步感受位值。

】⒋用计数器计数,理解数的组成。

⑴刚才用很少的珠子放在不同位置就表示出了一个很大的数,有了这个计数器不管这个数有多大,我们都能用很少的珠子表示出来。

下面我们就用这个计数器来表示一些数好吗?

⑵用计数器拨出下面物体的个数并写出这个数来。

⑶指导用0占位,体现位值。

⑷用计数器拨出课前认识的两个四位数1835、4589。

并根据这两个数把1835一个一个地向后数、4589一百一百地向后数。

【学生在拨计数器、写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计数器表示、写数的方法,同时体会十进位制止计数法的计数方法】㈡认识一万⒈不同方法的数数认识一万。

⑴在计数器上拨出9999,你知道9999再添上一个是多少吗?

你能试着用计数器拨一拨吗?

(9999再添上一个就是一万了)⑵在计数器上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9个一千再添上1个一千是几个一千,10个一千就是一万,一万里面有几个一千?

在黑板上写出这个一万。

⑶那一万到底有多大呢,用模型从一千数到一万,将来我们数更大的数的时候还可以一万一万地数,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

【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万,感受万与千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同时感受到今后我们可以以万为单位去计数更大的数。

】⒉用不同模型感知一万⑴想办法数出一万粒绿豆教师提供两个容器:

一百粒绿豆大约一小瓶盖,一千粒绿豆大约一小烧杯,你打算选择哪个容器数出大约1万粒绿豆?

怎样数?

⑵利用一万人的模型认识一万2323人大约一万人【通过学生写数使学生感受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简洁与方便,体会位值】㈢梳理计数单位,制作完成数为顺序表。

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万以内数的认识。

⒉其实这节课有一位好朋友一直在帮助我们学习,你们知道是谁吗?

(数位顺序表)每个计数单位都有自己的位置,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我们叫它数位。

数位顺序表()位()位()位()位个位⒊你为什么给这个数位起名为万位?

你觉得万位左边还有数位吗?

为什么?

左边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与万又会有什么关系?

万位左边还有很多数位,我们今后还要去认识。

【学生在梳理计数单位、数位的过程中,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同时掌握整数的计数规则】㈣介绍古埃及象形文字表示数,体现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简洁与方便。

⑴介绍古埃及计数方法:

古埃及人用一根竖线表示一,9根表示9,一个骨就是骨头表示10,用这个锁表示100,这个莲花样子的图案表示1000,一个弯曲的手指表示10000,那你们知道古埃及人想表示一个数怎么表示吗?

⑵如果想表示9999怎样表示?

用我们现在的这种计数方法,你觉得怎么样?

(简洁方便)⑶用我们现在的计数方法来计数,只要在不同的位置上用数字表示出计数单位的个数就可以了,这就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通过与古埃及计数方法的对比,使学生体会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简洁与方便,再一次感受如何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来计数】三、巩固练习⒈写出下面各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⒉下面哪个数最接近8000⒊请你将六个点画在下面的表格中,表示出下面的数。

⑴表示一个你喜欢的数;⑵表示一个最大的数;⑶表示一个最小的数;⑷将学生摆出来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