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5162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docx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

 

《matlab通信仿真设计》

课程设计指导书

 

2009年11月

课程设计题目1:

调幅广播系统的仿真设计

模拟幅度调制是无线电最早期的远距离传输技术。

在幅度调制中,以声音信号控制高频率正弦信号的幅度,并将幅度变化的高频率正弦信号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成为电磁波辐射。

波动的电信号要能够有效地从天线发送出去,或者有效地从天线将信号接收回来,需要天线的等效长度至少达到波长的1/4。

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后其波长约在15~1500km之间,实际中不可能制造出这样长度和范围的天线进行有效信号收发。

因此需要将声音这样的低频信号从低频率段搬移到较高频率段上去,以便通过较短的天线发射出去。

人耳可闻的声音信号通过话筒转化为波动的电信号,其频率范围为20~20KHz。

大量实验发现,人耳对语音的频率敏感区域约为300~3400Hz,为了节约频率带宽资源,国际标准中将电话通信的传输频带规定为300~3400Hz。

调幅广播除了传输声音以外,还要播送音乐节目,这就需要更宽的频带。

一般而言,调幅广播的传输频率范围约为100~6000Hz。

任务一:

调幅广播系统的仿真。

采用接收滤波器AnalogFilterDesign模块,在同一示波器上观察调幅信号在未加入噪声和加入噪声后经过滤波器后的波形。

采用另外两个相同的接收滤波器模块,分别对纯信号和纯噪声滤波,利用统计模块计算输出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继而计算输出信噪比,用Disply显示结果。

实例1:

对中波调幅广播传输系统进行仿真,模型参数指标如下。

1.基带信号:

音频,最大幅度为1。

基带测试信号频率在100~6000Hz内可调。

2.载波:

给定幅度的正弦波,为简单起见,初相位设为0,频率为550~1605Hz内可调。

3.接收机选频放大滤波器带宽为12KHz,中心频率为1000kHz。

4.在信道中加入噪声。

当调制度为0.3时,设计接收机选频滤波器输出信噪比为20dB,要求计算信道中应该加入噪声的方差,并能够测量接收机选频滤波器实际输出信噪比。

仿真参数设计:

系统工作最高频率为调幅载波频率1605KHz,设计仿真采样率为最高工作频率的10倍,因此取仿真步长为

相应的仿真带宽为仿真采样率的一半,即

设基带测试正弦信号为m(t)=Acos2πFt,载波为c(t)=cos2πfct,则调制度为ma的调制输出信号s(t)为

容易求出,s(t)的平均功率为

设信道无衰减,其中加入的白噪声功率谱密度为N0/2,那么仿真带宽(-W,W)内噪声样值的方差为

设接收选频滤波器的功率增益为1,带宽为B,则选频滤波器输出噪声功率为

因此,接收选频滤波器输出信噪比为

所以信道中的噪声方差为

根据上面的公式,编程计算出噪声的方差,并将方差值和其它已知值作为仿真系统的参数。

中波调幅广播传输系统仿真的参考模型(ex1_1.mdl)如图1-1所示。

图1-1 中波调幅广播传输系统仿真参考模型

接收通道滤波器用AnalogFilterDesign模块实现,可设置为2阶带通的。

为了能够测量输出信噪比,以参数完全相同的另外两个滤波器模块分别对纯信号和纯噪声滤波,最后利用统计模块计算输出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继而计算输出信噪比,通过Display显示。

任务二:

调幅的包络检波和相干解调性能仿真比较。

根据通信理论,以解调输出信噪比衡量的同步相干解调性能总是优于包络检波性能。

在输入高信噪比条件下,包络检波接近同步相干解调的性能,而随着输入信噪比逐渐降低,包络检波性能也逐渐变坏,当输入信噪比下降到某一值时,包络检波输出信噪比将急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包络检波的门限效应。

实例2:

以实例1为传输模型,在不同输入信噪比条件下仿真测量包络检波解调和同步相干解调对调幅波的解调输出信噪比,观察包络检波解调的门限效应。

图1-2所示的仿真模型(ex2.mdl)用于测量包络检波的门限效应,发送的调幅波参数以及仿真步进与实例1相同。

首先,调幅信号通过AWGN信道后,分别送入包络检波器和同步相干解调器。

包络检波器由Saturation模块来模拟具有单向导通性能的检波二极管,模块的上下门限分别设置为inf和0。

同步相干所使用的载波是理想的,直接从发送端载波引入。

两解调器后接的低通滤波器相同。

解调后的两路信号送到示波器显示,同时送入信噪比测试模块,即图中的子系统SNRDetection,其内部如图1-3所示。

在SNRDetection模块中,输入的两路解调信号通过滤波器将信号和噪声近似分离,以分别计算信号和噪声分量的功率,进而计算信噪比。

两个带通滤波器参数相同,其中心频率为1000Hz,带宽为200Hz,对应于发送基带测试信号频率,其输出近似视为纯信号分量。

两个带阻滤波器参数也相同,其中心频率为1000Hz,带宽为200Hz,其输出可近似为

信号中的噪声分量。

之后,通过零阶保持模块将信号离散化,再由buffer模块和方差模块计算出信号和噪声的功率,buffer缓冲区长设置为1.6051e+005个样值,这样将在0.01s内进行一次统计计算。

最后,由分贝转换模块dBConversion和Fcn函数模块计算出两解调器的输出信噪比。

计算输出Display显示的同时,也送入工作空间,以便能够编程作出两解调性能曲线,ToWorkspace模块设置为只将最后一次仿真结果以数组(Array)格式送入工作空间,变量名为SNR_out,它含有2个元素,即两个解调输出信号的检测信噪比。

当设置信道噪声方差等于1时,执行仿真所得到的解调信号波形如图1-4所示。

可以看出,相干解调输出波形中,噪声成分相对要小一些。

图1-2 包络检波和相干解调性能测试仿真模型

 

 

 

任务三:

用matlab编程方法,得出解调性能曲线。

通过编程方法,连续改变输入信号信噪比,用以计算出对应的方差,每计算一个方差后调用一次ex1_2.mdl,从而获得在Workspace中的数据SNR_out,通过matlab绘图的方法将包络检波和相干解调的信噪比与输入信噪比的关系绘于同一图,比较其性能。

在matlab空间调用ex1_2.mdl的函数是sim(‘ex1_2.mdl’)。

 

课程设计题目2: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基带信号的采样定理是指,对于一个频谱宽度为BHz的基带信号,可惟一地被均匀间隔不大于1/(2B)秒的样值序列所确定。

采样定理表明,如果以不小于1/(2B)次/秒的速率对基带模拟信号均匀采样,那么所得到样值序列就包含了基带信号的全部信息,这时对该序列可以无失真地重建对应的基带模拟信号。

例如,电话话音信号的最高频率为3400Hz,为了保证无失真采样,对其进行采样的最低速率必须大于等于6800次/秒,考虑到实际低通滤波器的非理想特性,数字电话通信系统中规定采样率为8000次/秒。

为了保证在足够大的动态范围内数字电话话音具有足够高的信噪比,提出了非均匀量化:

在小信号时采用较小的量化间距,而在大信号时用大的量化间距。

在数学上,非均匀量化等价于对输入信号进行动态范围压缩后再进行均匀量化。

小信号通过压缩器时增益大,大信号通过压缩器时增益小。

这样就使小信号在均匀量化之前得到较大的放大,等价于以较小间距直接对小信号进行量化,而以较大间距对大信号进行量化。

在接收端要进行相应的反变换,即扩张处理,以补偿压缩过程引起的信号非线性失真。

中国和欧洲的PCM数字电话系统采用A律压扩方式,即:

压缩系数A=87.6。

A律压缩扩张曲线可用折线来近似,16段折线点是:

其中靠近原点的4根折线斜率相等,可视为一段,因此总折线数为13段,称为13段折线近似。

用Simulink中的Look-UpTable查表模块可以实现对13折线近似的压缩扩张计算的建模,压缩模块的输入向量设置为:

输出量向量设置为:

扩张模块的设置与压缩模块的设置相反。

任务一:

PCM编码

PCM是脉冲编码调制的简称,是现代数字电话系统的标准语音编码方式。

A律PCM数字电话系统中规定:

传输语音的信号频段为300~3400Hz,采样率为8000次/s,对样值进行13折线压缩后编码为8位二数字序列。

因此,PCM编码输出的数码速率为64kbps。

PCM编码的二进制序列中,每个样值用8位二进制码表示,其中最高比特位表示样值的正负极性,规定负值用0表示,正值用1表示。

接下来的3位比特表示样值的绝对值所在的8段折线的段落号,最后4位是样值处于段落内16个均匀间隔上的间隔序号。

在数学上,PCM编码较低的7位相当于对样值的绝对值进行13折线近似压缩后的7位均匀量化编码输出。

实例1:

设计一个13折线近似的PCM编码器模型,使它能够对取舍在[-1,1]内归一化信号样值进行编码。

测试模型和仿真结果如图2-1所示。

其中信号源用一个常数表示。

以Saturation作为限幅器,Relay模块的门限设置为0,其输出即可作为PCM编码输出的最高位,即确定极性码。

样值取绝对值后,以Look-UpTable(查表)模块进行13折线压缩,并用增益模块将样值范围放大到0~127,然后用间距为1的Quantizer模块进行四舍五入取整量化,并用IntegertoBitConverter将整数转换成长度为8个比特的二进制数据,最后用Display模块显示编码结果。

将PCM编码器封装成一个子系统,整个文件模型保存为ex2_1.mdl。

图2-1 13折线A律编码器

任务二:

PCM解码

实例2:

测试模型和仿真结果如图2-2所示,其中PCM编码子系统就是图2-1中虚线所围部分。

PCM解码器中首先分离并行数据中的最位(极性码)和7位数据,然后将7位数据转换为整数值,再进行归一化、扩张后与双极性的极性码相乘得出解码值。

将该模型中的虚线所围部分封装为一个PCM解码子系统。

整个文件模型保存为ex2_2.mdl。

图2-2 13折线A律解码器

任务三:

PCM串行传输模型

在以上两个实例基础上,建立PCM串行传输模型,并在传输信道中加入指定错误概率的随机误码。

实例3:

仿真模型如图2-3所示,其中PCM编码和解码子系统内部结构参见图2-1和图2-2。

PCM编码输出经过并串转换后得到二进制码流送入二进制对称信道。

在解码端信道输出的码流经过串并转换后送入PCM编码,之后输出解码结果并显示波形。

模型中尚未对PCM解码结果作低通滤波处理。

文件模型保存为ex2_3.mdl。

图2-3 PCM串行传输模型

  仿真采样率必须是仿真模型中最高信号速率的整数倍,这里模型中信道传输速率最高为64bps,故仿真步进设置为1/64000s。

信道错误比特率设为0.01,以观察信道误码对PCM传输的影响。

信号源可以采用比如200Hz的

正弦波。

解码输出存在延迟。

对应于信道产生误码的位置,解码输出波形中出现了干扰脉冲,干扰脉冲的大小取决于信道中错误比特位于一个PCM编码字串中的位置,位于最高位时将导致解码值极性错误,这时干扰最大,而位于最低位的误码引起的误码最轻微。

通过改变BinarySymmetricChannel中的ErrorProbability的大小,观察原信号和解码后的输出。

一种仿真情况下的仿真结果波形如图2-4所示。

图2-4 PCM串行传输仿真结果 

任务四:

修改实例3的PCM编解码模型,测试指定误码率条件下PCM解码语间信号的音质。

实例4:

使用Simulink中DSP模块库的音频输入模块可以对真实音频信号进行处理,测试模型如图2-5所示。

仿真时间20s,步进时间 1/64000s。

设置SBC信道的误码率后启动仿真,可以听到在指定误码率下传输的PCM解码语音信号,Gain模块用于调整输入声音信号的幅度。

原声音信号可预先录制,格式为*.wav。

文件模型保存为ex2_4.mdl。

任务五:

通过编程方法,连续改变SBC信道的误码率,对每一个误码率的值,调用一次ex2_4.mdl,从而观察在不同误码率情况下声音信号。

在matlab空间调用ex2_4.mdl的函数是sim(‘ex2_4.mdl’)。

编程文件取名为ex2.m。

(注: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