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6225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卫生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学前卫生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卫生学.docx

《学前卫生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卫生学.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卫生学.docx

学前卫生学

一、学前卫生学概念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0-6岁)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

(一)对学前儿童的划分

Ø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五个阶段:

Ø1.胎儿期:

受孕—ª出生,约40周。

Ø2.新生儿期:

(0——28天)即从出生到满月。

Ø3.乳儿期:

从出生28天到1周岁。

Ø4.婴儿期:

1周岁至3周岁这段时间,1¡ª3岁为先学前期,又称托儿期。

Ø5.幼儿期:

是指3岁至6岁这一阶段,又称学龄前期。

Ø学前心理学对学前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Ø1.新生儿时期:

即从出生到满月。

Ø2.婴儿期:

满月到1岁。

Ø3.先学前期:

1到3岁。

Ø4.学前期:

3到6岁,又称为幼儿期。

(二)健康

⏹健康的定义: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健康小知识:

⏹一个健康的人,应该符合以下10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的繁重工作,而不会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遇事不挑剔;

3、有充分的休息;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发育匀称;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伤口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蛀齿,无疼痛,牙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三)学前儿童的健康

⏹衡量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

1、生长发育

生长是量的增加,发育是质的变化。

生长发育——指发育过程达到一个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发育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的阶段。

⏹2、患病率:

理论上:

患病率是指在一个时间点上患某种疾病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百分率。

实际上:

患病率是指短在时间内作一次性调查患病人数占受检人数的百分率。

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但是疾病绝不是健康状态。

⏹3、死亡率:

学龄前儿童,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学龄前儿童,就越容易从健康状态向不健康状态甚至向死亡状态发展。

学前儿童的死亡率也是与其年龄特点及其生活环境条件密不可分的。

(四)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了解)

对健康认知的变化,使人们认识到卫生保健的科学基础不能只停留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只去注意机体的形态、机能、生理、生化的变化,而必须在注意生物学因素的同时去注意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任务

⏹根据学前卫生学的目的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学前卫生学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1、研究与幼儿年龄相关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的规律。

2、研究外界环境和教育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3、研究如何采取合理的卫生措施和组织幼儿教育,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四、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主要是通过访谈和问卷,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

将资料整理后,作统计学处理,再进行分析和评价。

如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营养卫生、环境卫生、疾病和健康状态等进行调查。

⏹2、实验法

有目的的,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在各种条件中,观察幼儿身心的变化。

⏹3、行动研究法

在真正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实践者对教育实践问题提出方案,修改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

⏹4、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幼儿个案的记录和分析,发现问题,揭示问题,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案例1:

这天,我看到晴晴在抠鼻子,好象出于习惯性似的,我马上叫她不要抠,并没有太在意。

我走了一圈回来,又发现晴晴在抠鼻子,我还是叫她不要抠鼻子,我边说边拉开她的手,这时候晴晴挣扎开我的手,看着我说:

¡°我的鼻子里面有东西。

¡±我马上意识到什么,问:

¡°有什么?

¡±晴晴说:

¡°有玩具!

¡±这时吓了我一大跳,原来晴晴抠鼻子是因为她书包上的小铃铛吊饰掉下来了,她因为好奇于是就把小铃铛塞到鼻孔去了!

幸好铃铛的位置不是很深,我马上带她去医生那里用夹子把铃铛夹了出来。

我在想,如果我当时疏忽了晴晴的情况,认为她只是习惯地抠鼻子而不去理会,那么后果不敢想象。

案例2:

2000年4月20日上午7点30分,年仅6岁的佳佳(化名)由其父亲送到宁波市北仑区某幼儿园门口,值班老师检查了卫生情况后,她独自入园到三楼教室时,在三楼走廊上碰到开水的水桶,被开水烫成十级伤残.

案例3:

1999年12月8日下午两点多,在萧山某幼儿园大(3)班就读的6岁女孩丹丹(化名)在午睡起床时不慎从上铺摔了下来,由于幼儿园老师的大意,致使病情延误,最后只能实施开颅手术保持了她的性命.

五、学习学前卫生学的意义

⏹1、为我们进入幼儿园工作奠定基础

⏹2、为我们学习其他相关专业奠定基础

第一节小儿的生理特点

看看接下来的几张图片,你认识它们吗?

想一想:

人体是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的,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体的构成

细胞:

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约1800万亿细胞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不同的组织巧妙的搭配起来就形成器官,如心脏、肾脏、脑、耳、眼、血管等。

不同的器官结合起来,完成某一项功能就是系统。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生殖系统。

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

(一)什么是运用系统

运动系统:

骨、骨连结、骨骼肌

1、骨:

人体有206块骨头

骨的作用:

构成人体支架;维持身体形态和姿势;保护内部脏器

⏹2、骨连结的形式

不动连结

直接连结

骨连结微动连结

间接连结活动连结:

关节

⏹3、骨骼肌

形态:

跨过关节,附着在关节两端的骨面上。

作用:

骨骼肌的收缩牵引着骨产生运动,使人们做出各种姿势。

(二)小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骨骼

(1)骨骼在生长

人为什么会逐渐长高?

幼儿需补充的营养:

钙维生素D

(2)腕部的骨头

特点:

共有8块腕骨,出生时全部为软骨。

到10岁左右才能完全钙化。

⏹保育要求:

不要让幼儿提太重的物品

挑玩具要适合幼儿的手劲儿

写字画画的时间不宜过长

⏹(3)髋骨

⏹髋骨的构成:

髂骨、坐骨、耻骨

⏹髋骨的作用:

是骨盆的一部分,骨盆具有保护膀胱、生殖

器官的作用。

女子的骨盆还是胎儿自然分

娩的骨产道。

⏹小儿髋骨的形态:

1、与成人不同,还不是一块儿严丝合缝的骨头,小儿的髋骨组成中,髂骨、坐骨和耻骨是借助着软骨连结在一起。

2、一般到25岁左右,髋骨才能成为一块儿完整的骨头。

⏹保健方法:

避免从高处往硬地上跳,防止三块骨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移动、错位。

⏹(4)骨头的成分

⏹骨头无机盐(钙盐)骨骼的硬度

有机物(蛋白质)骨骼弹性

小儿骨头的特点:

韧性强、硬度“青枝骨折”

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青枝”两个是借用来的,在植物的青嫩枝条中,常常会见到折而不断的情况。

儿童的骨骼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外面包裹的骨外膜由特别的厚,因此在力学上就具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不容易折断,遭受暴力发生骨折就会出现与植物青枝一样折而不断的情况,骨科医生就把这种特殊的骨折称之为青枝骨折。

由于青枝骨折时,骨骼虽“折”却仍然未“断”,因而一般都属于稳定骨折,通常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

四肢骨的青枝骨折用石膏外固定治疗都有很好的效果。

⏹成人骨的成分与幼儿对比:

⏹成人的骨头中无机盐约占三分之二,有机物占到三分之一,而小儿的骨头中无机盐和有机物个占二分之一。

所以,小儿的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骨折,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折”。

 

⏹(5)脊柱

颈部前弯

胸部后弯

人体脊柱的生理弯曲

腰部前弯

骶尾部后弯

⏹作用:

具有弹性,缓冲震动,

保护内脏和大脑,更能负重。

⏹小儿脊柱的发育

1、随动作逐渐完善

2、2—3个月会抬头,形成颈部前弯

3、6—7个月会坐,形成胸部后弯

4、1岁左右开始学习走路,形成腰部前弯。

⏹直到儿童发育成熟,这些生理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

⏹儿童脊柱保健:

1、从小培养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2、坐的时间不能过程;

3、防止长时间使用单肩书包;

4、不要长时间负重走路;

5、补充钙盐,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

⏹2、小儿肌肉的特点

(1)容易疲劳

原因:

小儿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含量少。

肌肉纤维细,力量和能量的储备不如成人。

但新陈代谢旺盛,氧气供应充足恢复疲劳教成人快。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会跑会跳,但不一定会写会画

⏹3、关节和韧带

(1)牵拉肘

生理原因:

幼儿的关节囊比较松弛,关节周围的韧带也不够结实,容易发生脱臼。

外界原因:

大人用力拉扯、提拉幼儿胳膊。

穿衣方法不得当

保健:

手臂固定,手尽量不握物。

经医生复位,注意保护。

(2)脚弓

足弓的作用:

脚下有弹性,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足弓可以使人体重心分散,站的更。

保护脚底的血管、神经免受压迫。

⏹小儿的脚弓发育特点:

形成:

随着幼儿学会站立、行走,才逐渐形成脚弓。

特点:

肌肉、韧带都不够结实。

保健要点:

运动量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防止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负重;

幼儿的鞋子应舒服、合体。

小结

⏹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发育的特点:

⏹1、学前儿童骨骼发育:

(1)骨骼在不断生长

(2)骨骼富于弹性,容易变形

(3)幼儿的骨骼处在骨化过程中

2、学前儿童肌肉发育:

(1)容易疲劳,但疲劳消失的也快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健

1.培养幼儿各种正确的姿势,防止骨骼变形。

2.组织幼儿进行合理的户外活动和全面的锻炼。

3.科学地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

幼儿的骨骼在发育,就需要较多的钙,同时还需要维生素D和磷。

4.幼儿运动时应全面注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6.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

最早长出的恒牙并不与乳牙交换

“六龄齿”——最先萌出的恒磨牙,长在乳磨牙的里面,并不与乳牙交换。

6—7岁,乳牙开始脱落,恒牙开始萌出

12—14岁,乳牙、恒牙基本交换完毕

恒牙中,有20个恒牙与乳牙交换,另外有12个磨牙是在乳牙后方增生出来的

为什么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的“六龄齿”?

1、“六龄齿”是幼儿长出来的第一颗恒磨牙,陪伴幼儿终身。

2、“六龄齿”位于牙弓的中段位置,是牙弓的主要支柱。

3、“六龄齿”有助于保持上下颌牙齿的正常排列。

4、“六龄齿”牙体硬组织薄弱,钙化差,容易发生龋齿,要特别注意卫生保健。

5、“六龄齿”容易被家长所忽视。

4、唾液腺

唾液的生理功能:

(1)转换的作用

(2)润滑的作用

(3)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婴儿为什么爱流口水?

新生儿的唾液腺还没发育完好,唾液少,口腔干燥。

3—4个月,由于开始添加辅食,唾液分泌增加,6—7个月分泌就更加旺盛。

但婴儿的口腔浅,不会及时将唾液咽下去,所以常常流口水。

5、胃

胃是消化管中最大的部位,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并作初步的消化。

这种消化要依靠胃腺分泌的胃液的参与,主要成分是胃蛋白质酶和胃酸。

幼儿胃的特点:

(1)胃的蠕动能力较弱

(2)胃酸浓度低,消化能力差。

(3)胃的容量小。

新生儿胃容量为30¡ª50毫升,3个月时约为100毫升,1岁约为250毫升。

婴儿为什么容易漾奶?

婴儿的胃呈水平位,即胃的上口和下口几乎水平,而且婴儿的贲门比较松弛,所以当婴儿吃完奶吞咽下空气,奶就容易随着打嗝排出的气体流出来。

保健方法:

当婴儿吃完奶,让他伏在大人的肩头,轻轻拍打婴儿的背部

6、肠

小肠是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场所。

小儿的肠管相对较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但小儿长臂薄,肠粘膜上血管丰富,一旦发生消化道感染,肠内细菌或毒素容易进入体内。

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直接被小肠吸收

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后由小肠吸收

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由小肠吸收

小儿肠道的保健工作:

1)注意婴儿“肠绞痛”

发病原因:

由于肠道内积存大量气体所引起的

症状:

夜间惊醒、啼哭,趴在大人腿上或排便放屁之就会安静下来

保健:

让奶充满橡皮奶头,不要让婴儿咽下大量空气,喂完拍拍婴儿背部。

(2)注意“肠套叠”

发病原因:

小儿肠管壁薄,肠子固定性差,若不注意,肠子蠕动失去正常规律,容易引发“肠套叠”

症状:

哭闹、蜷曲着腿,面色苍白,呕吐,排出“红果酱”样的大便。

保健:

不要误以为是婴儿拉肚子,耽误病程,应及早治疗。

(3)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半岁之后,应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

保健:

喂奶或吃晚饭之后培养幼儿坐盆,一般坐5—10分钟,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

便盆大小适中,干净,不冰凉,若幼儿没有便意就起来,不要长时间坐盆。

幼儿最好养成早饭后排便的习惯

按时排便,多吃些蔬菜、水果,有利于排便通畅。

(7)肝脏

肝脏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都要在肝脏内进行,代谢产生的废物以及外来的毒物也要在肝脏中解毒。

小儿肝脏的特点及保健:

小儿肝脏体积相对比成人大

肝糖元储存的少,在饥饿状态下,容易出现心慌、出冷汗、无力,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

五、泌尿、输尿、贮尿、排尿——泌尿系统

(一)什么是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

肾脏(泌尿)、输尿管(输尿)、膀胱(贮尿)、尿道(排尿)

泌尿系统的作用:

代谢产生的水——肾脏——尿液——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肾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肾的泌尿机能对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小儿泌尿系统的特点

1、由“无约束”到“有约束”排尿

婴儿:

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排尿无约束

半岁:

从“把尿”开始训练

1岁:

使用动作、语言表示“要撒尿”

3岁左右:

正常排尿

2、尿道短,容易发生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小儿尿道短,尤其是女孩,新生女婴尿道仅1~2厘米,生殖器官容易被粪便等污染,若细菌上行,可引起膀胱、肾脏等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3、早晨起来眼泡肿了,要查查尿

在小儿得了猩红热、扁桃体炎、浓疱疮感染之后,容易引发肾炎。

主要表现为:

浮肿、血尿、高血压。

尤其是眼睛的浮肿。

(三)幼儿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1.注意清洁卫生,如不穿开裆裤,常洗澡,勤换衣等。

2.每天要供给幼儿开水,饮水量要充足。

3.及早对婴幼儿进行排尿训练,培养定时及时排尿的习惯,并要注意预防膀胱感染。

4.在患扁桃体炎、猩红热或脓疱疮之后要检查尿液,防止患肾炎。

六、身兼数职的皮肤

(一)皮肤的功能

1、保护

防止病菌、化学物质侵入;黑色素吸收日光的紫外线,避免过多的紫外线穿透皮肤,损伤内部组织;真皮内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因此柔韧而富弹性,能够禁受一定的挤压和摩擦。

2、分泌和排泄

皮脂腺分泌皮脂,滋润皮肤和毛发.汗腺分泌汗液,汗液成分主要是水,还有少量尿素和无机盐(NaCl),因此还具有排泄作用

3、调节体温

温度高:

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皮肤温度高→散热增多

温度高:

汗液分泌增多-→汗液蒸发-→带走热量

温度低: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降低→散热减少

温度低:

汗液分泌减少-→散热减少

4、感受外界刺激:

皮肤中有感受外界刺激的神经感觉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和压等刺激,从而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

1、皮肤的保护功能差。

幼儿皮肤的表皮薄,易损伤和感染,保护机能差,所以要特别注意加强保护和清洁,如果皮肤不干净,脱落的皮屑、汗液,皮脂和灰尘积多了,细菌容易生长繁殖,引起疾病。

2、皮肤调节体温的机能差。

幼儿皮肤中毛细血管丰富,血管腔比较大,因此流经皮肤的血量比成人多,散热快,加上幼儿皮肤的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多,神经系统对血管运动的调节不灵活,所以幼儿对外界气温的变化不易适应。

3、皮肤的渗透作用强。

幼儿皮肤薄嫩,渗透作用强。

有机磷农药、苯、酒精都可经皮肤被吸收到体内,引起中毒。

(三)学前儿童皮肤的保健:

(1)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保持皮肤的清洁。

(2)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和水¡±,锻炼幼儿调节体温的能力,增强幼儿体质。

(3)根据活动量的大小和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4)出汗及时擦干,避免受凉。

(5)穿质地柔软、透气、不掉色的衣料。

(6)妥善放置和处理化学药剂和化妆品。

(7)及时处理皮外伤。

七、人体内的“化学信使”——内分泌系统

(一)什么是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的调节系统。

内分泌腺释放的化学物质叫激素(荷尔蒙)。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胸腺、胰腺和性腺等。

(二)小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

1、脑垂体

(1)生长激素主要在睡眠时分泌

脑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成为“内分泌之王”

脑垂体分泌的最重要的激素——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昼夜分配不均,入睡后,生长激素才能大量分泌。

(2)侏儒症和巨人症

侏儒症:

病因:

主要原因是因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所致。

表现:

小儿身高比同龄儿童低30%,或成人身高不足130cm。

出生时正常,2岁以后逐渐显现,年龄越大,差距越明显。

智力基本正常。

巨人症:

病因:

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

表现:

幼儿时开始生长过速,10岁左右已可有成人高大,可继续生长到30岁左右,身高可高达240厘米,明显比一般人高大,肌内发达,性器官发育较早。

当生长至高峰后,身体状况逐渐开始衰退。

2、甲状腺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兴奋神经系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1)孕妇缺碘,小儿会患“克汀病”。

胎儿在4个月后,甲状腺已经开始合成甲状腺素,若母亲缺碘,导致胎儿甲状腺合成不足,严重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发育。

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孕妇应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事物。

(2)小儿也可患“甲亢”

病因:

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

症状:

心悸、出汗、进食和排便次数增多和体重减少。

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小儿患“甲亢”比成人少的多,得病的大多是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

(三)小儿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

1.积极组织幼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内分泌系统器官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2.供给幼儿科学的膳食。

丰富和合理的营养素搭配,可以促进内分泌腺体机能的提高。

如食物中缺碘使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不足,引起疾病。

所以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和幼儿,应该适当多吃些含碘的食品。

八、人体的防御机构——免疫系统

(一)什么是免疫系统

1、概念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如病毒、细菌),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分子三个部分。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御感染

(2)自身稳定

(3)免疫监视

3、免疫作用的种类

(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免疫)

皮肤、吞噬细胞和体液、血脑屏障作用

(2)特异性免疫

自动免疫、被动免疫

(二)小儿免疫系统的特点

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尚未完善

首先,皮肤、粘膜娇嫩,屏障作用差;

其次,体液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战斗力弱

2、容易的传染病

对传染病普遍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是传染病易患者。

3、容易患变态反应性疾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俗称“过敏”,小儿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为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眼结膜以及哮喘。

(三)小儿免疫系统的卫生保健

1.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

2.制定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3.积极组织幼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科学地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

课后作业

1、儿童骨骼成分有什么特点?

针对此特点,在组织儿童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2、乳牙的生理功能时什么?

3、儿童皮肤有哪些特点,怎样护理?

4、婴儿为什么容易漾奶?

如何护理?

八、人体的防御机构——免疫系统

(一)什么是免疫系统

1、概念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如病毒、细菌),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分子三个部分。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御感染

(2)自身稳定

(3)免疫监视

3、免疫作用的种类

(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免疫)

皮肤、吞噬细胞和体液、血脑屏障作用

(2)特异性免疫

自动免疫、被动免疫

(二)小儿免疫系统的特点

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尚未完善

首先,皮肤、粘膜娇嫩,屏障作用差;

其次,体液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战斗力弱

2、容易的传染病

对传染病普遍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是传染病易患者。

3、容易患变态反应性疾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俗称“过敏”,小儿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为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眼结膜以及哮喘。

(三)小儿免疫系统的卫生保健

•1.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

•2.制定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3.积极组织幼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科学地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

九、眼睛——视觉器官

(一)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壁:

最外层、中间层、最里层

眼球

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睛

附属部分:

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

(二)小儿眼睛的特点

•1、生理性远视

原因:

眼球的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

5岁以后,随着眼球前后距离边长,逐渐正常。

•2、晶状体弹性较好

晶状体调节范围广,近距离看物体也不觉得累

保健要点:

如果养成习惯,运用近视力的机会增多,引发睫状肌疲劳,形成近视眼。

因此,小儿应注意用眼卫生,劳逸结合,保护视力。

•3、发现小儿斜视要及早治疗

症状:

两眼向前平视,黑眼珠位置不匀称。

保健:

及早治疗,恢复身心健康。

为什么斜视容易导致弱视?

由于两眼位置不匀称,看东西时就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物体,而出现双影。

模糊的双影使人非常不舒服,大脑皮层就会抑制通过斜眼传入的视觉冲突,只允许正常的那只眼看到的东西。

久而久之,眼位不正的那只眼睛就会出现弱视。

•4、尽早发现弱视

弱视:

指视力低下但又检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的眼疾。

治疗弱视的最好时机是6岁之前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将容易形成“立体盲”

小儿过了3岁,每半年要检查一次视力,如果视力不足0.9,要具体复查。

(三)小儿眼睛的保健要点

(1)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注意科学采光;

•(3)加强安全教育,预防斜视;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定期为幼儿检查视力。

十、耳——听觉器官

(一)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

耳廓、外耳道

耳中耳:

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调节鼓室压力

内耳:

感受声音、保持平衡

(二)小儿耳的特点

1、耳廓易生冻疮

耳廓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较差,易生冻疮,易复发。

2、外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