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37373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_3篇(共10页)6500字.docx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篇1

  &;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

  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之间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学习。

  &;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

  &;微课程&;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一、微课程是什么

  &;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主要用于教师学习与培训。

  &;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

  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之间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学习。

  &;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

  &;微课程&;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微课程&;起点很低,基于(幻灯片)技术,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

  二、微课程有什么

  &;微课程&;分从使用的对象,有教师课程(教师专业素养)、学科课程(学科教学内容)、学生课程(学生学习与欣赏)、家长课程(家长素养提升)。

目前我们开发的重点放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课程&;上。

  微课程从素材来源上,主要从学校与教师实际出发,开发的实用成果

  &;小现象课程:

基于细节的深度剖析,引发教师的思考

  &;策略课程:

介绍小策略,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故事课程:

讲述小故事,启迪教育实践

  &;研究课程:

介绍教研方法,提升学校研修质量

  &;品牌课程:

围绕学校品牌打造,介绍具体的方法。

  除了教师自己的素材,微课程还有电影、图书碎片化处理,形成&;电影课程&;&;精典图书课程&;&;精典文章课程&;&;&;多样的课程,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解决最现实的问题

  三、微课程怎么用

  因为微课程时间短,制作简单、所以非常方便学习:

  

(1)常态使用:

  &;网络学习:

制作成网络课程,可与教师远程学习整合在一起,亦可鼓励教师自己利用零碎时间学习

  &;集体学习:

学校可以利用例会等集体活动开始前五分钟播放,引起教师思考

  &;研究课程:

做为主题研修材料,组织教研组或课题活动。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家长会、课堂等场合播放。

  

(2)精细使用

  微课程因为主题小,每一节都相对独立,所以他可以有效地嵌入并帮助做强学校已有的系统,比如学校在做&;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微课程系列》可以提升合作质量。

  &;微课程&;可以做为学校成果再开发的一种方式,例如有学校已开始将教师的成果尝试用微课程进行再加工

  四、微课程使用的几个原则

  1.使用优先&;&;从技术的角度,微课程基于技术,起点很低,简单易学。

但从技术的角度,微课程背后在对小现象的深度的追问、真问题的寻找、真策略的开发、故事波折的还原,所以有较大的难度。

  2.嵌入与建构&;&;将微课程嵌入学校而非取代已有的系统,某集微课程也许对学校某个课题有帮助,可以将此纳入课题研究系统,实现有机结合。

  3.防止&;运动&;&;&;对微课程要有一个理性的期待,微课程只是众多研究方式的一种,它不是灵丹妙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一个单元能有一点点启发,也便非常不容易了,防止&;轰轰烈烈&;。

  五、微课程怎么做

  微课程制作大致分三个过程:

  第一步:

脚本的选择现再创造第二步:

制作(参考《微课程制作几个基本技术指标》),设置播放速度、时间、加入音乐,加入版权页(主编、作者、制作、音乐、图片、系列等)

  第三步:

转为视频文件(可选)

  六、关于微课程的问答

  1.微课程的为什么受欢迎?

  由于一部微课程仅5分钟左右、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同时以视频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因此微课程受到每一个老师的喜爱。

  具体如:

①微课程是一种载体,记录了优秀教师们的经验和方法,许多开发好的微课程直接可以供一线教师学习,因为直接解决身边的小问题,老师们也十分关心,乐于去看去学。

②微课程是一种研究方式,引导普通老师们开展适合自己的草根研究,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模式与观念。

  2.为什么微课程时间就5分钟?

  微课程关注的是一个具体的小问题点,内容表达简洁。

成人工作繁忙,时间长了不愿意关注,只喜欢短小高效的内容。

时间短了,门槛也低,更适合普通教师制作。

有些更短的只有2分钟左右,同样非常精彩。

  3.微课程怎么来的?

  一线普通教师梳理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写脚本、制作,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微课程。

还可以把周围优秀教师的好经验方法、书籍报刊杂志上的好方法、电影中的好方法进行转化,成为一部又一部精彩的微课程。

  4.对老师有什么好处?

  主要的好处有:

①老师不愿意写论文,做科研门槛太高,程序繁杂,而制作微课程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发现身边小问题&;想办法&;解决&;梳理&;制成微课程。

非常简单实用,解决教师身边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

人人可以做,人人都会做,人人都爱做。

②做微课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

③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

④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的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

  5.对单位有什么好处?

  好处主要有:

①过去没有好的样本研修方式,在微课程学习中,还要学到微研究、微策略、微讲座等一系列的好的校本研修方式。

并且这些方式之间相辅相成,让教师由&;消费者&;成为&;生产者&;。

改变培训方式,让培训研修受到教师们的喜爱。

②由于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发微策略、微课程,一段时间后,全校、全县会积累许多好的微策略、微课程,成为自己的培训特色和培训资源。

③用利这些资源今后还可以开展远程培训。

④在全县、全校还可开展微策略、微课程的比赛,积发老师们的积极性。

  6.参加微课程培训会不会很枯燥?

  由于是边学边做,同时培训嵌入了团队文化、游戏活动的元素,整个培训生动活泼,成就感很强。

  篇五:

微课制作心得

  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我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多媒体的呈现方式、五分钟的学习享受让更多的学生爱上了微课。

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我们可以将一些重难点,易错易混点,拓展性知识碎片化,显性化,形象化,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

  从微课制作方法上,目前我们常用的方法有录屏专家,课件加声音或背景音乐转化为视频格式,手机录制视频。

其中,录屏专家和手机录制都挺方便,课件加声音转为视频格式需要安装XXXX年版的,对电脑系统要求比较高。

  从教师层面,通过微课制作,不仅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制作微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做微课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

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

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有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从课堂操作方面,我校实行走班制教学,微课的应用弥补了走班过程中老师不能兼顾的不足,对学道中的共性问题及一些难点,盲点进行针对性点拨和指导。

从而保证走班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从学生层面,微课以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点呈现,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利于学生落实重难点知识。

避免了往日课堂学习之后学生似懂非懂吃夹生饭的问题。

  我们目前也只是处于微课制作的初步阶段,数量上少,知识点少,学科主干重难点尚未制作全,不系统,所以,我觉得构建学科微课资源库应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重点投入的方面。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篇2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升华!

因此,我很珍惜这次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徐长青老师关于&;微课程、翻转课堂&;的专题报告。

在听了两节数学观摩课及讲座之后,我真的是感受颇深,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

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报告开始,徐老师先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微课?

他用&;全新的视角&;、&;深度的追问&;、&;破碎化处理&;三个词精准地诠释出微课的特点。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究竟什么是微课,徐老师又用五年级学生向我们进行了课例展示,一共展示了五节微课,虽然每一节课都微小短暂,但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手趣》一课,徐老师用学生熟悉的手指和植树问题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这个一直令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再如《审题训练》一节,徐老师用具体地题目,教学生如何审题,让学生明白仅仅读题是不够的,要把眼前的文字放进脑子里,也就是深度阅读,这对学生将受益终生。

除此之外,徐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理解》、微视课例、微课研究等。

  徐老师用一个个生动形象地课例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微课,让原本对&;微课程&;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我充分领略了微课的魅力。

后来,徐老师又用&;勾股定理&;作为课例向我们讲解了什么是翻转课堂,通俗的说就是把我们的假设证明出来。

精彩地课例之后,徐老师又向我们做了关于&;微课:

让我们改变&;的讲座。

徐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设计微课程的注意事项,并详细地讲解了如何设计微课程,最后,徐老师又针对微课的设计给我们提出了8条宝贵的建议,包括:

1、对象是学生,要时刻谨记;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3、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东西;5、给学生提示性信息;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配合;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等等。

每一条建议对我们来说都十分有用,需要在日后的应用中细细琢磨。

  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师说的那句:

&;要时刻谨记你的对象是学生,要把陌生的知识放到熟悉的环境中去学习,把熟悉的知识放到陌生的环境中去运用。

&;是啊,我们讲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学,让旧知识在新知识中提高优势,新知识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应用,使学生乐学,爱学!

  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体会篇3

  4月17、18日两天,我在井冈山接受了省电教馆组织的&;微课程培训&;,该培训由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带领的团队进行主讲。

  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主要涉及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个是到底什么是微课程,另外一个就是微课程的制作方法了。

  一、什么是微课程?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这里,黎教授提出了注意力十分钟法则,人的注意力在学习最开始的十分钟,是最集中的,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微课程要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超过了十分钟,人的精神出现怠倦,不愿意再仔细看下去,那么微课也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其次,微课程力求在十分钟里说清楚一个知识点,知识点不宜过多过杂。

黎教授给我们展示了几个微课程的实例,无一例外的,每一个微课程都短小精悍,知识点明确清晰,且创意十足,让人看一遍就能记住视频中教授的知识点,非常的有意思。

  微课的概念充斥着网络,给我们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让我们很困惑。

什么不是微课呢?

  1、辅助教师讲课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实录的视频切片、以50分钟-1小时为单位的传统国家网络精品课程。

  2、微课程不等于课堂实况录像的一小段切片、微课程不等于完整课堂的局部片段、微课程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判断、推理、鉴别、欣赏、评价、应用等;即使是单纯的语言的表达,也饱含了施教者的情绪、爱好、兴趣、激情、信念、承诺等情感价值观的东西,最终一起通过施教者的身体活动呈现出来,与纯粹的知识一起影响、感染受教育者,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微课程的制作

  这次黎教授的团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制作微课的方法,用手机录制。

手机人人都有,且录制视频非常的方便,比起复杂的录屏软件而言,更容易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1、规划微课内容

  a、分析学生、教材、重难点和易错点

  b、设计内容结构、表述方式和视觉效果

  c、制作微课、后期加工、字幕、版权

  d、应用课前预习、课中辅导、课后总结

  e、评价教学效果

  2、制作微课

  黎教授的团队授课,更多的倾向于学员自己动手,这也让我们的培训脱离了沉闷的教学,整个课堂沉浸在自己动手的欢乐中。

我和来自九江八中的王珺老师一组,录制了一节自己的微课《用PS如何染头发》。

下面是我们的自己动手画的上课材料。

  3、利用&;喀秋莎&;进行编辑

  4、微课制作完成。

  三、黎加厚教授关于微课程设计给教师的17条建议

  1、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

  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

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

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9、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10、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

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11、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听)。

  12、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3、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这个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4、开始时,要介绍主讲老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

  15、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的类似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6、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17、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影响了微课程的使用效果):

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都要删除;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为期两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领略了新时代的教学新方法。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学生可以半脱离课堂,不再单纯的课堂授课方式,让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广泛,思维更开拓。

而我们也能迎来新时代的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