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9775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docx

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

第十课落日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自转现象,观察比较分析落日前、落日时、落日后三个时段的特点,认识日落过程中天空的色彩变化。

2、把观察到落日的景色用水粉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

3、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落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懂得不同的观察时间和地点,落日的色彩都会有不同。

根据自己的感受能观察出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落日时天空以及周围景物的色彩变化规律。

难点:

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在主观感受的同时尊重落日的色彩变化,大胆地表现落日美景。

教具准备:

了解并收集、整理有关落日的知识和图片。

学具准备:

事先观察落日,拍摄落日,收集有关落日的知识和图片以及准备好水粉画工具和颜料。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讲故事:

“夸父逐日”的传说。

教师:

夸父能追到太阳吗?

为什么他追不到太阳?

2、欣赏落日,丰富体验。

(1)启发学生回忆原先积累的落日印象。

教师:

请大家想一想(闭上眼),落日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情景?

再请个别学生说说——得出落日给人的一般印象。

(2)组织学生交流落日的图片资料。

教师: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欣赏交流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再选个别学生上台展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落日的丰富与美丽。

(板书)

(3)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教师的落日图片。

3、选定内容,创作表现。

学生:

从自己准备的图片资料或是书本上的图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进行写生。

教师:

巡视指导,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秀的表现及时向其他学生展示说明。

4、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5、课堂小结。

小结本堂课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对日落过程有所了解,作业确不理想,画的画难区别。

 

第十一课夜色

教学目标

1、了解绚烂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掌握冷色调的相关色彩知识。

2、感受夜色所带来的美妙,用生动的色彩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

3、观察、欣赏、表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体验夜色所带来的美好与绚烂,能运用深色和浅色、冷色和暖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夜色的美感。

难点:

构思夜景,用各种冷色表现出色彩的丰富性。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夜景照片、水粉画的工具和颜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导人。

(1)引导学生观看照片,欣赏夜色,体验夜晚所带来的美妙,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2)展示照片——城市的夜景,教师小结。

教师: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山海湖泊、名胜古迹、城镇村落、街道庭院、高楼大厦……这些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去生活、去热爱。

当最后一轮夕阳归落,夜幕降临,灯火斑斓,我们的家、我们的生活披上了别样的色彩……

(3)板书课题:

夜色

2、深入感知。

(1)引导学生对比欣赏同一景色的闩天与黑夜。

了解白天景色与夜色的异同。

(2)组织“找不同”游戏,展示另一组同一景色白天与黑夜的摄影作品。

要求:

①看谁找到的色彩不同的地方最多。

②看谁找出最多的色彩。

分析夜晚色彩、明暗对比规律:

将学生找到的色彩书写在黑板上,并贴上相应的色标卡。

(板书:

色调、冷暖)

(3)探索明暗色彩规律。

(板书:

明度)

教师:

天空、背景色与前景色有什么不同?

如果背景换成浅色,这些明亮的色彩会发生什么变化?

总结:

深色的背景可以衬托浅的色彩,使它们显得更加明亮。

(4)欣赏教材26页油画作品《夕星》,师生共同感受画家笔下夜色的魅力。

①教师简单介绍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

②观察油画作品《夕星》,请学生从色彩、表现内容、技法上谈谈对这件作品的认识、理解。

教师:

这件油画作品,从色彩上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画面是什么色调的作品?

表现了什么内容?

用了什么表现技法?

有何艺术特色?

小结:

作品倾诉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蓝灰的色调、平衡的构图、细腻的笔触、寂静的表现素材,皆描绘出作者对生命的淡淡伤感。

淡雅、静寂、清澄,空灵而又富有东方文化的诗韵,净化着每一位观者的心,这正是东山魁夷的心象风景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实践探究。

(1)展示作品《城市的夜晚》——找灵感,寻创作。

教师:

遇此夜景,你如何表现?

学生找灵感,谈构思,

教师小结:

①画面如何构图;②画面用什么色调。

③如何选择适合表现内容题材的表现方法。

(2)展示步骤图,教师示范创作《城市的夜晚》。

教师示范,点到为止。

小结:

用油画棒加水彩的画法。

①用浅色油画棒画景物、灯光、星光等。

②用水彩(深色、冷色)画天空、远景、大面积近景。

③调整、修改画面。

④用较厚的暖色画亮光。

(3)引导学生欣赏自己准备的夜色照片。

(逐步挖掘学生的构思能力、创造能力)

教师:

这是哪儿的夜景?

照片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你想如何表现此夜色?

小结:

画面内容组织和表现方法。

2、作品欣赏。

展示优秀儿童画作品。

(引导观察、分析:

表达内容、表现方法、色彩运用、技能技巧等)

3、创作表达。

(1)临摹教科书范画。

(2)根据教科书照片内容进行写生创作。

(3)根据记忆想象,构思夜景,表现美丽的夜晚。

要求:

①构思饱满,形体概括。

②设色大胆,能表现出夜色所具有的独特韵昧、色彩效果。

4、作业点评。

5、课后拓展。

(1)用冷色调表现不同的景物。

(2)陶冶情操,情感教育。

第十二课亭子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各类亭子的造型特点和建筑特色,并认识中国的名亭。

2、能用写生的方法画出家乡的亭子,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3、在画亭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用写生的方法画出熟悉的亭子。

难点:

设计出新颖的亭子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画图学生猜。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型让学生猜教师到底要画什么呢?

接着在三角的下方加两条竖线,然后慢慢画成一亭子的基本结构图。

2、请学生谈谈看到过的亭子,谈谈亭子的材料,亭子的功能和作用。

3、教师出示在定海本地拍摄的亭子图片

竹山公园山上亭子

4、结合导入时画的亭子基本结构图,讲解亭子的基本结构

(亭顶、亭柱、亭底、附件)

5、教师示范亭子的作画步骤。

(从基本结构出发,由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

6、学生画亭子,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可以根据图片作画,也可以自己想象,鼓励创新)

7、创意启发:

各种现代造型的亭子或卡通造型的亭子。

7、学生作业展示点评

8、教师总结:

亭子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现代伟大的建筑设计师都要研究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这是设计的基础。

教学反思:

教师画图猜谜的导入效果较好,能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这个亭子的简图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具有实际的意义,并能使学生对亭子的模块化组合留下初步的印象。

接着结合本地的亭子进行研究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

学生在作画时有两种方式,一是画传统的亭子,二是创作全新的式样,这两种各有意义,都是可以的。

第十三课房间的一角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的房间随功能变化而设计的道理,懂得在房间物体摆放中的主次关系的重要性。

2、用写生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房间一角,可进行合理的添加或删减。

3、通过学生对房间一角的描绘,提高他们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用写生的方式创作房间一角。

难点:

学生对自己的房间进行设计,给人美观、舒适、实用、新鲜的感觉。

课前准备:

绘画工具、材料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

欣赏不同风格房间的魅力,领会其色调、主次、创意等,请学生讨论其中一幅作品的创作思路。

2、欣赏名作。

(1)《高在阿尔的卧室》,学生谈感想。

教师小结:

房间以暖色调为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充满感情。

(2)《有花束的室内》,学生谈感想。

教师小结:

房间以冷色调为主,突出花束,房间气氛宁静、和谐,又不失活泼。

(3)学生尝试阐述这两幅作品的区别。

3、组织讨论。

作品如何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删减,才能更好地表现创作意图。

小结:

对于感兴趣的物体、重要的物体、有意义的物体,在进行重点刻画时可适当添加细节;而与主题无关的物体可删减。

4、欣赏课本中学生作品。

学生谈欣赏感受。

5、学生写生。

主题为《房间一角》或《教室一角》。

(1)要求做到“三定”:

定位置(学生坐的位置不能随意移动)、定距离(学生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基本固定)、定物体(物体也不能随意移动)。

(2)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是透视不准等共同性问题应作重点指导(涉及到透视现象的原理时,教师可用一些实例进行说明)。

6、教师小结本课内容,要求学生课后设计并布置自己的房间。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设计并布置自己的房间,绘画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

1、交流创作体会。

(1)学生回忆上节课创作的优点和缺点,进行集体交流。

(2)教师从设计的角度进行小结,并提出本课设计的注意点:

美观、舒适、有创意。

2、欣赏设计作品。

(1)课件出示中外著名设计师设计的房间作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2)老师肯定学生的真实感受并小结。

3、学生设计创作。

(1)学生思考如何设计自己住的房间。

(2)同桌或小组内交流想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提供创作建议:

美观(可从主题、色调、摆设的位置等方面来考虑)、舒适(可从空间、灯光、制作材料等方面来考虑)、有创意(可从个性、意境、特殊要求等方面来考虑)。

4、展示设计作品。

(1)学生谈设计思路,同学互评。

(2)教师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3)学生继续创作,要求速度快的同学写出设计思路。

(4)举行“谁的房间最美”评选活动,给以适当的奖励。

5、课外拓展延伸。

课外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设计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十四课线条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

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三、课前准备

铅笔、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

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

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

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

2、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

3.、欣赏艺术作品。

(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

(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的秩序)。

讨论:

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

它们有什么特点?

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

③给你什么感受?

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三)布置作业。

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四)课堂小结。

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

2、拓展:

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

 

第十三周教案

第十五课创造美的纹理

一、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欣赏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说出不同肌理给自己的感受。

2、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纹样,表现自己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

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树叶、贝壳、石块、木块、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生宣纸、水彩颜料、蜡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欣赏作品。

(用特殊肌理效果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版画作品和一件用漂亮的纹理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观察、分析这件作品中的艺术效果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学生交流看法。

(2)揭题:

《创造美的纹理》。

(3)组织谈话:

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美的纹理?

2、示范引导,观察思考。

(1)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种材质: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体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笔画出来,让我们找找它们藏在哪里。

(提示: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纹理,摸一摸,说说给你什么感觉?

互相说说感受。

(2)体验纹理的不同质感:

①树皮感觉粗糙、丝绸感觉光滑、金属又硬又凉等。

②引导学生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品进行对比:

如棉布比丝绸粗糙,青的树叶比干枯的树叶滋润、细腻等。

(3)在屏幕上展示脚印、手印、车轮印等纹理,然后设问:

这些看起来很美的纹理都是无意中留下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富有美感的纹理制作或画出来呢?

(4)教师介绍示范拓印方法:

直接拓印,将水粉颜料涂在物品上再压印。

(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

(提示:

制作纹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如:

布料、地面、指纹等。

(5)小结:

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巧妙地利用特殊技法制成的纹理,会给画面带来特殊的效果。

3、局部尝试,感受体验。

(1)通过屏幕展示不同制作纹理的方法:

①拓印法:

a、木版拓印法。

b、纸团拓印法。

c、压印法。

②印染法:

a、刷色(刷拖)法。

b、.积色法。

c、吹色法。

d、喷洒滴溅法。

e、晕染法。

(2)选择教材中自己喜欢的一种纹理制作的方法进行尝试。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创新的方法,也可以学生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新颖的纹理。

(3)组织学生:

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学生讨论,谈谈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

第二课时

1、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在制作中,教师对学生的艺术实践始终给予鼓励、引导,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作品展示,欣赏交流。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创作思路进行汇报,为其他学生进行类似的创作提供一种思路和经验,从而达到共同体验、共同提高的目的。

(2)欣赏评价:

让其他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对作品的再创作结果进行想象和构思,满足学生的求异欲望。

在原来想象的基础上再度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作兴趣。

3、收拾整理,交换物品。

将自己已经使用过的材料,借给别的同学使用,或者将制作较多的印纹跟他人交换。

(提示:

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儿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

4、课后延伸,拓展研究。

用拓印碑文的方法来印纹理;将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纹理效果;将墨汁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开后,用生宣纸吸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十四周教案

第十六课瓶子变个样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通过画、加、填、贴等,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对瓶子造型特点的感受以及装饰、美化瓶子方法的了解。

难点:

如何做一个有特色的装饰瓶。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一到两只瓶子、水粉颜料、水粉笔、桶

教学过程

1、直接揭题。

教师展示一只透明瓶子:

今天,咱们要让它变一变。

板书:

《瓶子变个样》。

2、欣赏讨论。

(1)课件展示:

各种各样经过(水粉颜料)装饰的瓶子。

(2)小组讨论:

这些美丽的瓶子是怎么变成的?

(用水粉颜料绘制而成。

)你准备把自己的空瓶变成啥样?

(3)课件展示:

外表有美丽色彩的各种各样瓶子。

3、学生创作。

学生在瓶子上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交流。

(1)组织学生在教室举办装饰瓶展,指导学生互评互学。

(2)教师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下节课所需工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不同造型的瓶子一到两只、各种颜色的豆子、橡皮泥、各色碎布、剪刀、双面胶、小头饰等

各种装饰好的瓶子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导入。

(1)课件展示:

请学生一边欣赏用不同方法装饰的瓶子,一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用加、填、贴等方法让瓶子变个样。

2、讨论、探究、创作。

(1)分组讨论:

这些瓶子美在哪里?

用了哪些方法进行美化?

你觉得还可以怎么变?

(2)合作完成。

①分工合作,合作双方讨论要创作的瓶子的外形特点,并动手操作。

②教师巡视,对装饰方法巧妙、设计独特漂亮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

3、展示、交流、延伸。

(1)学生分组互评,挑选优秀的作品参加班级装饰瓶展,并说说挑选的理由。

(2)课后用设计、制作的装饰瓶美化我们的生活。

第十五周教案

第十七课《虫虫大聚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

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

难点:

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昆虫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

(教师)昆虫图片,示范纸张。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课前请把学生收集来的昆虫图片贴在教室墙壁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视觉感受。

(2)上课请学生对图片上的小昆虫进行分类,要求学生说说昆虫的特点。

(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昆虫的特点。

2、实物展示,分析理解。

以蝴蝶制作为例,分析外形。

(1)出示蝴蝶标本。

①讲解外形。

蝴蝶的外形可以概括成多种形状:

三角形、方形、园形、长方形……

②讲解形的对称。

蝴蝶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左右两边一模一样,引出对称形。

列举一些对称的现象。

③分析蝴蝶花纹与颜色。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蝴蝶花纹的特点和色彩特点。

3、制作方法,加强体验。

(1)创设问题。

①你认为这些蝴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呢?

②学生自由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③并根据自己小组的材料大胆设想蝴蝶的不同的制作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蝴蝶。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纸,按图解进行折叠。

②参考蝴蝶图例,把折叠好的纸张用纸条中间扎紧作为翅膀。

③把纸卷成筒状作为蝴蝶的身体,并和翅膀粘合。

④用碎纸或水彩笔进行图案装饰。

4、欣赏其它纸制昆虫,拓展思路。

欣赏教作品,谈谈还有那些折叠及装饰方法。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1)程度一般学生:

要求选择同一种昆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两件作品。

(2)程度高的学生:

要求选择同一两昆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四件作品。

 

第十六周教案

第十八课良渚古玉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良渚文化的历史、地域分布等知识,感受良渚文化玉器的特征。

2.通过对良渚文化玉器在材质、色彩、造型、纹饰等特征的欣赏、描述,以及利用适当的工具、材料表现良渚文化的玉器或神徽,提高审美评述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激发对良渚古玉的探究兴趣,培养热爱古老文化的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对文化遗址的保护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欣赏了解良渚古玉的造型、纹饰特征。

难点:

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良渚古玉的造型、纹饰特征。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泥、签字笔等。

(教师)相关图片、课件及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导人。

(1)出示PPT提问:

①请看大屏幕,这幅照片拍的是什么?

②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这是考古发掘现场,是良渚文化的考古发掘现场。

他们在进行考古发掘。

(3)提问:

①你知道良渚在哪里吗?

②你对良渚文化有哪些了解?

出示PPT,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而得名,距今5300-4000年。

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安溪、瓶窑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

(5)出示PPT,学生欣赏了解良渚文化分布区域。

(6)教师谈话,呈现课题:

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

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玉器。

今天一起来欣赏良渚古玉,出示PPT。

2、初步赏析。

(1)提问:

①你见过良渚文化的玉器吗?

在哪儿看到的?

②你认识哪些良渚文化的玉器?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逐一呈现良渚文化的玉器及名称。

③良渚文化的玉器给你怎样的感觉?

(2)学生交流后教师谈话引导进一步欣赏探究良渚文化的主要玉器及特征。

3、深入探究。

(1)欣赏“玉琮王”及神人兽面纹。

①教师出示PPT图片提问:

这个玉器叫什么?

造型和纹饰是怎么样的?

②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

这件玉琮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

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

以转角为中轴展开,琢刻有简化的神人兽面纹。

③教师出示PPT图片提问:

玉琮上神人兽面纹有什么特点?

用了怎样的雕刻手法?

为什么要刻这样的形象?

④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1、欣赏导人。

(1)欣赏比较各种玉琮的异同,进一步了解玉琮的特点。

①教师出示PPT图片提问:

这些玉器都叫“玉琮”,在造型和纹饰上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②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PPT呈现):

相同:

方柱体,内圆外方,中间有圆孔。

以转角为中轴展开,琢刻有简化的神人兽面纹。

不同:

分单节和多节。

转角处雕刻的简化的神人兽面纹有的精细复杂,有的粗犷简单。

玉琮是良渚古玉的代表性玉器,是祭天地的重要礼器。

(2)欣赏各种玉璧,了解玉璧的特点。

①教师出示PPT图片提问:

这些玉器叫什么?

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②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玉璧,扁平圆形,正中有圆孔,代表财富,也是祭天用的礼器。

(3)欣赏各种玉钺,了解玉钺的特点。

①教师出示PPT图片提问:

这些玉器叫什么?

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②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玉钺,造型像斧子。

是军事首领的象征物,也是重要的礼器。

(4)通过认一认、猜一猜,进一步了解其他各类良渚玉器及其特征。

①教师逐一呈现PPT图片,请学生认一认、猜一猜玉器的名称。

②根据课件提示,请学生说说良渚文化古玉器的特征。

(5)讨论总结良渚玉器的特点及成就。

①教师逐一呈现总结的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