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0096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八章:

压强

《8.1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理解压强的概念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3、知道压强的国际单位时牛/米2,又叫帕斯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

2、通过类比速度来引入压强概念的学习,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2、压强的概念的建立、计算公式、国际单位三、教学难点:

1、科学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压强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与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

每小组海绵一块、小桌一个、钩码一盒,铁钉一个。

六、教学思路:

虽然生活中和压强有关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压强的概念学生比较陌生。

教学中眼镜问题引入,先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再进一步去逐渐探索知识。

教学中通过学生探究实验认识到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最终可通过比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这样引入压强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流程:

问题引入→压力概念→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

→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压强概念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师:

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眼镜(教师放映课件)如果鼻托掉了有什么感觉?

师:

非常好!

刚才同学提出很多感受为什么鼻子感觉不舒服了呢?

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感觉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

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入课题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一、压力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并判断图片中的墙壁,地面,斜面是否受到压力的作用学生交流后回答

教师展示压力的示意图

 

学生交流讨论

得出压力的概念方向,作用点。

这个环节使学生提高自己的交流探讨能力,比教师直接告知印象要深刻的多。

设计课件

要显示力的示意图,便于大家归纳。

在回答教师提问以后,师生共同总结: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它有“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作用效果。

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教师和学生配合实验感受压力

组织学生用手边的铁钉做实验,体会“哪只手指疼”,紧接着提出问题:

结合这两个小实验分析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进一步设想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及受力面积有关”。

 

学生实验:

手指挤压铁钉。

猜想:

“压力的

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有依据,有的可能没有依据,教师要多问一问为什么,引导他们得出以上正确猜想)。

评估:

学生互评,注意个性差异

这个环节要学生提出猜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

从设问到猜想,最终设计实验环节紧凑,实验现象与课件相互动来归纳结论。

 

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以后教师确立统一的实验方法: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压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学生讨论怎样去设计实验,教师可给一些引导,如

①怎样去看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②由于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所以在进行实验时要采取控制变量法。

在这个环节,可能有学

生对控制变量法可能理解不够,教师要注意引导。

 

实验探究

在学生探究实验后,教师选一组说说他们的实验数据。

学生分组完成探究活动,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这个环节先让学生自主

合作地去探究教师再总结,即让学生尝试了探究的乐趣又能集中统一认识。

通过小组实验,讨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体验和理解突破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

达能力。

实验结论

①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压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比较甲与乙、甲与丙的作用效果哪个更明显时用上面的结论很容易判断,在比较乙与丙的作用效果哪个更明显时教师引出压强的概念: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

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根据压强概念进

一步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公F式:

S

p=

单位:

F(牛)S

(米2)

p(牛/米2即

帕斯卡)

反思:

科学探

学生思考:

甲、240平方厘米的表面上受到24牛的作用力;

乙、240平方厘米的表面上受到48牛的作用力;

丙、60平方厘米的表面上受到24牛的作用力。

比较甲与乙、甲与丙的作用效果哪个更明显?

比较甲与乙由结论①可得出乙的作用效果明显;

比较甲与丙由结论②可得出丙的作用效果明显;

比较乙与丙C

时同学们发现直接

这个环节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

为什么要引入压强的概念。

究过程的节奏把握、类比法的适时导入、学生活动的评估等有效结合,会使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顺利突破,学生在愉悦中获

得新知。

用以上方法不行,思考一段时间后有同学提出把它们每一平方米上的压力求出即可用结论①了。

建立压强概念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

四、归纳总结

1、师生共同利用这一节课的内容来分析解决引入中的问题后进行总结。

2、思考、互相交

流,谈收获、体会等。

这节课用问题引入,最终以解决问题结束,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六、布置

1、估算自己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作业这么

作业

2、同步学习17-18页

设计是让学生

从身边熟悉的

生活现象中去

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

用。

 

板书设计:

1、压力:

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①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F

公式:

p=S

单位:

F(N)S(m2)p(N/m2即帕斯卡)(Pa)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的非常活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深刻地理解压强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