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0425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x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应用统计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

(1)统计学

(2)统计话动(3)统计方法(4)统计资料

2.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

(1)每一个工业企业

(2)每一台设备(3)每一台生产设备(4)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3.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刷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1)指标

(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4.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1)连续变量

(2)离散变量()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5.()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

(2)咨询功能(3)信息功能(4)监督功能

6.()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

(2)及时件(3)总体性(4)连续性

7.统汁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1)抽象的量

(2)具体的量(3)连续不断的量(4)可直接相加量

8.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1)指标和标志之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3)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戈系(4)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9.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1)各百货商店

(2)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3)一个百货商店(4)每位工作人员

10.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1)全国人口

(2)每一个人(3)每一户(4)工人工资

1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1)全部设备

(2)每台设备(3)每个工业企业(4)全部工业企业

12.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1)普查

(2)典型调查(3)抽样调查(4)重点调查

13.统计调查项目是()。

(1)调查过程中应进行的工作总和

(2)统计调查计划

(3)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必须得到回答的问题目录(4)用统计调查的结果来得到答案的项目

14.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1)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2)确定调查的范围(3)确定调查的单位(4)登记的方便

15.某厂的职工人数构成如下:

性别

职工人数

文化程度

大专以上

中学

小学

半文盲和文盲

合计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1)性别

(2)男、女(3)文化程度(4)性别和文化程度

1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

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1)520

(2)510(3)530(4)540

17.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

应当用()。

(1)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2)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3)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4)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

及奖金的多少

18.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

(1)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

(2)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

是分配次数(3)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4)一个是总体总量,

另一个是标志总量

19.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全距比乙的全距大,那么()。

(1)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准差

(2)甲的标准差一定小于

乙的标准差(3)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准差(4)全距与标准

差并不存在上述关系

20.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1)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2)权数的绝对数多少(3)各组

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4)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21.标准差系数抽象为()。

(1)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2)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3)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影响(4)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22.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

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3)加权调和平均

数(4)几何平均数

23.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1)不变

(2)增大(3)减小(4)无法预期其变化

24.今有两组大学生按年龄分配的资料如下:

周岁

各组大学生数

第一组

第二组

18l:

2下

18~20

20~22

22~24

24I?

A上

2

17

9

8

12

6

2

合计

28

28

哪一组大学生平均年龄高?

(甲)第一组;(乙)第二组。

哪一组

年龄众数高?

(丙)第一组;(丁)第二组。

()

(1)甲、丙

(2)甲、丁(3)乙、丙(4)乙、丁

25.某商店在制定男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衬衫的平均

尺寸,则应计算()。

(1)算术平均数

(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众数

26.现有一数列:

3,9,27,8l,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

好用()。

(1)算术平均数

(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中位数

27.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1万,有8家医院(其病床数合

计为700床),则该开发区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63.636。

这个指标属

于()。

(1)平均指标

(2)相对指标(3)总量指标(4)发展水平指标

28.某企业1999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

2002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9/6,标准差增大到150元。

职工平均工

资的相对变异()。

(1)增大

(2)减小(3)不变(4)不能比较

29.狭义指数是反映()数量综合变动的方法。

(1)有限总体

(2)无限总体(3)复杂总体(4)简单总体

30.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

(1)都固定在基期

(2)都固定在报告期(3)一个固定在基期

一个固定在报告期(4)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31.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20%,则现在l元钱()。

(1)只值原来的O.8元

(2)只值原来的O.83元(3)与原来l

元钱等值(4)无法与原来比较

32.若要了解某市居民的收人情况,则比较适合采用()。

(1)简单随机抽样

(2)类型抽样(3)整群抽样(4)机械抽样

33.如果产值增加50%,职工人数增长20%,则全员劳动生产率

将增长()。

(1)25%

(2)30%(3)70%(4)150%

34.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

格指数为()。

(1)10%

(2)90%(3)110%(4)1ll%

35.纯随机抽样(重复)的平均误差取决于()。

(1)样本单位数

(2)总体方差(3)样本单位数和样本单位数

占总体的比重(4)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

36.样本的组成单位()。

(1)是总体单位

(2)不是总体单位(3)可能是总体单位也可

能不是总体单位(4)以上三个答案都是错误的

37.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1)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2)为了应用概率论(3)根据样本

指标的数值来推断总体指标的数值(4)为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38.从纯理论出发,在直观上最符合随机原则的抽样方式是

()。

(1)简单随机抽样

(2)类型抽样(3)等距抽样(4)整群

抽样

39.根据城市电话网lOo次通话情况调查,得知每次通话平均持续

时间为4分钟,标准差为2分钟,在概率保证为95.45%的要求下,估

计该市每次通话时间为()。

(1)3.9~4.1分钟之间

(2)3.8~4.2分钟之间(3)3.7~4.3

分钟之间(4)3.6~4.4分钟之间

40.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

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1)2倍

(2)3倍(3)4倍(4)5倍

41.若各群的规模大小差异很大时,以用()为宜。

(1)比率估计法

(2)等距抽样法(3)类型抽样法(4)等概

率抽样与比率估计相结合的方法

42.抽样平均误差公式中

这个因子总是()。

(1)大于1

(2)小于1(3)等于1(4)惟一确定值

43.抽样调查中计算样本的方差的方法为

,这是

()。

(1)为了估计总体的方差之用

(2)只限于小样本应用(3)当

数值大于5%时应用的(4)为了计算精确一些

44.假设检验是检验()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1)样本指标

(2)总体指标(3)样本方差(4)样本平均数

45.在假设检验中的临界区域是()。

(1)接受域

(2)拒绝域(3)置信区间(4)检验域

46.双边检验的原假设通常是()。

(1)H0:

X=X0

(2)H0:

X≥X0(3)H0:

X≠X0

(4)H0:

X≤X0

47.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已知,则通常选用统计量

()对总体平均数进行检验。

(1)Z=

(2)Z=

;(3)t=

;(4)t=

48.确定回归方程时,对相关的两个变量要求()。

(1)都是随机变量

(2)都不是随机变量(3)只需因变量是随

机变量(4)只需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49.年劳动生产率z(干元)和职工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Y=10+70x。

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职工工资平均为()

(1)增加70元

(2)减少70元(3)增加80元(4)减少80元

50.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趋势线,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条件是

(1)

最小值

(2)

最小值

(3)

最大值(4)

最大值

51.在正态分布条件下,以

(提示:

为估计标准误差)为距离

作平行于回归直线的两条直线,在这两条平行直线中,包括的观察值的

数目大约为全部观察值的()。

(1)68.27%

(2)90.11%(3)95.45%(4)99.73%

52.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1)严格的关系

(2)不严格的关系(3)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关

系(4)有内在关系的但不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

53.已知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相关系数计算

出来放在四个备选答案之中,它是()。

(1)0.29

(2)-0.88(3)1.03(4)0.99

54.在用一个回归方程进行估计推算时,()。

(1)只能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2)只能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3)既可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也可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4)不需

考虑因变量和自变量问题

55.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

之间是()。

(1)低度相关关系

(2)完全相关关系(3)高度相关关系

(4)完全不相关

56.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关系,在这条直线

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

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直线方程是()。

(1)

6000+24x

(2)

6+0.24x(3)

24+6000x

(4)

24000+6x

57.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

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这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

本()。

(1)降低297.5元

(2)提高297.5元(3)提高2.5元(4)降

低2.5元

58.下列直线回归方程中,()是错误的。

(1)y=35+0.3x,r=0.8

(2)y=-124+1.4x,r=0.89

(3)y=18-2.2x,r=0.74

(4)y=-87-0.9x,r=-0.9

59.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中,

明()。

(1)

之间的相关程度

(2)

每变化一个单位,

平均变化多少单位

(3)当

不变时,

每变化一个单位,

平均变化多少单位

(4)在影响

的所有因素不变时,

每变化一个单位,

平均变

化多少单位

60.当两个相关变量之间只有配合一条回归直线的可能,那么这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1)明显因果关系

(2)自身相关关系(3)完全相关关系

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而存在相互联系

6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

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1)100所中学

(2)20个城市(3)全国的高中生(4)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6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

这一数据属于()。

(1)分类数据

(2)顺序数据(3)截面数据(4)时间序列数据

6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1)24

(2)25(3)26(4)27

64.两组数据相比较()。

(1)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2)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3)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4)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6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1)产量指数

(2)单位产品成本指数(3)生产工时指数(4)销售量指数

6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1)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3)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

6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1)1.8%

(2)2.5%(3)20%(4)18%

6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1)2倍

(2)3倍(3)4倍(4)5倍

6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1)低度相关关系

(2)完全相关关系(3)高度相关关系(4)完全不相关

7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1)函数关系

(2)相关关系(3)没有关系(4)正比例关系

7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

如何依赖自变量

和误差项

的方程称为()。

(1)回归方程

(2)回归模型(3)估计的回归方程(4)理论回归方程

72.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的指标。

(1)相关程度

(2)离散程度(3)集中程度(4)离差程度

7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估计的置信水平,其估计的置信区间将()。

(1)变宽

(2)变窄(3)保持不变(4)无法确定

74.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误差和不重复抽样误差相比()。

(1)两者相等

(2)前者大于后者(3)前者小于后者(4)无法判断

 

二、判断题

l.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

2.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仃在三个变量()

3.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讣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

4.统计指标体系是许多指标集合的总称。

()

5.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

6.统计研究小的变异是指总体单位质的差别。

()

7.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

8.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

9.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同质性。

()

10.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是数量指标,其值大小与研究的范围大小有关。

()

11.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

12.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分别用于统计调查阶段、统计整理阶段和统计分析阶段。

()

13.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

14.调查时间是指进行调查工作所需的时间。

()

15.对变化较小、变动较慢的现象应采用一次性调查来取得资

料。

()

16.调查单位就是填报单位。

()

17.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

()

1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调查单位可

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

()

19.进行组距分组时,当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

一般把此值归并列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

20.统计表的主词栏是说明总体各种统计指标的。

()

21.直接观察法不能用于对历史资料的搜集。

()

22.为了解某县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可进行经常性调查。

()

23.较小制累计次数表示大于该组变量值下限的次数合计有

多少。

()

24.在组距相等的条件下,次数分布和次数密度的分布是相同的。

()

25.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

26.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灵活,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

()

27.用劳动单位表示的总量指标,称为劳动量指标,它是不能直接

相加的。

()

28.如甲、乙、丙三个企业今年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l009,6

和1059/6,那么这三个企业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100%。

()

29.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

()

30.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是用复名数来表示的,因此都可以计算它

的正指标和逆指标。

()

31.权数的绝对数越大,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也就越大。

()

32.组距数列条件下,众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众数组相邻两组次数

多少的影响。

()

33.某企业计划规定,2003年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

期降低l0%,实际执行结果降低5%,仅完成单位产品成本计划的

一半。

()

34.当各组的变量值所出现的频率相等时,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

权数就失去作用,因而,加权算术平均数也就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35.甲洗衣机厂2003年第一季度洗衣机产量对乙洗衣机厂同期

产量的比率是比例相对指标。

()

36.统计指数的本质是对简单相对数的平均。

()

37.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虽然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但是,同度量

因素仍起权数作用。

()

38.在编制总指数时经常采用非全面统计资料仅仅是为了节约人

力、物力和财力。

()

39.拉氏数量指数并不是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惟一公式。

()

40.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

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

()

41.在由三个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

指标是不同的。

()

42.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商品15%,则价格指数应

为85%。

()

43.固定权数的平均数指数公式在使用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

标指数有不同的公式。

()

44.说明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数是质量指数。

()

45.我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一般采用统计报表资料为权数计算平

均数指数。

()

46.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

47.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来控

制抽样误差的大小。

()

48.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

可能范围的指标。

()

49.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可以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而总体标志变异

程度的大小和抽样误差无关。

()

50.正态分布总体有两个参数,一个是均值(期望值)X,一个是均

方差d,这两个参数确定以后,一个正态分布也就确定了。

()

51.原假设的接受与否,与选择的检验统计量有关,与a(显著水平)

无关。

()

52.单边检验中,由于所提出的原假设不同,可分为左侧检验和右

侧检验。

()

53.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

54.相关系数是测定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惟一方法。

()

55.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9,乙产品的产量与

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56.如两组资料的协方差相同,则说明这两组资料的相关程度也

相同。

()

57.积差法相关系数r实质上就是两变量离差系数乘积的平均数。

()

58.由直线回归方程

=-450+2.5x,可知变量x与y之间存在

正相关关系。

()

59.回归系数6大于0或小于O时,则相关系数r也是大于O或小

于O。

’()

60.当变量x与y之间存在严格的函数关系时,x倚y回归直线

和y倚x的回归直线才能重合。

()

6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

6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

6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

6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6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

6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

均值<中位数<众数。

()

6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

6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

6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

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动四种。

()

7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

三、简答题

1、简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2、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某灯泡厂从一批灯泡中抽取100只进行检查,测得每只灯泡耐

用时间如下(耐用时间单位:

小时):

 

851

901

800

914

991

827

909

904

891

996

886

928

999

946

950

864

1049

927

949

852

948

991

948

867

988

849

958

934

1000

878

l027

928

978

816

1001

918

l040

854

1098

900

936

938

869

949

890

1038

927

878

1050

924

866

1021

905

954

890

1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