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0455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docx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课题论证报告

 

城市低年级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教学的研究

一、课题的背景

课程标准指出:

体育课程在小学阶段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使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角的位置,而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学习、消极运动的状态之中。

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扼杀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学生学习的成效低下。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发现不少的孩子对我们的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害怕。

许多家长对体育课认识程度不够,只重视孩子的语文、数学成绩,忽视体育课的重要性,对体育课不够重视,有的学科教师甚至随意侵占体育课的时间……这些问题原因在农村小学更普遍,原因是体育器械不够,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上课时依然以学生技能、体能训练为主,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简单繁重的体能训练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课的兴趣,体育课时宁愿三、五成群站着闲聊也不愿主动运动,结果累的是教师。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查与观察。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课间常玩一些小游戏,这些游戏参与面广,不受场地的限制,而且这些游戏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体能的训练有好处,同时,这些游戏的器材学生能自己创作,易于操作,非常适合艰苦的农村小学。

学生的兴趣极浓。

他们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

看到孩子们如此钟爱自己创造的小游戏,我们设想,能否把这些游戏融入我们的体育课堂,虽然有一些游戏学生存在着变相“赌博”的性质,但我们想:

只要我们能把它正确的融入课堂,加以规范,又不失掉学生对它的那种热爱,那么这些活动同样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

同时还可以关注到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确立了这一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实验研究课题为《农村小学将学生自发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农村小学”指非城镇小学。

“自发性游戏”是指不受外力影响而自然产生的有一定动作、规则和结果等部分组成的体育活动。

“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引进到我们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辅助我们的教学。

三、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当前农村小学生自发性游戏与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研究,可以把学生日常玩耍的“自发性游戏”与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为体育课堂开辟更广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各项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树立体育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体质得到增强,学生潜能开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让学生体能和心智得到协调发展。

把学生一些自发性游戏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弥补我们农村小学体育器材不足的情况。

学生在上课时进行一些游戏活动的器材如:

纸板、蛋珠、地牛……都是农村孩子很容易做出来的(找到的),教师只需要做好引导和监督就可以,这样又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使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成为调节学生学习生活,轻松学习气氛娱乐活动,达到在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娱乐,在娱乐中发展,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和人格品质的健康发展。

将快乐体育融入每一堂课,让学生乐学、爱学,并通过各种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使我镇的体育课堂充满生机。

四、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涉及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环境因素。

我镇小学虽地处农村,但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体育学科,首先保证师资配备到位,每个点校都设置一名专职体育教师,保证了体育教学的规范化、专业化。

学校每两年一届校园体育节,每学期进行一次体育运动会,各点校每学期一次校内田径运动会,这些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浓厚校园体育氛围。

2、现有研究资料占有

学校组织研究人员对《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邓小平教育理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全书》、《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等现代教育理论、有关科研论文进行了学习,同时通过信息网络获取一定的相关资料。

3、科研力量基础

肖洪江,男,25岁,小学一级教师,什邡市教育学会艺体专委会委员,镇体育教研组长,现参加成都体育学院本科函授。

教学中深钻教材,积极进行教改,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

指导镇小田径、篮球队多次在市级比赛中获优异成绩,所写论文《激发兴趣,乐教乐学》在什邡市获一等奖。

邓顺,男,25岁,小学一级教师。

阿坝师专体育系毕业,现参加成都体育学院本科函授。

教学中深钻教材,积极进行教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

指导校篮球队参加镇小篮球赛获得第三名,在镇小举办的论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周尹,男,25岁,小学一级教师,阿坝师专体育系毕业,现参加成都体育学院本科函授。

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善于抓住学生特点,善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乐学。

所写的课堂随笔征文曾获得镇的二、三等奖。

近年来,学校相继取得了很多成绩,先后被评为什邡市“校风示范学校”、“规范化中心校”、“卫生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最佳文明单位”、“德阳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多次荣获“什邡市教育教学管理考核和教学教育工作得分评估一等奖”学校体育综合评估连续三年被评为市一等奖。

在什邡市小学生运动会上,我镇连续七年获得冠军,篮球比赛也屡获佳绩。

近年来,我镇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德阳市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什邡市级课题《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相继结题,我们有丰富的研究经验,为此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相信:

在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在老师们的积极探索、刻苦钻研下,此课题能够顺利进行。

5、研究手段

此课题研究将分阶段、分项目进行,以求逐步达到总目标。

个人课题《小学体育游戏课交往活动开发的研究》

来源:

原创  作者:

曾峰  录入:

张月玲  发布时间:

2012-4-722:

26:

32  

浦口实验小学2012年“个人课题”申报表

所属主课题

《小学课堂多元交往生态建构的实践研究》

小学

体育

所属子课题

《体育课堂交往活动开发的研究》

课题名称

小学体育游戏课交往活动开发的研究

课题的界定

“交往”

 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体育游戏”

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体健康发展为目的,有鲜明的教育意义的现代游戏方法。

“小学体育游戏课教学交往开发的研究”

是指在体育游戏课堂教学中建立在交往理念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有的方式体育游戏是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教学互动,创造一种充满活力,满足学生自主发展,体现教学方式创新的一种高效的绿色课堂。

课题的

理论依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深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住处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教育学理论:

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面对教师、教材、学生等多方面的关系,要处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科技、教育与时代等方面的冲突与矛盾,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教育中的人,是一种异化的教育。

交往首先要逆转这种恶习,将教育的核心和教育的方式直指人,直指人的社会属性,它必将体现人的主体性,即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地积极地广泛交往,促成人的认知、情感、人格的沟通,并从中获得生活的经验与人生的意义。

实际上要从教育中获得更丰满的人生,这绝非仅仅是知识的丰富,还应包括情感、人格的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3、心理学理论:

21世纪的教育主题是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生的交往的能力将直接影响个人的生存、发展和事业的成功,我们有必要从学校实际出发,着眼于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学生学习交往,引导学生尝试交往,为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前小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越来越普遍,教育界已把“心理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即是明证,心理教育固然可通过专设课程教育去解决,但更重要的是要拓展其生活空间,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现实的措施就是增加课堂交往的内涵,建构课堂交往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课堂交往,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4、交往教学论:

交往教学论(KommunikativeDidaktik)是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的K·沙勒与K·H·舍费尔首先提出的侧重探讨师生关系的教学论思想。

该理论以“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这一观点为基础,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关系,十分强调教学的教育性。

交往教学论要求创设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也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而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地同学生进行沟通与对话。

交往教学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同教师享有平等的自由,有同等的说话的权利。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严峻的现实问题生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存之道、生活之道光靠书本知识的传授是难以达成的,学会交往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技能。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往往以知识为中心,尽管在调动学生主动性方面有所努力,但对课堂教学的社会化形态缺乏认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没有把交往作为教学的必要途径。

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爱好等诸多方面未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没有着眼于人的发展需要。

如果不在学校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现代教育的趋势关注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主题,现代教育是越来越关注人本身的教育,关注人本身的价值,关注人的活动。

杜威就提出“学校即社会”,说明学校应是社会性环境,在学校中必须关注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社会性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则从另一角度阐述人作为社会人的实现方式。

不论是在学校这一小环境的社会化,还是把人放在真实的社会环境的社会化,都离不开人的交往方式的多元化和交往活动的现实化。

(三)主体教育的兴起主体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和落脚点,没有主体参与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主体参与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

主体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发展。

实践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需要具体的方式和途径去落实,而课堂交往活动无疑是培养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基本途径。

优化课堂交往方式对培养学生主体性品质、实施主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育改革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合作性学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育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指出,体育教学是体育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可见,课堂交往与新一轮课改精神非常吻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对课堂交往的研究一定会有助于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类社会迈向21世纪的今天,交往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彼此交往的时间和机会都会受到影响。

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人类自身的情感问题,将成为任何技术无法替代的解决的问题。

因此,可以预见,交往教育将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中心问题,我们无法回避。

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课题从交往角度来研究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理论有所拓展、深化,使之更趋全面和完善。

课题从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的角度来研究小学生课堂交往教育的价值,研究有新的视角。

本课题从课堂交往这一视角来研究小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将小学生的课堂交往活动的目标、途径、策略、方法进行细化和操作化,从而全面改革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二)应用意义

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教育需要交往,交往使人的才能得以展示,个性得以张扬。

交往教育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研究有利于转变教师观念。

交往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教师作用观,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要变以教学为主为以学为主,变只重视结果为既重视结果以重视过程,变只研究教法为既研究教又重视学法。

研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课题探讨素质教育的实施,建构小学生体育课堂交往的模式,规范小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使其科学、规范、合法、有序,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这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减轻竞争中的心理压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揭示体育游戏课堂交往的基本结构,展示体育游戏课堂交往的教育功能。

2、通过研究,探索小学体育体育课堂教学交往的模式,以引导与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3、通过研究,探索体育游戏课堂交往的策略,进行教学交往创新;

4、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1.研究的过程:

(1)第一阶段(2012年1月-3月):

研究准备阶段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他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了解相关的研究历史,学习归纳他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制定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2012年4月-12月):

研究操作实施阶段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交往的现象,记录过程及效果。

对收集到的小学体育课堂案例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归类总结。

确定有效教学的交往模式,改变自己的观念,有意识在课堂中进行实施,观察课堂效果。

(3)第三阶段(2013年1月):

总结阶段材料收集、整理、归类,写出研究报告和论文。

2.方法的选择:

(1)文献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给课题实验与研究以有力的指导。

(2)个案研究法:

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或者把一组或许多被试当作一个组群进行研究,对教师与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交往现象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3)调查研究法:

通过访问、谈话、问卷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

(4)观察研究法:

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态下,通过观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交往的事实,作好记录,整理后从中提炼出带规律性的东西。

(5)行动研究法:

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通过一系列体育游戏活动,寻求有效交往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途径。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的条件:

(1)研究者教科研能力较强,关注课堂,善于反思,积极参与学校市、区级课题研究,第五期个人课题是被列为市级百项重点课题之一。

(2)研究者是一个积极进取,要求严格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善于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能力强。

2.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小学体育游戏课堂交往活动开发的研究》研究报告

(2)调查报告《小学体育游戏课堂现状调查》

(3)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体育游戏课堂交往活动的开发》

(4)教学实录

学校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叶家小学小课题研究申报表 

体育小课题研究申报表  

编号:

 

 

课题名称

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负责人姓名

葛庆飞

学科

体育

职称

小一

教龄

2

 

研究说明  

   

1.申报的小课题切入口要小,为个人针对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和具体教学问题,独立完成。

因此课题负责人只能填写自己的姓名。

  

2.课题名称应能阐明“针对什么问题、利用何种手段、达到什么目的”。

切勿使用口号式的、感性的、空泛的标题。

  

3.研究周期一般为一个学年以内。

研究过程中注意搜集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注重形成丰富多彩的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

背景及意义 

背景:

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按照自己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进行授课。

教师传授什么知识,学生学什么,教师是整个过程中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指挥者。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世纪的教学。

现阶段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带着问题我开始对以体育游戏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逐步提高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质量。

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模式,能巩固和提高学生体育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对学生进行优良的品德教育,协助基本教材顺利完成。

课题研究

主要目的

(期望通过研究达到怎样的目的和效果)

课题研究主要目的:

开展此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运动的潜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

主要内容

 

(要解决的具体内容(问题)是什么)

通过在体育游戏中灌输体育技能传授的教学方法,重点要解决如何使这两者融汇结合,并与其他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体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利与弊。

 

 

课题研究

设想(途径)

(采用哪些策略或途径来施行研究)

(一)准备阶段:

2010年10月下旬,制定课题研究研究工作方案。

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工作重点和计划,,明确目标与任务。

组织问卷调查、访谈活动,准确掌握错误资源利用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课题研究成员广泛收集资料,信息,购买相关书籍,订阅教育报刊,供大家学习参考,促使科研意识的形成。

(二)实施阶段:

中期研究阶段:

2010年11月——2011年2月

1.采取有效措施,拓展和完善利用错误资源途径方法和形式,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2.中期检查与总结交流阶段:

汇集整合研究资料,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或论文;形成错误资源整合、开发与利用的机制;制作课件,展示研究成果。

后期研究阶段:

2011年3月——2011年5月

1.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交流。

2.矫正反馈阶段:

主要对照实验方案,反思前段研究过程,改进研究方法,实施后续研究。

(三)研究总结阶段:

2011年6月,进行成果提升和汇总,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在占有大量的研究材料的基础上,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和学校课题组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

3.2011年7月上旬,课题结题。

 

课题研究时间

   

2010年9月----2011年7月   

审批意见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