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0686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docx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1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乘法口诀。

开火车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图。

学校布置会场,同学们搬了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1)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

15÷5=3(组)

2.教学竖式。

教师:

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1)先写“厂”,表示是除法计算,也可以理解为除号,被除数写在“厂”的里面,除数写在“厂”的左面。

(2)15除以5的商是3,把3写在“厂”上面,要与被除数15的5对齐,每5个是一份,一共分成了3份,共有5×3=15个,就把5×3=15的积写在被除数15的下面,表示原来的15里分掉15个,15-15=0,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0”表示。

如:

3

515

15

0

(3)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竖式的步骤

(一商,二乘,三减)

(4)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3.练习:

(1)操场上有16位同学,每4个同学为一组进行跳绳练习,可以分成几组?

学生独立分析,并列式解答:

16÷4

请大家列出竖式。

商是几?

竖式中的商应写在什么位置?

下一步该怎样计算?

(把4和4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最后一步怎样算?

(用减法画一横线,在横线下面把0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得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如:

4

416

16

0

4、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

20÷5=18÷3=

挑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练习。

三、巩固练习

1、用竖式计算

21÷3=32÷8=45÷9=

24÷6=72÷8=18÷2=

2、把27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余数除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学会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

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老师准备了6朵小红花,项奖励给2名表现好的同学,每人奖几朵?

怎么算出来的?

6÷2=3(朵)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这实际就是把6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2、还是这6朵小红花想奖给表现好的同学每人3朵,能奖给几人?

怎么算出来的?

6÷3=2(人)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这实际就是在求6里面有几个3.)

3、如果,我今天准备了7朵小红花,还是奖给2名同学,平均每人能得到几朵?

(每人能得到3朵,还剩1朵)

师:

这个剩余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余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

十一国庆节时,同学兴高采烈的布置教室,买来23盆花,每组摆5盆。

1、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

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剩几盆?

师:

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怎样列算式?

2、指名汇报:

23÷5=

师:

为什么用除法来解决呢?

等于多少呢?

请大家把带的学具拿出来,我们就用小棒来代替花,自己来摆一摆,看可以摆几组。

3、学生动手操作。

4、汇报:

(摆了4组,还多3盆)

为什么剩下的3盆不分了?

(因为剩下的3盆不够每组一盆了,不能平均分了。

所以23除以5等于4余3。

23÷5=4(组)……3(盆)

师强调:

这是一道应用题,应写清单位。

(分了4组,还剩3盆)

5、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竖式计算,这道题的竖式该怎么列呢?

谁愿意到黑板上来试一试?

(1)指名板演。

(师提示:

一商、二乘、三减)

(2)师订正。

3表示什么?

没有摆完的,剩下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师标注3为余数,与横式相连)

6、完成51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懂得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正确计算了,老师想要考考大家,有信心过关吗?

1、路边的老树生病了,你们能帮助它们吗?

 

2、游戏练习,学以致用。

师: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十一”国庆节,同学们往教室挂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气球,红、黄、蓝,红、黄、蓝……一直挂下去,

第7个是什么颜色?

生:

红颜色。

师:

第9个是什么颜色?

生:

蓝颜色。

师:

第29个是什么颜色?

生:

是黄颜色。

师:

你们是怎么猜的?

学生汇报。

师:

真是太聪明了,不仅学习了知道,还能运用知识,学以致用,老师真是太佩服你了。

四、谈感受,谈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

2.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主动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什么是余数,并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1图:

长安二小三

(1)班的孩子准备开联欢会。

搬15盆花布置教室,每5盆摆一组,可以摆几组?

列出算式

如果是16盆呢?

可以摆几组?

多几盆?

17盆呢?

18盆,……25盆呢?

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写出横式和竖式)

分别找几个同学上黑板写。

(要不同的)

二、探究新知,揭示“余数〈除数”

1、观察15÷5=3

16÷5=3……1

17÷5=3……2

18÷5=3……3,

19÷5=3……4

20÷5=4

21÷5=4……1,

22÷5=4……2

23÷5=4……3

24÷5=4……4,

25÷5=5

大家有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交流

生1:

除数相同。

生2:

都有余数。

生3:

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就等于被除数。

3、总结

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余数<除数)

明确:

如果除数是5,余数要比5小。

只可能是1、2、3、4。

启发类推:

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哪些数?

如果除数是7、8或9呢?

引导归纳:

你能用一句话说明除法计算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吗?

我们检验一个竖式有没列对,除了看有没算错外,关键是看“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4、试一试;

习题:

P52“做一做”,下面的计算正确吗?

为什么?

请改正。

 

四、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1、请你来当小老师,判断对错。

出示:

14÷4=3……213÷2=5……3

19÷4=4……318÷3=5……3

2、猜数游戏。

有一个数,除数是2,余数是几?

为什么?

如果除数是3,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100,余数可能有几个?

3、想一想,13把扫帚平均分给几个班,剩下的是1把?

4、24÷(      )=(      )

      24÷(       )=(       )......(       )

5、操场要插一些彩旗,按照绿、红、黄、紫4个一组的顺序依次插成一排,这些彩旗有什么规律?

第8面的话,是什么颜色?

10面呢/21面呢?

五、收获与反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学习的什么内容是你觉得最重要的?

 

《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例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伸出5个手指,从大拇指开始数,1、2、3、4、5,数完小拇指后,再回到大拇指,6、7、8、9、10,这样一直数下去。

现在老师不用数了,只要你们说出一个数,老师就能知道它对应哪一个手指,你们相信么?

现在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说出相应的数字,教师指出它相应的手指。

)为什么老师一下就能猜对呢,这其中有什么奥秘么,谁能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开这个奥秘呢?

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能解决这个奥秘。

2、原来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就能很快知道这其中的奥秘,看来有余数除法真有用。

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3、要想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问题,就要先会算有余数除法,现在我们先做几道口算题。

32÷5(叙述计算过程)19÷338÷4

二、实践探究

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有32人在跳绳,每6人一组。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可以分几组,还剩几人?

(3)找一位学生读一遍题,其他人思考这道题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32÷6

32表示总数,6表示每份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4)在练习本上完成这道题。

(请一生在黑板上板演)

32÷6=5(组)……2(人)

答:

可以分成5组,还剩下2人。

(5)在这个算式中,每个数都表示什么含义?

32是有32人跳绳,6是每组有6人,5是可以分成5组,2是还剩下2人。

所以5的单位是组,2的单位是人。

2、例题延伸

有32人跳绳,平均分成6组。

(1)能提出什么问题?

平均每组有几人,还剩几人?

(2)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请一生到黑板板演)

32÷6=5(人)……2(人)

答:

平均每组有5人,还剩2人。

(3)这道题为什么用除法呢?

32是总数,平均分成6组,6是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4)在这道题中,每个数都是什么意思?

32是有32人跳绳,6是平均分成6组,5是每组有5人,2是还剩下2人。

所以5的单位是人,2的单位也是人。

3、比较两道题有什么异同。

(1)相同:

算式相同、结果相同。

(2)不同:

单位不同、答话不同、意义不同。

三、练习。

1、把20张画片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张?

还剩几张?

(指出总数、份数、每份数)

2、有42颗菜,每筐装8颗,可以装几筐?

还剩几颗菜?

3、我们班有44人,丛林探险每辆小车坐6人,激流勇进每船坐5人。

我们都玩“丛林探险”,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

会有剩余的人吗?

如果都玩“激流勇进”,该租几条船呢?

44÷6=7(辆)……2(人)(可以坐满7辆车)

44÷5=8(条)……4(人)

8+1=9(条)(剩余的4人也得租一条船)

4、野营。

第一小队共有9名队员,他们打算去“恐龙乐园”进行野营。

让我们一起来为他们打理野营装备吧。

(1)香肠20包,平均每人分得__包,还剩__包。

(2)苹果30个,平均每人分得__个,还剩__个。

(3)矿泉水40瓶,平均每人分得__瓶,还剩__瓶。

(4)每3人公用一个平底锅,必须准备__个平底锅。

(5)每2人公用1顶帐篷,必须准备__顶帐篷。

(6)每顶帐篷需用8颗地钉,必须准备__颗地钉。

四、作业

练习十三第45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