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1032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 此情可待成追忆.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综合测评2此情可待成追忆

单元综合测评

(二)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一座巨大的山峰,宋代诗人可以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

但这座山峰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

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

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这样宋人就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宋人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

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

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

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

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

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

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

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

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

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

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

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

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正如钱钟书所云: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唐诗反映生活几乎无所不包,宋人只能在唐人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处挖掘。

B.宋诗选材趋向平民化,不再写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具有平易近人的特点。

C.宋诗在艺术上的任何创新都是模仿唐诗、对唐诗风格进行陌生化的结果。

D.宋诗追求平淡,在丰华情韵的唐诗之外创造了古典诗歌的又一美学范式。

D [A项,说法绝对,“只能在唐人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处挖掘”错,原文说“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

B项,以偏概全,“不再写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错。

关于宋诗选材平民化的问题,原文说“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强调“更多的是普通人”,并非完全不写“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

C项,曲解文意,“都是模仿唐诗”错。

原文说“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并非“模仿”唐诗。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宋诗的艺术成就,重点论述了宋代诗人超越唐诗独树一帜的表现。

B.对于宋诗的艺术风格,文章从两个层面展开论证并指出其与唐诗的不同。

C.文章在论述中多次运用对比,展示了宋人不落窠臼、锐意求新的创新精神。

D.文章先简述宋人面临的困境,再逐层论述其创新,最后总结宋诗的成就地位。

A [于文无据,“超越唐诗”错。

宋诗在唐诗之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是一种艺术创新,但不能理解为宋诗“超越”了唐诗。

唐诗与宋诗是“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是“并驾齐驱”的“双峰”,是“两大美学范式”,文中没有谁超越谁的观点。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宋人对唐诗不是既学习继承又开拓创新,宋诗无法取得与唐诗并驾齐驱的地位。

B.宋诗在艺术上的创新成果告诉我们:

只有树立明确的参照对象,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C.开拓新领域、选择新角度、追求陌生化等,都是创新之道,宋诗如此,其他领域亦然。

D.宋诗整体风格趋同而许多诗人风格各异,可见追求整体的统一并不妨碍个体各展所长。

B [以偏概全。

宋诗以唐诗为参照对象进行创新,但不能由此得出任何创新都必须有明确的参照对象才能取得成功的结论。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5分)

阳光堆在犁铧上

晓 寒

犁铧是沿着墙角进入我的生活的,祖父说,它的年龄不知比我大了多少倍。

不过看上去它一点也不老,犁铧是一个叛逆的家伙,把自己丢在了时间之外。

它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用它坚硬的目光,梳理这个村庄的筋脉,思考它的命运和这个村庄的羁绊与纠葛。

谁是谁的主宰?

谁是谁的附庸?

那时候我害怕锐利的东西,像刀斧锯凿之类,所以从来不敢去招惹它,就是从它身边经过,也是蹑手蹑脚。

只有到了翻耕的季节,土地的脉动才把它召回,加入到村庄的烟火中来。

祖父把它摁倒在饱满的河水里,拿一把稻草慢慢擦拭,事实上,它已经够干净了。

但祖父还是擦得很用心,反复地擦,反复地洗,连一条小缝隙都不放过。

祖父认为收拾得一尘不染之后,背回来放到院坝里,让太阳慢慢把它晒干。

祖父拿起他那把发黑的长烟杆,装一袋烟点燃,边嗦嗦地吸着,边围着犁铧转圈,不时用手抚摸一下,嘴里念叨着,真是一张好犁。

太阳满满地堆在犁铧上,犁铧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冷艳的光芒,水珠给镜面打上稀疏的斑点,但还是能把人的眼睛刺得一塌糊涂。

到第二天,祖父出去翻地,牛在前面走着,祖父和犁铧走在后面。

外边到处能听到赶牛的吆喝声。

一张又一张犁铧插进村庄的泥土里。

泥巴翻起来的那一瞬,阳光正好打在劳作的犁铧上,透过浅水折射回来,周围的路上、屋顶山上有数不清的光斑在游荡。

一张张犁铧在村庄的土地里鱼一样游动。

这时的村庄,撕开了伪装,完成了与心灵最完美的对接,犁铧过处,枝枝节节,都在响着爆芽的声音。

到了黄昏,祖父赶着牛从地里回来,屋里已经点上了煤油灯,灯火里的犁铧还沉浸在劳作的时态,像一条小溪一样淌着水,祖父把它轻轻放回墙角。

祖父告诉我,这张犁是他父亲也就是我的曾祖父留下来的。

曾祖父小的时候,家里开了一家药铺,后来家道衰落,药铺关了,地和房子也卖了,四十岁的曾祖父租了人家的一块地学做农活,用一张犁养活一家人。

我无法想象一双瘦弱的抓惯了药材的手怎样驾驭那张犁铧顺溜地把土地翻开。

这个我从未谋面的男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虽然我知道了犁铧的来历,打着沉重和温暖的烙印,但我还是怕它,它那冰冷的雪光里,好像总带着一股腾腾的杀气。

祖父慢慢老了,用不动犁铧了,父亲接了过来,还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一次又一次把古老的泥土一页页翻开。

新翻的一页泥土,就是祖父曾经翻过的一页,只是祖父的那一页已经找不到了。

父亲留下的犁痕,就是祖父当年犁出的沟壑。

原来,土地和人一样,都在延续着同一条血脉。

犁铧转到两个哥哥的手里时,没用上几年,村庄里的犁铧便在各种农机的轰鸣声中败下阵来。

我家的犁铧也随着大流,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路,走到了谢幕的时刻。

现在,犁铧被放到一栋空房子的楼上。

犁铧沦落到这步田地,很快衰老了,锈蚀攻陷了它的眉心。

犁铧,没有人再提起它,都把它给遗忘了。

犁铧在空荡里看得到时间的来来回回,它在时间的来回里反刍着自己的辉煌,反刍着一个村庄的来路。

村庄太小,已经容不下一张犁铧。

我偶然回去,还能看到它,只是我不再怕它,我和它默默相望,从它衰败的眉眼里,能感知到传递过来的泥土的温度。

擦去时间堆叠的锈迹,上面有一行清晰的字:

光绪二十四年。

它是我家唯一的古董,是我那个村庄的图腾。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通过叙述家中犁铧的命运变迁,以小见大,揭示了农业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逐渐衰败的宏大主题。

B.曾祖父以犁铧进行艰难的生存斗争,养活了一家人,因此在“我”眼中,犁铧打着沉重和温暖的烙印。

C.文章第三段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致地再现了祖父对犁铧的擦拭过程,表达了祖父对犁铧的敬意与喜爱。

D.第五段中画线处的“数不清的光斑在游荡”,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翻耕的繁忙情景。

A [对文章主题概括错误,犁铧无法代表“农业”;文中提到出现“各种农机”,先进生产工具的出现意味农业并没有衰败。

]

5.结合文章,分析文中结尾处画线句的含意。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回答此类题,一要注重联系上下文,二要注重把握语句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这个句子中关键词是“古董”和“图腾”,从字面意思来看,对于作者的家庭来说,犁铧历史久远;对于村庄来说,它是一种代表。

这个句子在文章结尾处,对它的理解要结合全文。

从全文来看,犁铧虽然现在被冷落了,它仍是家庭传统精神的代表,是生产方式的代表。

综合前述,即可解答本题。

[答案] ①家中犁铧历史悠久,现虽被冷落,但它凝聚着家族传统中的精神意义,值得珍视。

②犁铧曾是重要的劳动工具,代表着村庄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意思相近即可)

6.文章是怎样围绕“犁铧”来组织全文的?

请对此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认真研读文本,理清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得出答案。

犁铧是本文的行文线索,应围绕它进行两方面的梳理,一是文章内容,犁铧连接了过去和现在;二是文章内涵,犁铧连接了家庭生活与传统,连接了“我”的情感。

考生只要弄懂犁铧是文章的线索,从线索作用的角度思考作答即可。

[答案] ①先后写了犁铧过去的辉煌和现今的落寞,在对比中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②围绕犁铧,串联起家族中几代人的生活。

③以犁铧为载体,表现了“我”的认识和情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深化。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17分)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

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登元祐六年进士第。

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

调衢州龙游令。

民未知学,泽为建庠序,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自此擢科者相继。

通判登州。

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

泽奏免之。

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

“天下自是多事矣。

”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磁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

泽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上言:

“邢、洺、磁、赵、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人,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

”上嘉之。

金人逼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于南京,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

金人谋攻汴京,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

僚属入问计,泽方对客围棋,笑曰:

“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

”乃选精锐数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金人果败,自是不复犯东京。

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

泽疏言:

“丁进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

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

”上乃降诏择日还京。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

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

“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

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

”众皆流涕曰:

“敢不尽力!

”诸将出,泽叹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翌日,风雨昼晦。

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都人号恸。

遗表犹赞上还京。

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选自《宋史·宗泽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

B.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

C.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

D.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

D [“磁州”为地名,“知”为“管理”之意,应在“知磁州”后断开,可排除A、B两项。

如果断成“即日单骑”,则该句表意不完整。

故排除C项。

]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末甲,古代科举制度殿试中一种等级,殿试录取的等级称甲,最低一等叫末甲。

B.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C.疏也称“奏疏”,与作为文体的“表”不同,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陈情说理的文章。

D.阙是皇宫前面两边的楼台,中间空缺为道路,这里指宫殿,可理解为“旧都”。

C [“与作为文体的‘表’不同”错误,二者同属奏章。

奏疏是臣子用来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情况的。

]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宗泽兴学重教,开启民智。

他在担任衢州龙游令时,发现当时民众不知学习,遂兴办学校,聘请老师,讲论经学,不仅转变了风俗,也使考上科举的人不断涌现。

B.宗泽高瞻远瞩,颇有政治远见。

他在担任登州通判期间,对朝廷结交女真、与它结盟并谋划夹攻契丹的举措不以为然,认为天下将大乱,遂辞官隐居,不再出仕。

C.宗泽精明能干,富于军事才能。

他在担任磁州知州期间,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防备措施,为坚守磁州作长远的打算,并为此向朝廷献计献策,使五郡互为援助。

D.宗泽尽忠报国,至死不渝。

他从宋王朝利益出发,一再上书请求朝廷返都东京;病重之际,他不把家事放在心上,仍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叮嘱将领要实现其遗愿。

B [“不再出仕”有误,从后文来看,宗泽又出仕了。

]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登州境内有几百顷官田,都是不长草木的地方,但每年却要交税一万多缗,都是向百姓横征暴敛来的。

(2)陛下趁这时返回京城,那么众人团结一心,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

【参考译文】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

宗泽从小就豪爽有大的志向。

元祐六年考中进士。

殿试时极力指陈时弊,考官讨厌他的耿直,把他放在末甲最低一等。

(宗泽)被调任衢州龙游县令。

龙游百姓不知学习,宗泽为他们设立学校,聘请儒学老师,讲解儒家经典学术,社会风气为之一变,自此龙游相继有人登科中举。

(宗泽)任登州通判。

登州境内有几百顷官田,都是不长草木的地方,但每年却要交税一万多缗,都是向百姓横征暴敛来的。

宗泽上奏请求加以罢免。

朝廷派遣使者在登州与女真讲和,结盟于海上,图谋夹攻契丹,宗泽对他的亲友说:

“天下从此多事了。

”(宗泽)退居东阳,在山谷间建造草屋而居。

靖康元年(1126),朝廷命令他管理磁州。

当时太原失守,出任两河地区的官员都借故不到任。

宗泽说:

“拿着朝廷俸禄却逃避困难,是不行的。

”当天就独自骑马上路,随从的只有十几名老弱士卒。

磁州经过敌兵蹂躏之后,百姓逃亡。

宗泽到任后,修缮城墙,疏浚护城河,整治器械,招募义勇之人,开始做固守不动的打算。

(他)上奏说:

“邢、洺、磁、赵、相五州各屯精兵两万人,敌人进攻一郡,则其余四郡都应援,这样一郡的兵力经常保有十万人。

”皇帝表示称赞。

当时金人胁迫徽、钦二帝北去,康王在南京即皇帝位,宗泽入朝相见,涕泪交流,提出复兴国家大计。

金人谋划攻打汴京,从郑州抵达白沙,离汴京很近,都城百姓感到惊恐。

僚属都来问计策,宗泽正在与客人一起围坐下棋,他笑着回答说:

“什么事这么慌张,刘衍等在外肯定能够抵御敌人。

”于是挑选几千名精锐兵士,让他们绕到敌后,埋伏在其退路上,金人果然被打败,从此不再进犯东京。

宗泽声望日渐显著,金人听到他的名字,常常既尊敬又害怕,他们与宋人谈到宗泽,必定称他为宗爷爷。

宗泽上疏说:

“丁进率几十万人愿意守护京城,李成愿意随驾护卫还朝,然后渡河讨伐敌人,杨进等拥兵百万,也愿意渡过黄河,共同抗敌。

臣听说‘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陛下趁这时返回京城,那么众人团结一心,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

”皇帝于是下诏择日回京。

宗泽先后上了二十多道奏章,请求皇帝回京,每每被黄潜善等人所阻碍,忧愤成疾,背上长毒疮。

各位将领入室问候病情,宗泽看着诸将说:

“我因为徽、钦二帝遭受不幸,积愤成这样。

你们如果能够消灭敌人,我就死而无憾了。

”诸将都流着泪说:

“怎敢不效力!

”诸将出去后,宗泽叹息道: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二天,刮风下雨,天色阴暗。

宗泽没有一句话谈及家事,只是连呼三声“过河”便去世了。

都城里的人痛哭。

宗泽所留下的遗书仍然主张皇帝返回京城。

朝廷赠宗泽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赐他谥号忠简。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

(9分)

和子由四首·送春

苏 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

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注],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 《法界观》:

佛教华严宗主张的证入法界的观法。

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题交代写作缘起。

“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的。

B.首联呼应题目,表明“青春”虽然已难挽回,但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

C.本诗章法绵密,语意前后勾连:

颈联上句关联“梦里青春”,下句上承“酒阑病客”。

D.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B [“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理解错误。

]

12.本诗二、三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分析二、三联所抒发的诗人情感。

根据“惟思睡”的病客和“懒飞”的黄蜂等形象,可推知诗人有老病无聊、青春不再的感伤;根据“两忘机”等词,可推知诗人有忘却烦恼、泯除机心的愿望。

第二问,鉴赏借景抒情的手法。

分析时可按照借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的思路分析。

[答案] 老病无聊、青春不再的感伤;(2分)忘却烦恼、泯除机心的愿望。

(2分)颔联下句描写黄蜂在蜜熟之际也不采蜜,以黄蜂之懒,间接写出自己的心灰意懒。

(1分)颈联上句描写芍药、樱桃花凋零,表明春色不再,表达伤春伤己之情。

(1分)

二、语言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出生钟鼎之家,________的人,他的爱好也是烧钱的,花几亿买个鸡缸杯泡茶喝,也是小事一桩,根本不用到读书写作中找寻乐趣。

生活在底层的呢?

房贷要还,车子要慢慢存钱买,孩子上学的钱要预备。

在这样的境况下,爱好也________,一本《经典常谈》会让他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一套《古文观止》也让他消磨一个炎热的夏天。

其实,读点书,还能有转机。

博雅能文,________,是一般人转穷为贵、化穷为达的________。

读书改变命运,知识铸就人生,自古而然。

古代的史书、方志、笔记、典籍中记载的靠科举实现人生转折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相如一赋值千金。

可是,为什么单单文人给人“穷困”的印象就那么深呢?

靠读书而“有学有术”后来位极人臣、既富且贵的也不少,但与古今圣贤相往来的读书人多了一点风骨与气节,少了一点圆滑与世故,不喜欢揣摩上意,不屑于溜须拍马,更不会损公肥私、巧取豪夺,死守俸禄,难得大富,这是给人“穷”印象的原因之一。

谁都有不顺,人都有牢骚,但一般人诉苦哭穷往往都停留在口头上,说完烟消云散,不留把柄。

文人能写,心情不佳不仅要说出来,还要写下来;(  )这样一来,白纸黑字,有了“穷”的铁证,于是再也摘不掉“文能穷人”这顶铁帽子了,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锦衣玉食 因陋就简 妙笔生花 终南捷径

B.锦衣玉食 马马虎虎 点睛之笔 必由之路

C.丰衣足食 因陋就简 点睛之笔 终南捷径

D.丰衣足食 马马虎虎 妙笔生花 必由之路

A [锦衣玉食:

华美的衣服,珍贵的食品。

形容奢侈豪华的生活。

丰衣足食:

形容生活富裕。

根据语境,应选“锦衣玉食”。

因陋就简:

就着原来的简陋条件。

马马虎虎:

形容做事草率、随便,不负责任。

根据语境,应选“因陋就简”。

妙笔生花:

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

点睛之笔:

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根据语境,应选“妙笔生花”。

终南捷径:

求官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必由之路:

前往某处必定要经过的道路,多用于比喻。

根据语境,应选“终南捷径”。

]

1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的史书、方志、笔记和典籍中记载的靠科举实现人生转折的例子不胜枚举

B.古代的史书、方志、笔记和典籍中记载的靠科举成就人生转折的例子不胜枚举

C.古代的史书、方志、笔记等典籍中记载的靠科举成就人生转折的例子不胜枚举

D.古代的史书、方志、笔记等典籍中记载的靠科举实现人生转折的例子不胜枚举

D [注意“典籍”和“史书、方志、笔记”是包容关系,不是并列关系;另外,“实现”与“转折”是正确的搭配。

]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