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3407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docx

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5.1透镜

一、透镜

1.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

远视镜片,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

2.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

近视镜片;

3.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

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2.光心:

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3.焦点: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2)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主光轴一点

4、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注意: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靠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远离主光轴的方向偏折。

三、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的表面凸起程度决定它的焦距长短。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四、3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三条特殊光线

 

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

图例

 

经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

平行于主光轴

经过焦点

经过焦点或由焦点射出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

平行于主光轴

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

 

射向异侧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

随堂练习

1.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A.凸透镜B.潜望镜C.凹透镜D.平面镜

分析:

根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下列对于凸透镜特点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央比边缘厚B.两个焦点与透镜中心的距离相等

C.有一个实焦点和一个虚焦点D.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可得到平行光线

3.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会聚光线B.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分析:

解答此题要掌握以下几点:

①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②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都有两个虚焦点;

③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焦点上.

解答:

由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或摄像头;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或投影仪;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可知选项AB正确;

因为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都有两个虚焦点,所以说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故选项C正确;

因为只有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才是焦点,所以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

4.为了获得一束平等光,某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

A.选用凹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

B.选用凸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选用凹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二倍焦距处

D.选用凸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

5.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束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发散光束有会聚作用

C.凹透镜对发散光束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会聚光束没有发散作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光线透过他们时,在两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的

分析:

A、经过凸透镜、凹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B、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的光学性质都是由于光线透过时,在两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聚一点;

D、会聚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也会会聚于一点.

解答:

A、不管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故A错误;

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它们的光学性质都是由于光线透过时,在两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故B正确;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不一定相交于一点,故C错误;

D、会聚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也会会聚于一点,因此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说法错误.

7.小明在森林公园的入口处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禁止在公园内丢弃矿泉水瓶”,这一要求的目的是防止森林火灾,其主要原因是:

(A)

A.透明的塑料瓶进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透明的塑料瓶进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透明的塑料瓶进水后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透明的塑料瓶进水后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8.完成甲乙两图中的光路图。

分析:

(1)对于凹透镜: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

对于凸透镜:

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9.如右上图所示,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10.如左下图所示,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分析: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

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解:

由图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11.请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12.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5.2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

1.构造及作用:

镜头——凸透镜;胶卷——光屏;

调焦环——控制镜头与胶片之间距离;

光圈环——控制镜头射入光线的多少;

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2.成像原理: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大于像距。

3.拍摄近景时,镜头前伸;拍摄远景时,镜头后缩。

二、投影仪:

1.构造及作用:

凹面镜(汇聚光线),光源,螺纹透镜(使光线汇聚增加亮度),投影片,镜头(凸透镜),平面镜(改变光路);

2.成像原理:

根据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

△注意:

(1)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2)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所以投影片倒着放入。

三、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

2、成像原理:

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注意:

(1)放大镜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

(2)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四、实像和虚像

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用光屏承接,物和像在凸透镜的异侧,实像总是倒立的;——上下左右都颠倒。

2.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物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虚像总是正立的。

3.实像虚像相同点——都可以用眼睛观察到,能用照相机将像拍成照片。

△注意:

1)成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小孔成像;成虚像:

平面镜成像、放大镜、凹透镜;2)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随堂练习

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要在直升飞机上从空中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影中照相机内的感光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C.倒立等大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正确的方法是()

A.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近越好B.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C.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远越好D.随便将放大镜如何放置,均能清晰地观察物体

解:

放大镜能对物体起到放大作用,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像时: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且成虚像时满足“物近像近像变小”.故选B.

3.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的镜子是(C)

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4.“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出的“电影”,湖岸在水中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摄影”.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摄影——光的反射

C.电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平面镜成像

分析:

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倒影、电影、摄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倒影、照镜子、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透镜、看水下的物体等都是光的折射原理

解答:

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光的反射形成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5.老师使用投影仪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下”.如图3-2-3所示,正确放置的投影片是(D)

6.一个同学用照相机拍摄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其结果是(C)

A.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C.能拍摄出,但照片上的像左、右与人相反D.能拍摄出,但照片上的像上、下、左、右与人相反

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老花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拍照时,可以得到放大的像

C.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都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

D.使用凸透镜制成的幻灯机,在屏幕上可以得到正立的像

老花镜是凸透镜,A错,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它们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8.如图3-2-4,小男孩拿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小男孩观察到的是(B)

A.正立的像B.缩小的像C.倒立的像D.放大的像

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成缩小实像,实像可以用屏观察,也可以直接观察

9.老花镜掉在地上,镜片裂成两块,但仍留在镜框内,则用这个眼镜看书上的字时(D)

A.一个字会变成两个字B.看不到字

C.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字,只是字上有一条缝D.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字

分析:

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

解答:

老花镜掉在地上,镜片裂成两块,但其形状未变化,其它地方仍能折射光线,所以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字.故选D.

10.在给固定景物拍照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BCD)

A.根据光线强度调节光圈大小B.根据光线强度调节快门大小

C.根据距离景物的远近调节焦距D.调焦要求:

直到观察到被拍景物清晰的像为止

分析:

(1)照相机的光圈是控制光通量,让像不能太亮或太暗.

(2)照相机的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让像不能太亮或太暗.

(3)照相机距离景物距离不同,物距不同,可以通过调焦来成清晰的像.

解答:

AB、根据光线的强度,调节光圈和快门,使会聚成像的光线不能太强或太弱,像会更清晰.两个选项都正确.

CD、距离景物越远,可以使照相机的焦距增大,物距相对减小,直到拍摄到清晰的像为止.两个选项都正确.

11.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和放大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投影仪的镜头后,在屏幕上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放大镜后,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12.电影放映机的放映原理与投影仪大体相似,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像制成的,只是它放映的不是单张的幻灯片,而是连续的电影胶片,这样在屏幕上就出现了活动的画面。

13.某同学使用一个焦距为10㎝的凸透镜、塑料薄膜和硬纸板制作模型照相机,则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圆纸筒的长度之和应大于㎝.在使用模型照相机时,可以观察到塑料薄膜上的人像是、且左右.(选填“倒立”或“正立”;“相同”或“相反”)

§5.3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实验器材:

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2.注意事项:

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特点

像距v

应用

大小

正倒

虚实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f

照相机

u=2f

等大

倒立

实像

v=2f

测焦距

f

放大

倒立

实像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探照灯

u

放大

正立

虚像

v>u

放大镜

巧记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定大小。

口诀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随堂练习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发现烛焰的像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只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那么应将凸透镜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

2.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如图1所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当光屏在1.5倍焦距处时,屏上有像;紧接着,沿直线CD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结果不论怎样移动蜡烛,屏上均无像。

光屏的位置至少移动了厘米。

图1

3.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像后,又给一名同学照半身像。

那么,应(填“减小”或“增大”)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

4.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放大的虚像。

解答:

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具有凸透镜的放大功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把相机“调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师的距离变大,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形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该(A)

A.变大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物体距离透镜越远,物体所成的像距离凸透镜越近,即物距增大,对应的像距减小.在此题中,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大,也就是物距变大,像距要减小.所以要减小像与透镜的距离,即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该减小.

6.为了使照片上的人像大一些,照相时人应该靠近(填“靠近”或“离开”)照相机一些。

分析: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且满足:

物近像远像变大.

解答:

根据成像原理,要在底片上留下较大的像,应该人靠近镜头,即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一些,并将镜头向外拉伸,增长暗箱的长度,即调节镜头与照相底片远一些,使像变大.

7.下列光学仪器中,可以得到放大实像的是(C)

A.放大镜B.潜望镜C.幻灯机D.照相机

8.用投影仪投影胶片时,想使屏幕上的字大一些,可采用的方法是(A)

A.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镜头移近胶片一些

B.使投影仪靠近屏幕一些,同时将镜头远离胶片

C.只需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D.只需将投影仪移近屏幕

分析: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根据这个规律判断投影仪和光屏、镜头和胶片的距离.

解答: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所以要使屏幕上的字大一点,可采用的方法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镜头移近胶片一些.

§5.4眼睛和眼睛§5.5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眼睛——精密的“照相机”

1.结构:

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光屏(胶卷);

2.眼睛的成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正常眼睛的近点——10cm,远点——无限远。

二、近视眼与远视眼

近视眼与远视眼

特点

形成原因

成像位置

矫正办法

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对光偏折能力强(②)

视网膜前

凹透镜(图④)

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对光偏折能力弱(①)

视网膜后

凸透镜(图③)

三、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主要结构物镜、目镜、反光镜(凹面镜),其中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

2.显微镜工作原理:

(1)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望远镜主要结构目镜和物镜,均为凸透镜,且

4.望远镜工作原理:

(1)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视角:

从眼睛的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视角与物体大小有关。

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视角与物体远近有关。

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远处的物体视角小。

随堂练习

1.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

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D)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试题分析: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

解:

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

点评:

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调节上满足“物近像远像变大”.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弱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造成的,因此要让光线在进入眼睛以前提前会聚一下,所以要带凸透镜来矫正.

2.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解:

由题意“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这说明陈老师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所以说明,陈老师的眼睛是远视眼.这说明陈老师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故选A

3.下图中,可用于矫正近视眼的透镜是(C)

分析:

(1)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2)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

∵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要使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必须使光进入眼睛前要发散一下;

又知: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矫正近视眼的凹透镜;而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4.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

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是大于2倍焦距,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故选C.

5.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分析:

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

解答:

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选A.

6.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得益于光导纤维的发明和使用,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息时实际上是光的一种—_______现象(填“全反射”或“折射”);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用眼过度导至近视,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填“前”或“后”),需要配带用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解答:

(1)光纤通信利用的就是全反射的道理,光纤在结构上有中心和外皮两种不同介质,光从中心传播时遇到光纤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

(2)由物理知识可知: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7.小明同学上初中后患了近视眼,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选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物体。

现在有一种治疗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选填“强”或“弱”)些。

分析:

(1)晶状体和角膜构成一个凸透镜,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即可以戴凹透镜矫正.或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弱.

解答:

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