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5999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7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docx

部编版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广东深圳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考点扫描☆名师点拨

考查知识分析

试题特点分析

复习建议

考点一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考点二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考点三划分句子朗读节奏

考点四翻译、理解文言句子

考点五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考点六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七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考点八对比分析,拓展迁移

课内课外文段各一个,对比阅读。

背诵理解文言文经典篇目,掌握文言文答题方法技巧。

1.识记文言实词、虚词应注意结合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记忆,重点识记书上注释;还要善于联想,归类记忆。

2.划分句子节奏注意规律,借助句式特点、虚词和常见语气词断句。

3.理解翻译文言句子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注意增、删、调、留、换力争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

4.分析人物形象

可以通过具体事件;通过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通过侧面描写;通过议论性语句分析。

5.对比分析,拓展迁移要注意“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点。

6.注意有课内向课外拓展,勤加练习。

考点剖析☆聚焦高频

考点:

文言文阅读

例1:

(2018深圳中考)

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

“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

(3)王数封我矣(_______)

(4)而子辞(_______)

8.翻译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9.问答题:

写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答案】

7.

(1).发:

起,指被任用

(2).衡:

通“横”,梗塞、不顺(3).数:

多次(4).辞:

推辞,谢绝

8.

(1)这样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2)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

9.接受肥沃的土地,一定会是兵家必争,没办法长期占有,而寝之丘是一块不吉利的土地,楚人和越人都很忌讳,所以能够长期占有,孙叔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懂得甲文中的居安思危的精神,不仅在位之时不倨傲,多次拒绝大王的封赏,在将死之时也告诫儿子只能接受不吉利的土地。

【解析】

7.试题分析:

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发”:

起,指被任用。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辞”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推辞”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8.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所以”“动”“曾益”“以”“恶”等字词的翻译。

9.试题分析:

比较阅读。

要求结合甲文来解释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

属于文言文要点的提取括。

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孙叔敖在将死之时也告诫儿子接受不吉利的土地。

其原因是楚人和越人都很忌讳,所以这样他的儿子才能长期占有。

而肥沃富饶的土地会招致战争。

【甲】翻译: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翻译:

孙叔敖患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

“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

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

楚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

楚人長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

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

”孙叔数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

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

例2:

(2017深圳市中考)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

“暂住何烦尔?

”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

“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笑有鸿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云:

何陋之有?

(2)何可一日无此君!

9.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两人所处的环境有什么相同之处?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答案】

7.

(1).斯:

(2).馨: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3).鸿儒:

博学的人(4).案牍:

官府的公文。

8.

(1)孔子说:

“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2)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9.共同点:

所居的屋宇都很简陋,但所居之人志向高远、品性高洁,故而陋室不陋,空房不空,因所住之人而显得幽静雅致。

看法:

与广厦华服等外物相比,更重要的是对高尚的情操与高洁的志趣的追求。

【解析】

7.试题分析:

本题文言文阅读,一篇选自八年级上册刘禹锡的《陋室铭》,篇幅短,主旨也很明确,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及高洁傲岸的节操,题中的词语释义都在课本的注释中给出,难度较低。

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斯”:

这。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关键。

8.试题分析:

第一句句子翻译在课本的注释中给出,难度较低,第二句根据文章内容也不难作出翻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何”“君”等字的翻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9.试题分析:

《世说新语》故事的内涵只要抓住一个细节,即寄居不可无竹,而“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向来被尊为君子的象征。

代表这高洁的操行,那么文段的深刻含意就出来了。

所以他们的共同点:

所居的屋宇都很简陋,但所居之人高尚品质都“不陋”,空房因所住之人而显得幽静雅致。

可以联想当前的生活实际谈看法,也就是两人品质的现实意义。

例3:

(2016深圳市中考)

文言文阅读。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己,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隆中对》)

【乙】蜀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容雄伟。

居刘备前锋,为曹公所围,乃大开门,偃旗鼓。

曹公引去,疑有伏兵。

云于后射之,公军大骇,死者甚多。

备明日自来,视昨日战处,曰: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选自《赵云别传》)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时人莫之许也 许:

(2)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

(3)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4)曹公引去 去:

8.把文申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公军大骇,死者甚多。

9.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回答问题。

(1)从乙文中,你可以看出赵云的什么性格特点?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自己的朋友圈,却没有关系特别好的朋友。

甲文中徐庶对诸葛亮的评价为我们维系朋友关系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

7.(l)承认,同意

(2)拜访(3)通“伸”,伸张(4)离开

8.

(1)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2)曹操的军队受到大的惊吓,死的人有很多。

9.

(1)胆大,多谋。

(2)略。

(从对待朋友要真诚、信任等角度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 

【乙】蜀国的赵云,字子龙,身高八尺,外貌雄健魁伟。

任刘备军队的前锋,(有一次)被曹操(的军队)包围,(他)就大开城门,偃旗息鼓。

曹操怀疑有伏兵就率领军队撤离。

赵云在(曹操的军队)后边射箭,曹操的军队受到大的惊吓,死的人有很多。

刘备第二天来了,视察前一天的战场,说;“子龙一身都是胆啊。

【总结】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工夫放在平时,学习课内文言文时要扎实认真,重点实词虚词含义用法要熟记。

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通假字要注意分类归纳识记,理解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答题方法技巧。

课内外比较阅读,要注意两篇文章的异同点,要养成勤做练习的好习惯。

考点过关☆专项突破

1.(2019深圳押题卷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

然不若武昌黄鹤楼。

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

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

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

(注)①杰:

高大。

②殊:

差别。

③眼界:

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①去国怀乡________

②长烟一空________

③宠辱偕忘________

④赣大水西来注北________

8.把语段

(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9.语段

(一)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

请简要分析。

 

10.语段

(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

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

(一)有什么不同?

 

【答案】7.国都;全;一起;从西边

8.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地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9.迁客骚人的“心”是从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通过文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登斯楼也,则有忧谗畏讥……”他们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以物喜,以己悲”。

与下文中的“古仁人之心”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

10.语段

(二)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膝王阁,武昌黄鹤楼与岳阳楼对比,突出强调了岳阳楼“洞庭万顷水天一色、香无际涯”“岳阳更雄”的特点、语段

(二)通过描绘,表达作者对岳阳楼的赞美之情。

语段

(一)通过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行对比,突出下文“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凸现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10.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

从“然不若武昌黄鹤楼”“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可知,文段

(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岳阳楼之雄壮。

文段

(一)写岳阳楼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并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引出自己的政治抱负。

文段

(二)除了写岳阳楼,还写了膝王阁和黄鹤楼。

写后两者,是为了与前者形成对比,从而突出岳阳楼的景色更加雄奇壮丽的特点。

(二)【参考译文】:

登上南昌滕王阁,水自西边来注入洞庭湖,阁与水相互映衬,实在雄伟的景象。

却不像武昌黄鹤楼。

虽然水与滕王阁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楼的工艺非常巧妙,三面临水,西面对着晴川楼和汉阳城。

总之是不如岳阳楼。

水天一色,宽阔无边,并不是滕王、黄鹤可以看到的景象。

所以它的景色是最好的。

三座楼都向西,岳阳楼更为雄奇。

2.(2019深圳押题卷二)

文言文阅读(7—10题)

【甲】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

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诸弟总须力图专业。

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

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

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①,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②,则须专看一家文集。

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③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

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

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节选自《曾文正公全集》

(注释)①制义: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②古文:

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③试帖:

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种诗歌体载。

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诚子书》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亦不必尽废他业(________)

(2)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________)

(3)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4)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可以告我共赏之

C.凡专一业之人D.诸弟各有专守之业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0.这两篇文章都告诫了我们治学之道,【甲】文重在强调,【乙】文重在强调。

【答案】

7.

(1)放弃、抛弃

(2)喜爱,爱好(3)达到(4)放纵

8.B

9.

(1)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就是要“专一”研究罢了。

(2)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10.专一(日专而已矣)静心(夫学须静也)

【甲】译文:

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就是要“专一”研究罢了。

常言道:

“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

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

各位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

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

只是每天练习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

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

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

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

切嘱切嘱!

千万千万!

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

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

以使我读了你们的信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

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

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

【乙】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3.(2019·深圳龙岗联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至9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乙】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

先陨而后石何也?

陨而后石也。

于宋四境之内曰“宋”。

后数,散辞也。

耳治也。

“是月”者,决不日而月也。

“六鹢退飞过宋都”,先数,聚辞也,目治也。

子曰:

石,无之物,鹢微有之物。

石无知,故日之;鹢微有之物,故月之。

君子之于物,无所苟而已。

石、鹢且犹尽其辞,而况于人乎?

故五石六鹢之辞不设,则王道不亢矣。

民所聚曰都。

(《五石六鹢》)

注释:

鹢,读yì,鸟名。

亢:

高举也。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惩山北之塞()

(2)始一反焉()

(3)十有六年春()

(4)无所苟而己()

8.翻译句子。

(1)以君之カ,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文:

(2)陨石于宋五,是月鹢退飞过宋都。

译文:

9.问答题:

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们各告诉我们么道理?

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

答:

 

【答案】

7.塞:

阻塞反:

同“返”,往返。

有: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苟:

苟且,马马虎虎。

8.

(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关键词:

曾,如……何)

(2)有五颗陨石降落在宋国境内。

这同一个月,鷁鸟退着飞过宋国的都城。

(关键词:

五,宋都)

9.甲文人定胜天,天遂人意。

乙文天人感应,天呈异象,必是人间反常,社会失序。

对自然界的反常事件,奇异事件要有科学的认识,既不能迷信,也不能不信;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尊重自然存在,遵守自然规律,建设和谐社会。

4.(2019深圳押题卷三)

文言文阅读(7—10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

【乙】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

“请与子论功,可乎?

”田文曰:

“可。

”起曰: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文曰:

“不如子。

”起曰:

“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

”文曰:

“不如子。

”起曰:

“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①,韩赵宾从,子孰与起?

”文曰:

“不如子。

”起曰:

“⑵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

”文曰:

“主少国疑②,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③之于子乎?

属之于我乎?

”起默然良久,曰:

“属之子矣。

”文曰:

“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吴起传》)

【注释】①乡:

同“向”。

②主少国疑:

国君年轻,国人疑虑。

③属:

同“嘱”,委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⑴小惠未徧()⑵公与之乘()

⑶敌国不敢谋()⑷大臣未附()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2)

9.【乙】文中“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的理由是什么?

 

10.选出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甲】文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其抗敌的责任感和爱国的热忱,以鲁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老到的军事素养。

B.【乙】文重点不在于刻画田文的治国功劳,而在于突出吴起的将帅才能与大局意识。

C.【甲】文“战则请从”与乙文“韩赵宾从”的两个“从”意思相同。

D.【甲】【乙】两文都以叙述与描写为主,在对话描写中推进情节发展,表现人物个性。

【答案】

7.⑴没有遍及。

⑵乘战车。

⑶图谋。

⑷没有赞同与依从。

8.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⑵这三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

9.“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都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