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7545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 卷.docx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卷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2分)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

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

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2.(2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拍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B.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

    

3.(2分)有关《岳阳楼记》的叙述,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A.“衔远山,吞长江。

”“衔”“吞”二字,将静止的景物注入生命,化静态为动态,描写洞庭湖气势浩大。

B.范仲淹在文中既抒发了自己“先忧后乐”之抱负,又勉励知己于迁谪之中。

C.由文中“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可见范仲淹的才干及“不以己悲”的古仁人情怀。

D.课文三、四段写景运用骈偶句,整齐优美且对比映衬,相得益彰,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4.(2分)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B.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C.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2分)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    

B.乃/重修/岳阳楼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6.(2分)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A.越:

及,到    

B.制:

制度    

C.属:

同“嘱”叮嘱    

D.作文:

写文章    

7.(2分)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君与家君/期日中    

8.(2分)依次填空完全正确的是()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怒号,_____排空;日星_____,山岳_____;商旅不行,_____倾_____摧……

A.阴风    浊浪    照耀    显形    樯    楫    

B.狂风    大浪    隐耀    潜形    樯    楫    

C.阴风    浊浪    隐耀    潜形    樯    楫    

D.阴风    大浪    照耀    潜形    楫    樯    

9.(2分)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谪守zhé       浩浩汤汤tāng     淫雨yín       霏霏fēi    

B.忧谗chán      樯倾qiáng        楫摧jí        嗟夫jié    

C.皓月hào       潜形qiǎn         岸芷zhǐ       汀兰tīng    

D.潇湘xiāo      巴陵郡jùn        偕忘xié       萧然xiāo    

10.(2分)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2分)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  /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12.(2分)指出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为字共三十有四。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3.(2分)读课文《三峡》,体现三峡险的句子()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三峡七百里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4.(2分)下列语句中“为”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为与此同类    

B.夫子何命焉为    

C.必为有窃疾矣    

D.此为何若人    

15.(2分)比较下面句中划线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并自为其名贤于材人远矣

还自扬州  如此其贤也

A.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也相同。

    

B.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也不同。

    

C.两个“自”字含义相同,两个“贤”字含义不同。

    

D.两个“自”字含义不同,两个“贤”字含义相同。

    

二、填空题(共5题;共13分)

16.(6分)《孔乙己》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孔乙己》一文是鲁迅继________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

17.(2分)读课文《伤仲永》,交代仲永籍贯、身份、姓名、家世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18.(1分)写谭嗣同英勇就义场面的一句是“________”

19.(2分)《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

例如:

________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________形容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20.(2分)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________

②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题;共27分)

2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范仲淹,他是________家,文学家。

(2)下列对选段中划线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滕子京主政岳州政绩出色。

    

B.滕子京重新修建了岳阳楼。

    

C.滕子京决定扩大岳阳楼建筑规模。

    

D.唐贤今人的诗赋被刻在岳阳楼上。

    

(3)围绕题目,本段既写了________,也交代了________。

(每空不超过10个字)

22.(1分)猜一猜:

“窜死一只羊,剥下一张皮,捂掉一身毛,涮上一层油,曝晒一个月,吹上一口气,绑成一排排,可赛洋军舰,漂它几十年,逍遥似神仙。

”——谜底:

________。

23.(20分)阅读《湖心亭看雪》和《金山夜戏》,完成下列小题。

【甲】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金山夜戏

张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①。

日晡②,至北固,舣③舟江口。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④天为白。

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

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余呼小傒⑤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⑥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锣鼓喧阗⑦,一寺人皆起看。

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

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注】①[兖]兖州,位于山东省。

②[日晡bū]傍晚时分。

③[舣yǐ]停船。

④[噀xùn]喷。

⑤[傒xī]奴仆。

⑥[韩蕲王]南宋名将。

⑦[喧阗tián]哄闹声。

(1)下列各组语句中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噀天为白    

B.余呼小傒携戏具      则第二板已具    

C.盛张灯火大殿中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D.以何事何时至        卷石底以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4)自己的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中张岱的率性之举,并从两文中找出描绘舟子、山僧不解之态的词句。

(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①《湖心亭看雪》中,张岱通过对湖上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沉醉自然、纵情山水的情怀。

在你积累的古诗中,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

②【甲】【乙】两文在描绘雪景、月夜时都运用了生动的比喻。

你想到的其他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古诗文句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共5题;共13分)

16-1、

17-1、

18-1、

19-1、

20-1、

三、阅读理解(共3题;共27分)

21-1、

21-2、

21-3、

22-1、

23-1、

23-2、

23-3、

23-4、

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