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8849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docx

接触网中锚安装工艺陕振岗修改孙立聘

编号

项目内容

JY-8

悬挂调整

JY-08-02

中心锚结安装(链形悬挂)

一.施工准备

(一).组织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1

2

车梯作业人员

6

其中技术工人、2辅助工4

3

起落锚人员

5

其中技术工人3、辅助工2

4

防护员

5

(二).工机具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车梯

5.6m

2

2

葫芦

3T

1

3

滑轮组

1

4

蛙式紧线器

50-150

1

5

铝合金梯子

9~10m

1

6

断线钳

900mm

1

7

钢丝套

3T

1

8

棕绳

20mm

1

9

小绳

12mm

1

10

手锤

1kg

1

11

钢卷尺

50m,5m

各1

12

单滑轮

5kN

2

(三).材料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中锚线夹

TB2075.9-90

1

2

30杵环杆

TB2075.43-90

2

3

杵头悬式绝缘子

XWP2-70

8

4

杵座楔形线夹

JL26(70)-89

1

5

钢线卡子

Y-15

15

6

钢绞线

GJ-70

若干

数量按实测

7

钢绞线

GJ-50

若干

二.操作程序

(一).工艺流程图

 

(二).操作方法

1.施工准备

(1).材料检查:

清点、检查中锚线夹等零配件和中锚辅助绳绞线的数量和外观质量。

(2).采样测量:

a.检查:

检查锚段两端承力索、接触线补偿坠砣高度是否符合标准,中心锚结两转换柱腕臂是否垂直于线路中心。

并调整到位。

b.测量:

在现场用钢卷尺(50m)测量中心锚结范围几个跨距(三跨式中锚为三跨;两跨式中锚为二跨;双线隧道中锚为两个锚臂间的跨距)的实际长度L值。

(3).预制:

a.裁中锚辅助绳绞线:

第一步,支盘展线,在驻地选好预制场地,用线盘支架支好中锚辅助绳用钢绞线盘,然后展放钢绞线。

第二步,放样测量,对于承力索用中锚的GJ-70型钢绞线从端部起测,以实测数据L减4米(双线隧道为GJ—100型的钢绞线,以实测数据减2米)为长度,用钢卷尺测量放样出其断线位置点,做好断线记号。

b.制作回头:

采用杵座楔型线夹,按回头制作工艺,将其GJ-70钢绞线一端制作成回头。

c.分别盘好钢绞线,并分盘用铁线绑紧成圈,运至现场。

2.承力索中锚现场安装

(1).起锚(适应车梯人工法的两跨式、三跨式链型悬挂承力索中锚的现场安装,后同;“双线隧道承力索中锚作业车人工安装”见(13)之后。

a.杆上人员到位:

一人带小绳和安全带,攀上其起锚端锚柱的下锚角钢高度处,扎好安全带。

b.安装起锚绝缘子串:

第一,杆上人员放下小绳;第二,上下人员配合,将中锚起锚杵环杆和绝缘子串通过小绳送到杆上人员手中;第三,由杆上人员将其与下锚角钢联接在一起。

c.中锚绳起锚联接:

通过小绳,将中锚绳的起锚端送给杆上人员,并将其与起锚的杵环杆和绝缘子串相联接。

(2).中锚落锚准备:

与前一步骤同时进行。

两人配合,在其中锚的落锚端锚柱上,将滑轮组等紧线装置预先安装好。

如图1所示。

 

(3).展线穿线(与前起锚步骤同时进行)

a.展放第一跨线:

(1)步骤同时进行。

将中锚辅助绳线圈搬到起锚支柱的转换支柱方向路肩上,解开邻近起锚的中锚绳圈盘,将其中锚辅助绳沿路肩向其转换支柱方向展放,至到中锚绳接近转换支柱处为止。

b.防护到位:

由现场防护员与驻站防护员联系,封闭线路。

c.车梯人员到位:

待线路封闭时,将车梯抬到邻近起锚的转换支柱处的线路上,准备穿线作业。

d.在第一根转换支柱上穿线:

上下配合,由车梯上的人员将其中锚绳的落锚端线头拉上来,在转换柱鞍子上方向下锚方向穿过去。

e.放第二跨线:

车梯下面的人牵着中锚绳的第二跨段线拉向另一转换柱;同时车梯上的人用手托起钢绞线,使钢绞线不与钩头鞍子相摩擦。

如图2所示。

图2转换支柱上承力索中锚辅助绳穿线操作示意图

f.紧线:

当第二跨段中锚辅助绳展放完成后,拉线人员将第一、二跨中锚辅助绳拉紧,到其第一跨弛度约为500mm时止。

g.在第一转换支柱两端预固定(适应三跨式中锚选用):

当中锚辅助绳的第一跨弛度紧到约500mm后,随即车梯上的人在转换柱上承力索鞍子的两端将承力索和中锚绳各用2个钢线卡子预卡在一起,钢线卡子固定螺栓的螺母不要拧得过紧,使钢绞线能在钢线卡子U型螺栓内自由移动。

如图3所示。

图3三跨式承力索中锚辅助绳在转换支柱处的承力索鞍子两端的钢线卡子卡线安装示意图

h.在转换支柱两端预固定(此步仅适应于两跨式中锚选用):

(上接f步骤)当中锚辅助绳第一跨弛度紧到约500mm时,随即车梯上的人在转换柱鞍子两端将承力索和中锚绳各用1个特殊设计的卡子(如图4所示)卡住中锚绳和承力索,并基本固定住,使其中锚绳能在卡子内稍微能够窜动。

 

图4两跨式中锚及中锚卡子安装示意图

i.在第二转换支柱处穿线(两跨式中锚无此步骤):

将车梯推到第二转换支柱处,上下配合,由车梯上的人员将其中锚绳的落锚端线头拉上来,在转换柱鞍子上方穿过去。

并将其拉向落锚支柱,至基本展完线拉紧为止。

(4)紧线:

a.安装紧线装置:

在中锚绳下锚端线头以内合适的位置安装楔形紧线器,然后与滑轮组的一端连接起来,准备紧线。

b.紧线收弛度:

第一步,人工拉其葫芦的尾绳快紧:

即一人启动葫芦的尾绳止钉,随即地面多人快速拉动葫芦工作尾绳,至人力拉不动为止;第二步,摇手柄紧线:

即梯上人员关闭葫芦的尾绳止钉,将葫芦转至紧线工作状态,并顺方向摇动葫芦手柄,紧线至中锚辅助绳驰度与其承力索驰度相当后为止。

(5).模拟测量其中锚辅助绳下锚终端的回头位置:

a.安装竹梯:

多人配合,在下锚绝缘子串被拉到水平状态时的终端位置处竖起梯子,同时一人将小绳的一端系紧梯子顶端,另一端从葫芦工作绳的上方抛过后,在地面拉紧小绳,将其梯子牢靠地套在葫芦的紧线绳上;

b.模拟测量其回头し弯顶点:

随即另一人爬上梯子至中锚绳高度处;抓紧中锚绳尾部端头和下锚装置的绝缘子串,模拟其对接状态,观察实测中锚绳终端与其下锚装置连接的回头し弯顶点位置,做好标记号。

(图4)

图4两跨式、三跨式承力索中锚安装的中锚辅助绳人工落锚操作示意图

(6).制作中锚绳下锚端回头:

梯上人员放下中锚辅助绳的下锚端线头,地面人员以其标记号为回头し弯顶点,按回头工艺要求,用杵座楔形线夹制作回头。

(7).对接下锚装置:

第一步,梯上人员把已作好回头的中锚辅助绳下锚端回头用小绳吊上去,试与其绝缘子串模拟对接一下;第二步,如果偏松对接不上,则再顺方向紧几手葫芦手柄,使回头上的杵座楔形线夹能与其下锚绝缘子串相对接为止;并将绝缘子串的杵头套入回头的楔形线夹杵座内,装好弹垫片。

(8).松紧线装置:

缓慢松开葫芦,至中锚辅助绳完全承受张力时止;

(9).在第二转换支柱处正式固定(两跨式中锚即为转换支柱)钢线卡子:

随即,车梯上的人员将第二转换柱的承力索鞍子两端的钢线卡子(两跨式中锚为特殊设计卡子)拧紧,并固定牢固。

(10).在第一转换支柱处正式固定(两跨式中锚无此步骤)钢线卡子:

随后,将车梯推动到第一转换支柱处,车梯上的人员将第一转换柱处承力索鞍子两端的钢线卡子(两跨式中锚为特殊设计卡子)拧紧,并固定牢固。

(11).拆除紧线装置:

与上(9)步骤同时进行,多人配合,逐件卸下滑轮组、紧线器、滑轮和钢丝套子,放倒梯子。

(12).收工:

a.清理现场,检查、确认无行车障碍;

b.撤离人员、工具和材料到安全地带;

c.下令结束封闭线路施工,收工。

(13).双线隧道承力索中锚安装(仅适应作业车人工法,后同):

图1—1双线隧道链型悬挂接触网中锚安装示意图

 

图1—1中钢线卡子安装结点放大图

a.办理封闭线路施工登记:

由施工负责人派人到其邻近车站办理区间封闭点占用线路施工手续。

b.作业车到位:

作业车(载料、人)运行至准备安装双线隧道承力索中锚的第一个锚臂处。

c.安装起锚装置:

第一步,两人登上作业车平台;第二步,辅助人员将所需材料传递上作业平台;第三步,升起作业平台;第四步,作业台上的人员将中锚起锚用的杵环杆、绝缘子串以及双联碗头挂板和T型连接板与其第一根锚臂联接在一起。

d.起锚:

将承力索中锚辅助绳已制作回头的一端头与其锚臂上的起锚装置的T型连接板联接起来。

e.放线:

先降低作业台;同时作业台上的两人将其中锚辅助绳的另一端用一根小绳套住后牵在手中;然后将作业车运行至其第二根锚臂处。

f.安装落锚装置:

升起作业平台,作业台上的两人在其锚臂上装好落锚杵环杆和绝缘子串。

g.模拟对接:

作业台上的两人配合,一人用手拉着中锚绳的线头端部并拉紧至其最低点高于下方承力索约50mm止,另一人抬起绝缘子串,模拟落锚对接状态;

h.模拟测量:

在其模拟落锚状态下,模拟测量落锚联接状态下的中锚绳下锚端回头し弯顶点的位置,并做好标记号。

i.制作中锚绳下锚端回头:

放下绝缘子串和中锚绳,在作业台上,按回头制作工艺制作好其中锚绳的落锚终端回头。

j.落锚:

作业台上的两人配合,将其回头楔形线夹与锚臂上落锚装置的T型连

接板联接起来。

如图2—1所示。

图2—1双线隧道链型悬挂接触网的承力索中锚辅助绳落锚操作示意图

k.联接固定承力索:

第一步,作业车返回至锚臂的中间点,测量出承力索和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与其承力索联接的中点段位置;如图2–1所示。

第二步,若是铜或铝承力索,应在安装钢线卡子处用1×20铜或铝包带将承力索包扎一圈。

第三步,将承力索与其承力索中锚绳用两对钢线卡子卡住固定起来;如图1—1中的放大图所示。

 

3.接触线中锚安装

(1).施工准备:

a.材料检查:

清点、检查中锚零配件和中锚线的数量和外观质量。

b.预制:

第一步裁中锚绞线:

支盘展线,在驻地选好预制场地,用线盘支架支好中锚用钢绞线盘,然后展放钢绞线。

第二步,放样测量,对于接触线用中锚的GJ-50型钢绞线从端部起测,以其接触线中锚绳设计型号长度(具体见按表1),用钢卷尺测量放样出其断线位置点,做好断线记号。

第三步,绑扎断线:

先在断线标记号两边各10mm处,用¢1.6铁线绑扎2圈;后在断线记号位置,用断线钳剪断钢绞线。

第四步,在接触线中锚绳的中间点位置,将其用手揻出如图5所示的中锚线夹曲线形状。

表1

链形悬挂结构高度(mm)

1700

1500

1300

1100

双线隧道

接触线中锚绳长L(m)

12.5

11.5

10.0

9.0

8.5

 

(2).现场安装(适应两跨式、三跨式链型悬挂接触线中锚的车梯人工法安装,后同;双线隧道链型悬挂接触线中锚安装见后(3)步骤)

a.检查:

检查锚段两端接触线补偿坠砣高度是否符合标准,并调整到位。

b.测量:

在现场,用钢卷尺(50m)测量两转换跨距的中间点位置,并作为其接触线中锚辅助绳的中间点位置临时标记。

c.作业人员到位:

按照有关行车封闭线路或列车运行间隙施工规定,办理好封闭线路计划并设置好行车防护;经防护员许可,多人配合,将车梯抬到接触线中锚中间点的线路上;随即,两名技术工人登上车梯。

d.安装接触线中锚线夹:

梯上两人配合,按照设计要求,用中锚线夹将接触线中锚辅助绳的中间点段固定在转换跨距中心点标记正上方的接触线上方,并联接紧固牢靠。

e.提中锚处接触线高度:

梯上两人配合,一人用力将接触线抬高到约比原位置高150mm∽200mm的状态;随即,另一人用¢4.0铁线套子将其接触线挂在正上方的承力索上。

如图5所示。

 

图5链型悬挂接触网的接触线中锚线夹安装操作示意图

(f).分别联接固定其中锚绳两端线头:

第一步,梯上人员牵住接触线中锚辅助绳的上行或下行端线头;第二步,辅助人员沿与其线头相应的方向将车梯推动到其中锚绳拉紧为止,并稳住车梯;第三步,梯上人员一人拉紧其中锚辅助绳的端部,到其弛度约为30mm为止。

第四步,梯上另一人先用一个钢线卡子将其中锚辅助绳线头端部卡在承力索的上,并固定牢靠;再两人配合,在其线头钢线卡子的内侧(邻近中锚的中心点方向),每隔约100mm纵向距离的位置上,均匀距离地分别安装两个钢线卡子,其U螺栓不要紧得太紧,至用扳手轻微敲击钢线卡子可使其沿承力索稍微滑动为止。

第五步,重复上第一步至第四步,用三个钢线卡子联接固定接触线中锚辅助绳的另一端线头。

g.调整接触线高度:

第一步解套子:

将车梯推到其中锚线夹安装处,解开¢4.0铁线套子;第二步测量:

测量其中锚线夹处的接触线高度;第三步检算:

将中锚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与其相邻吊弦点的接触线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比较,若中锚处接触线高比其相邻吊弦点接触线高高出20mm—60mm,则其中锚线夹处的接触线高度符合标准规定,合格;否则视为偏差过大,不合格;进入下一步的调整。

第四步调整:

将车梯分别推到其中锚辅助绳的两终端线头处,根据中锚线夹处接触线高度的不合格偏差值,相应(约按其偏差值的2.5倍,均匀分摊三个钢线卡子之间的距离。

如:

若中锚线夹处接触线过高,则外移两钢线卡子,使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中锚绳长度适当加大;若中锚线夹处接触线过低,则内移两钢线卡子,使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中锚绳长度适当减少。

)调整卡在线头上的内侧两个卡子的纵向间距值,至中锚线夹处接触线高度合格为止。

h.正式固定:

分别拧紧其中锚辅助绳线头上的所有钢线卡子。

如图6所示。

i.安装承力索中锚辅助绳卡子:

在中锚线夹安装点的正上方承力索和承力索中锚辅助绳上,安装三个相互距离100mm又互相倒置的钢线卡子,卡住其承力索与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并固定牢固。

图6两跨式、三跨式链型悬挂接触网的接触线中锚安装示意图

(3).现场安装(仅适应双线隧道接触线中锚的作业车人工法安装)

a.作业车到位:

按照封闭线路施工要求,将作业车(带人和材料)运行到其接触线中锚的中间点处;

b.卡住中锚绳中间点段:

首先,找到接触线中锚绳的中间点;然后,用钢线卡子(铜承力索应在其钢线卡子安装位置缠绑一圈铜包带)将接触线中锚绳中间点段卡在其承力索上,并固定牢固。

如图1—1中放大图所示。

c.将接触线中心锚结绳端部预制成中心锚结线夹的弯曲状态,联接上中锚线夹。

作业车运行至距中点约4m处,升起作业平台。

其中一人抬起接触线,另一人将中锚绳拉紧,将中锚线夹与接触线连接好,放下接触线。

同样方法,运行至另一端中心锚结线夹,上好另一端中心锚结线夹。

d.测量两个中锚线夹处的接触线高度,如未达到标准,可以略松中锚线夹,然后轻敲,使其相应移动,调整接触线高度达到标准。

4.收工记录

(1)车梯下道,清理现场。

(2).检查现场,的确不存在行车影响后,即通知防护员已撤离占用线路施工,恢复铁路正常行车。

(3).并作好施工日志。

三.技术标准

(一).承力索中锚跨距范围内不得有承力索接头;接触线中锚跨距范围内,不得有接触线接头。

(二).中锚线夹处接触线高度比相邻吊弦点高出20~60mm。

(三)..承力索中锚起锚段和下锚段的弛度应相等;接触线中锚线夹两端的中锚辅助绳的驰度应相等。

(四).接触线中锚线夹安装应牢固、端正、不打弓。

(五).铜或铝承力索的表面,在卡钢线卡子时,应相应绑扎铜或铝包带。

(六).中锚线夹、中锚绳等零配件、线材,其表面不得有裂纹,锈蚀等不符合有关标准的形象。

(七).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不得侵入吊弦范围内;当中锚绳两端距相邻的吊弦距离小于2m时,应拆除其吊弦。

四.注意事项

(一).锚段两端补偿装置坠砣高度应等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