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2477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docx

《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docx

学士学位论文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作品

 

作品名称

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维修设计方案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名称

汽车检测与维修

院系名称

汽车学院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6年9月10日至2016年11月16日

 

摘要

静止的发动机进入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曲轴,使活塞开始上下运动,气缸内吸入可燃混合气,并将其压缩、点燃,体积迅速膨胀产生强大的动力,推动活塞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动地进入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自动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过程。

完成起动所需要的装置叫起动系。

通过发动机起动机的电路故障的检测和诊断的讲述。

让我们知道起动系统的组成和其功用。

并对起动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故障部位、故障机理、故障的检测、诊断和排除有了一定的认识。

明确了检测和诊断的基本思路。

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把起动系统常见的故障检测与诊断作了说明。

通过实验掌握起动机的试验方法,掌握起动机不运转故障的判断排除方法,掌握起动机运转无力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以便于以后快速、准确地查找故障发生的原因和部位。

关键词:

起动机起动系的维护起动电路起动系统的典型故障

 

 

第1章设计说明

1.1课题来源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课题。

1.2设计目的

搜集上海大众轿车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的案例和维修资料,对上海大众轿车B5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制定出上海大众轿车B5发动机无法启动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案,以便能快速准确的排除故障。

1.3设计主要任务及目标

(1)掌握帕萨特B5发动机的构造,分析故障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快速准确判断。

(2)出帕萨特B5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点。

(3)撰写上海大众轿车启动系统故障检修设计方案1份。

 

第2章帕萨特B5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检修

2.1故障现象

一辆上海大众帕萨特B5轿车,装备ANQ发动机,采用博世M3.8.3电喷系统,行驶10万公里,车主反映多次打火打不着,有着车征兆但不起动!

2.2故障系统工作原理

图2-1帕萨特B5发动机起动系统电路图

图2-1为起动系电路图。

当点火开关转至START档,电流由蓄电池正极经过AM2保险丝、点火开关5~4号脚、起动继电器电磁线圈1~2号脚、防盗继电器T12的常闭触点2~4号脚最后搭铁回到蓄电池负极。

由于起动继电器电磁线圈有电流通过,产生电磁吸力将触电吸合,接通了起动机B点(电磁开关)的电路,电磁开关中的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得到相同方向的电流,产生的电磁吸力便将接触盘推出。

蓄电池通过接触盘,直接向起动机A点提供强大电流,使起动机运转,起动机的啮合齿轮带动飞轮旋转,曲轴随之转动。

2.3故障思路分析

根据顾客反应我们先考虑起动系问题

(1)首先要确认点火钥匙的匹配。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电子化,防盗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在帕萨特B5轿车的起动系中,加入了防盗继电器T12,由防盗ECU控制。

在接通点火开关后,若防盗ECU检测到点火钥匙中的芯片不匹配,便控制内部的三极管单向导通,接通T12中电磁线圈的电路,由于产生的电磁吸力将T12原本常闭的触点断开,造成起动继电器的电路断路,起动机不能转动,因而发动机也无转动迹象。

(2)检查起动系电路中,各保险丝、继电器以及线路等是否有故障。

经检查,起动系没有问题

2.4故障原因

根据顾客的反映情况,我们分析如下:

(1)油箱中无油;

(2)起动时节气门全开;

(3)电动燃油泵不工作;

(4)喷油器不工作;

(5)油路压力过低;

(6)点火系统故障;

(7)发动机气缸压缩机压力过低。

2.5故障检查

(1)先进行故障诊断,检查有无故障代码。

如有故障代码,则可按显示的故障代码查找相应的故障原因。

必须指出的是,所显示出的故障代码不一定都与发动机有关系:

有些故障代码是发动机在以住的运行过程中偶发性故障所留下的,有些故障代码所表示的故障则不会影响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会影响起动性能的部件有:

曲轴位置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空气流量计等。

(2)检查高压火花。

除了检查分电器电压总线上的高压火花是否正常外,还要进一步检查各缸高压分线上的高压火花是否正常。

若总线火花太弱,应更换高压线圈;若总线火花正常而分线火花较弱或断火,说明分电器盖或分火头漏电,应更换。

(3)检查空气滤清器。

如果滤芯过脏堵塞,可拆掉滤芯后再起动发动机。

如能正常起动,则应更换滤芯。

(4)检查进气系统有无漏气。

采用空气流量计测量进气量的燃油喷射系统,只要在空气流量计之后的进气管道有漏气就会影响进气量计量的准确性,从而使混合气变稀。

严重的漏气会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

检查中应仔细查看空气流量计之后的进气软管有无破裂,各处接头卡箍有无松脱,谐振腔有无破裂,曲轴箱通风软管是否接好。

此外,燃油蒸发回收系统和排气再循环系统在起动及怠速运转中是不工作的。

如因某种原因而使他们在起动时就进入工作状态,也会影响起动性能。

将燃油蒸发回收软管或排气再循环管道堵塞住,再起动发动机。

如在这种状态下发动机能正常起动,说明该系统有故障,应认真检查。

(5)检查火花塞。

火花塞间隙太大也会影响起动性能。

火花塞正常间隙一般为0.8mm,有些高能量的电子点火系统火花塞间隙较大,可达1.2mm。

如火花塞间隙太大,应按车型维修手册所示标准值进行调整。

(6)如果火花塞表面只有少量潮湿的汽油,说明喷油器喷油量太少。

对此,应先检查起动时电动燃油泵有无工作。

可用一根导线将电动燃油泵的两个检测插孔短接,再起动发动机。

如果能起动,则说明电动燃油泵在起动时不工作,应检查控制电路。

如果电动燃油泵有工作而不能起动,应进一步检查燃油压力,如果燃油压力太低,应检查燃油滤清器、油压调节器及燃油泵有无故障。

(7)如果火花塞表面有大量潮湿汽油,说明气缸中已出现“呛油”现象,这也会造成发动机不能起动。

对此,可拆下所有火花塞,将其烤干,再让气缸中的汽油全部挥发掉,然后装上花塞重新起动。

如果仍会出现“呛油”现象,应拆卸喷油器,检查喷油器有无漏油。

(8)喷油量太大或太小也可能是空气流量计或水温传感器故障所致。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对照车型维修手册中的有关数据测量这两个传感器。

(9)调整点火正时。

如果将点火提前角调大或调整小后就能起动,则说明点火正时不正确。

对此,应将点火正时调整准确。

(10)检查冷起动喷油器有无工作。

拔下冷起动喷油器线束插头,用试灯或电压表测量。

在起动,线束插头内应有电压。

如无电压,检查冷起动喷油器控制电路。

检查气缸压缩机是否正常。

若低于0.8MPa,则说明气缸压力过低,应拆检发动机。

2.6故障排除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G28屏蔽线断接

重新接上,再次提取故障码,无故障码存在。

发动汽车,运转正常,故障排除。

小结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上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各种传感器的相继出现,单单靠经验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

要通过使用检测仪器对车辆进行检测,这样才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出车辆故障,避免盲目地拆装。

汽车维修必须要有理论作为依据,七分诊断三分修理,重在诊断。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好理论知识,并通过日常实践,会使我们更快地掌握维修经验。

 

致谢

三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

三年的求学生涯在老师、同学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老师。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罗老师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参考文献

[1]徐力友.汽车构造,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5

[2]王小飞.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

[3]李参.杨琦.顾黎军.汽车检测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

[4]张翠.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9

[5]于飞.卫云贵.袁新.汽车构造与拆装技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

[6]张华.管秀君.白光泽.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杜,2005.7

[7]黄虎.汽车维修[M].上海:

上海交通出版社,20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