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105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docx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

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右图为某同学制作的用浓硫酸催化甲酸(HCOOH)制取CO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型管中发生的反应为:

HCOOH

H2O+CO↑

B.观察到的现象是氧化铜变成了铜,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尾气处理有效节能

D.眼药水瓶可改用注射器代替

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

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

证明通入的气体是CO2

证明CO2能灭火

A.AB.BC.CD.D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

B.盐酸用于除铁锈

C.木炭用作燃料

D.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异味

4.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主要是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它们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元素只能组成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两种单质

B.碳纳米管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C.构成石墨烯的原子间有一定间隔

D.构成碳纳米管的原子不再运动

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

吸附异味B.氯化钠:

常见的调味品

C.烧碱:

改良酸性土壤D.硫酸铜:

可用于配农药波尔多液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  )

A.钢B.液氧C.金刚石D.C70

7.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

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2价

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氧化性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8.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不同

9.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

A.干冰用作制冷剂——干冰是冰

B.酸雨是PH<5.6的雨水——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C.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和有色物质反应

10.建设美丽盐城。

从化学视角,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B.增加烟囱高度,减少废气污染

C.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D.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1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种类不同

D.原子数目不同

12.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  )

A.岩石B.金刚石C.石墨D.铁

13.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具有还原性

B.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C.C60是由碳原子构成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用于做气体肥料、可以灭火

D.古代用墨汁书写的字画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15.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N2B.H2C.CO2D.O2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软化

B.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

2

C.冬天取暖时,煤炉上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17.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氧化镁B.氧气C.甲烷D.金刚石

18.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任何条件下CO2能转化成CO

C.CO2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9.工业生产粗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

Si+2CO↑,该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是(  )

A.SiO2B.CC.SiD.CO

20.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

A.质地较软B.由碳原子构成

C.可做装饰品D.一定条件下能燃烧

21.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

D.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

22.下列实验均来自初中课本,对其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石墨连接在电路中

A.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

B.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白色

D.灯光亮了

A.AB.BC.CD.D

23.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24.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具有可燃性B.均具有导电性

C.均由碳原子构成D.均为无色透明的固体

25.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CO、H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一定含有H2和CO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和CO2,可能含有CO

D.实验过程中一定没有CO2生成

26.化学就在生活中,以下对生活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补铁酱油:

酱油中含有铁单质

B.轮胎爆炸: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食物腐败:

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害物质

D.用碳素笔写档案:

碳与O2能发生反应

2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石墨做电极

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C.用石墨粉做润滑剂

D.用铁做成铁钉

28.以下有关描述中属于CO2物理性质的是

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

1)

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

⑦二氧化碳沸点-78.5℃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A.①②③B.①②③⑦C.①②⑦⑧D.②③⑦⑧

29.“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30.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

冬天戴眼镜进入室内,眼镜片出现水雾

眼镜温度低,分子运动减慢,水蒸气液化

C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刑侦人员牵着警犬寻找犯罪分子下落

分子不断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A.AB.BC.CD.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表达现象时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写出,B错误。

考点:

实验探究。

2.A

【解析】

【详解】

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是不能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故A达不到目的;

B、向烧杯中燃着的阶梯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B能达到目的;

C、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C能达到目的;

D、将盐酸倒入小苏打中,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故D能达到目的。

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A、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盐酸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木炭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解析】

【分析】

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

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

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

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

【详解】

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例如金刚石、石墨、碳60等,选项A不正确;

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选项B不正确;

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选项C正确;

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般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熟石灰,即氢氧化钙,烧碱为氢氧化钠,碱性过强,同时因为价格较贵,故不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A.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不正确;

C.金刚石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不正确;

D.C7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不正确。

故选A。

7.A

【解析】

【详解】

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故A正确;

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4价,故B不正确;

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还原性,故C不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故D不正确。

故选A。

8.D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A正确;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选项B正确;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选项C正确;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决定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结构是指物质微粒的构成,如分子的构成、原子的结构等。

9.C

【解析】

根据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B、根据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解答;

C、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进行解答;

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解答。

解:

A、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B错误;

C、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故C正确;

D、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

故D错误。

点睛: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的分类可正确解答本题。

10.B

【解析】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正确;B、增加烟囱高度,只是将污染物转移,不能减少废气污染,错误;C、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排放,有效减少有害气体和PM2.5排放,正确;D、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正确,故选B。

11.A

【解析】

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但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A。

12.B

【解析】

【详解】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选:

B。

【点睛】

掌握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C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石墨、C60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具有还原性,不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不符合题意;

C、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A

【解析】

【分析】

根据碳的单质和碳的氧化物的组成、性质、用途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详解】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CO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且不可燃不助燃,用于做气体肥料、可以灭火,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古代用墨汁书写的字画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了解碳的单质和氧化物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5.C

【解析】

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形成了温室效应,故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形成的气体.

16.D

【解析】

【详解】

A、含有较多钙镁矿物质的水叫作硬水,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矿物质的水叫作软水,可以用肥皂水进行鉴别,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错误;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

8,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

2,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一盆水不可以防止煤气中毒,错误;D、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的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常用作保护气,正确。

故选D。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A、氧化镁是氧化物由氧化镁分子构成,错误;B、氧气是非金属单质,由氧气分子构成,错误;C、甲烷是有机物,由甲烷分子构成,错误;D、金刚石是碳的单质,由碳原子构成,正确。

考点:

物质的微观构成

18.D

【解析】A.CO不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A错误。

B.一定条件下CO2能转化成CO。

故B错误。

C.CO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故C错误。

D.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

19.B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在SiO2+2CSi+2CO↑,碳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故答案选择B

考点: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20.A

【解析】

试题分析: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错误;B.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正确;C.金刚石加工后有璀璨夺目的光泽,加工为钻石可作为装饰品,正确;D.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可燃烧,正确。

考点:

考查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的知识。

21.C

【解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正确;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错误;

D、分子间存在间隔,故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正确。

故选C。

22.C

【解析】

 A、该实验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根据我们已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21%,则试验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正确;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正确;C、已知氧化铁颜色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后将其还原为铁单质,而铁粉颜色为黑色,错误;D、石墨具有导电性,将石墨连接在电路中,灯光亮了,正确。

故选C。

23.C

【解析】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错误;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C.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正确;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错误。

故选C。

24.A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都具有可燃性,故正确;

B、三种物质中只有石墨具有导电性,故错误;

C、C60是由分子构成,故错误;

D、石墨是黑色固体,故错误。

故选A。

25.B

【解析】

【分析】

赤热的碳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体积增大一倍;能使氧化铜变红色的气体具有还原性;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各气体的性质进行推导验证.(气体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体积相同,分子数也就相同)。

【详解】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会使气体体积增大一倍,根据①可知,混合气通过碳后气体体积不变,可以知道混合气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②通过氧化铜后,固体变成红色,说明混合气中存在还原性气体,③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通过氧化铜后生成了水,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有氢气,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所以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没有二氧化碳,一定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故B正确,通过①的分析可以确定混合气中没有二氧化碳,根据④的分析可知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26.C

【解析】

【详解】

A、补铁酱油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A选项说法错误;

B、轮胎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选项说法错误;

C、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害物质,故C选项说法正确;

D、用碳素笔写档案,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B

【解析】

试题分析:

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酸能和碱的中和反应,是由酸的化学性质决定的。

考点: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8.B

【解析】

【详解】

物理性质通常描述物质的色、态、味、熔点、沸点、密度等,故①②③⑦是物理性质,④⑤⑥是化学性质,⑧是用途,故选B。

29.C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于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的推测是成立的。

此项正确。

B碳海绵是碳的两种单质组成的,所以其为灰黑色固体的推测是可成立的。

此项正确。

C碳的单质大多难溶解于水,此项推测不正确。

D碳海绵中主要含碳元素,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此项推测中成立。

所以应选C项。

考点:

碳的几种单质

30.A

【解析】

A、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错误;B、冬天戴眼镜进入室内,眼镜片出现水雾,是眼镜温度低,分子运动减慢,水蒸气液化,正确;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因为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正确;D、刑侦人员牵着警犬寻找犯罪分子下落,因为分子不断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正确。

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